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方面依然定投新能源和医药,依然是亏损状态!新能源已经开始回血了,医疗看趋势也要企稳了,在国家稳经济的背景下,应该会迎来转机。此时不是逃跑,而是继续定投!
1、为什么一些新基金有基金经理自购?
1、基金经理与基金投资者利益捆绑,风险共担。
2、基金经理自购,对于产品宣传是个很好的点。有利于基金募集。
3、现在市场接近底部,“熊市买新基金”有一定道理。
其一,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其二给投资者释放信号,尽快完成销售销售。
只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基金经理看好后市,自购可以**,二是做宣传,三是骗人购买新基金。
2、为什么很多新基民喜欢买新基金?
老的基金一般净值都是大于1的,有了一定的涨幅,基民心里就有了一种接盘的感受,不愿意接盘买入。而事实上,新基金买入的也是老基金的标的,买入成本是一样的,只是心里感受上不一样。
简单地说,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往往愿意从头开始一段新生活,而不愿去耐心收拾烂摊子。此外人都有怕吃亏被占便宜的心理,在交易中更愿意自己单干,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
新基金一开始发行都为1元1份,不像老基金那样经过一段时期的风霜,有升有跌,价格小数点后各种数字都有,也不是老基金就一定比新基金贵,一样有跌倒面值一下的,但对新基民来讲,就说明了这个基金做的不怎么样。如果有**的也就是净值高过1元的,新基民又觉得进去就是给人抬轿子,有让原来里面的老基民赚自己的钱的心理。
其实这都是证券经验不足的稚嫩表现,也反应了人天生有一种从众和逆反心理,选择上倾向从众,交易上倾向逆反,这就是人性。其实老基金往往更容易看出水平,看出情况。就和炒股票一样,在一只股票里浸得久了,你就能感受到里面的资金的操作手法和习惯,比较容易把握它的走势。
老基金操作的久了,也需要新生力量来接盘、更换配置,如果它完全在市场上操作,不可能在理想的价位区间出货,只能慢慢地磨,如果一出一大笔,只靠市场上的接盘,马上价格就得打下来,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所以同一家基金公司往往要不断发行新老基金,还往往都是同一个基金经理团队操控,新老基金主要持仓股票也经常高度相关,都说明了新老基金往往相互配合,整个一传帮带链条,所以买新基金其实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证券交易其实是反人性的,新基民、新基金其实都是老基民、老基金的韭菜,也是走向投资道路上的必然经历,只要被割过一茬还能活过来,就是老基民老基金了。
1、因为便宜,新基民认为基金越便宜,买的份额越多、上涨潜力越大。其实便宜和上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新基民钱少,新基金都是1块钱发行,可以买更多。
3、新基金有三个月的封闭期,不让交易,可以被动持仓,新基民省心。
4、新基民,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天天看基金净值的变化,天天特别紧张、焦虑,其实大可不必。
5、新基民,由于经验不足,拿不住基金,往往短期波动,就进行买卖操作,把基金当股票炒。
6、我喜欢老基金,更能看出选股风格和水平。选基金主要看基金经理,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很高,长期持有很靠谱。
7、新基金手里募集大量资金,同一公司、同一位基金经理,很有可能还是买那些老品种。这样无形中抬高了老基金的净值。
8、如果你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钱又不着急用,就长期持有。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好公司的股票大概率会不断上涨,持有这些公司的基金也会水涨船高。
3、中国的基金公司为什么频繁发新的基金产品而不是全力做好几只产品?
主要原因跟中国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有关系,因为基金公司的收入只跟基金管理规模有关系,而跟基金的盈亏没有关系。
中国股市牛短熊长,行情好的时候太少,所以基金公司趁大好行情频繁发行新的基金产品,这样可以迅速扩大基金规模,增加管理费的收入,基金公司才能提高自己的利润。
其实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基金有申购费和赎回费,而忽略了基金最大的费用就是管理费。基金规模越大,持有时间越长,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就越多,而且没有折扣。基金管理费的提取金额是按照基金净资产值的一定比例从基金资产中提取,逐日累计计提,按月支付。
基金公司非常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在申购基和赎回基金时,一般都设有折扣或者优惠,申购费、赎回费优惠(新基金除外),基金代销平台的申购费一般为1折(银行和券商不打折),而赎回费的优惠跟基金持有时间有关系,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就越低,一般持有三年以上,就不再收取了。但基金的管理费永远都会按日计提、按月从基金净值中扣除的,这也是中国基金公司频繁发行基金扩大规模的原因。
另外基金还有托管费,基金托管人一般是银行,有少部分是券商,托管费也是持续收取的,没有任何优惠。
综上所述,行情来了,金融行业又该吃肉了,因为中国基金公司主要是靠扩大基金规模、收取管理费来提高收入的,而不是靠基金的盈利来**,即使基金常年亏损,管理费和托管费都会照常收取。这也是中国基金公司频繁发行新基金产品的主要原因。
所以给投资者一点建议,当我们在选择基金时,首先要看基金经理过往历史业绩是不是优秀,是否经历过牛熊转换,管理基金数量不要太多,必须通过综合考量来确定要投资的基金产品。这样的基金才实现跑赢市场,获得超额收益的目标。
显然这里问的是公募基金。
第一,投资需求是硬性需求,市场是摆在那的。
第二,投资行业是依据牌照经营的行业,不是自由竞争行业,这就决定了高质量的基金产品必定很少,而且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
第三,有投资需求的人,绝大部分对于基金产品的了解和理解很浅,他们搞不清楚哪种基金是可以投资的,所以,发行新基金就会有人买。
第四,公募基金追求规模,不追求业绩,也就是公募基金行业还处于低质量竞争期,所以,基金的发展战略就是大量发行基金,壮大规模,从而赚取更多的管理费用。发行新基金的好处就是在于有投资需求的人,卖掉不**的基金,选择新的基金,如此循环,基金公司可以持续赚取管理费。基金销售渠道也会因为新基金的发行,销售新基金赚取销售费用。
从2015年股灾,基金行业稍微有点变化,基金投资者稍微对基金有点了解,不好的基金公司会卖的不好,好的基金公司开始出现更强的吸引力。但是现在还不够,还没有哪家基金公司形成很强的品牌。这需要很长时间去积累一套很好的投研体系,再吸引更多基金经理,有了更多真正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才能够有品牌效应,到时候就不是比赛规模,而是比赛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