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割公募基金 ?如何投诉公募基金

jijinwang
01 定义问题


基金配置时代,如何借力?

让机构为自己打工~~~


02 挖掘本质


(一)客观现状


过往赤裸裸的数据表明,在直接投资的时代下,散户干不过机构,那么未来在以基金配置为主的时代下,散户能否打个翻身仗呢?

如果没有专业的方法论,交易时代的散户到了基金时代的基民,估计结果也只能比原来好一些,究其原因,基金投资的本质也需要投资的认知,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方法与模式。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然散户自己直接上场干,大概率干不过机构,那么聪明的投资者,就会想办法借助机构之力,实现弯道超车。

散户有散户的优势与劣势,要干过比自己实力强大的对手,得像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样,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并且根据外部环境的动态发展,不断的打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


(二)了解对手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大机构的投资套路。一步步拆开来看后,找到对方的短板,不足或劣势,然后再加以借鉴与整合。

1、第一类大机构,公募基金,分为主动型管理与被动型管理。

(1)主动型基金的管理主要是建立标的池,比如核心股票池,由于可以享受到证券公司研究所等卖方机构的信息分析服务,其在研究分析,信息来源,以及与上市公司的交流人脉渠道上拥有比散户巨大的优势。

但其管理的资金规模较大,建仓与调仓的灵活度不高,同时受监管制度的一些限制,在交易软件(O32系统),持仓比例(股票型基金一定要有80%以上的持仓比例),持仓披露条件上相对优势不高。

散户朋友可以借鉴其建立核心标的(股票)池的做法,选10-25支个股进行组合,轮动地进行标的建仓与调仓。当然在标的股的选择上,不具有专业机构的优势,但有时核心的关键在于可以看机构的持仓底,可以抄机构的底,同样的建仓成本比机构低,后续也可以跑得比机构快。(当然是需要满足在一定条件之下)


But,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跟踪机构,如何坚持习惯,如何调整,底层的逻辑方法论是什么。

(2)被动型基金的管理核心是标的需要好的机制,能定期筛选替换更优秀的标的。

这里要强调之前国内外行情的差异,以美股为例,美股三大指数,道琼斯工业,纳斯达克,以及标普500指数为何长期比我国的指数表现优异,我们的经济增长比他们更多,理应我们的指数涨得好才对,熟不知关键的核心在于高速成长类,创新类的优秀企业在指数中的不断加入调整。

美股的指数定期会把成长最好最快的企业股票调整进指数之中,像苹果,特斯拉等,而我国呢?之前成长最快的企业都在美国与香港上市,由于没有很好的退市机制,指数中的企业大多都是老面孔,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熵增瓶颈,而优秀的新企业又进不进来。


所以我们的指数就像一个周期类个股,随周期波动,而不断停滞不前。当然我国近1-2年已开始逐步调整制度,目前已有所改善。

标普500与上证指数的月度对比

这跟我们之前的监管思路,门槛设置有关,没有给我们优秀的高速成长型企业有很好的融资平台,指数产品上的顶层设计不够。根据这种思路,散户也可以学习国外指数的这种被动型管理来不断调整指数标的,进行投资。

要知道,从长期来看,至少有70%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跑不赢被动型指数基金,所以此类投资方式也比较适合散户。

But,关键的难点在于:在哪个时间点,选择参与哪个指数标的?要用自上而下的配置理念才可以有答案。


知名的巴菲特的10年赌约


2、第二类专业机构,私募基金,分为主观投资与量化投资。

专业中小机构在市场能持续生存一定是它在特定领域有别人没有的绝招,这样散户一般很难借鉴与复制。因为有的依靠天赋(主观交易),有的依靠专业背景能力(量化交易)。

散户一方面可以学习私募在细分领域的做法,只做自己熟悉领域的投资交易,不跟风;

另一方面散户可以根据私募产品过往的一些定量或定性规律,择时抄私募基金产品业绩的底,逆向思维来借力实现自己的超额收益。这也是我们管理FOF投资的理念方法之一。



3、第三类专业机构,产业基金,分为产业投资基金与一般法人机构自有资金。

一般来言,产业资本是对特定行业最熟悉了解的,出资人即本行业的大公司或专业投资机构,对特定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非常了解,一般对于时机与估值的把握准确性较高。

散户可以借鉴产业基金的是,专注于1-2个重点行业,对其产业链进行深挖掘与研究,类似行业研究员那样,赚自己认知内并有安全边际的利润,这样中长期持有能有底气,但同时要兼顾一些宏观经济的周期把握,因为这种模式在熊市时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散户与三类机构的综合对比:



(三)应对之策

其次,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论。

找到机构投资者阶段不利的时间点,重点分析,是否被错杀,这样我们就能抄机构的底,进的比机构的低,跑得比机构快,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常识判断与科学的基金配置方法论。

比如:今年2020年3月,媒体大幅报道了知名网红基金,单日净值下跌了6.5%左右,这个时候是考验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能力判断了,如果个股标的是好的,基金经理也是顶尖的,公司治理也是正常运营的,如果出现系统性的风险概率不大,那就看关键时点的判断了,大跌可能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


投资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投资基金其实也一样,由于大部分的投资者 还缺乏较专业的基金配置方法,所以很难赚取投资基金的超额收益,虽然很难,但这也是专业的力量。

我们近期会陆续整理出较专业的基金配置学方法论供各位投资者朋友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实现更轻松的基金配置,因为如果没有相对科学的投资配置框架体系,是很难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的。


由于每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是不同的,资金使用的投资期间与资金规模也不一样,所以在基金组合配置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所选择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区别。

这里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基金投资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是由自下而上的被表观现象所误导引起的。

一)以基金净值涨跌作为参考依据来买卖

包括:

1、过分痴迷“冠军”基金

2、过分关心短期收益(盲目追逐热点)

3、跟着行情频繁申购赎回基金(把基金当股票买卖)

我们都知道,投资高手不怎么看行情的价格波动,主要看的是其背后的逻辑与本质,基金投资也一样,光看基金净值曲线的波动没什么意义,很容易被追涨杀跌,因为表象上的东西告诉不了你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但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受人性的局限(思考懒惰),很容易陷入其中,因为他们没有自上而下的方法论。

过往历史的基金净值表现可以参考,要用逻辑去分析过往业绩的归因,从而推导出未来可持续性的概率以及业绩曲线的波动原因与规律。

2019年底与2020年初的公募发行热,不少基民看到公募基金业绩曲线表现良好,纷纷追逐热门网红基金,半导体,芯片,科技等领域。


结果疫情突发,2020年上半年最好的大多数是医疗类基金,科技类的基金先经历了一波较大的调整后才逐渐起来。受美国打压华为事件的风口影响,使得整体科技类的估值持续在高位,一旦制裁风波过去或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的破裂,国内科技类持续的高估值可能会受影响。


二)以热门媒体报道作为参考依据来买卖

其实大部分时间热门媒体报道反而是个反向指标,媒体报道的KPI是话题内容的流量,如果不吸引人,不夸张或者不热门,他们是不会撰写的,特别是那些喜欢标题党的自媒体,当然也有部分不专业的主流媒体,当他们报道出来以后,也预示了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么还会有什么太好的机会呢,逻辑常识很简单,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对了。


正确的方式是用逻辑分析来抽出客观信息中的关键要素,基于金融行为学理论,来推导不同投资者的行为,投资是件孤独的事,只有少部分人是正确的。



对照上图思考:

究竟何时才是认购基金的好时点?



三)纯以基金经理专业背景作为参考依据来买卖

比如某某专家是从美国XX明星公司回来的,在这个行业取得过很靓丽的业绩表现,海归也好,科班也好,并不是决定业绩的本质因素,还是要看它的认知,选择与市场阶段性是否匹配,不然皆是枉然。

因为海外与国内的交易制度,环境,市场成熟度皆不同,之前领域的成功不代表新的领域也一定会成功,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主观交易类基金经理一般是有两种常人不具备的天赋,一种逆人性,反人性自律的天赋,另一种是穿透表层,能看到本质认知的能力天赋。


而量化交易类的机构,一般依靠的是精细化的团队专业能力,包括数据清理加工整理,因子筛选组合,以及条件环境设定等。

简单来说,

主观更偏天赋与认知能力,

量化更偏专业学术学霸。


主观交易:

主要赚估值以及赚人性缺陷的利润。


量化交易:

主要统计的波动价差。


四)以信任的财富管理机构推荐作为参考依据来买卖

由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还不成熟,投资者对所选择的合作伙伴还不够了解,基于信任的原因,也容易造成一定风险。

目前整个大资管行业主要分为两类机构,一类称为资产管理机构,另一类称为财富管理机构。


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是跟市场数据,信息,研究分析打交道,简单地说,就是跟事打交道为主。包括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部或资产子公司,比如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期货资产管理部,公募私募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等。

而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是销售投资理财产品,主要是跟人打交道为主,比如部分金融机构的市场部,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等,他们的专业性相对会弱一些,大一些的财富管理机构会配置专业团队去筛选合作的资产管理机构,选出一些产品推荐给目标客户。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风险点要特别重视,一个是销售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可能会误导投资者认购不符合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另一个认购介入的时机不对,也许是一个好产品,但可能是在相对高位进入。

由于第三方财富机构的侧重点在于销售,受限于KPI的考核,在择时与基金标的产品的选择上,其专业性如果不足的话,就可能造成不匹配。所以对于财富管理机构,不仅要有信任,而且要对其专业性有一定的了解。


包括我们最为信任的银行,因为有些机构对公募基金产品熟悉,有些对私募基金产品熟悉,有些对非标产品熟悉(信托),术业有专攻,目前暂时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说它能全精通地覆盖所有产品。


03 解决之道


当然还有其他自下而上的问题会影响我们基金配置的收益,所以需要有理性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组合配置,每个人参与基金投资可选择的方式也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找到专业的机构与人员,完全放心的委托,腾出自己的精力专注在自己的行业,认可专业人做专业做。

第二类,自己做司令,找专业的“参谋长”为自己打工,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力,决策力和眼光。

第三类,选择不参与,因为觉得该领域脱离了自己的认知边界,风险不可控。

如果是上述第一类,也要对行业专业有一定了解,不然如何辨别哪些机构与人员专业呢?

如果是上述第二类,自己做决策,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基金投资的方法,能够自上而下地全局看问题,看本质,避免犯大错,同时可以借机构力,实现自身的相对轻松的财富增值。

如果是上述第三类,有些行业必然趋势的发展还是需要了解与掌握的,比如过去10年的房地产市场,如果选择不参与,其财富会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而未来10年,则属于股权时代,一二级资本市场都有着较大的机会,要么自己直接上“战场”进行PK,要么通过基金投资组合配置来分享优秀企业的成长果实,不然很有可能会跑输时代。


而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知道如何筛选基金,组合基金,我们会结合过往我们的交易与金融从业的心得体会,陆续整理成体系的自上而下的基金配置方法论,供非专业投资者学习参考,希望对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有促进作用。(敬请期待)

以上我们说的都是错的,即使当前这个时点是对的,很有可能到未来某一时刻,它就是错的,因为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投资唯一可确定的是市场是不确定的,谢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