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监管(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包括)

jijinwang
【监管一个月两次点题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部分基金公司已上报】以长效机制推动“长钱”入市,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应时之举。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人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明确,全面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这也是继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后,监管层再度释放明确信号。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层一个月内两次点题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市场上追求短期收益造成的乱象,同时也为公募基金行业未来更好地吸引、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尤其是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入市,创造良好条件。
相关政策发布后,记者连线多家基金公司独家获悉,有部分公司在监管层强调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前,已有类似制度设计;另有部分公司正按照监管层要求,推进相关薪酬设计。http://www.zqrb.cn/fund/jijindongtai/2022-05-26/A1653579418783.html

1、货币基金迎来最严监管,为啥要监管货币基金规模?

对于这个问题,我感到自己比其他财经博主可能多那么一点点发声的权利,因为很多人认识我就是从一篇叫做《取缔余额宝!》的文章开始的。 还记得那天是2014年的2月21日,当文章发布后,对于这篇文章的舆论(其实更多骂声)充斥在整个互联网,也还记得那时很多人甚至说我为银行“洗地”,一时间让我这个年纪的人倍感压力,那几周头发不知落了多少,一眨眼三年多过去了,货币基金规模又有了的惊人扩张,而我也终于等到了更多人清醒,理解我的那一天,我始终相信正义、真相、不会缺席,她们只是偶尔迟到而已;

我用我17年8月11日的一篇文章(节选)来作为回答吧,

文章的名字叫:《最后一次批评“余额宝”》

正文:

7月24日,几乎所有财经媒体都注意到,中央政治局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特别指出: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这句话为什么如此引入关注?其一,社会公众确实看到如今金融乱象丛生,而金融骗子更是此起彼伏;其二,以往中央会议极少使用“金融乱象”一词,所以这显得格外扎眼。我认为,金融乱象很多,也必须严厉整治,但如果不从源头治理,那金融乱象将如野草,越砍越多,越压越壮,甚至为了应付政策花样翻新。

说到金融乱象,我们应当可以从余额宝的诞生开始,值得强调的是:我并不认为它是金融乱象之源,但它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现在看,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始作俑者——典型的“从银行到银行的空转套利者”——余额宝已经诱惑了3亿多参与者,目前已拥有1.4万亿元规模,从银行或实体经济套利500多亿元;如果我们把所有现存5万亿元同类货币套利基金的收益加总,那它们已经让银行或实体经济付出的财务成本至少将达到1500到2000亿元。要知道这可不是创造价值换来的财富。(表面看,这是打劫银行,其实是通过打劫银行,打劫了实体经济,打劫了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就业职位和工资口袋!)

为什么再次把余额宝拿出来说事儿?因为,余额宝的诞生日——2013年6月就是中国金融乱象的爆发点(见图一)。当然,货币基金是罪魁,但绝不是元凶。那元凶是谁?我认为是货币政策操作长期坚持“锁长放短”,与此同时叠加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监管放松。

图一:2013年6月货币基金规模爆炸式增长

这是怎样的逻辑?

第一,货币操作长期“锁长放短”,导致市场长期流动性匮乏,而迫使商业银行以越来越短期的负债支撑长期信贷资产——负债与资产的错配越发严重,这是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第二,在长期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覆盖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大量借入短期流动性,以致短期流动性需求暴涨(见图二),而且央行稍有怠慢,货币市场利率便立即暴涨,这一点在银行考核时点表现最为突出。(譬如A需要一笔用1年期的资金但借不到,于是不得不借13个甚至14个一月期以保证资金链稳健)

图二:银行短期资金需求暴涨

第三,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中央银行执行“双重利率规则”——压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得上升,同时彻底放开货币市场利率,这使得商业银行存款失去吸引力,而为货币市场投机提供绝佳的市场环境,并诱发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急速深入公众,获得了巨大的规模提升。

图三: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是货币投机最好的市场环境

第四,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一手从银行吸出储蓄,一手把一般性存款变为高息同业存款存回商业银行,从而大幅推高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进而推高企业贷款成本。

第五,商业银行贷款发生重大矛盾:一方面,银行需要大幅提高贷款利率去覆盖存款成本,而且必须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另一方面,好企业不能也不愿承担高利率,这就迫使银行对好企业贷款亏损或不**,而逼迫银行必须加大风险偏好,向高风险企业贷款获取高收益,去平衡对好企业贷款的亏损;再一方面:银行负债短期化骤然加剧,而且明显暴露。

第六,银行敢不敢为高收益而向高风险企业贷款?敢不敢为增加收入而用更短期的负债去多放贷款?怎么办?资金出表。于是,通道业务、资管业务、同业业务开始爆发。银行资金出表交给非银行金融机构,让证券、信托等善于经营高风险业务的机构去经营资金,银行躲在背后赚取适度利差;小银行很无吸收存款能力,开始向大银行借取同业存款;互联网金融、地方各类交易所、准金融机构等等大量金融掮客都在争抢资金,以至于中国金融短期化越发严重,银行负债期限更短,负债与资产期限错配更严重,短期流动性需要更大;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导致金融乱象更多、更乱、更复杂

或许上述逻辑线还是不够完整,但认真思考之人都应当看到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逻辑线”。

或许有人会问:你老钮是不是反对金融市场化改革?错!我支持金融市场化改革,但我认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必须独创中国模式,符合中国经济特点,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同时,我认为,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回头看”,需要认真检讨,评价利弊得失,并找出未来改革的道路。

或许有人会问:货币基金是投资渠道,你老钮凭什么反对?错!我不反对货币基金,但按照国际规范的分类,货币基金是现金管理通道,而绝不是公众投资通道;货币基金经营应当主要依托流动性很强的短期金融产品,而绝不是同业存款,现在货币基金80%的资产是对银行的同业存款,是纯粹直接躺在银行身上、间接躺在实体经济身上的“吸血鬼”。这同时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过大,没能发挥普惠金融通道的作用。当然,货币市场无度扩张,压缩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而且恶性循环,也是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元凶。

所以,好在不少投资者已经看到老钮的良苦用心,我们一再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实际是希望中国金融回归发展资本市场的本源,这当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着想,但同时也是为资本市场投资者着想,两者的利益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现在有效抑制货币投机,资本市场才有明日辉煌。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去比照一下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公报的字字句句,我们把它比喻为“遵义会议”过分吗?

我再说一遍:第一,什么是金融“脱实向虚”?如果我们把金融划分为资本金融、货币金融两个部分,那么金融“脱实向虚”指的就是:货币金融膨胀,挤压资本金融,而且货币金融对资本金融挤压越严重,金融“脱实向虚”越严重;第二,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躺着银行身上“空转套利”就是典型的货币金融挤压资本金融的过程,而且它是始作俑者;第三,什么叫金融归回实体经济?压缩货币金融,扩张资本金融,去除金融市场空转套利、监管套利和关联套利,并使得直接针对实体经济的——股权资本、债权资本为主导的金融市场在中国健康发育,这就是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正文结束)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要监管货币基金规模?”了么?

同时希望大家在本文也能认识到“利率双轨制”的弊端。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投资顺利!

钮文新

2017.12.21

监管部门除了严格控制货币基金规模之外,同时要求基金公司不得通过降低货币基金费率的方式进行恶意竞争。上海证监局认为,“万1”或“万2”的费率是低于成本的,不能再继续。监管机构若发现违反规定,将采取严厉措施,包括按照同期未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补足风险准备金,并会对公司高管问责。

在限制基金规模的基础上上海证监局还对货币基金规模不再进行排名的事项予以重申。

对于以上针对货币基金严监管的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是积极响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响应刚闭幕的中央经济会议中提出的加强金融风险风险防范,维持金融行业稳中求发展需求,控制货币基金的规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临近年末,金融机构资金面普遍偏紧,加强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对于货币基金不得进行任何宣传来扩大规模,包括在公开朋友圈或者个别微信推介,这一措施有处于加强全民投资者教育,提高全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也有助于整个金融行业稳定成熟发展。

2、为什么要加强IPO监管?

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上会企业财务的真实性,业务的合规性,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关联交易、应收账款、结算方式等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低通过率与新的IPO发审规则以及对IPO发审委委员的评价、终身追查、督查以及纪律检查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

此前,过会的重要指标为净利润,而现在对企业财务是否真实、业务是否规范合规的关注逐渐提升。据猜测,这跟部分上市企业业绩不佳,过会审核不严,后续发展能力不足有颇大关系。严格的过会审核,虽然对拟上市企业及相关资本来说犹如头顶的一把剑,但对股民散户来说,是为上市企业做好了更好的筛选,避免不佳企业对群众产生伤害。如果通过虚假的盈利数据获得上市资格,而后为其买单的不仅是股民,发审委也会受到“终身追查”。低通过率将发审委与人民绑在了一起。

同时,不管是对拟上市公司还是对成长中的公司而言,通过财务造假以及业务不合规想上市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可以刺激他们通过正确的道路前景,而不是被不佳的市场风气所“污染”,忘记初心。

以冲刺“精神病院第一股”的康宁医院为例,发审委提出询问的问题中包含了多项经营业务的合规性,包含所管理医院未列入合并范围,但向其提供资金、收取管理服务费用,这是否属于分红行为,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