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歌公司的薪酬管理
【钱太少 不干了?传公募基金经理薪酬将封顶5000万元 恐引发奔私潮】除了明星收入排第一之外,估计投行收入算第二了吧!基金经理的收入或许要超过不少明星的。此次基金公司薪酬方案最受关注的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传言有上报方案基金经理的薪酬封顶5000万元。
一位私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年景好时,私募基金经理1年的收入顶公募基金经理10年收入。巨大的收入差距让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奔私。
以管理规模50亿元,5年回报100%计算,有人测算,在公募基金做经理,年收入估计千万左右;在私募,考虑到业绩提成5年就可以拿到4-10亿元,平均年收入在1亿-2亿元。
这样的收入怎么还不满足呢?你们的高收入可能意味着散户的心酸泪,当你们在股市上大杀四方时,又有多少人在苦,少点贪婪,希望能将资本更多的投入实体,真正的创造价值!
二、格力公司薪酬管理
【基金公司上报薪酬方案:5000万封顶?不少基金公司2021年年终奖待发】从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处获悉,深圳证监局要求各家基金公司在5月30日前报送完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方案。备受关注的一则传言是,“基金经理的薪酬封顶5000万元”。这与此前传言“基金经理的薪酬封顶是1000万,高管是500万”有些出入。据悉,迄今不少基金公司举棋未定,尚未发放去年年终奖,有业内人士指或在等待监管对报送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方案的明确说法。(21财经)三、对公司薪酬管理的建议
规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监高及从业人员的任职和执业行为迎来新规。证监会18日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允许具备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员豁免测试,取消经营机构董监高的学历要求和推荐人制度,支持引入境外专业人才,列举从业底线要求及禁止性行为,构建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为吸引境外专业人才,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同步出台新规,明确已具备境外证券基金相关从业资格的,只需通过法律法规考试,无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即可按照特别程序办理执业登记。
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管理办法》在整合现有规则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制度短板,着力构建行政监管、自律管理、经营机构、董监高及从业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人员管理体系,共七章五十八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现全链条监管。根据法律法规,对董监高人员从事前审批调整为事后备案管理,并相应从以下方面完善监管安排:强化经营机构、提名人考察责任,要求其对受聘人审慎考查,并承担考察责任;由证监会派出机构对受聘人条件进行事后核查,不符合条件的,经营机构应当更换有关人员;健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监管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从业人员基本从业信息、诚信记录公示制度,完善经营机构人员管理信息报送,强化声誉约束。此外,《管理办法》将经营机构子公司、证券基金服务机构从事证券基金业务相关高管及从业人员纳入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
一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优化人员任职条件。《管理办法》从个人品行、任职经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对董监高及从业人员的基本任职条件予以细化,区分人员岗位和职责进行分类管理,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优化经营机构董监高任职条件。主要内容包括:不再将参加水平测试作为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允许具备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员豁免测试;为引进金融科技等领域专业人才,将工作经历放宽至信息技术等与拟任职务相关的经历,统一规定3年的相关工作经历期限,不再根据工作背景设置更高年限要求;取消经营机构董监高的学历要求和推荐人制度。
二是持续深化证券基金行业对外开放,支持引入境外专业人才。《管理办法》取消了证券公司境外人士担任高管的比例限制,并为境外专业人员资质互认预留空间,授权行业协会负责相关工作。配合《管理办法》的发布,证监会指导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研究推进在北京、上海、海南、重庆、杭州、广州、深圳七地试点境外证券基金专业人才执业登记特别程序,相关安排与《管理办法》同日发布实施,待经验成熟后再向其他地区推广。
三是原则监管和规则监管相结合,强化执业规范,落实“零容忍”要求。《管理办法》明确行业人员履职应遵循的勤勉尽责、公平竞争、维护客户利益、廉洁自律等基本原则,列举从业底线要求及禁止性行为。同时,细化了对经营机构和人员违法违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制度安排,解决近年来监管实践中罚则不够用的问题。
四是压实经营机构主体责任,夯实行业发展根基。《管理办法》从任职考察、履职监督、考核问责三方面构建了经营机构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人员任职和执业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构建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健全投资行为管理、利益冲突管理和廉洁从业制度,增强内生约束机制;持续提升人员的道德水准、专业能力、合规风险意识和廉洁从业水平,培育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
五是合理安排新旧衔接,简化监管规则体系。《管理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并对不符合相应任职和从业条件的人员给予1年的过渡期。从规则体系上看,《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实现证监会人员管理规则层面的“四合一”,与之配套,证券业协会和基金业协会将废止近30项自律管理规范,形成以《证券法》《基金法》《证券公司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管理办法》等证监会规章为主体,两协会自律规则为补充的三级规范体系。与原规则体系相比大大“瘦身”,更为简明清晰。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指导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和派出机构认真落实《管理办法》,制定配套自律管理规则,提升人员管理的规范水平,促进行业机构合规、稳健发展。
中证协:
在六省市推行境外人才从业特别程序
中证协2月18日发布《关于境外证券专业人才在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杭州市、广州市、深圳市从业实施特别程序的通知》。
在总结前期北京试点经验基础上,《通知》明确了境外证券专业人才在上海、海南、重庆、杭州、广州、深圳进行执业登记的特别程序。具有所在地工作居留证件,被所在地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评级公司聘用为其服务,具有(包含最近三年曾经具有)与中国证监会签署《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和地区证券执业资格,且在境外未曾受到金融、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境外证券专业人才(简称专业人才),可通过其所在公司按照特别程序向中证协办理执业登记。
《通知》要求专业人才所在公司应当确保专业人才符合有关条件,并对其境外执业资格与执业经历的真实性承担核查责任。同时,为保证从事专项业务的专业人才充分熟悉境内专项业务规则,提升合规执业能力,满足履职要求,中证协为从事专项业务的专业人才免费提供专项业务规则培训。
业内人士表示,推行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是中证协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便利境外金融专业人才在境内从业有关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举措,是确保国家有关对外开放政策在证券行业落地落实落细的重要安排,有助于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境外证券专业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境外规则,精通跨境业务模式,加大此类人才的吸纳,有利于行业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业内人士表示。
中基协明确境外专业人才
在七省市从业特别程序
中基协同日发布《关于境外基金专业人才申请基金从业资格有关事项的公告》,向北京、上海、海南、重庆、杭州、广州、深圳等地推行境外证券基金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
《公告》明确了境外基金专业人才在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及杭州市、广州市、深圳市从业的有关实施安排。
据了解,经上述行政区域内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基金服务机构聘用,且在上述区域内从事基金业务活动的境外基金专业人才,已具备境外基金相关从业资格的,无需参加基金从业资格专业科目考试,通过中基协在境内组织的《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考试后,可通过其任职机构按照申请程序向中基协申请注册基金从业资格。《公告》同时也明确,对于在基金从业资格注册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和信息的,中基协将依据相关自律规则予以处理。
两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协会此前已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推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证券基金专业人才在境内申请注册证券基金从业资格的简化程序,此次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简化程序适用的人员范围。后续,中证协、中基协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便利境外金融专业人才在境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区从业的有关政策安排,优化专业人才要素供给,服务证券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郑雅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