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寓基金管理怎么样(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怎么样)

jijinwang
8月5日盘后:芯片股出大利好,地产股也有了新的增长点
目前8月前半月的行情总结一个字就是“磨”,很快就会抬头了,大约8月下旬吧,9月可是一年中行情最强的主升浪,现在其实可以布局了。很多统计说,这几天是沪深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的集中期,本周共计54亿股,解禁市值大概703亿元。不过,这对两市目前行情的特点不构成影响,因为主流走强的结构性特征并不集中于这些股,所以,不用太多计较,何况现在两市市值都70万亿了,这点解禁基本是毛毛雨,而且解禁了也未必都卖出来。有两只比较高,就是安道麦A和苏州银行。家电、家装等正在走强,传统基建股一般,但偏向家庭的倒是明显走强。科技还是需要盘整+分化,医药没有走到头,白酒感觉茅台止步后,开始各自为战了。昨天,黄金价格历史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芯片出大利好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分档次做了减免税,政策力度非常大,覆盖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顺便提一下,这两天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指数ETF上市,叫电子ETF代码是515260。对应跟踪电子50的指数(399281)。不过,我看了下投资组合,目前这些股都在天上,这个基金能涨多少,很难说。没有第一时间提醒大家,主要是按照基金走势,会有一个探面值的过程,即使不探也会有一个平台过程,不急于入,观察着就行。
说一下地产股。首批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已经进入了落地阶段。2017年8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印发,将北京、上海、沈阳、南京等13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后又增加了福州、南昌等,总数为18个城市。
经过了三年,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北京集体建设用地试点长租公寓的第一个项目泊寓成寿寺社区开始开发和运营,由万科集团开发运营,目前已有部分交付使用,整个项目计划将于今年9月全部完工。项目均为精装修的独立开间,面积为20平方米和29平方米两种户型,租客基本可以拎包入住,单套月租金从3600元到4700元不等,约为周边同品质一居室租金的70%-80%。
从供给上看,房产单价已经很高,对于普通年轻一族已经很难负担,这类项目由于土地没有土地出让金,有了更大的价格释放空间,也使地产企业有了开发动力。从需求上讲,这种项目解决了频繁搬家与合租的种种弊端,也减少了经济负担压力,这无疑为未来的地产公司转型和进行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不过也同时提高了存量房的持有成本,毕竟对租金是一个打压。概括说,就是利好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企业,利空存量。
地产股发展到今天,明显开始走弱,价格增长空间的摸顶使其失去了高速增长的基础,新经济业态和电子化的发展,使传统商业、物业等面临转型和挑战。寻找新的增长点就成为行业的主要目标,前几年的城中村改造、公租房建设等毕竟仍处于传统地产模式,而这一试点,直接开辟了由卖转租的模式变革的道路,未来或将带来大的增长。

1、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第一,那么谁第二?

你可以说是第二,现在她没有了,你已经是第一了,但是第一当不得,答案你知道,非常可怕。

通常人们认为,在宋代,朱淑真是唯一可以和李清照相提并论的女作家,应该也必须排在第二位。但是,南宋大儒朱熹不这么认为,他指出:“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其实,两宋时能作诗文的女性大有人在,而朱熹不是不了解朱淑真,偏偏认为魏夫人和李清照可称,这实在要大跌很多人的眼球。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魏夫人之后,始知朱熹的观点又不无道理。

魏夫人,字玩,宋代名作《临汉隐居诗话》的作者、一代名士魏泰的姐姐,宋徽宗宰相曾布(曾巩的弟弟)之妻,封鲁国夫人。在两宋,她的诗词名气甚大,除了朱熹对她倾慕之外,大诗人陆游等人对她亦很赞佩,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

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至陕州,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

陆游说的是,曾布赴任庆州,中道被招归,后又还庆州,道路往来,多次途经华山下,所以魏氏写诗戏谑。

魏夫人能诗,但最出色的还是填词。她的作品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词作,而且其中不乏大胆表露女性恋爱思念之情的作品,这虽然是五代词的本然面目,但是出自北宋宰相夫人之手,也非同一般。看这首《江城子》: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词中不求避讳,直接把思念的人称为“郎”,点化李煜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句子,抒发与情 郎分别后期待相见的苦恼心情。自从别后,词中的这位女子,无心梳妆,容颜憔悴。门前红梅花,开了又将谢,一年光景已度过,而情郎的游踪无定,归信无凭,让她十分心焦。实在无法排遣,只能独上高楼,极目长安,消除心中的思念。然而消瘦而娇弱的身体,早已因为相思而憔悴,所以,身心敏感,而不耐晓来轻寒。此时正是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的多变,虽然起伏不是太大,但是对人来说,正在冷暖之间,所以,一个“怯”字,写尽了她此时多愁善感的情怀和心思,表现出心理的波折。此一“怯”,首先是因为气温变化,其次是担心春天的东风,把春恨吹上眉端。东风怎么会把恨吹上眉端呢?那是因为,绵软的东风,容易唤起愁人心中的哀伤;望眼欲穿,会因为伤感而凝眉。而一缕愁绪,似乎是由风带来,挂在了精心描画的眉尖。因为这么多的担心,所以她未登楼,就已经告诉自己不要凭栏。登楼而不凭栏,登楼又何益?种种惆怅,在含吐进退、欲说还休的态度中写得如此真挚细腻。然而这种被压抑着的心情,到了作品的最后,变为两句直白的倾诉,呼唤情郎早告归期,免得她空自期待,误了春情。这就说出了所有含愁思妇的悲剧命运,有多少人在这种等待中绝望地死去,而绝望地等待比死去更令人感到悲伤。

魏夫人的《武陵春》,则是一首更接近花间词风格的作品: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 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

词中依然写一位女性,半卷帘笼,小庭深院,独自倚栏,春来愁思,暗中憔悴。这是一系列外在的形体和姿态,暗写此人的心态;而下片则直写她此时心中的思绪,她此时正为一件事苦恼,那就是她思念的玉郎,近来很少有书信给她。对于离别而不能会面的人来说,有书信往还通音讯是多么大的安慰,然而如今信也变少了,这都让她难以忍受。其实,她也知道,并不是书信来得少了,而是她盼望书信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于埋怨书信来得迟。明知其中道理,但是情感的苦恼岂是理智可以说服消除的。这种“无理”的情感状态,才显出女性的痴情。现实中无法聚会,只能期待梦里的相寻。但是,眼前此时此刻,还是傍晚,斜阳犹在,所以还不能 成寐做梦。于是,只能让所有的思念化为黯然泪落的身影,独立于斜阳小院。用一个动人的身影结尾,引人回味。而且,伫立斜阳,作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个动作,它还蕴含着在斜阳冉冉西下的过程中,拖延那无尽的情思和惆怅情怀的韵味。

魏夫人的词善于运用景物衬托情绪,创造艺术境界,明显具有北宋前期士大夫词的色彩,这也就说明她的作品在当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高的评价。如《减字木兰花》二首:

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 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

杨花飞絮,是暮春时的风物之一,看到落花飞絮,自然是到了春尽之时,说明整个春天将要彻底流逝了。但是,词中的女性思念的人,还没有回来,不知道淹留在何方,使得词中的她在叹息春去的心情中,又叹息生命和情感不谐的悲伤。既然对方不知归来,那么她就写一封信寄远,表达相思深情。可是,到了暮春,连传送书信的大雁都已经全部飞回北方了,还有谁会为她带去这一封写满相思红字的信笺。没有办法表达,没有办法了却的愁思,就这样掩抑在心中。想到这种情感上的不幸,她泪流而肠断,伫立在明月西楼之上;而楼头的栏杆十二曲,那曲折的栏杆,正好映衬着自己柔肠百结的愁绪,凸现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态,让人沉默。再欣赏第二首,这种意境描写得更加到位:

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 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後桃花流水深。

又是月照西楼,而院落中的梨花正一片雪白,在明月照耀下更显得如冰如玉,晶莹透明。这种高洁的景象,正好映照出词中女主人的情趣和人格境界。而此时的她,伫立楼头,独自体味与心上人离别之后的万般孤寂,正在凝愁之际,天边孤雁一声凄惨的鸣叫, 惊动了她的愁心,不由得心中呼唤,那今夜的玉郎,正在何处。自他去后,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如今,又是个江南暮春,沉沉的春色渲染着浓郁而深沉的心情。可是,不知道他的游踪何在,无法寻觅,只能在无言的等待中寻求寄托。美好的春天去了,落花随着流水漂走了,他们的爱情当年如同桃花一样娇艳,如今会不会也在销残之后,只留下深深的愁绪,如同绵绵的流水一样无尽。

我们发现,魏夫人的词不仅仅是这种伤感的离情,还有一些比较烂漫活泼的词作。如《菩萨蛮》二首: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小小河曲,一座红楼。河中的流水,清寒如玉。一位采莲的佳人,荡漾着木兰舟,驶入了荷花碧叶丛中。而她娇羞含情的面容,如同清艳的芙蓉。鸳鸯栖息的河洲上,传来她银铃般的笑语。直到暮色渐起,波上寒烟低迷,她才唱着清新的菱歌,载着明月,轻楫归去。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化为清新的诗歌境界,这在宋词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斜阳晩照,山色掩映,一条溪流,脉脉流淌。临溪有一座小小的楼阁,在水中映出随波荡漾的倒影;而倒影中的鸳鸯,突然由于波动影摇而惊飞。随着飞去的鸳鸯,看到河流对岸的两三户人家,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这两句用简淡的笔法,勾画出一幅红杏村溪图,清新雅丽。然而,这条河流是她的心上人离去的地方。看到河堤下的绿杨路,她不由得想起,自从别后,已经历了三度春秋,如今又一次看到杨柳的飞絮,怎不让人心添愁烦,但离人音讯,依旧杳然。

魏夫人在当时不仅仅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出现,她还收了学生,教人作诗,致力于培养女性诗人。她到底先后指导过多少人,我们至今难以知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她的学生张氏的情况。张氏,海州怀仁监酒使臣之女,她早年跟随魏夫人学习诗书,诵读不已。宋哲宗绍圣初年,她被招入宫中。不久,靖康之变发生,她跟随宗室南下,80余岁去世。可见她能进宫是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分不开的,而魏夫人对她的教导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当魏夫人去世时, 她十分悲痛地写了《哭魏夫人》一诗:“香散帘帷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悼念她翰墨一生的经历,表达对她的怀念。

唐婉,喜欢她的诗词。

2、“诗圣”杜甫留下不少的名篇佳作,你最为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为什么?

最喜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何等宽阔无比的胸怀,何等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曾开玩笑的回答过,时空穿越,请杜甫出任住建部部长,可解决年轻人的住房困境。就是由此诗有感而发的玩笑话!

我喜欢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诗人开始了漫游生涯,这首诗是经过山东的途中所写。写此诗时二十四岁,充满了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由远到近,由仰到俯。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蕴藏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谢大圣悟空邀答。“诗圣”杜甫名篇佳作甚多,很难说哪一篇最喜欢。譬如《望岳》《春望》《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等,都是非常喜欢的千古名篇。

这里就说说《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一首感叹自己不幸身世之作。前两联写“旅夜”的情景。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桅杆的小舟孤零零地在夜里漂泊,寄寓了自己内心的凄苦之情。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平野广阔;月亮随着大江的奔流而涌动。灵动生辉,壮阔优美。这正好反衬了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怆心情。也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后两联述怀。颈联将“名”和“官”相对提出,用的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尾联说:飘飘然一身好像什么呢?茫茫天地间沙滩上一只孤零零的白鸥罢了。






“一沙鸥”之渺小与“天地”之广大形成对照,诗人的落寞凄凉心境逼现。全诗前后对照,突显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3、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首先是因为科研人员待遇低,晋升空间小。从事科研的人应该大多都在高校或者是科研单位,虽然他们每天都在从事着繁忙的科研工作,但待遇却于付出不成匹配。高校的副教授月薪就是几千元,大多数人也就到顶了,就是有少数科研能力强,人脉关系广,晋个正教授,月薪就是一万多。如果在科研单位,混一辈子也就是个副研究员,就是晋了研究员月薪也是一万多点。前段时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是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空间绝对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学术圈有句玩笑话,“科研毁一生”。

其次是因为没有清心寡欲就不能从事科研。搞科研的不仅需要心思缜密、大胆创新,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忍受寂寞。他们必须看淡得失,不计名利,热爱科研,埋头工作。只有甘守清贫,才能潜心研究。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也许他们穷其一生的研究只是为后来人做嫁衣。而现在的社会却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都是急功近利,不是为获得财富而耿耿于怀,就是为获得官位而绞尽脑汁,他们既使学历再高、智商再高也不适合搞科研的。只有少数热爱科学、忍受清贫的人才能从事科研。

人人都想过舒适的生活,科研人员不是苦行僧,同样需要富裕的生活。有了富裕的生活作保障,他们才能安心于科研。因此为了科学事业,为了社会发展,社会必须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生活保障,别让“清贫”成为他们的名片,别让他们寒了心。

我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做科研的人生活是比较清贫的。那时候国力不强,没有那么多经费来支持搞科研,所以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就差,当时首要任务是解决全国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逐步解决了,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那么水涨船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也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告别了清贫的生活。谁落后谁挨打?希望国家、企业或者个人大力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希望更多企业向华为企业学习,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而努力奋斗!

科研平台(实验设备,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团队,硬件设施)是最费钱的事。题主说安贫乐道大概只是讲对科研人员的道德要求,希望不是这样要求平台建设的。

科技是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最大推动力,而且是与政治斗争无关的国家核心支撑力量,不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安贫乐道是儒家颜子留下来的传统,可惜二千多年来几个人能做到?作为理想可以提倡,但却不能作为指导几百万科研人员的政策,因为没有可操作性。

科技最大的特点是后人可以站到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具有良好的可传承性。二战后尽管再也没找到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但科技进步远超二战前二百多年的总和的好几倍。

但这个科技特点也最怕断代,文革前的中国大科学家们基本上是民国时期培养的。而文革造成的断代,国家花了一代人直至00年左右才补过来。而中国近二十年的科技进步与世瞩目,尽管个人英雄少了(全世界都少,现代科技的特点就是团体作战),但军事上的航空航天海军和经济上的高铁,计算机,各种家电,机械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为年青一代科技人员担心:他们的房子,孩子教育,职称让他们沒办法安贫乐道,没办法坐冷板凳潜心研究某个重要课题。要知道在博士毕业后评上副教授之前近十多年(绝大部分人需要),连职位都是合同工聘期制的。

总而言之,安贫乐道是个人的人文理想,而不宜作为政策,尤其是不能这样要求4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