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是在想躲开自己宿命的路上撞上自己的宿命的”。电影《功夫熊猫》里的这句台词也可以用来概括追涨杀跌却收益惨淡的基金投资者的“宿命”,其引发的 “基金**、基民不咋**”的问题,也成为基金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
对这一近乎“宿命论”问题的解答,多年来行业做出了诸多探索与努力。今天,华夏基金联合《中国基金报》,在“爱我”定投节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公募基金投资者定投洞察报告,对投资者怎么看定投、为何选定投、怎么做定投、效果好不好进行了全方位观察。
这份报告基于525万名与华夏基金有定投交易接口的销售渠道的用户数据,5.7万个直销渠道的定投协议的抽样数据,和7000余份大众问卷调查结果,从定投这一“小切口”入手,首次在行业内对投资者参与定投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力图“窥一斑而知全豹”,更好的了解投资者对定投的认知以及行为特征,并检视行业机构在引导投资者参与定投、建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与“方法论”方面可改进之处。
这份定投报告发现,定投用户的整体正收益概率、平均收益率均高于非定投用户。盈利的定投用户中,49.3%的用户收益率超过10%,而非定投用户中仅有38%收益率做到这一点;定投用户中有22.8%获得30%以上的收益率,是通过一次性买入的1.4倍 。
报告还发现,何时开启定投,结果会有很大不同。用户在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PE)低于近五年30%分位时开启的定投,盈利占比超70%,平均收益率超8%。
但实际投资时,投资者可能有根据上证指数点位追涨的倾向。数据显示,68%的定投用户开启定投的时间点都集中在上证指数3300点以上;
有近一半投资者终止定投时的估值分位在50%以下,说明有很多投资者可能还未建立科学的止盈习惯;
投资者平均定投时长较短,仅有153天。
进一步分析调研数据发现,两个可能导致难以坚持的原因:一是对目标收益率和达成时间的预期不够合理,二是对短期亏损的容忍度较低。
正如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定投节启动会上所言,定投中有著名的“微笑曲线”,但要真正实现微笑并不容易,也正基于此,华夏基金推出这份投资者定投洞察报告,优化升级了定投服务平台,组建了由基金经理领队的定投团,团长用真金白银为大家呈现最坚定的投资陪伴,并及时分享最新市场观点、交易机会、投资心得,希望用专业人士的交流与陪伴帮助大家在定投旅程中多一份笃定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在启动会上表示,过去多年市场的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使用公募基金作为自己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的手段。但很多散户会把原来在股票投资时的一些行为偏差复制到公募基金的投资过程中。而定投,正是克服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好助手。
鉴于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点,他建议投资者有规律的、长期持续地进行基金定投,也可以在定投时附加一些止损和止盈的条款。
这正呼应了定投洞察报告中的这项发现:用户坚持了2年以上的定投交易,盈利占比超80%,且随着定投时间拉长,盈利占比也逐渐增加。只有拉长定投时间,才能真正体验到定投魅力。
正是基于这份报告的发现,为了提高定投运营陪伴的针对性,契合投资者的定投周期,耐心做好持续服务,华夏基金开启了主题为“定投团未来”的专属定投服务:十余位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与你一起实盘定投,用实打实的在场证明,为大家呈现最坚定的投资陪伴。
开启“定投团未来”平台,也是华夏基金落实证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的具体举措之一。希望汇聚全行业、全社会的努力,让定投成为新潮流、新习惯、新生活方式,让更多投资者尝到定投的甜头!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