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撤控制与收益率,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关于要不要控制回撤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因为回撤控制,往往都是以主动放弃部分短期收益率去实现的,但是站在以牛熊为考核周期的的情况下,产品净值稳定性和投资者幸福感都会有较好的体验。
尽管主动进行回撤控制会使收益率下降,也就意味作为基金经理的业绩提成会减少,但是如果不主动进行回撤控制,一味追求高收益,基金投资人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就会大很多。因为,基金投资人大多不具备专业知识,人性的弱点导致很多都是在高位申购,一旦基金管理人不进行回撤控制,主动任由基金产品高波动回撤,那么基金投资人面临的亏损将是巨大的,而且可能是永久性损失,所以作为基金经理必须为投资人考虑到这一点。
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两面性的,既要控制住不出现投资人难以承受的回撤,又要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尽量争取超额收益率。这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必须去努力争取的。
二、价值投资不等同于就是不控制回撤
很多人将不进行回撤控制等同于价值投资,解释为价值投资就应该长期持有不动,并且不考虑回撤控制。其实我认为这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价值投资并不是就不进行回撤的控制。
首先,价值投资的本意是,以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那么在公司股价长期大幅上涨,丧失安全边际,估值明显透支了公司未来业绩的泡沫阶段,还是持有不动,叫做价值投资吗?显然不是价值投资,其实这种情况下很多反而是投机心态严重的贪婪,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借口。
有人可能会用巴菲特的话反驳,因为巴菲特说过:如果不想持有一家公司十年,那么就不要持有10分钟。
但是巴菲特更是说过: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保住本金,第二条原则就是记住第一条。
巴菲特还说过:投资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意思是说要在大家贪婪抢购的高位时期(泡沫期),自己反而要谨慎恐惧卖出;在市场低迷低估区域,大家都感到恐惧时期(低估期),自己反而要大胆的贪婪低位买入。
那么,把他的话结合起来,可以看到,巴菲特本意是要从长期的角度分析和看待一家公司,在决定买一家公司前,要先考虑以十年的角度去分析判断这家公司的安全性,并不是说非要持有十年。
所以\"价值投资\"的误解,坑了很多人,只有经历过熊市考验才会明白其中的真谛,当然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三、回撤控制是投资风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回撤控制是投资里非常重要的风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有没有回撤控制能力,实际上是投资体系以及风控能力是否完善的体现。
为什么回撤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回撤35%,需要超过50%的上涨收益才能回到高点,一旦回撤50%就需要100%的上涨才能回到高点。
所以,一旦回撤过于巨大,那么下一轮牛市到来,很大一段牛市宝贵时间都用来补窟窿了。但是只要是投资,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只要是做股票都会有回撤,关键是如何将风险回撤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一旦基金经理放弃回撤控制或者不屑于回撤控制,那么很多回撤是非常大的,在历史上回撤超过40%的基金经理很常见,尤其是熊市来的时候,哪怕是最近一两年也有很多回撤40%左右的基金,你们知道哪些不做回撤控制或者回撤很大的基金呢?
四、回撤控制的方法
有人说做回撤控制等于预测股价,不符合价值投资。这句话很好笑,被洗脑的卖了还替他数钱,首先我想说回撤不等于就是预测股价,可以是判断公司是否价值被严重高估;其次,我想说的是股价短期是很难预测的,但是中长期我们可以通过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行业及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专业知识判断大概率方向的,我们不要求每次都正确,只要超过一半正确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我们做的这一切是基于数据的分析推理,做出大概率的方向判断,我们投资做的这一切都需要明白是基于概率和赔率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决策。术业有专攻,并不是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别人在算命。那么回撤有哪些控制方法呢?
1.具备对公司高低估的判断能力,同时能在低估的区域买入。
2.克服过度贪婪,高估区域主动左侧卖出。
3.分散的投资配置和具备掌握防御品种配置时机。
4.具备一定的交易能力。
5.总仓位控制。
虽然回撤控制会损失基金经理短期利益,同时也会以降低收益率作为代价,但是不做回撤控制风险是非常巨大的,这需要基金经理把握好中间平衡的一个度。
作为基金经理,回撤控制既是自己投资风控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信任自己投资人肩负的责任
、
一: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率是怎么算的
你可到辰星网站去,那有详细的说法。二: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率多少算优秀
每年稳定30%以上那就是很好的。三:基金经理年均回报率
在3月1日投入50000元,在3月11日再投入30000元,在3月30日共获利1000元,计算年化收益率是不是应该这样算?
1、先计算资金的实际占用率
第一笔资金50000元实际占用天数30天=50000*30=1500000
第二笔资金30000元实际占用天数20天=30000*20=600000
所以总资金占用是=1500000+600000=2100000
2、将总资金占用率转换为年,按1年360天算
=2100000/360=5833.33
3、计算实际收益率=1000/5833.33=17.14%
看了一下你的情况,首先给你分析下股票和基金的交易模式:股票是资金百分百投入,缺陷是白天规定时间四小时交易,如果那个时间点你没空就算你知道内幕,过了这个点就无法再交易了,其次当天买入,不管是盈是亏都得等到第二天才能交易,导致股票的可控性小,而且它还是撮合式交易的,打个很简单的比喻一支股票已经涨得很高了,你也挣钱了,是到了该抛的波峰了,这时候其他人可能也看出来这支股会跌,这时候就算你想卖,没人接手你就是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到手的钱又慢慢消失。然后散户资金量少,没有专业的软件分析技术,加上信息面不透明,稍有不慎就要被套。 基金数量繁多,一般要选基金经理,中小投资部具备这能力,资金交给别人操作,自我掌控性小,投资期限长,这些都是不利于小投资客户的。 像你这种个人资金有限,经济学知识不专业,关注时间不定性,最好是选择现货白银的投资,资金通过银行交易,确保安全,一对一专业操盘手帮你分析,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全天24小时,操作无时间限制
四:基金经理的年化回报率是怎么算的?
基金的年华收益率是什么?
货币基金有7日年化收益率的说法。七日年化收益率=(累加(近七日万份收益)/7/10000)×365×100%,其中万份收益率是当日基金总收益按照一万份的实际收益计算。
对于非货币基金而言,年化收益仅是按照一个年度周期内的收益率。因为时间阶段不同,可分为上一年度(一月一日开始,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或根据当前日倒推一年时间内的收益。基于产品风格不同,以及每年市场行情的差异,基金年化收益差异极大。
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考虑年度收益,产品业绩参考基准,以及年度内回撤情况进行选择。
五:基金经理的回报率是什么意思
最近这一段时间,好几位知名的基金经理都提出了离职,大概率会去做私募。
他们这种行为是不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行为呢?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基金持有人是不是有很大的影响呢?
针对这些方面来谈一谈财说得明白的一些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01,责任感?第一个方面,我们先看一看基金经理的这种行为到底是不是很不妥?
今年以来已经有好几位基金经理提出离职了,最近一位的是易方达的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林生,在他之前的有2020年的冠军基金经理赵诣,这几年都干得很不错的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兴全基金的老将董承非,还有去年基金的第二名宝盈的肖肖,这些都是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而且他们基本上选择的都是同一个路线,跑去做私募了。
可能我们作为基金投资人和持有人,觉得基金经理这种行为也太不负责了,我买了你的基金,但你却跑了。
但实际上我觉得从他们个人的角度来说,无非是个人发展的一个选择。
很多基金经理离职,往往是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个是觉得在一些小公司里面,感觉舞台太小了;
也有人是因为在大公司里面,感觉自己的话语权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
更重要一方面是,出于对收入的考虑。因为作为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拿的是工资再加一点点奖金,但是如果你跑去干私募的话,收入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因为绩效而获得的收入会多很多。
所以这也是一种无奈,他要跑,我们也没办法,顶多只是提出一点点的批评,更多的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处理手上的这些基金。
02,影响力?那就是要讨论第二个问题,如果基金经理离职了,我们正好买了他的基金应该怎么办呢?
知名经理,往往是业绩的保证,至少大家是这么认为的。比如刚离职的林森,他在管理易方达瑞程的5年半里,涨幅183%,简单计算平均每年收益率33%;赵诣,曾经管理4只基金,同时处于2020年的年度涨幅榜最前列……
但是,事情也不是真的那么糟糕,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要看一看,你所持有的这个基金,基金经理在里面的贡献到底大不大。
以前段时间离职的赵诣为例,虽然2020年他所管理的农银几只基金,当年表现很不错。但其实我觉得他的离职带来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因为在那之前他的基金业绩不是特别好,到2021年新能源继续表现不错,他的业绩表现也不是特别好,我甚至可以这么说,他即使拿到了2020年的冠军也不足以让我选择他所管理的基金。
还有最近离职易方达的林森其实也一样。他虽然之前管理的规模比较大,但其实你认认真真看一看他大部分任期内的业绩是跟着张清华一起做出来的,这些业绩虽然算在了他的任期里面,但是更重要的贡献者应该是张清华。
当然也有例外,他的一只瑞程是在2018年之后开始独立管理的,但即使在他独立管理着一只基金的期间,他的其他基金还是跟着张清华的,这里面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有没有抄作业。
还有一位宝盈基金的肖肖,我对这一位基金经理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为在此前挺长一段时间里,肖肖的个人业绩不怎么样,在去年他有一只基金是全市场的排名第二,正好在那时候有一位新的基金经理加入,因此业绩很有可能不是他贡献的。毕竟比较其他他独立管理的基金,去年的业绩差很多。
所以我们要先弄明白,到底基金经理在原来基金里面有多大贡献,再来考虑他的离职对我们的基金是不是影响很大。
其中有一些我们本来就不该买,那就换;有一些他可能在基金里面贡献也不大,即使离职影响也没有那么大,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03,时机?第三个就是,现在基金经理们在这个时候离职是不是好时机呢?是不是未来的股市就会反弹呢?
其实公募基金经理离职随时随刻都有,每一年都有,这个并不能作为市场的高点和低点来判断,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人带节奏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