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时间带来收获,80%的时间用于布局、调整、沉淀、等待。
如第二张图所示,这个朋友整整拿了十四年,五千变五万。
其实优质股票也是这样,看图四中这个牛股,七年四十倍,但是其中整整2015至2018年三年 都是在盘整,然后涨了近四倍。
中途下车的人或许能有高收益,但绝对不能有超出常人理解的收益
公募基金凭借长期的投研经验积累在固收+领域更胜一筹,面对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固收+策略基金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虽然最近大家忙着在朋友圈“吃瓜”,但是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别忘了更要紧的是自己“钱袋子”。
放眼今年的投资市场,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逐步走低,传统的保本保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踪迹难寻,股市大幅波动并跌至3000点下方,更别提让投资者亏损严重的大宗商品了。
何处才是资金的避风港,什么产品能提供较为稳定而又理想的收益?这个令投资者愁上眉梢的难题,如今有了解决方案。
朋友圈里除了各种“瓜”之外,还有一个新词——“固收+”在悄然走红。在“资管新规”时代,打破刚性兑付成为大势所趋,固收+产品由于在收益稳健的基础上,还能博取超额收益,而被人们寄予厚望,或将成为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者。
捕捉到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开始着手布局固收+产品,天弘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都是其中代表。在市场的追捧下,相关产品的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305只二级债基总规模为3829.8亿元(各份额合并计算),环比去年末大增近1200亿元,增幅为43.5%。譬如易方达裕祥回报、天弘永利债券、银华远景、工银瑞信产业债等产品,一季度规模均大幅增长。
虽然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开始抢滩固收+机会,不过,公募基金公司还是凭借长期的经验积累更胜一筹,不少明星基金以出色业绩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固收+产品为何蹿红?
在近期全球央行纷纷开启降息和量化宽松背景下,“资产荒”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其实,投资者不难发现,“安全资产”的收益率在持续降低。
从Shibor3个月利率环比数据来看,2020年以来资金利率持续走低,4月30日为1.4%,而1月份Shibor3个月利率还接近3%。另外中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4月8日首度跌穿2.5%,达近18年来最低水平。
4月20日,最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为3.85%,较上月下调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中信证券预计降存款基准利率大概在二季度的宏观政策选项当中,提示近期可能迎来调降的可能。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跌破4%。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3月347家银行共发行了796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增加1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1127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6%,较上期下降0.05百分点。
同时,最近几个月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一路走低,大量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迫使投资者开始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于收益高于银行理财,同时波动性又小于股票的产品需求愈发强烈。于是,应运而生的“固收+”产品,一跃成为“网红”。
据长城证券研报分析,“固收+”就是为固收产品增强收益,将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基础组合资产和底仓,适度配置其他类型资产以增加组合的弹性,增强收益部分的投资范围扩大到股票、债券期货产品、可转债、定增、打新、金融衍生品等领域,以创造更多超额收益。“固收+”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传统的理财型投资者的需求,该类产品的净值虽然也有上下波动,但波动幅度相对于风险类资产较小,收益率则高于传统固收类资产。债券类资产投资的固定和相对稳健收益,决定了资产组合的安全垫,而收益增强部分决定了有多高的业绩弹性,是风险资产或者策略部分阿尔法的主要来源。
公募基金凸显竞争力
随着“固收+”概念走红,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纷纷对此类产品展开布局,同时打造出固收+股票、固收+可转债、固收+指数基金、固收+量化、固收+定增、固收+期货等多种策略。
在“资管新规”要求下,券商资管开始转向资产配置驱动的净值化管理模式,加强自身主动管理能力,固收+业务成为其发力重点。比如,平安证券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强“固收+”策略,拓宽“+”类资产范围,并通过“+”的部分创造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差异化。首创证券的固收+业务布局也进展较快,目前已在各渠道全面铺开,累计发行十余只固收+产品,总募集规模超10亿。
尽管券商在固收+领域打法各异,但有分析人士认为,券商资管在这方面还处于初期实验阶段,同时也致力于形成各自特色化的业务模式,完成主动管理的转型,回归“代客理财”本源。
另一大阵营是去年诞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2019年共有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且多数公司当年即实现盈利。
比如,工商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工银理财)2019年末总资产为163.97亿元,净资产163.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3亿元。工银理财构建了包括固收+、现金管理、权益、项目、多资产组合、另类、量化、跨境等全品类 350 多只特色产品,打造添利宝、鑫得利、全鑫权益、鑫稳利、博股通利等公募和私募多条产品线。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目前以国有大行为主,产品期限明显拉长,产品投向以固收类为主,但已向基金、股票、商品等多元化资产倾斜。展望未来,固收、FOF和多类别资产仍是理财子公司短期布局重点,预计未来将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打造产品丰富度、风格化和策略化。
不过,成立时间尚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面临从部门到公司的转变,同时,如何强化与母行业务融合,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提升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相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在固收+产品运作上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投研团队建设以及投资策略应用方面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其实,基金市场上原有的一些品种就属于固收+概念。比如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其投资标的除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外,也可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产品由纯债+新股+精选个股组成,能够在取得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权益类收益。还有以债券为主的偏债型混合基金,股票仓位限定为0—30%,以及类似于“债券+看涨期权”的可转债基金等。
从过往收益来看,不少固收+基金已经用出色战绩证明了自己。比如,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天弘永利债券A近6个月收益率达到8.8%,近一年收益率为11.63%。易方达裕祥回报近6个月收益率为8.65%,近一年收益率高达15.6%。银华汇利A近6个月收益率为5.56%,近一年收益率为9.07%。这些产品运行均较为稳健,且长期回报远高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基金公司积极发行固收+新产品,比如银华汇盈、南方誉慧、天弘永裕稳健养老一年、工银聚和一年定开等,都将在成立后采用“固收+”策略运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面对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长期收益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