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募集规模15天天 2021年公募基金募集规模

jijinwang

一、基金募集超过募集规模怎么分配

【年内新基金规模超8000亿,史上最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今年以来已成立的256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8283.03亿元。仅过去2个多月,这可以说是基金历史上成立新基金最快募集超过8000亿元的一年。统计显示,2010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发行新基金约9000亿元,这凸显出2021年1月份新基金发行的迅猛。而从历史看,仅2015年、2019年、2020年新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1.43万亿元、1.32万亿元、3.16万亿。从历史性的2020年来看,虽然全年募集金额超3万亿,但整体新基金募集超8000亿还是出现在6月上旬。

二、公募基金募集规模

【春江水“冷”“基”先知,又一只新基募集失败!】2022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数量、首募规模骤减,56只新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新基金发行热度降至低点。
2月16日,年内公募基金市场上的第二例募集失败基金现身。2月16日,同泰基金发布公告称,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宣告募集失败。这是继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募集失败后,2022年开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上的第二例募集失败基金。同泰同享混合基金产品设定为一只偏债型基金,自2021年11月15日起开始募集,募集期共计93天。http://www.zqrb.cn/fund/jijindongtai/2022-02-16/A1645012923159.html

三、基金募集规模不得低于

进入2021年,爆款基金频出的趋势丝毫不减。此前,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旗下4只基金在2021年首个交易日开始募集并一日售罄,因此上述基金管理人也分别在1月4日、月5日发布上述产品提前结募的公告。
份额发售公告显示,广发兴诚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的募集上限分别为120亿元、100亿元,而中欧悦享生活混合、景顺长城核心招景混合的募集上限则为80亿元。同时,份额发售公告也指出,该4只基金将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募集规模的有效控制,但上述4只基金当前均未公布确认后的比例。渠道消息称,该4只基金募集规模已超500亿元。
从上述4只基金的名称可以看出,该4只基金都不是创新型基金,唯一的共同点是均为混合型基金。沪上某大型公募策略分析师认为,此时正值一季度“开门红”时期,渠道营销动力足,叠加近期A股走势较强和4家基金公司的“头部光环”,是造成这4只基金成为“日光基”的主要原因。
原文链接

◆百亿基金频现市场 需建立主动管理体系
金投网 2021.1.11
2020年权益类基金的杰出表现急剧上升。今年开市仅5个交易日,又诞生了6只认购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权益基金。
采访的多家基金公司和从业人员表示,在居民资金需求增加,基金业绩释放的背景下,基金追逐高层基金经理的现象有可能趋于正常,数百亿 的资金会经常出现。但是,管理规模的急剧增加将对产品投资管理和过剩的业绩产生影响。基金公司仍需要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吸收优秀的投资人才,努力实现规模和绩效的良性循环。
百亿基金频繁出现在市场中 大规模可能难以获得超额收益
许多基金行业机构和人士表示,家庭资产配置向股票市场的转移,公开发行的出色表现以及主管基金经理相对稀缺,导致了数百亿股股票基金的不断涌现。资金泛滥,管理大型资金的麻烦也出现了。如果产品的规模无限增长,则产品的性能最终将接近市场指数。
建立更好的主动管理系统 实现规模与绩效的良性循环
从数百亿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来看,过去大型基金的确不算突出。许多行业专业人士提醒,在股票基金蓬勃发展的时代,基金公司仍需要练习内部技能,建立更好的主动管理体系,并在整个市场上挖掘优秀人才。只有实现稳定的增长以及规模和绩效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基金业稳定而深远。
原文链接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下调管理费,背后原因是…
中国基金报 2021.1.10
继机构定制债基密集降低管理费后,机构占比较高、机构定制或部分新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也出现大面积下调,一场“降费潮”对该类产品的传统费率结构或产生冲击。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在机构资金话语权抬升,基金规模效应,产品提升竞争力需求,以及让利投资者趋势下,国内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下降或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基金业的行业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基金公司也会更加重视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的长期业绩。
机构资金话语权抬升,近6成机构权益基金管理费低于1.5%
自2020年12月份以来,北信瑞丰丰利混合、新华积极价值灵活配置混合、红塔红土稳健精选混合、国联安德盛安心成长混合、国联安睿祺混合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布降低管理费公告,上述基金最新年管理费率多数降至1%、0.8%、0.6%。
据统计,目前机构占比超5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大多数产品管理费率已经跌破1.5%,0.6%、0.8%管理费率结构的产品占据多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8日,在2020年中报时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50%的906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费低于1.5%的基金数量多达532只,占比58.72%。其中,管理费0.6%的产品数量303只,占比33.44%;管理费0.8%的产品数量65只,占比7.17%,上述两者是目前降费后采用较多的费率结构。
事实上,在机构资金的影响下,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呈现下降势头。
近四成新基金费率低于1.5%,降费趋势或让中小公募承压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平均1.5%年管理费“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将成为历史。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8日,自2020年下半年成立的45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费低于1.5%的产品数量多达172只,占比高达37.89%。其中,天弘睿新、天弘聚新、永赢鑫享、永赢稳健增长一年等产品,管理费甚至降为0.4%,一度震惊市场。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投资者申购主动权益类基金,还是着眼于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和长期业绩,对管理费的变化并不敏感;从基金公司角度看,降低管理费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但会导致基金公司收入下降,继续加速行业的分化。行业人士也坦言,降低管理费对中小公司的生存压力却不言而喻。


四、基金募集最低规模

中国基金报: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仅326只,平均发行规模仅4.16亿份,2月成立新基金募集规模更是低至2.8亿份,处于最近三年最低点。为保证基金成立,多家基金公司拟通过延长认购期、增加代销渠道、公司及员工自购等多种策略促进基金募集,展现出市场震荡下的基金发行众生相。

五、2021年基金募集规模

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震荡行情之下,基金发行规模锐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仅326只,平均发行规模仅4.16亿份,2月成立新基金募集规模更是低至2.8亿份,处于最近三年最低点。按照公告统计,2022年以来合计33只基金(各份额合并统计)宣告延长募集期,其中权益类基金为主,远超去年同期。
这太正常了,基金的销售也是一个强周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