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策略炒股软件是真的吗

jijinwang
【年初至今这类基金是“领跑者”】
在当前“不亏当赚”的行情下,有哪类基金还是**的呢?据银河证券二级分类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8日,纯债基金以0.58%的年内平均收益率领跑普通开放式基金,指数债券型基金以0.51%的涨幅紧随其后,而其他与权益市场挂钩的普通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均告“负”。
最近笔者就挖掘到一位宝藏纯债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基金的王贵君。公开资料显示,王贵君具有近10年的固收投资研究经验,其投资风格以稳健见长,在有效把握投资机会的同时,更重视控制风险和组合回撤。据基金四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王贵君合计管理债基规模超120亿元。
银河数据显示,由王贵君管理的长盛盛裕纯债A/C分别以10.85%和10.60%的收益率,在领跑的长期纯债基金中排名第一,具体排名分别为1/621、1/310。同时王贵君参与管理的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券基金业绩同样居同类榜首~同据银河数据,截至2月18日,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券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6.60%,具体排名为1/18,拉长周期看,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券基金自2003年10月25日成立至今年化收益高达8.43%。
友情提示,长盛盛裕纯债基金目前限购,而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基金还不限购,且该基金与长盛盛裕的投资策略相同,2021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全部投资于债券(没有可转债、股票等)。

文/刘振涛

有句俗话叫,“姜还是老的辣”,但是在公募基金市场,“老姜”不一定真的“辣”。

1997年10月,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正式发展阶段,一大批基金公司相继成立。

1998年-1999年,国泰、南方、华夏、华安、博时、鹏华、嘉实、长盛、大成、富国十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这就是公募基金市场的“老十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老十家”中的大部分公司,已经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的重要支柱。比如,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然而,也有公司在20多年时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管理规模增长严重缓慢、长期业绩分化明显,成为了“老十家”中的“吊车尾”,它就是长盛基金。

23年发展,规模不足500亿

长盛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26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长盛基金的最大股东是国元证券,作为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基金公司,在23年的发展路中,长盛基金的管理规模一直滞后,发展十分缓慢。

数据显示,1999年-2022年一季度,23年时间,长盛基金规模曲曲折折发展,从56.3亿元,涨至540.56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末,长盛基金的最新规模为494.18亿元,已不足500亿。可以说,长盛基金现今的规模都不如市场上部分顶流基金经理所管理的规模。

从增长规模来看,23时间,长盛基金规模从56.3亿元涨至494.18亿元,涨了7.7倍,平均下来1年涨幅仅33%。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把长盛基金的规模变化与同期的九家基金公司相比,可以看到,同为“老十家”的基金公司,8家基金公司的基金规模2022年一季度与成立初相比增长超200倍,其中,南方、博时、华夏更是超400倍,而长盛基金仅17倍。

分类型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长盛基金的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为160亿元,债券型管理规模为173.63亿元。通常,我们把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称为“固收基金”,股票和偏股混合称为“权益类基金”。也就是说,2022年一季度末,长盛基金的权益类基金仅160.55亿元,占公司总规模仅32.48%。

过去的三年时间,股市赛道股火热,2019年-2020年,白酒医药等赛道火热,2021年,新能源赛道火热,不少基金公司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扩大自身规模。

比如,南方基金2018年末,权益类基金规模为1450.52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规模已达3083.67亿元。而长盛基金增长严重迟缓,没有抓住机遇,2018年末,权益类规模为109.45亿元,2022年一季度,权益类为160.55亿元,仅增长了51亿元。

众所周知,基金公司赚的大部分钱来自管理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基金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费用的多少,也称为了影响基金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长盛基金规模发展缓慢,导致了其经营业绩增长缓慢。据长盛基金大股东国元证券发布年报,2019年-2021年,长盛基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亿元、3.98亿元、4.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75亿元、0.78亿元。2020年-2021年,长盛基金的收入增速为13.71%、2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88%、4%。

可以看到2021年,长盛基金的净利润增速严重下滑,仅个位数增长。而同样“老十家”中,可以查到的数据显示,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等7家2021年净利润增速都超20%以上。

由此,可见,长盛基金23年以来,发展十分缓慢。长盛基金发展缓慢的背后,是长盛基金旗下人才不足,基金业绩表现较差。

“蜀中无大将”,基金业绩较差

近3年来,市场诞生了不少顶流基金经理,比如易方达的张坤、中欧基金的葛兰等。凭借顶流基金基金经理的“明星效应”,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

然后,在基金市场上,作为发展23年的老牌基金公司长盛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却鲜有人知,没有出现市场顶流。

资料显示,长盛基金目前共计基金产品104只(A/C份额单独计算),共有基金经理20名。公司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为2年又49天,高于行业1年237天的平均值。

在20名基金中,管理规模最大的是段鹏,他管理规模达161.22亿元,主要是包括了一只货币基金——“长盛添利宝货币A”,该货币基金规模达151.01亿元,除掉货币基金后,段鹏管理规模仅10亿左右。

从业年限最久的是王宁,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达15年之久,最佳任职回报为389%。目前,他在管基金7只,共计规模仅11.54亿元。2022年以来,7只基金的净值均呈下跌状态,2只基金净值跌幅超20%,其中,长盛多因子策略优选年内跌幅达25%。

除掉货币基金外,管理规模最大的是郭堃,他也是目前长盛基金重点培养的基金经理,希望打造成明星顶流。

资料显示,郭堃曾在阳光资产担任新能源和家电行业分析师、制造业研究组组长,并且曾在泓德基金担任过基金经理。2019年加入长盛基金,2020年5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在管基金共计8只,在管规模达42.22亿元。

2020年,郭堃接管长盛同盛成长优选(LOF)后,管理该基金取得了不错业绩,全年基金净值涨幅达87.52%,超过了同类均值41%的涨幅,表现优秀;2021年业绩涨幅达16.44%,也超过了同类平均。

为了能够留住人才,2021年7月,长盛基金提升郭堃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这距离其进公司不过2年时间。

不过,2022年以来,郭堃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较差,8只基金净值均跌超20%。其中,长盛优势企业精选混合跌超24%。

2022年来基金业绩表现差,也使得郭堃遭到不少基民吐槽。在该基金的基金社区,有基民表示,“赶紧换经理吧,大盘跌的多,他也多,大盘涨,他不涨。”还有基民表示,“每次最差的都是你持仓占比最高的。”

从目前郭堃的管理表现来看,长盛基金想把他打造成明星基金经理,恐怕还需要些时间。

实际上,长盛基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基金公司身上也有,特别是一些成立较晚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目前,基金市场“马太效应”显著,强者恒强。公司本身实力不足,人才储备较少,就比较难发展。

只不过,这种现象发生在一家成立23年之久的老牌基金公司身上,就十分令人难以相信。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值,长盛基金后市能否扩大自身呢?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