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有几个,很多人应该都清楚了,所以你能买的也就基本在这个范围内了。如果**不多,不是哪个赛道的问题,而是现在买基没有以前那么香了。直观看上证50就知道了,从2月份开始跌,7月份之后一直是横盘震荡。基本上买基的感受就是跟上证50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很多玩基不久的基民肯定会很浮躁,毕竟去年行情这么好,天天吃香喝辣的,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
这时候只能说这些人玩基还不够资深。即使疫情之前那几年虽然基金整体是结构性牛市,其实也都并没有一帆风顺的,比如2018年遭遇了中美贸易战,虽然现在你看起来2400点是黄金坑,但那时候对买基的人也是很难熬的,很多人在3000点之前就打光了子弹。 除了2018年,其余年份也一样没有涨得像去年那么顺心如意。
所以,不如意是买基的常态,只是去年太顺心如意了。导致今年落差感太大。
那么,你唯一能做的不是对抗整个市场。聪明的人应该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多看少动。而不是绞尽脑汁看看哪位股神能带着你玩转一天一切换的板块轮动。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持有的是基金。股票尚且待议,何况是基金,何况你是普通基民,你凭运气去买大买小来对抗市场的趋势吗?
学会顺势而为,是投资基金的一门必修课。顺势而为就是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场的回撤。我们只能尽量做到避开大的回撤,这我也只能说是尽量。而小的回撤一定要学会去接受它,并且不要因此影响你的心情。
在趋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通过技术分析避开大的回撤,而小的回撤要接受它,并且在这个阶段内新买入的那部分资金,能少亏甚至不亏,那就是赚!不要妄想和趋势对抗,特别是一天一切换的这种行情。
你能买来买去的就这么几个板块,除此之外就是混合基。能逃得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吗?
最近有个粉丝朋友跟我说,他这段时间不知不觉买了超多只基金。我问他,你是因为想着在大盘跌的时候找到一只跟大盘反着来的基金吗?他欣悦地说,是的。
正是这样,不断买别的基金进行尝试,结果能和大趋势不同的基金是屈指可数的。而即使是短期做到了,也有可能指数好转的时候,该轮到这些基金跌了。
不断买别的基金对抗大趋势,越买越多,发现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如来佛的手掌心。能买的就那么几个板块。
所以,学会顺势而为,学会欣悦接受部分回撤,这是投资基金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种大智慧。
一:基金考试过了一门怎么办
可以的。一共三个科目。如果是公募基金,你选前两个就好。 选一个也是可以的。一个过了,下次报名再考下一科。二:基金科二太难了怎么办
1.在课本里把该背下来的背下来,找一些题来做。2.准备考试的时候老师都会发测试卷下来的,也就是以前考过的试卷。你就好好看看错的地方,最好把错的重新抄一遍。
三:基金亏损了怎么办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补仓点,比如,基金每亏损10%或者20%,就增加一部分资金投资,如果补仓后基金亏损再度达到10%(或20%),可以进一步补仓……当基金不再出现跌幅超过10%(或20%)的情况,表明行情可能在企稳,回本甚至**的可能性也在提高。缺点:适时补仓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可能在补仓后会进一步被套。
伺机抢反弹,是最快解套的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是,当股市企稳回升时,投资者可以一笔或者分多笔投入和被套基金本金相同的金额参与反弹。
缺点:追着行情抢反弹的风险很高,需要投资者对入市时机有较好的把握,更适合对行情有研判能力的投资者。
定投具有熨平净值波动的特点,相比一次性大额投资,长期定投的风险更低。
但是定投要想见到收益,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高位被套之后,为了缩短回本时间,不妨采用“适度增加定投额度”的办法,具体金额可以根据现有的投资额来定,比如当前每月定投1000元,当市场发生大跌时,可以增加20%(即一共1200元)的定投金额,小跌增加10%,这样尽可能的降低持仓成本,为回本争取时间。
当然,定投也需要严守纪律的,不能中途因为短期亏损就放弃。起码要有这样的想法:无论眼前亏的有多惨,前途都是光明的。
缺点:消耗的时间较长,需要足够的耐心。
其实基金持续亏损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毕竟我们唯一有的就是时间了。如果你不想进行任何操作,那就这么放着,过个1年半载也差不多解套了。如果你想早点儿摆脱亏损的局面,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上面这三种方法。
经常听别人说买基金最适合懒人投资,是一个**不赔的好办法,为什么一到自己就亏个不停?那是因为投资基金也是讲究方法的。 1、你选的基金适合一次性投资,定投还是热点轮动? 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适合一种投资方法的。 如果买的是波动比较大的基金(如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基金等),定投会比一次性投入更好,毕竟我们也难以预测,现在是不是最低位呢~! 如果买的是非可转债的纯债型基金,就选择一次性投资。 2、你选的基金是好鸡还是发瘟鸡? 好鞍配好马,好的方法也要有好的基金来配合。有的基金几年都没有起色,这不仅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时间,所以挑选一只好基金是十分重要的。挑选基金的步骤和方法: ·运作时间最好超过3年的,非定期开放的,可以随时申赎的。 ·看基金表现,选近一年平稳增长的,收益比较好的。 ·看基金经理:最大回撤率(用来描述投资者可能面临的的最大亏损,债基10%以内,股基45%以内为优),更换频率(不要经常更换)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资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 磨刀不误砍柴工,投资之前先学习一下理财知识,了解清楚再进行投资更好。
四:基金赔钱了怎么办
最近很多人有些焦虑了,因为近期购买的基金亏损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应该加仓、换仓或定投吗?比如一些基金近月亏损20%,甚至有些基金今年以来已经回调了超过30%。
焦虑的底层原因是投资理念的问题。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购买股票型基金的目的和逻辑是什么?是博取短期差价,赚快钱?还是以资产配置的思路构建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组合,再定期做再平衡呢?
如果购买之初我们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有清楚的认知,在自己承受的波动范围内构建了适合的投资组合,那么面对股票型基金的短期回调,你应该会很淡定。因为你的组合的波动性远小于股票市场的波动。而你配置的偏股基金的那部分虽然也有波动,但是你知道这个钱你短期不会用,放个两年三年的也没关系,甚至三年五年也用不着,那么短期波动只是小波浪,不必在意,至少不必恐慌甚至选择割肉离场。但如果一开始,你就是冲着赚取短期高收益,并看重某基金过往业绩,希望通过低买高卖赚快钱的话,那么现在还真是很焦虑啊,不知道是该加仓呢,还是该换仓,或者清仓,对吧?
想通过波段操作,像炒股票一样来投资基金,不仅影响心情,影响幸福感,而且最后一定得不偿失。
彼得林奇曾说:“通过预测股价短期波动获取收益是不可靠的,偶尔的一两次成功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快速获利的诱惑往往将投资者带入深渊。”
电视上的波段分析师,总是告诉你,低买高卖,波段操作,几个涨停,年度翻番,还有民间很多“股神”荐啥涨啥,身价过亿的神话。但真正的投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做波段的,甚至明确的告诉你,波段操作非常有害。
通过概率来计算,就知道做波段是个超低胜率的玩法。假设你预测A将走强的正确概率是8成,预测B将走弱的正确概率是8成,抓到B的顶,正确概率有8成,你还得抓到A的底,假设概率也是8成,那么一买一卖的一个操作下来,你的胜率其实只有40%(80%*80%*80%*80%)。所以越多的预测和操作,胜率越低。而如果我们只是认真分析一个品种是否优秀,并且长期持有,那么成功概率将是80%,甚至更高。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几年为周期,做一波牛熊的波段就够了。利用市场的极端情绪,在情绪极端低迷时买入,在情绪极端高涨时卖出,其他时间就坚持资产配置和再平衡就好了。
还有一点你要明白,你不会是市场里那个最聪明的人,至少和那些十几二十年经验而且有几十上百投研团队的专业基金经理相比,我们懂得那点知识就像个小学生。而且现在量化投资机构兴起,每天的交易量中大概有三成是量化机构,也就是说你每天做的十次交易中除了比你专业的多的基金经理还有三次是在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型进行交易。你知道了自己的交易对手是谁,才能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其和强者对抗,不如和强者同行。
其次,我们对投资回报,一定要有合理的预期。
总想找机会暴富的人,那很可能不是被骗得精光,就是凭实力亏光。因为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风险跟收益是对等的,当你追求一年翻一番的时候,90%的概率是一年赔光。比如你可以9倍**,然后投入股市,只要市场波动10%,要么你赚一倍,要么你被扫地出门。这是很刺激的,但这绝不是投资,而是赌博,因为胜率本身就很低,你的**还要付利息,所以这是一个稳赔不赚的买卖。
如果当初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资产配置与再平衡的逻辑,那么趁着焦虑期,开始重新反思一下投资的理念并构建未来的投资布局,也是很好的时机。
总结一下,面对基金的亏损你需要首先考虑的不是加仓,减仓,调仓,割肉这些问题。你应该重新思考一下投资理财的意义,或者说思考一下自己的理财目标。你应该对不同的投资工具的属性有更清晰的认知,而不是赤膊上阵和那些基金大拿们或者人工智能模型拼死活(不停买卖,试图买低买高)。
什么叫对投资工具的属性有认知:比如你要知道股票型基金波动就是很大,最大回撤-30%也很常见,这就是这个投资工具的属性。但是长期来看偏股基金的年化复利均值可以做到17%的水平,前提是你能拿的住。
怎么能拿的住呢?你就得知道除了股票型基金这种波动大的工具,还有些金融工具的波动性很小,可以和股票型基金做组合,降低自己整体组合的波动性。比如偏债基金,固收+(股债结合,主要投债,小部分投股),比如固收类信托(门槛100万到300万),比如私募证券的多策略组合(可以参与股票多头,商品市场,债券市场,还能做空等)。通过组合让自己有个合理的收益预期,波动性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当别人回撤30%的时候,你的波动只有百分之十几,甚至只有不到10%,那你自然更容易拿的住,甚至在大恐慌的时候你还敢再加加仓,这样你才能享受到财富长期增值的幸福感,而不是短期过山车式的刺激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