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自己的投资成绩单,今年以来,基金回撤超过9%,亏损接近2.5万元,亏损比例甚至超过同期沪深300指数。
面对跌得像狗一样的基金,我选择躺平,但这并不是因为对A股失去希望,恰恰相反,躺平是因为我“满怀期待”。
A股惯常走势陡峭,暴涨的概率与暴跌的概率远远大于欧美市场。面对波动剧烈的股市,投资人亏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持股(基)时间过短,频繁交易”。
对待市场波动过度反应,一上涨就跟风买入,一下跌就疯狂出逃,甚至出现踩踏,这不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吗?
投资基金近10年,我从股市中学习到的重要一课就是“冷静”,相比起咋咋呼呼的频繁交易,“躺平”这种看似消极的姿态,往往结果反而不会太差,甚至可能“躺赢”。
基金大佬谢治宇曾说,只在极端高估、有极高概率做对的情况下,才大幅降低仓位,比如2007年、2015年的大牛市。
谢治宇的言论与巴菲特异曲同工,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市场中**的永远是少数,为什么?赢家都是“黄雀在后”的冷静捕猎者。
面对当前的环境,留给我们的投资选择,除了躺平,就只剩下“割肉卖出”,而这个选择面临两重风险。
第一重风险“亏损的风险”。目前A股,沙泥俱下,绝大多数板块都是亏损状态,曾经的牛股医疗、新能源都出现了较高的回撤,此时卖出基金,大概率是亏损的。
第一重风险显而易见,第二重风险却很多人没有想到,此刻卖出基金的第二重风险是“踏空的风险”。
当前A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空消息吗?有什么结构性问题吗?
我看没有!细看A股的状况,估值水平较低,积极信息涌现,2022年并不是2018年熊市的复刻,更像是不理性的杀跌,而价值回归是高概率事件。
面对这样情绪性的市场下跌,割肉出局,实在不算明智。
我的建议还是一家之言,我们还可以看看市场中的“学院派”是如何面对当前局势的?
前段时间,公募基金及部分基金经理相继开启自购潮,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往往是市场构筑底部的信号之一。
例如,2015年6月-8月,上证指数跌幅超30%,公募基金随着国家队入市相继开启自购,公募基金净申购规模超14亿元,2015年9月起A股市场开始回暖。
再比如,近在眼前的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市场暴跌,美股多次熔断,2-4月,公募基金净申购规模约13亿元,4月起,A股市场开始回暖。
确实,基金公司回购基金有“作秀”的用意,希望稳定基民情绪,但是也要知道,基金公司是专业人士的集合体,他们对于市场的判断,还是有很强的参考作用的。
相比起诸多跑路的散户,我更愿意看看基金公司怎么干。
就我个人而言,面对当前A股已经选择“躺平”,有时为了避免情绪起伏,都不愿意看每日基金净值更新,但是,投资市场,从来不能盲目“抄作业”。
我能躺平,不代表你也可以。
- 一方面,我的仓位控制在6-7成,远远没有满仓。市场总是充满黑天鹅事件的,哪怕我非常看好A股,我也不确定A股的春天什么时候来,所以控制好仓位,我才能活着等到春天。
- 另一方面,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组合“匹配”。多年投资经验,我已经可以理解市场波动的风险,能够接受当前的基金回撤。并且,我用于投资基金的资金是长期资金,没有短期压力。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选择“躺平”,甚至仍在坚持定投。至于你该怎么办,得结合自身实际考虑。
每一次市场的波动,就是对你投资信念的考验,熬得住出众,熬不出出局,没有坚定信念者必将成不了大事!
看看过去20年从房地产**的人,他们同样熬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1995年东南亚亚洲危机,日本楼市崩盘,猜得到20年20倍以上的投资收益。
那些没有熬住的人,就错过了一个时代“躺赢”的机会。
股市的逻辑不也是一样?
坚定看好国内经济,看准A股的长线价值,抓住优质筹码,这样才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