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怎么算举例(基金当天收益怎么算举例)

jijinwang


钛度图闻·第三十六期

策划 | 钛媒体内容中心

制作 | 钛媒体视觉中心

2022年的基金市场,考验着每个基民的心脏和钱包。

春节前,基金的大跌让人望而生怯,谁能想到春节后,白酒跌完医药跌,医药跌完新能源跌,最后,携手一起跌……

基金销售一夜入冬,“靠天吃饭”的基金发行市场也遭遇刺骨寒流。如今,基金投资已经逐步大众化,成为了一种常规的理财方式。2021年,我国公募基金数量与总规模,以及新基金发行数量都再创新高。因此,越多人关注进入基金市场的最佳时机,是否有更加稳妥的投资方式提高收益率。

钛媒体·钛度图闻梳理近10年基金市场数据发现,公募基金市场确实存在一些“**“规律,例如:在基金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降的阶段,用户可以买入新基金,长久持有多实现正收益;通常行业主题基金能收获业绩和规模的双丰收;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后续的收益情况略优等。

虽然,历史数据并不能代表未来,并且各年之间收益差别较大,但是通过回顾基金历史收益和风险,能帮助投资者应更好的建立一个大致的、理性的收益预期。

钛度图闻第三十六期,我们按“数”索骥,一起看看基金市场历史投资数据,都显现出哪些投资规律?

基金投资愈加被大众接受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财富管理的“风口”下居民投资理念逐渐成熟,公募基金投资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9175只,资产净值达24.59万亿元;从年度数据来看,2012年以来公募年度总规模几乎逐年递增,2021年则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径统计,2021年全年共发行公募基金1898只,同比增长520只,增长幅度37.74%,2021年新基金发行数量也再创新高。


此外,2021年全市场公募基金分红规模逼近3000亿元大关,公募基金分红规模与次数再创历史新高。

通常来看,分红可以给基民带来信心、降低基金集中赎回的压力、便于后续营销,以及降低管理规模,方便后续调仓换股。从中可见,基金公司们在此趋势下,为了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加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也显现出市场与其从业者都在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


回顾10年历史数据,显现出这些投资规律

老话常说“炒股不如养基”,事实果真如此吗?

把各市场指数的平均收益率与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对比,可见:基金在好年头确实能跑赢全市场平均,且坏年头也没有相差太多。


2022年初,基金大跌,基金销售一夜入冬,紧接着基金发行规模锐减。

不过往年数据显现出了与今年不同的趋势。2012年至今,基金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降时买入新基金的人,持有至今基本都能实现正收益,最高收益率甚至能超过400%!而基金发行明显火热时买入基金并持有到现在的人,大多数还没有回本。



事实上,初次接触基金投资的人,都想知道投资基金的收益到底有多少,风险有多大?

我们分析不同投资类型的平均收益率,发现确实存在一定规律,比如股票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优势遥遥领先。不过,相对而言,这两种类型基金的投资风险也更大,且各年收益差距大,无法为预测未来情况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行业数据未呈现出规律性趋势。比如:每年涨幅榜上打榜的基金,虽然大多都是行业主题型(开年涨幅最大的往往不一定笑到最后),但各行业主题平均收益率在不同年份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基金市场行情好的年头涨幅能达到100%,差的年头,平均最大跌幅达到了27%左右。


市场连续出现大幅下挫,控制回撤的重要性愈发被大家重视。那么,持有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后续业绩表现如何?会更**吗?

回顾2012-2020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最大回撤成绩处于行业前10%的基金,在此后1年、2年、3年的业绩回报数据,可以发现: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后续的收益情况略优,但基本持平于市场平均水平;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后续的最大回撤有望持续保持较好水平。


当然,回顾基金历史收益和风险,可以帮助投资者建立一个大致的、理性的收益预期,但是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各年之间收益差别较大。仍需要投资者们理性鉴别市场机会。

长期持有,是**不赔的真诀窍

希望看到投资收益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是人之常情,可回顾基金市场历史数据,仅能作为参考,无法作为未来的投资指南。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相比股票市场,基金投资确实有一条**小诀窍:主动股票基金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就会越多。

用历史数据说话,以中证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可看作是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加权平均表现)为例,买入并持有1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0%;买入并持有5年的平均收益率为47%,买入并持有10年的平均收益率为94%。基金投资收益与持有时间成正比。不仅如此,以单只基金进行测算,整体上也依然服从“持有期越长,收益越多”的规律。


道理简单,实践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中的基民的画像显示,目前仅有 9.6%的基民持有5年以上,不过这一数据较2019年增加了1.9%,持有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比例在缓慢上升,基民显然更有耐心了。

持有时间为1年以下者,年龄越小的投资者比例越高,持有时间为1年以上的多数是年龄较大的投资者。并且收入越高,金融资产规模越大,持有单只基金时长较长的投资者比例越高。由此看来,老基民对“长期持有”的理念贯彻地更好,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数据来源:钛媒体科股宝、东方财富Choice、Wind

【钛媒体App正式推出「钛度图闻」频道。欢迎提供话题线索,联系编辑邮箱:yuanliang@tmt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