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近日,“经济学家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的话题冲上热搜;随后,又有券商分析师站出来发声,奉劝年轻人“别指望靠股市财富自由”。一时间,围绕普通投资者到底应不应该炒股的讨论炸开了锅,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上班族炒股这件事呢?
经济学家发声:
不建议上班族炒股
就在几天前,知名经济学家管清友一条“不太建议上班族买股票”的言论冲上微博热搜。他说:“上班族炒股真的很难赚到钱,实话实说,‘小白’进入市场,相当于拿着大刀长矛冲进重机枪阵地。”
如今,上班族炒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截至6月,A股、B股投资者数量为1.88亿户,其中A股投资者数量超1.8亿户,基数巨大,也就是说每7个中国人里面,就有1人是股民。也因此,管清友的言论一出,立马引起了大规模热议。
这事儿的热度还未消散,立马又有券商分析师跟进“助攻”。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主管陈达飞在网易青年经济学家峰会表示:“年轻人20多岁,初始资本不是特别多,你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在北上这种一线城市的话可能需要上千万资产。例如你有30万元股本,想要让它滚雪球到1000万元,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他表示,即使每年盈利,按照巴菲特那样的盈利水平,也得经过十几二十年才可能达到。“如果我们抱着财务自由的心态进入股市,很可能的一个情况就是,会不断调仓、提高交易频次,最后结果就是本金可能都会亏完。”
不过,或许是因为“打击面”实在太广,最先发声的管清友又对自己此前的言论进行了一段补充说明。管清友称:“我同事批评我了:上班族炒股的太多了 ,所以上班族炒股很难**不是常识。尤其是上海,几乎全民炒股。好吧,我知道了。不过还是再说一句:上班族工作出彩炒股也很难**。大部分是拿到股权激励才能**。非专业人士炒股**比较难。高净值群体自己也不炒股,有专业机构服务,即便炒股也不是上班族那种炒法。”管清友澄清道,没人阻止一个人炒股,之所以不建议上班族炒股是因为很难赚到钱。“对于上班族,投资是亏钱最快的方式。有了专业知识也不一定**。”
上班族怎么看“不建议炒股”这件事?
在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炒股的“上班族”是一个占比非常高的人群。2020年,数据宝与腾讯证券曾做过一组A股投资者画像。调查显示,自然人投资者仍然是A股的主流,因为2020年A股整体**效应较强,所以当年分摊到个人投资者头上的户均盈利超过10万元。此外,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地区,投资者占比越高,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天津、深圳这7座城市的股民数量,占比超过30%。其中,来自上海的股民数量占比最高,达到8.2%,北京、广州分别以5.1%和4.5%的投资者占比分列第二、三位,杭州以3.9%的比例紧随其后,排名第四。
那么,在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投资者是如何看待“不建议上班族炒股”这件事呢?
在杭州一家外企公司上班的股民楼先生告诉橙柿互动记者:“炒股很难,平常因为工作忙没什么时间,因此没有太大的精力耐下心来研究,只能听听消息跟跟风。跟风听消息炒股,说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却是很多上班族炒股‘最经济’的方式。自己不懂就跟着一些炒得比较好的‘过来人’一起做。这么多年下来,做到过1年3倍的大牛股,也在一些重仓股上踩过雷,但总的来说,这种‘跟着别人屁股炒股’的方法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算上频繁交易的手续费可能还亏点。因此,我现在有钱基本上都是买基金了,留点小钱自己‘玩玩’防手痒。”
当然,炒股的个人投资者并不都是亏钱的。在一家整形美容医药上班的小叶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有了七八年的股龄。“我是2014年开始炒股的,当时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觉得上班赚死工资很难,想学点投资改善生活。”和大多数炒股上班族一样,小叶子一开始的投资之旅并不顺,交过一些学费,但很快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门道。“我一开始是学技术投资的,快进快出、追涨杀跌。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方法不大适合我,于是,我买了些关于价值投资、财务会计方面的书籍,通过晚上业余的时间学习投资知识,有时候睡前还会经常翻翻理财类公众号。”
对于经济学家“不建议上班族炒股”,小叶子认为因人而异,并不绝对。她告诉记者:“事实上,我周围炒股炒得好的朋友还挺多,有些已经身家上千万了,可能是‘炒股’这个字眼让别人听了很不靠谱,总觉得是在投机倒把。但如果经过系统的学习,还是会有不错的积累。”小叶子最初投资时本金有30万元,2020年最高做到过100多万元;这段时间行情波动大,账面市值大概还有70万元。她并不认同“炒股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且坚持投资和投机和“炒”有很大区别。“很多刚入门的‘小白投资者’经常会陷入情绪交易,因为股价的波动追涨杀跌,这可能是不少投资人时常亏钱的原因,我以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我现在意识到,许多公司本质是有价值的,好的公司本质是在创造价值,而坏的公司经常在毁灭价值,如果大家能把投资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对待,当成是自己的‘第二事业’,那么炒股可能就不像听起来那么不靠谱了。”
在经济学家引爆“不建议上班族炒股”这一话题后,网上有关上班族到底应不应该炒股的讨论一直居高不下。一位叫“守望者”的投资者表示:“上班族究竟应不应该炒股这件事,其实本质上不应该是个人炒股对不对,而是资本市场能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足够回报。如果我们处在一个长期向好、稳定上行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注重投资者回报,那么个人投资者长期投资股票大方向应该不大会错。但如果资本市场整体处在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机构赚散户的钱,先入场的大户赚后入场的小散的钱,来回‘割韭菜’,那个人投资者相对于资金、信息更强的机构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管清友微博下面的网友评论
树立正确的投资观
培养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
“中国老百姓投资主要有四个大类,买房子、存银行(买银行理财)、炒股票、买基金。”杭州某券商投资顾问告诉橙柿互动记者,“目前国家对于‘房住不炒’的信念十分坚定,银行理财虽然稳健但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收益率往往不能让人满意。那么,想在此基础上更多实现财富增值的投资者,自然只剩下两条路径:自己买股票或者投资基金,这也是现在投资者中间争论最多的话题。”
事实上,伴随着近两年公募基金的超高收益,“炒股不如炒基金”的观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年轻投资者所接受。比如,前海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个人投资者不适合炒股。“炒股本身是一种不对的想法,而应该以投资的心态来入场。”作为个人,缺乏投资相关的知识,也同样缺乏关注股市的时间,风险承受能力同样较弱。他建议上班族买基金参与股市,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这种观点和管清友“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的看法基本一致。
不过,伴随着今年A股行情剧烈波动,一些前期广受基民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产品也遭受亏损,“炒股不如炒基金”的观念开始产生了一些动摇。面对这样的现象,上述券商投资顾问补充道:“面对市场波动,投资者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今天看到基金收益好我就买基金,明天听到哪个‘股神’赚得比基金多,我也跃跃欲试,大后天又听到哪位大咖说‘炒股十赌九亏’,不建议上班族炒股,我就彻底远离股市,甚至基金也不买了不再投资了,‘别想骗我鸡腿钱’。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对于收益都是憧憬的、向往的,但是缺乏个人的前期积累、知识储备,没有正确的投资观和风险意识,这样就很容易被别有目的的机构牵着鼻子走。因此,在回答个人投资者应不应该炒股票这件事之前,投资者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尽早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表示:“股民投资有两种替代方式参与到股市,一个是守株待兔、长期投资,另一个则是买基金。”他认为,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应守株待兔,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买入。具有长久的耐心,等待牛市来临,才可以以较低的风险在股市中盈利。”另一种方法则是买基金长线持有,不要把基金当做股票炒,持有基金的目的是长期投资。”他补充道,只有这两种情况的证券投资,散户才比较有可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