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分析员 _行业分析员工资

jijinwang
一、基金投资行业分析

金融行业的分析师这个年薪还要看在哪个领域,因为金融行业有很多平,很多领域都不同的,再说还要看你的的分析师有多少年的资质了?


二、行业分析员招聘

该基金力争通过合理判断市场走势,合理配置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工具的比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精选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定回报。具体看,该基金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公募基金份额(含QDII、香港互认基金)。

该基金由李文良担任基金经理。李文良曾先后就职于富士康集团财务部、晨星资讯全球基金及养老金管理部、招商银行总行基金团队,历任财务报表分析员、基金数据分析员、投资分析与组合构建组长、基金产品规划经理;2017年10月加入南方基金,任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部研究员,2018年3月起任基金经理。


三、行业分析员工资
投资选择“明星基金经理”真的靠谱吗?
“明星基金经理”旗下核心基金近一年投资收益率普遍在-20%到-30%之间,而自己投资因为跑得比较快,投资收益率在-5%以内。2020年股市大涨的收益绝大部分得以保存。
“明星基金经理”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点:基金公司需要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借此不断发新基金收更多管理费;基金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名牌基金,以此打响在投资者中的知名度;基金经理本身就具备较好的投资能力。
但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无法脱离基金经理本身的劣势:由于基金公司的业绩和基金经理的工资离不开基金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费的增长,所以明星基金经理也需要避免择时,明知股市在高点,由于此时人气旺而疯狂发新基金,此时买入的投资者会在山顶瑟瑟发抖;明知股市在低点,却减少新基金的发行,因为人气不旺新发基金规模不会大,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明星基金经理”受到基金公司和条款限制,即使明知道后面基金会大跌,也保持高股票仓位抱团等跌,美其名曰价值投资。
真正优质的公司应该是:
1,只发行一只基金或少数几只基金,然后精耕;
2,在股市高点,敢于大幅度减仓,并积极分红、停止/限制买入;
3,在股市低点,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与投资者一起加仓;
4,公布自己投入基金的金额,出与进。

四、行业分析员应聘条件

金融行业比较泛,现在分析师作为重要职业的行业大概是证券相关行业。我在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待过,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证券分析师大概分为卖方和买方两种,两者也是相互流通,一般是卖方去买方。

卖方主要是证券公司研究所的分析师,按不同公司,初级分析师毕业起薪大概从20万到30万。按券商的职级体系,最资深的分析师职级可以达到执行董事或董事总经理。最高级的分析师通常也兼任管理职能,比如研究所所长等。这些高级别分析师身价差别也挺大,但大部分是百万起步,部分明星分析师年薪可高达300-500万。

买方是指直接管钱的投资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这里面分析师是为基金经理提供服务的。买方的分析师普遍比卖方的起薪高一些,30-50起步。但特别高的分析师又比不上卖方,因为高级分析师通常会转向做基金经理了。少部分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可以达到基金经理的水平,也就是百万起。

私募基金的分析师薪酬普遍比公募基金低。但是有些比较知名的实力强的公司,可以开出比公募更高的价码。

其他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从职位数量,职位重要性,薪酬水平上,都不能和证券分析师相比。


五、行业分析员属于什么专业

“基金投顾,即代理投资理财,接受客户的委托,帮助个人投资者获得收益,收取顾问服务费。机构可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目前,已有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四方陆续获得基金投资顾问试点资格。

基金投资顾问试点机构从事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可以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协议约定向其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的标的应当为公募基金产品或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同类产品。

根据与客户协议约定的投资组合策略,试点机构可以代客户作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开展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2019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开启了中国基金投顾市场的元年。

《通知》发布后,证监会陆续批准了一些试点结构(包括:基金、证券、三方及基金销售机构等)去开展管理型基金的全投资顾问服务。自此之后,“基金投顾”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虽然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投资者已经对“基金投顾”的基本概念形成了一定认知,但却对基金投顾是如何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实现“全委托式”的投资服务仍然存在好奇。

那么,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从一位基金投顾的视角,在了解投资顾问是如何帮助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这个行业吧!

大家好!我是一名基金投资顾问,在一家投资咨询机构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最近,我听说有许多年轻的投资者对我们是如何为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感到好奇,那就让我就以一个客户的案例进行举例、给大家说一说吧!

李先生是我的老客户了。在我入行的第三年,他和妻子第一次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在第一次的谈话过程中,我对他们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搜集:

而立之年的李先生刚实现三口之家不久,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李先生是一名企业主管、妻子是位眼科医生,两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0万、并且双方职业晋升空间明朗。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他们家庭收入预计将会以每年10%的幅度稳定增长。

夫妇两人的生活十分简朴,全年的日常支出大概在18万元左右,目前两人手上大概有50万的积蓄、其中一部分已经投资到了基金和股票中。因为刚刚购置房产,未来他们有500万的贷款需要在30年还清。不过,李太太的家境却十分殷实,作为独女的她、父母将在百年后把近千万的家产继承给她。

受制于专业的局限性,同时也出于未雨绸缪的考量,夫妇两人选择我来帮助他们做出长期的投资决策。他们主要的诉求有两点:一是考虑到未来养老的需求、李先生希望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会出现下降;二是他们希望提前规划孩子未来的教育基金(尤其是覆盖掉大学学费的部分)。

除了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外,我还对两人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了他们对收益预期、投资方向和风险偏好、个人爱好以及性格测试等内容。通过对夫妇二人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我发现:

虽然在风险偏好和预期上,李先生呈现了保守、稳健的性格,但他性格中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他对赛车和滑翔伞这类高风险运动十分痴迷,这也同他将许多积蓄投资到了创新医药和人工智能的股票中、且仓位十分集中的表现十分相符。另外,李太太十分讨厌先生抽烟的行为,因此对烟草行业十分排斥,她明确表示:不希望将资金投入到任何对烟草行业有支持和偏好的基金中……

根据夫妇两人的财富状况与投资目标,我结合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与经济增速等要素,对他们投资需要实现的年收益率进行了初步测算。除此之外,我还根据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式与资产配置方向的判断、并结合了他们的投资偏好,做出了针对他们家庭的投资组合陈述(Investment Portfolio Statement,简称IPS),其中:IPS中陈列了他们的风格和偏好,也包含了针对他们投资偏好的几种备选的投资方案,同时我也将各方案中适配的基金名称做出了陈列。

随后几天,我邀请两人进行了第二次交谈。

在这次交谈中,我向他们详细阐述了我对他们投资风格的理解、并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他们适配的资产大类给出了分析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还也将列表内的各个基金为什么能纳入到投资计划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他们未来整体年收益率的规划、以及二人未来持续投入的金额做出了确认。

此外,根据夫妇两人的特殊风险偏好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经过交谈,李先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投资风格,出于对于分散风险、以及长期目标能获得稳健实施的强烈诉求,他同意了“卖出医药和科技股票、将资金投入至相关板块基金”的投资建议。不过,李太太却对我提出的对烟草行业保持包容的建议,保持了排斥态度。出于尊重她投资偏好的想法,我在沟通确认后选择了将它记录进了IPS中,并选定了最终的投资方案、获得了他们的签字确认。

经过这样的几轮交流后,我为夫妇两人做出的投资方案获得了确认。而在他们的资金进入到托管账户后,我也正式开始了对他们的资产进行配置:在严格遵守IPS条款的大前提下,选择在估值合适的时候将资金投资到IPS提及的基金中。

而在整个委托过程中,我还会定期(大概是每半年/一年)撰写投资业绩和归因报告,并通过邮件和电话的形式和他们交流对最新经济形势的看法和更新的投资观点。同时,当两人出现了新的投资目标时,我也需要通过进一步交流、对现有的IPS进行修改和补足。

比如,在方案实行的第四年,他们的小女儿出生了:除了年度生活开支增加、以及未来教育基金的增加外,两人也将三年内购置改善型住房纳入了投资目标。对于新出现的投资目标,我需要对IPS重新进行修改(包括收益率、追加投资金额和投资方向等)——而由于改善型房产的资金需求时限较短,我决定将这部分资金重新规划、将它投入到流动性更好、也更加稳健的基金产品中。

时间逐年过去,夫妻二人也即将在几年后退休了。早在几年前,我已经开始逐渐调整他们大类资产的投资方向:将资金逐渐转移到流动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的基金品种中去(例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希望能让他们能够安稳地度过退休生活……

以上,大概就是我这些年为李先生持续提供的主要投顾服务。最近,我正在处理李太太的父母在离世后继承给她的资产,李太太希望设立一笔信托基金、用来定期支持子女的生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在为像李先生这样家境殷实的中产和富裕家庭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稳定增长的客户数量、以及客户持续增加资产规模,成为了我收入增长的源泉。

不过,我的收入也早在几年前就遭遇了增长天花板——毕竟我不是机器人,不可能24/7地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全委托”的投资服务。这些年,受到个人精力和工作时间的限制,我推掉了很多希望获得投顾服务的新客户。当然,我也提高了客户的资产门槛和服务费用,以达到提供最优服务的效果。

可能是顾问数量和投资门槛限制行业规模启发了那些创业者。当然,在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先进科技作为技术支持的前提下,这几年“智能投顾”这个细分领域发展的还蛮不错。

其实,我觉得“智能投顾”对于那些在经济实力上不足以聘请我们这种提供1V1式投顾的客户来说,还是很友好的——通过大量投资者信息和经济、产品数据的搜集,“智能投顾”用先进的智能算法积累出了一套的投资逻辑,而这在投资者投资目标单一、且风险偏好明确的时期其实很实用。我想,未来在投资者完成了初步的资产积累,且投资目标偏好变得复杂、多元之后,那时再去寻求人工投顾的帮忙、或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我却感到了些许的危机感:虽然当前的“智能投顾”在算法上还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掉投资者多元、且复杂的投资需求,并且“人性”这一主观因素也很难通过多因子的方式进行量化;但是,以科技手段打造的“千人千面”的算法、却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脑的能力范畴——毕竟即便阅尽千帆,我们这些人还是很难将百年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大脑中、并给出多重模拟测算的,而这却是“智能投顾”算法的绝对优势。

目前,我并不确定机器学习是否能基于这些大量累积的信息,实现多元目标、以及对投资者行为变化背后的因子拆解,这仍然需要在未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验证。但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对那些富裕的家庭来说,除了是最能“设身处地”替他们做投资决策的财富管家外,我们还是他们最好的投资心理按摩师,而这目前还是冷静客观的智能投顾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