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发展起来(达诚基金能发展起来么)

jijinwang
【公募REITs试点机构集体表态:适时启动扩募申报 力争项目早日落地】5月31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公募REITs扩募相关规则。
此次监管层出台公募REITs扩募相关规则,意在从顶层设计上保证公募REITs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华夏基金基础设施与不动产投资部负责人莫一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扩募相关规则有助于完善国内公募REITs市场制度建设,增加市场供给、扩充市场规模,保障广大投资者利益。
平安基金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办公厅5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扩募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基础设施REITs市场。研究推进REITs相关立法工作。此次公募REITs扩募相关规则的建立,为公募REITs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为积极推进公募REITs扩募,基金、券商等机构已联手组建“气氛组”。http://www.zqrb.cn/fund/jijindongtai/2022-06-01/A1654011434285.html

1、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是如何突围的?

基金公司的成立,往往会归属于某系。比如银行系、券商系、PE系,而近些年随着公募基金公司成立条件对个人的开发,也出现了一批“个人系”,这里的“个人”往往是有经验的内行人。

私转公基金公司发展分化,在“公而优则私”大行其道的潮流下,仍有部分私募转向公募。在此之前,除了朱雀,还有四家私转公的依次为鹏扬基金、凯石基金、博道基金、弘毅远方基金。

鹏扬基金依靠其固收产品,借助债市的走强,规模一跃到337亿,快速的成为一家中型基金公司。

凯石基金,就没有这么幸运。其首只基金——凯石淳行业精选混合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这只基金成立不到一年,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博道基金,也相继成立了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几只基金,规模上都比较小,总计规模也刚刚超过20亿。

弘毅远方基金还未有基金产品发行。

综合来看,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以及新发的基金,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稳定性”。我们希望有“后来者”能够促进基金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投资的时候也要注意规避,时间会证明一切。




基金子公司在探索新发展的路途中普遍感到迷茫。记者调查后发现,一些公司将ABS、另类投资、固定收益、FOF等业务作为突围点。行业人士表示,行业红利已过,基金子公司需要练好内功寻找差异化。

基金子公司的总体规模从2016年高峰期的10.5万亿降至2018年末的5.3万亿,几近腰斩。据了解,多家基金子公司的规模缩水比例高达60%以上。过去动辄数千亿的管理规模如今大多数降至数百亿元。某中字头基金子公司最高峰规模超过1000亿元,而目前仅100亿元,缩水90%。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显示,最高的建信资本为4616亿元,第19名北银丰业和第20名鹏华资产月均资产规模分别为972亿元和941亿元,也就是说49家基金子公司中60%的公司月均规模低于1000亿元。

人员流失

2018年基金子公司人才流失趋势不减,一些公司人员减少50%以上。北京深圳两地多家公司目前在职人员不超过50人。深圳一家基金子公司总经理称,其人员数量不足30人,仅为高峰时期的20%。

2012年基金子公司开启业务之后,行业规模迅速冲过万亿。数据显示,2014年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即冲上3.74万亿元,其中大部分项目来自于通道业务。

2014年8月,证监会通报了三家基金子公司存在委托不具有基金销售资格机构销售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有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重要信息未及时向投资人披露等违规行为。同期监管层还发现部分公司在其管理的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进行违规交易等问题,有些公司的分级资产管理产品还涉嫌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监管措施。

2015年新三板挂牌之后,很多基金子公司纷纷重仓投资新三板。一些基金子公司当年投资的新三板项目挂牌成功,一时成为公司的成功投资案例。

可是好景不长。2017年,受到资管新规和基金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影响,基金子公司开始清理通道业务,规模逐步萎缩。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变化也导致很多公司所持有的投资项目面临多重困境。曾经炙手可热的新三板项目成了烫手山芋———退出无路且难以转让。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公司投资的第一个新三板项目挣了钱,第二个盈亏平衡,从第三个开始持续亏损。”

相同遭遇的还有一级股权投资。多位行业人士也表示,扎推投资的股权市场项目变现尤为困难。华东地区一位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表示,2014年前后公司投资了大量未上市股权。“当时对项目的资质、风险评估审核都较为粗放,重在投出去。相比而言,估值、价格并未在意,如今一些项目感觉砸手里了。”

风控指标升级后,过去看来还不错的项目如今也“满身伤痕”。“过去风控指标较低,项目相对的风险准备和计提较少。在新规和市场环境下,项目风险敞口逐步加大,一方面风险计提增加,另一方面更难出手。”华南某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

更重要的是,过去投资的不少股权投资目前流动性极差。“一二级市场倒挂是普遍现象,主要是根本没人买。”一家大型央企旗下的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表示。

增量业务停滞

存量业务风险增大影响增量业务开发。中基协发布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备案运行情况简报(2018年)》。简报显示,2018年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61只,同比下降两成。

记者了解到,2018年少数基金子公司未开展一单新业务,所有精力全部用于改善存量业务,但收效甚微。很多子公司表示增量业务大幅下降。“缺乏人才和资金储备,是公司难以拓展新业务的主要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趋势下,基金子公司业务范围急速萎缩是造成行业规模和业务量下降的核心因素。

目前已有基金子公司因经营困难,有意放弃牌照,这距离基金子公司牌照发放仅过去6年。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子公司的红利时代结束之后,行业已经走入依靠真本事生存的新阶段。

突围业务有限

据悉,一些基金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定位还是以差异化为主。母公司希望子公司能自主开发一些更具专业性的业务,例如另类投资、ABS、私募FOF等业务。但基金子公司此前大多为专业性较低的通道业务,业务转型除了人才和资金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母公司以及子公司管理层的战略转型。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正在探讨与信托公司合作固定收益项目,这些项目相对收益比较稳定,风险可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司正常运作。“

此外,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后对基金公司的业务需求也被纳入子公司的视野。“银行对权益类产品暂时还存在需求,基金公司对一些私募和海外权益类产品拥有一定优势。子公司可以对接相关FOF产品,不过这还需要与母公司进行业务协调。”深圳地区一家基金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不管是ABS还是其他业务,越是专业性较高的业务,成功率越低,短期内投入产出比不可能复制前几年的井喷态势。”北京一家基金公司高管认为。

银行理财子公司组建加之海外资产管理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公募基金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骤然增大。在此背景下,很多基金公司不愿意再对子公司进行资金和人力的大规模投入,子公司的业务前景看起来并不明朗。

很多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趁着目前母公司增资之后公司资金较为充裕,加大创新业务的储备,争取在新一轮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并不多,在政策松绑的同时,练好内功才可能真正生存。”一家银行系的基金子公司高管称。

业内建议明确业务空间

在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召开的子公司专业委员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明确子公司业务方向与空间,开辟业务新空间。

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母子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困扰子公司标准化业务的开展,与目前监管鼓励的业务方向存在冲突,建议仅在母公司私募资管业务和子公司私募资管业务之间进行判断,且判断标准不宜过严。

子公司新规实施前,非标业务占比基金子公司总规模近八成。经过近6年的积累,基金子公司在运营、风险管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非标投资经验。设计适当的私募非标资管产品,结合股权、债权融资风控手段,向风险匹配的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既可以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也可以规范非标投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基于此上述高管建议,适当放宽非标产品双25%的组合投资限制条款。

“在非标标的确权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实操中予以放宽限制或建立快速确权通道,以免因确权问题影响正常的非标投资。”他补充道,另外股权投资中的“三类股东”问题也亟待解决,建议尽快出台政策,认同受机构部、中基协监管的资管计划为拟上市公司的适格股东,鼓励子公司行业通过资管计划开展主动股权投资业务,使子公司行业得以更好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双创”战略。

与此同时,多位业内人士建议给予适当政策支持,开辟子公司业务新空间。“希望监管部门能对基金子公司的创新业务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帮助子公司在原有业务不断受限,难以开展之时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家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子公司探讨的MOM模式仍需要得到监管认可,希望监管部门对反向交易、交易服务系统以及母子账户交易模式等方面尽快给予明确指引。适度鼓励、支持ABS业务、供应链业务、FOF业务以及与产业资本合作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等创新,帮助子公司明确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也有人建议道,允许基金子公司开展承销业务,在境内销售债券及银行间市场产品,以避免基金子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相关资质不全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

此外,一位大型基金子公司风控总监表示,基金子公司承受着防风险去杠杆时期制定的更加严格的监管条例。

“建议监管部门在投资限制、持有牌照以及风控要求方面参照私募基金、券商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要求,进行适度调整放松,给予基金子公司以相同的监管待遇,避免跨行业的监管套利。”他说。

2、基金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基金增长的因素较多,主要考虑两类因素:1.主观因素。首先是基金管理人的水平。管理人水平取决于基金公司此类产品的投资策略和组合,有效的投资策略是实现良好业绩的基础,这就需要基金管理团队通过研究、模拟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组合。其次,基金团队的选股能力也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如主动投资基金就需要考虑个股相关基本面和技术面等因素。另外,基金管理团队的基金管理水平,特别是风险控制能力是决定基金净值长期增长的关键,有效控制基金净值因市场下跌导致的回撤比率,成为衡量基金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最后,基金公司收取的各种费用也直接影响基金净值增长。比如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费、赎回费等,甚至于基金公司有无分成条款,都或多或少影响基金收益率。2.客观因素。最为重要的就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环境,是处于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如对于货币基金而言,利率走势将成为决定因素之一;债券基金增长与否有赖于债券价格的中长钱变动;权益性产品就主要取决于市场所处的牛熊市阶段。

总之,影响基金增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并且也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累加,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选择潜力基金,有赖于我们知识的积累和综合判断。

对于基金增长的因素,我的看法是,基金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组合,对于两种人群对基金的看法不同。

对于个人:选择基金需要的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比如你是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货币基金或者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从长期投资来看是最能实现个人收益积累的。而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则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还有就是要看所选基金的历史投资状况和投资习惯,然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而对于基金经理人来说,基金增长的因素,应该不光考虑自身看的见的投资组合和策略,而且要能够在长时间维度里寻找到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且这个投资策略能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修缮改进,这样才能保证投资收益不会受到政策市场等非技术性要求的影响,从而保证光大投资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