基金持仓涨跌图怎么看(怎么看基金持仓明细)

jijinwang


公布一下上周的仓位数据。散户仓位指数81.70%,下降1.60%;

股票型基金仓位指数85.93%,下降0.01%;混合型基金仓位指数80.24%,下降0.07%;

本周散户仓位数据有所下降。上周的散户数据是83.30%,是调查以来的次高位,结果出现剧烈的调整。而大家可以看我图中标识一年前,也同样是春耕时期,当时散户仓位冲高后,又急剧下行,而与此同时,机构仓位继续做多,指数上行了一段时间。


另外,看下图也特别有意思,每年年初,散户仓位最高,然后1月至4月仓位下降,再然后仓位又慢慢一步步提升至年尾,调查仓位将近三年,居然有如此规律。似乎有一种味道,大家不断的搬砖,不断的往股市里补仓。



每逢下跌,鬼故事就多了起来。这几天,大家的怨言和吐槽的人也多了起来,甚至有人问,会不会走出2018年的走势?


其实,去年已经是缩小版的2018年、2011年,今年自然就不会是。


既然是由上至下,那么我们就从大的层面到市场的现象做一些思考的分享。


一、格局。


在政策层面,一定要补上一个大的格局。国家在治理经济,方方面面比以前更加稳,特别是在货币宽松这个方面,讲的是“细水慢流,不大水漫灌”。对钱的控制,你明白了,这其实,是慢牛的基础。


我坚信是A股已经在慢牛的路上起来了,可以五年,十年后回过头来验证,而2019年则是慢牛的起点,指数要跌破3000点,已经是非常难的事情。


二、回到2022年当前这个节点。


投资是赚估值的钱和盈利的钱;


(1)关于钱。


国内:政策是松的,有钱,有政策;


国外:美联储是收紧的;


对于股市而言,国内的政策是正反馈,国外则是负反馈,所以正+负,这是一个中性组合,不是最佳。最佳组合是“正+正”,那是2020年疫情放水时期,随便抓一只个股能翻倍。


(2)关于盈利。


2022年,经济下行,A股业绩增速也不高。但一些困境反转、高景气度方向是有机会的。但从整个市场来看,盈利能力其实是不如2021年增速高的,这其实是负反馈,但局部有一些正增长高增速的方法是机会。


而2018年,钱——国内国外均是紧的;盈利能力也是下行的,双重暴击。


显然,咱们现在至少政策上是相对松的。


另外,因为疫情造成的资源错配,结构化经济一样凸显。典型的,原材料去年涨上天,严重影响中下游企业盈利能力。所以,去年原材料股疯涨,而中下游制造业跌出翔。从逻辑上,2022年中下游的业绩就会好转,大家也可以看到,最近制造(家具,家电等)相关方向并没有跌,反而是涨的。这其实就是业绩逻辑。


所以,疫情造成的经济资源错配,同时,也造成了上中下游盈利能力的错配。这个方向也是困境反转的主线逻辑,需要大家好好挖掘。我个人倾向,周期股的任何一次反弹,都是出逃机会(锂资源除外)。


最近这波行情调整行情,与美联储释放的要加息提前相关,也与机构新一年行情调仓布局相关。其实要习惯性,市场阶段性的调仓换股,经常会引发指数一定的调整。


但你说2022年要预期多高,我并没有。依然是结构化行情,还是我说的,踩中是牛市,踩错是牛屎。有的方向上涨,有的方向下跌,这样指数就不会有单边下跌行情,更多是震荡。


……


三、市场当前现象。


观察市场,经常总结。我自己深刻的体会到,市场的表现其实一直都是围绕着业绩为主线来兑现。不管这个业绩是“虚”还是“实”,都会炒。为了更加淡定的应对市场,我是建议大家所投资的方向,都有一条明确的业绩增长逻辑。只要有这个信念在,再结合估值水平的合理性来布局。这样才能做到涨跌荣辱不惊。这本来就是散户的优势,用着闲钱布局。比公、私募拿着别人的钱,承受的压力来看,心态会好很多。


从咱们布局的情况来看,整体还好。虽然,没有去布局低估的银地保,但事实上,你会发现不一定就是纯粹的银地保在涨。认真分析下来,最近行情走的就是一条,“三低(低价、低估、低位)”行情修复之路。只不过,银地保作为权重,它的上涨,更加抢眼。


三低,其实很多是困境反转的投资逻辑。这里面包括了好多2021年受困境的方向,比如,地产,旅游,院线,家具,家电,家装,养殖等等。你会发现,这些在2021年表现并不好,从技术面上讲,你也可以说是超跌后的反弹。


而当前出现几条逻辑:


1、地产政策宽松,利好地产及地产后产业链;


2、母猪存栏持续去化,利好养殖;


3、疫情虽然反复影响,但市场认为会过去,利好出行服务(航空、酒店、旅游等);


4、原材料下降,利好制造业,这其中有一部分和地产产业链重复的行业。


地产方向可以理解,因为有政策支持,2022年整体的销量大概率会好于2021年,算是一种反转。从而带动了,地产后产业链,家电、家居、家装也跟着涨。这是一条困境反转的逻辑。但大家可以去看,为什么,这一波这些方向涨了,为什么,绝大多数基金在开年四天的收益还是跌的?


我查阅了最新数据。主动型基金的(股票、混合、平衡、灵活)这一类,前四天战毕,最好收益是涨4.9%,最差收益是跌,基金中位值是亏4%,最多的基金亏12%+。


大家还记得2021年公募冠军基金不?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开年前四天跌幅是11.65%,排名倒数几位。


这印证了那句老话,盈亏同源。


公募基金的表现,说明当前布局这些低估方向的并不多。市场还是从众心理,哪些方向涨得多了,吸引了大量的人去扎堆,不管是散户、机构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些在困境反转路上的方向,并没有过多的人去关注。投资,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一时半会体现不出来,但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那有好处。


……


回到我前面说的“虚”还是“实”的问题。其实,每一波的上涨,都有有它的逻辑的。哪怕是这种元宇宙当前更多处于想象的阶段,但人家也炒的是预期,只是这种预期,你明知当前业绩无法兑现,但就是有人炒,这种可以谓之为“虚”。我个人是承担不了纯粹想象的逻辑,虽然前期刚好布局的某些方向涉及到其中,但长期来看,我个人投资策略接受不了这种,所以我没有参与到其中。


而实的,则是养猪股,疫情反转股,原材料下降这些,其实,都是“实”的方向。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信息互联网大爆炸时代,真的是抢跑太严重了。


说几个现象,典型的案例如下:


1、猪价其实一直在探底,但猪股一直在涨。


2、锂价一直在涨,锂资源股一直在跌。


3、疫情还是没有说显著好转,但疫情反转股,酒店,机场抢跑也贼严重。


但这就是市场,我们要去适应它的节奏,所以要提前去埋伏。


……


格局有了,现象也有了,逻辑也清晰了,就是围绕着业绩好转的方向埋伏。那么,用什么招呢?大A股依然没有系统性风险,更多的是行业轮动节奏,这才是我今天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最笨的招——蹲坑大法。


将上面讲的格局,再带大家回顾一下,近几年发生的事。你会发现A股过去慢牛了三年,虽然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人为干涉的原因,但的确是全A指数是持续震荡向上。你会发现这与以往的牛市不一样,2007年、2015年的牛市,疯涨个1年半左右的时间,然后结束。而这一波持续了三年,打破了以往的纪录,这种慢牛的趋势还会延续。这其中的表现,其实就是行业慢轮动。


资本市场是关于钱的游戏。


以前咱们放水,就是大水漫灌,猛涨一波,资产泡沫全来,行业板块间的轮动前后脚1-2个月就完成,1年半左右的牛市时间。然后,能逃顶的一起逃,不能逃顶的就被收割。


而现在,你会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其半年甚至一年左右的时间表现。你想想近两年是不是?


从医药,白酒,科技,地产,甚至以前说的低价股,ST股是大妈们在年市末期所喜欢的,其实在这一轮慢牛中都有所表现。所以,连垃圾股,以前最大家不待见的环保、传媒都涨了,被捶入地下室的互联网方向难道就没机会了?已经在坑里的,不要轻易放松,现在你爱理不理,半年一年后大概率真的高攀不起。如果当市场已经没有便宜货,总有人会想起还有一个互联网的它。


最终你会发现,只要你蹲坑的方向不那么差。最终有一条逻辑来催化一下,你蹲坑的方向或许就能让你收益满满。这就回到了我前面说的,为什么建议大家所投资的方向,都有一条明确的业绩增长的逻辑。


而长线逻辑,必然是需要长期的蹲坑才能收获更大的收益。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科技也好,消费也好。其实都不便宜。虽然,消费方向在2021年度调整了不少,但还是不便宜。到了去年年底,随着炒通胀预期开启,很多企业开始提价,又炒了一波。确确实实,主流的日常消费个股,当前估值谈不上有性价比可言。可以说,头部几百只股票,已经让大家研究的非常透彻,盯的人非常多,以致于没有非常恐慌的系统性事件出现,是不会有便宜的价格,这应该是一种常态。只要估值在中等估值水平时,自然有资金不断介入。小结一下,白马、蓝筹估值中等水平,在当前抢跑的时代,其实就得值得关注上了。


这些方向好就好在于业绩增长稳,长期持有,若干年后也有可能会回到股价高位,弊端则是估值没性价比。


而一些中小市值的票,估值便宜,原因是机构们也不推,不吹捧,无人问津。曾经与一位公募基金经理交流过,他的看法是,中小市值的票,一般就是炒几个月半年,然后验证业绩。如果业绩还不错,继续炒,但如果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你得立马跑。这种持股体验来说,实在太差了。这也侧面的说明,中小市值业绩表现不稳定。虽然故事讲得头头是道,但最终业绩出来。尼玛,雷了。


大资金更喜欢稳,小资金更喜欢刺激。其实可以想一下,拿着几万块的散户,每天都想着打板,而上到几百万的大户他们更倾向分散配置,求稳。这些现象其实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


说说几个大方向。


对于必须消费,提价的逻辑前面分享过。一般炒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提价消息出来,市场抢跑,涨一波。

第二阶段是涨过头了,回调,等待提价的动作兑现成业绩在报表中释放;

第三阶段是业绩兑现了,市场证明可持续,则会进一步上涨。

所以,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回调的行情,但逐步会往第三阶段方向演进,消费方向提价了,回调到位自然还会有机会。这是长长久久,长牛,慢牛的方向,值得一直关注。

……

科技,核心是估值的问题,绝大多数硬科技,高景气度依然在,就是2021年炒高了,现在虚脱,需要一段时间挤一挤泡沫,再出发。2022年,要期待市场去拔高科技股的估值,显然是不现实的。个人长期比较看好,逆变器,半导体设备,汽车智能化相关方向。

只不过当前,科技有可能还需要调整;而低估,困境反转和稳增长的方向有可能要表现一段时间。

……

最后来个总结:

1、2022年不会像2018年那边的单边下跌行情,但是不过份乐观对待,无限子弹定投,收集筹码的模式还是最适合大家,不要一把梭。

2、要习惯慢牛的节奏,学会“蹲坑大法”,找一条长线可兑现的逻辑,蹲着,才是王道。其实,蹲坑大法,另一个说法,就是我说的“捂股丰登”,同一个道理,在不同环境下的两种说法。

3、围绕业绩的投资永不过时,不管是低估值修复的困境反转之路,还是高景气度成长的业绩兑现之路,核心都是业绩,2022年都有机会。

如果你没明白我说的,就定投基金吧,我相信90%没有自己的投资体系,你们就只适合定投基金。但有两个前提:

1、一定要用闲钱;

2、要用三年以上的维度来看待定投这个事项。

我自己就更过份了,我不仅用闲钱,而且我已经将基金定投当成终身可理财的事业来做了,我认定了是可持续的。房子投资已经不是最佳资产配置,对于人民大众而言,储蓄大搬家从银行、地产搬到基金上,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你想分杯羹,跑赢通胀,需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