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基金评审流程
2020山东省“杰青”、“优青”名单公布2020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项目(含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工作全部结束,其中杰青共32项,优青共63项。植物科学相关的杰青项目有2项,优青项目有3项,名单如下:
杰青项目:
小麦遗传育种基础,刘树伟,山东大学
遗传变异改变植物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赵久海,山东农业大学
优青项目:
果树学,胡大刚,山东农业大学
非生物逆境调控植物根的可塑性生长发育,孔祥培,山东大学
玉米纹枯病抗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功能解析,李宁,山东农业大学
二、青年基金评审意见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奖中心
202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八个科学部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45个学科开展了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2022年将进一步扩到77个学科。
在广大科学家的支持下,改革得到了科技界的充分肯定。几字真言式的简单评价、语焉不详的笼统意见、张冠李戴式的无效评审等问题大为减少,评审质量和评审效率明显提高。
2021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与资助特点和2022年“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如下:
评审与资助特点
- 深入推进基于板块的资助管理改革
在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建立两级资源配置模式,实行经费分类管理,赋予各板块充足的调配自由度,鼓励其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自主安排经费使用。
在项目评审和资助方面,各科学部结合学科特点和资助需要,努力探索构建新的评审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管理模式,为深入推进基于板块的资助布局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 扎实推进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分类评审
绝大多数的项目类型实行分类申请,分类申请项目占比达到98.1%。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开展分类评审,占比超过85%。
为做好宣传引导,将科学问题属性案例库中案例扩展至94个,继续更新宣讲视频;在评审会议上,以不同形式向评审专家宣讲了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具体内涵和评审要点。
申请人选择科学问题属性更加理性,评审专家进一步关心和重视按照科学问题属性进行评审。
新时期科学基金资助导向在提高项目申请和评审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 稳步试点“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
在8个学部45个学科中试点RCC评审机制。
与2020年相比,试点学科数量和试点学科项目申请量占比均扩大4倍以上。
通讯评审专家反馈评审意见更快捷,评审意见更详细。
从总体上看,试点学科函评意见质量较往年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评审意见更加有理有据。
大多数反馈问卷意见的申请人,包括不予资助项目申请人,认为评审意见对其“很有帮助”和“有帮助”。
- 强化资助交叉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学部,统筹资助交叉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助力提升我国交叉科学领域研究水平。
2021年,资助了一批交叉科学领域优秀人才和团队,全年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资助“复杂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等交叉科学领域重大项目3项。
- 持续完善评审机制
继续推行代表作评价,积极探索新的项目评审机制,努力引导正确评价导向。
各科学部结合相关领域项目申请实际情况,在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的各个关键环节中,按照新时期科学基金资助导向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行符合本领域发展特点的项目评审模式,不断完善项目评审机制。
- 不断提升评审过程信息化支撑能力
选择三个试点学科,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指派系统,为加快完善人工智能辅助指派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时,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辅助指派系统使用率,系统指派的项目数占比、专家数占比和评议数占比等指标均有所提升。
RCC评审机制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图解2022年“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