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支出包括什么支出(专用基金的支出属于财政预算支出吗)

jijinwang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在专项债发行进度不如预期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却出现高于前两年同期均值的较快增长。其中,基建类支出的大幅反弹,也为第四季度财政政策形成实物工作量创造条件。

受当前数据回暖影响,券商对市场走势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国泰君安对此预判称,广义财政周期在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会触底回升,预计基建投资在第四季度将呈现温和反弹。

在财税人士看来,基建投资的回暖一定程度上需要地方政府债券的助力,而加快债券发行进度,不仅可以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也能带动经济全面增长。

民生支出大幅增加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地财税部门了解到,9月份开始,地方加快了基建类项目的支出进度,其中以交通运输等民生项目为主。在民生保障压力暂缓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基建的比例明显提升。

重庆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教育、科技、社保就业、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支出呈增长态势。

重庆市财政局相关人士介绍,整体看,上半年重庆市财政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下半年,重庆市消费的潜能将持续释放,预计财政收入会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

与重庆一样,安徽省在教育、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重点项目的支出增速也达10%以上,为基本民生底线进行护航。

从目前各地发布的数据看,今年政策在重点领域的支出明显增长。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8月基建类支出两年平均增速5.1%,比上月大幅提升6.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5.6%和11.6%。除城乡社区事务增速大幅下降之外,农林水和交通运输支出比上月分别大幅提高10.6和38.3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从8月财政收支数据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支出却在加快,这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继续发力,特别是民生项目的支出出现大幅反弹,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202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今年财政支出将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大力精简会议、培训、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腾出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以使基本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实际投资转化

据悉,在多个民生项目支出呈反弹之际,8月政府性基金支出走弱。根据财政部的统计,8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为-9.7%,低于上月的-1.4%。

对此,一位财政人士解释,政府性基金支出放缓,主要是受专项债发行偏慢的拖累。据他介绍,目前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是基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三者累计占比在90%左右。

通常情况下,预算内资金主要指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基建投资的支出;国内贷款对应的是银行表内对基建领域投放的贷款;自筹资金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政府性基金支出(包含土地出让支出和专项债)、城投债、PPP以及非标融资等模式。

“这三个主要指标中,自筹资金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以专项债为例,今年前8个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放缓后,基建投资增速也持续疲弱。”上述财政人士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各地组织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为2476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333亿元、专项债券18430亿元,这一进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受此影响,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也持续疲弱,1~8月,基建投资两年累计复合增速为2.3%,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更是落至负数区间。

记者了解到,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后,中央适当放宽了地方发行时间要求。但在稳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专项债发行对基建投资的影响。

近日,中央对专项债发行作出部署,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统计显示,目前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正在加速发行使用。

根据截至9月27日的专项债发行安排,9月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4417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4683亿元。在市场看来,专项债发行放量,预计会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发力,从而支撑基建投资的反弹。

高瑞东解释,目前来看,今年已下达的3.47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中,仍然剩余1.1万亿元等待发行,这意味着第四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远高于去年同期,这一趋势有望改善政府性基金支出走弱的情况。

作为地方政府资金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债券对于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带动有效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第四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基建投资的边际效应,这有利于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从而带动各地经济出现增长。

(编辑:孟庆伟 校对:彭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