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基金密码锁定怎么办(基金被锁定份额怎么办)

jijinwang
【博道基金张迎军:A股市场如何有效地实践“长期投资”?】

都在讲长期投资,应该如何来理解长期投资?长期投资=长期持有吗?最近,关于这个话题,博道基金老将张迎军有新思考,以下,分享给大家~

在主动管理的证券投资实践中,以巴菲特、柏基投资为代表的大师级投资者,获得长期超额回报的主要方法论之一是长期投资。
关于长期投资的合理性,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能力圈,每一位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都会受到各自能力圈的约束;
第二,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能力圈内选择优秀公司内生增长带来的长期复利效应,避免再投资风险。
那么,在A股如何有效实践长期投资?
第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需要认清自我定位,认识到“长期投资”方法论实践成功所需要的前提条件,认清长期投资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经典理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获得实践中成功。投资者在不具备足够选股胜率与市场环境配合的条件下,以理想化的信念坚持实践长期投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第二,分清两种长期投资模式的区别与边界。
“长期投资、与优秀同行”经典模式是在能力圈内分享优秀公司内生增长带来的长期复利,降低再投资风险。在实战中,另一种更为常见长期投资模式是以相对较长的投资时间周期,去捕捉一次大幅向上的股价波动概率发生,并且在股价高位时及时卖出锁定收益。我认为,两者重要区别是在于所投资上市公司是否足够优秀乃至到稀缺。
第三,处理好“长周期视角下看待上市公司中长期价值”与“边际变化”的辩证关系。
长期投资一定是以长周期视角下看待上市公司中长期价值,而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市场也在不断交易变化。需要敏锐察觉到“边际变化”是否会向“中期趋势性变化”转变,“中期趋势性变化”是否会改变长期投资估值模型的隐含条件与参数。在满足一定条件情景下,长期投资两种模式可以做出灵活转换。
第四,“长期投资”不应该机械与“长期持股”划上等号,应该与“长期关注”划上等号。
经典“长期投资、与优秀同行”合理内核是对能力圈里的优秀公司,认知乃至超越市场认知到优秀公司的“优秀”。然而,投资机构的研究资源与基金经理的精力是有边界与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长期研究关注符合“长期投资”标准的优秀公司,认知清楚公司是否有超越市场的优秀,而不去主观苛求“长期持股、与优秀同行”,恐怕更符合现阶段A股市场的实际。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小博说


近日,一份统计了4682万基民交易情况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传遍了朋友圈。

我们常说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为什么呢?这份报告直接给出了一个基民投资收益等式:

意思是说,大家去投资基金,最终所能获得的投资收益,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主观行为因素。

而且小博发现,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大家可能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挑选一只优秀的基金上面,而对于自身主观投资行为给予的关注度有所欠缺。

基民朋友自己的主观操作对于最后的基金投资收益,影响有多大?


01

一个“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真实例子


不说4000万基民的大样本,就以小博自己家旗下的产品为例。

宝藏老将张迎军管理的某只产品自成立以来截至2021年10月9日,虽然基金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100%,但是初始参与认购并能持有到2021年10月9日的小伙伴,只占到初始认购客户的16%。

也就是说,在初始参与认购的小伙伴中,有超过80%的人并没有分享到这个收益。

那么,这些没有享受到全段收益的小伙伴,实际收益情况如何呢?

超过60%的客户取得的收益在20%及以下,甚至还有客户在市场波动中选择离场,未取得正收益,能够获得50%以上收益的客户也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数据来源:博道基金,数据区间2019年12月19日至2021年10月9日。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很典型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02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事实上,基金还是这只基金,只是在持有的过程中,市场短期震荡、人性的追涨杀跌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个人主观操作行为,使得大家最后的投资收益完全不一样。

其实,投资行为本身没有对错,但是投资行为的结果却有很大差距,一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最终的投资收益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中总结了三个负面投资行为清单:频繁买卖、跟风追涨和过早的止盈止损。

投资者真实盈利状况显示,持仓时间越长,投资者平均收益率水平越高;因此,从某种程度看,守拙可能才是基民穿越牛熊的法宝。

事实上,如果你喜欢把基金当做股票来进行买卖,操作频繁,那么,抛开决策错误的可能性不讲,交易成本对于投资收益就有很大损耗,因为基金业绩总会起起伏伏,但成本是永恒的。

指数基金之父、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John C. Bogle)在他的《长赢投资》一书中引用了一项学术研究表明:

在1990-1996年美股最火爆的时间里,交易最活跃的20%的投资者月均换手率超过21%。他们在牛市里获得的年收益率为17.9%,交易成本却高达6.5%,几乎侵占了收益的1/3。


03

听了很多道理还是做不好投资?


有的小伙伴就说了,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管不住手怎么办?

这不,设置持有期的产品就来了。

有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现在不少新发行的基金产品,越来越多的开始设置持有期,或一年、或三年。比如同样由宝藏老将张迎军管理的一年持有期产品,就是对每笔认购和申购的份额锁定一年。

为什么要设置持有期呢?

这其实也是基金公司为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从产品设计层面进行的创新,对于此类有持有时间要求的产品,产品的期间净值增长率就等于客户的收益率。

而且,持有期的设定,有助于淡化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尽量避免投资者做出跟风追涨杀跌的决策,强制拉长持有时间,从而让投资者以相对高的概率获得合理收益。

比如虽然近一年市场经历了强烈的波动,也经历了数次市场风格的快速轮动,但是老将管理的一点持有期产品就经受住了波动的考验,而所有参与初始认购的持有人都能完整的分享受到这一整段的收益。


04

重温“灵魂五问”


持有期的到期,并不意味着投资的结束,而是一个观察阶段的节点。

如果你选对了基金,选对了基金经理,选对了基金管理公司,小博建议你忘掉自己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相信再过一年、两年,你会因为今天的坚持得到奖励。

那么,在持有期到期的节点上,我们应该如何检视自己的基金?小博给大家总结了一套对基金定期检阅的“灵魂五问”:


1问

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市场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估值是处于高位了吗?市场长期趋势变坏了吗?

如果是,那么可以考虑赎回部分盈利以降低仓位,但是,如果市场只是受到短期事件性冲击,则大可没有必要惊慌。


2问

持有的基金产品发生了什么变化?


重新检查自己持有的基金产品,是否发生了重大事件,导致基金原本的运作出现变化。

比如基金经理是否换人了?基金投资策略是否有变化了?基金的规模是否增长过快了?等等这些实质上可能会影响基金产品未来表现的重大变化。

如果检查完一圈下来,“它”还是你最初中意的“它”,则不要轻易放弃。


3问

自身的资产配置组合符合你的投资目标吗?


对于投资基金而言,市场后面怎么走确实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自身的情况。

我们对股市的预判有可能出错,而且事实上,经常出错,因此,大类资产配置、各个资产的占比健康才是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如果眼前的波动让你不适,说明你的权益资产占比过高,需要重新调整。

而如果基金经理控制波动的能力你还比较满意,现在产品的波动也是你能接受的,那么,坚定持有!


4问

赎回之后,有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投资么?


如果说赎回了基金,这部分多余的资金没有更好的去处,甚至需要再次买入基金。那么小博建议你三思而后行,因为再次买入需要再次做基金选择的决策,决策的胜率会降低,而且基金交易还有成本哦。

“慢富”需要长期持续的坚持,而不是“脉冲式”的进进出出。千万不要忽视频繁申赎基金所耗费的交易成本,长期如此操作,对投资收益的耗损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5问

对判断下一次何时进场有具体想法吗?


基金产品赎回后可能面对不同的市场变化,无论市场是如你预期下跌,还是不如你预期上涨,你有具体的想法吗?

当你准备撤出时,市场大概率已经在下跌当中了,而当你再次进入市场,市场大概率也已经企稳并在上涨中。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

更重要的是,市场不会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式行进,当你为了逃避市场波动而选择离开时,那你必然会为了下一次何时进场而犹豫不决。


写在最后


回到最开始的等式,哪怕挑选对了基金,但仍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因为基民自身的行为也会导致最后投资收益的差异。


确实,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大家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客观的市场波动、产品净值回撤、顺人性的追涨杀跌、对投资常识认知不足、缺乏正确投资理念的引导等,想要真正做到长期投资并不容易。


持有期产品的设计和发行,正是希望从产品角度,协助大家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如果管不住交易的小手,不妨更多选择自己信任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持有期产品,更重要的是,如果选择了持有期的产品,也记得坚持长期持有,不要忘记了选择的初衷噢~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评测,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请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务必仔细阅读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