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玛多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正式开工

jijinwang
国家电网发挥能源央企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挥能源央企优势,主动探索实践,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乡村建设行动和“五大振兴”全面发力。
一是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安排帮扶资金5600万元,支持定点帮扶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用捐赠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4726万元,设置公益岗位4323个,建设小型基建项目79项,救助困难家庭126个。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中心运营良好,光伏扶贫项目平均发电能力保持100%,专业运维覆盖率达93.75%。探索光伏扶贫参与碳市场交易,开发光伏扶贫CCER碳资产交易平台,完成内蒙古敖汉旗、湖北定点帮扶县(区)2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碳资产核证开发试点,预计每站每年可增加收益约5000元。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支撑乡村建设行动。“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7552亿元,加快传统农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2021年安排投资1104亿元,目前项目竣工率达70%,农村户均停电时间同比缩短1.5小时。促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今年已组织陇、青、川、疆、藏清洁能源外送157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57亿吨。深化东西帮扶,选派干部315人赴西藏、新疆等省份电网企业帮扶,启动国网东西协作基金二期募集工作,募资金额100亿元,促进电网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发挥企业优势,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聚焦降低农村小微企业接电成本,已实现12个省160千伏安及以下农村小微企业“三零”(零上门、零投资、零审批)服务。在定点帮扶县(区)实施产业示范项目,培育神农架蜂蜜、秭归脐橙、玛多牦牛肉等地方驰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加1.37亿元。2021年,安排数字化大棚、电商物流中心等产业项目15项,年产值可实现3500余万元,带动2.58万名群众稳定增收。常态化组织食堂采购、爱心订购等消费帮扶活动,试点“订单式”帮扶模式,完成消费帮扶1.4亿元。支撑央企消费帮扶行动,运营“央企消费帮扶”平台,上架产品7000余款,交易规模达3亿元。
四是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在“云课堂”平台开设乡村振兴公开班,邀请知名专家录制在线课程,形成精品课程20余个,在线学习人数突破5万人。支持地方主管部门推动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专业运维,依托分布式光伏云网,提供分布式光伏运维培训服务,2021年已培训管护员4856人。在“央企消费帮扶”平台开辟“新农业、云课堂”专区,邀请农业、电商专家线上直播288期,参训人员1.3万人次。在电网工程中,积极使用当地人工和工程机械,帮助增收1265万元,提供配网建设、设备安装等技能培训,2021年已培训当地农民工706人次。
五是发挥阵地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动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在山东、陕西等地,2000余支党员服务队开展用电设备安全检查5700余次,有力保障夏收秋收用电安全。在山西、新疆等地,开办“电力爱心超市”,鼓励村民参与公益劳动、乡村治理等换取积分,以积分兑现商品、租赁农具,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在青海、河北等地,依托“留守儿童之家”,资助脱贫家庭学生175名,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学习用品1900余份。在甘肃、河南等地,入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群众宣贯《民法典》,提供贷款担保纠纷、婚姻纠纷等法律咨询服务。
六是发挥行业优势,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支持整县屋顶光伏开发试点,配合地方编制方案,推动制度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并网服务,完成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并网1676万千瓦。推动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生活用能电气化,推广“煤改电”清洁取暖120万户,建成乡村电气化项目2483项,推广电气化大棚、电烘干等设备1.23亿套,直接受益群众786万人。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出台“两保障、两促进”十项举措,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4场,新建体验中心37个,推广新能源汽车1812辆,带动社会新增充电桩4.3万个。
七是发挥创新优势,融入乡村组织振兴。选派精兵强将赴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在任帮扶干部3332人,驻村帮扶1606个村。公司681个基层党组织与帮扶点党组织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在浙江,总结形成农村用电管理“枫桥经验”,将农村供电服务融入政府政务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由地方政府、供电公司、村民委员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用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四川,创建“村网共建”模式,通过供电企业“电管家”与当地“网协员”互补,将供电服务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在甘肃,与省政府合作构建“空心村”识别模型,综合分析地理环境、用电量等因子,“空心村”识别准确率超过95%。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春节期间巡视玛多4..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央广网发 熊增亮 摄)

2019年春节,青海南部地区遭遇连续大雪天气,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玛多县,一座光伏扶贫电站和它的“守护者”们,在大雪纷飞中安全度过了并网发电后的第一个春节。

“我老家是秦皇岛的,毕业来的青海,在这儿已经呆了快四年了。电站10月份刚并网,这里昼夜温差大,时不时还会刮大风,对光伏组件破坏还是很大的,每天都得巡视。今年是电站并网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是站长,必须得留下来。”

在国家电网公司捐建的玛多4.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内,记者见到了运维站站长任昊,深红色甚至有些发黑的嘴唇,是他脸上最明显的特征。

带上安全帽和笔记本,任昊走进了雪后的电站。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要不是因为春节值班,初六原本是父母为他和女友择定的订婚日子。“父母也张罗了很久,现在往后推了,他们肯定心里不太高兴,等值完班得好好陪陪他们。”任昊不无遗憾地说道。

在零下25℃的现场,任昊首先排查光伏组件有无热斑。任昊介绍说“热斑不仅仅对发电功率影响,而且长期不及时清理对光伏组件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能引起火灾,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组件失效,是我们运维的重点。”随后,他认真排查每一个逆变器箱变有无异响、组件插头是否有脱落现象等。像这样的工作任昊和同事每天至少要做4次。

玛多4.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占地面积119亩,由4个光伏矩阵、14400个光伏板组件构成,一趟巡视下来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回到站内大家都已是气喘吁吁。来过玛多的人都知道,这里不仅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还是“断氧层”,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0%左右,在当地流传的“玛多不住店,花石峡不吃饭”的说法,正说明了这里气候条件的恶劣。

正说话间,来自玛多县的贫困户德保端着精心准备的饭菜走进来,送上新年的祝福:“感谢你们,过年还在岗位上坚守值班,为电站安全运维操心,有你们在,我们的生活就更有盼头啦,祝新年快乐,扎西德勒。”

据了解,玛多光伏扶贫电站预计年发电量680万千瓦时,发电收益将全部用于玛多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得收益约3250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止到1月23日,该光伏扶贫电站已累计发电135.95万千瓦时。(记者葛修远 通讯员孙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