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金放榜了干点啥?
——现在开始写2022的基金么?
一年一度,一春一秋,一种一收,一花一果,牵动数十万(2021集中受理27.7万项),甚至上百万高校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将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愁的是大家,欢的是小家,按照2-8定律和往年情况,80%+的都是愁家,只有20%-的欢家。
有人说今年3月交了本子就开始为明年3月做准备,花一年写,显然不可能;有人说公布了只要没中就琢磨明年的事,花半年写,否则一个循环一年,耽误不起,有可能很多人真这么做,8月放榜败,卧薪尝胆,3月再提交,刚好半年多一个月,但是“慎独”模式下,拖延症、疲惫症、厌烦症、焦虑症,甚至抑郁症都有可能,可否能保证长时间的专注与专心?
那什么态度好?有热情、有思路、有时间、有韧性。
有热情,就是对科学研究保持一种常态化的热情,真心的喜欢,不以基金中而如范进中举,亦不因不中而自我贬责,基金有领域、实力、运气、平台等多重因素影响,因而做科研要如同你那点业余爱好,我投入、我喜欢、我坚持、我快乐。有奖励的时代多发点论文,没奖励的时代照样发论文;凝心聚气,积累沉淀,坚持从现场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凝练总结,定期、持续、长年、不间断的发高水平、真能引起别人兴趣的成果,通过成果来不断的总结凝练工作、寻找富有特色的方向。
有思路,思想充电,就是不断的思考、阅读、讨论、交流,实际就是常年寻找科学思想,寻找最佳科学点,寻找科学问题,寻找科学难题,寻找科学方法,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关于讨论交流,西方的方式值得借鉴,在欧洲,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都有咖啡时间,男女老少、学生老师、技术行政随意在一起,喝着咖啡聊着天,生活学习工作,随便聊,在聊天的过程中,可能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然,对于学术的聊天,建议一定要回味,就是如果get到了某个点,需要花时间论证,从思想和行动,也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可行方面进行论证,有时候申请者确实有很多想法,很好的想法,但是却成了行动的矮子,最后都到了九霄云外,想法就只能是黄粱美梦;有时候总感觉没想法,或每一个想法,好像都有一堆文献,古今中外,东南西北,感觉前人都干过了,实际是申请者没有类似牛的反刍,没有仔细思考鉴别想法的区分度,成败在于细节,很多想法细节都会有差异,就看能否发现独特之处,看申请者的眼光独不独。
有时间,看着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但是可能每天都被各种杂事缠绕,影响了实际的有效工作时间,此外,最近在评审欧洲某国基金,该基金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具有固定工作的全职人员,用于基金的时间不能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30%,那是否意味着如果高校教师全部投入精力到基金,耽误了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属于不务正业?因而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但有人曾说过,用好每一点时间,哪怕仅仅5分钟,因为当今的业务比从前多了很多,各种即时软件和工具在不断打扰着大家的生活,使得大家的时间在不断的碎片化,充分利用好每个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来不断的思考和基金相关的科学问题,相信经过长期的思考,碎片也会连成金缕玉衣,灿烂发光,影响长久。
有韧性,不是你在命中时多高兴,而是在不中时如何坚持,如何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毕竟80%-的申请书都是做分母,根据青年基金16.22%资助率计算申请6个中1个;面上基金2次不中停1次,按照2020年17.15%资助率计算面上中的时候可能都第8年了,能否真的屡败屡战熬到第8年战胜,也许中间自己主动放弃了,也许断了资助没法研究被迫放弃了,也许断了其他没得成果不得不放弃了,这时候就在检验是否真的有热情,如果把基金当纯职业,可能被职业所迫不得不转行,如果把基金当爱好,相信会为之乐享其中,所以要把职业当爱好,否则可能太苦太累。
“基础研究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冷板凳是什么,一个字冷,坐上去屁股冷,冻得慌;稍微热了点,还是觉得冷,换个板凳,更冷;看看远处的篝火,挤满了人,各个身强力壮,衣服都是国际第一的CNS牌,一丝都挤不进去,所以冷冷的坐着,耐心的、静心的做冷思考,在“静静”的陪伴下做深度思考。有位学哲学的同事曾给我说过,哲学里面有一个词“笨想”,其核心是直面问题本身,做有思想自我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做独立的表达,其实科学也需要“笨想”,坐在‘冷板凳’上“笨想”,画风肯定不一般,把别人喝酒打牌搓麻将的时间都用在“笨想”上,笨是坚持,想是独立,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有人说“想好了下笔,一气呵成,评审专家也会一口气读完,印象深刻,得分自然高”。所以基金不在于你什么时候开始写,而在于你什么时候开始想,是否一直在想,在科研言科研,三句话不离本行,时时刻刻想着问题,不动笔写申请,但动脑在思考,在反思,在批判,估计等动笔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自然能做到“思考千万遍,下笔如有神”。
——现在开始写2022的基金么?
一年一度,一春一秋,一种一收,一花一果,牵动数十万(2021集中受理27.7万项),甚至上百万高校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将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愁的是大家,欢的是小家,按照2-8定律和往年情况,80%+的都是愁家,只有20%-的欢家。
有人说今年3月交了本子就开始为明年3月做准备,花一年写,显然不可能;有人说公布了只要没中就琢磨明年的事,花半年写,否则一个循环一年,耽误不起,有可能很多人真这么做,8月放榜败,卧薪尝胆,3月再提交,刚好半年多一个月,但是“慎独”模式下,拖延症、疲惫症、厌烦症、焦虑症,甚至抑郁症都有可能,可否能保证长时间的专注与专心?
那什么态度好?有热情、有思路、有时间、有韧性。
有热情,就是对科学研究保持一种常态化的热情,真心的喜欢,不以基金中而如范进中举,亦不因不中而自我贬责,基金有领域、实力、运气、平台等多重因素影响,因而做科研要如同你那点业余爱好,我投入、我喜欢、我坚持、我快乐。有奖励的时代多发点论文,没奖励的时代照样发论文;凝心聚气,积累沉淀,坚持从现场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凝练总结,定期、持续、长年、不间断的发高水平、真能引起别人兴趣的成果,通过成果来不断的总结凝练工作、寻找富有特色的方向。
有思路,思想充电,就是不断的思考、阅读、讨论、交流,实际就是常年寻找科学思想,寻找最佳科学点,寻找科学问题,寻找科学难题,寻找科学方法,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关于讨论交流,西方的方式值得借鉴,在欧洲,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都有咖啡时间,男女老少、学生老师、技术行政随意在一起,喝着咖啡聊着天,生活学习工作,随便聊,在聊天的过程中,可能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然,对于学术的聊天,建议一定要回味,就是如果get到了某个点,需要花时间论证,从思想和行动,也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可行方面进行论证,有时候申请者确实有很多想法,很好的想法,但是却成了行动的矮子,最后都到了九霄云外,想法就只能是黄粱美梦;有时候总感觉没想法,或每一个想法,好像都有一堆文献,古今中外,东南西北,感觉前人都干过了,实际是申请者没有类似牛的反刍,没有仔细思考鉴别想法的区分度,成败在于细节,很多想法细节都会有差异,就看能否发现独特之处,看申请者的眼光独不独。
有时间,看着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但是可能每天都被各种杂事缠绕,影响了实际的有效工作时间,此外,最近在评审欧洲某国基金,该基金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具有固定工作的全职人员,用于基金的时间不能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30%,那是否意味着如果高校教师全部投入精力到基金,耽误了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属于不务正业?因而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但有人曾说过,用好每一点时间,哪怕仅仅5分钟,因为当今的业务比从前多了很多,各种即时软件和工具在不断打扰着大家的生活,使得大家的时间在不断的碎片化,充分利用好每个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来不断的思考和基金相关的科学问题,相信经过长期的思考,碎片也会连成金缕玉衣,灿烂发光,影响长久。
有韧性,不是你在命中时多高兴,而是在不中时如何坚持,如何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毕竟80%-的申请书都是做分母,根据青年基金16.22%资助率计算申请6个中1个;面上基金2次不中停1次,按照2020年17.15%资助率计算面上中的时候可能都第8年了,能否真的屡败屡战熬到第8年战胜,也许中间自己主动放弃了,也许断了资助没法研究被迫放弃了,也许断了其他没得成果不得不放弃了,这时候就在检验是否真的有热情,如果把基金当纯职业,可能被职业所迫不得不转行,如果把基金当爱好,相信会为之乐享其中,所以要把职业当爱好,否则可能太苦太累。
“基础研究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冷板凳是什么,一个字冷,坐上去屁股冷,冻得慌;稍微热了点,还是觉得冷,换个板凳,更冷;看看远处的篝火,挤满了人,各个身强力壮,衣服都是国际第一的CNS牌,一丝都挤不进去,所以冷冷的坐着,耐心的、静心的做冷思考,在“静静”的陪伴下做深度思考。有位学哲学的同事曾给我说过,哲学里面有一个词“笨想”,其核心是直面问题本身,做有思想自我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做独立的表达,其实科学也需要“笨想”,坐在‘冷板凳’上“笨想”,画风肯定不一般,把别人喝酒打牌搓麻将的时间都用在“笨想”上,笨是坚持,想是独立,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有人说“想好了下笔,一气呵成,评审专家也会一口气读完,印象深刻,得分自然高”。所以基金不在于你什么时候开始写,而在于你什么时候开始想,是否一直在想,在科研言科研,三句话不离本行,时时刻刻想着问题,不动笔写申请,但动脑在思考,在反思,在批判,估计等动笔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自然能做到“思考千万遍,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