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公司盈利是什么(基金盈利几个点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周末聊聊基金
从制度的设计上讲,股票型基金公司只能保证百分之二十的人盈利。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政策规定基金公司持有股票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即便市场下跌,也不允许全部卖空变现,只能在高位站岗。
据说,制定这样政策的理由是防止股市暴涨暴跌 。可是我们知道,在证券市场中,参与博弈的并非只有公募基金公司;好多年前中国证券市场已对国外资金放开,并且开放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如今市场博弈的主体已经非常多,如果仅仅针对基金公司一家设定这样的政策,无异于在赛场上被捆住手脚,——只有挨打的份。
再者,假如所有的基民都选择赎回,其连锁反应是:股票被迫抛售——股价下跌——基民财富缩水......,最后破产清算。
这有些像庞氏骗局,或者击鼓传花的游戏。赚钱的是那些懂得盈利后及时赎回的人,根本不是什么长线持有。
您购买基金时,对这些问题思考过吗?

原创 令狐冲 韭圈儿

这些年,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都快速发展,公募基金规模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25万亿大关,位居全球第四。

总量上令人欢喜,个体上则跟这些年的市场一样,都是结构化行情。

赚钱的基民笑哈哈,默默数钱;亏钱的基民也不少,不然今年也不会基金滞销、吐槽不断。

要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种局面,依然任重道远。

基金公司表现怎么样呢?

随着2021年基金年报发完,我们看到总利润达到了7142.96亿,尽管去年行情没前两年那么给力,依然给基民赚了不少钱。

但是,从已公布的基金公司本身的盈利情况来看,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马太效应明显。

头部公司一个星期赚的利润,很多公司一年都赚不到。

甚至有基金公司虽然给基民赚了3年钱,自己却连亏3年,每年都是8位数。

这是什么精神?

再把年初做的金融资产历年收益图放上,帮大家回忆一下前三年行情特点,对后面内容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分化的2021


由于上市公司的年报还有不少没披露,所以基金公司的公司利润只统计了39家。

我们把对应的基金产品利润放一起做成图。

大部分公司沿着趋势线排列,基金管理规模的基数大,相对来说给基民赚钱多,自己的利润同样水涨船高。

但2021年极致演绎的结构化行情,反映到图上就是有些巨无霸赛道型基金,对单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利润影响较大。

像易方达就深受“丐帮”影响,光中概互联ETF及其联接基金就亏掉了近150亿。汇添富则是“受困”于医药,也影响了其基金产品的利润。

硬币都有两面。当市场哪天反转,站在这些基金这一边的时候,就又会贡献巨大的基金利润,帮基民大把赚钱了。

但对于基民来说,这更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跟风买基金。省力是省力,但最终的结果不一定好。羊群效应是投资者亏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图上还可以看到,不少公司给基民赚了不少钱,但是自己公司利润却没上去。特别是原点附近,很多小基金公司都在趋势线之下。

这里面因素就比较多,有的是基金确实赚钱,有的可能是公司成本控制不太好。


“合理”2019/2020


相比市场风格超级反转的2021,2020和2019年就“合理”许多。

这两年,公司利润数据对外公开的基金公司都在图里,相对2021年更全面一些。

上面两张图,最容易发现天弘基金比较独特。大家也应该能想到原因,就是货币基金巨无霸余额宝。

虽然每年给投资者赚了200多亿,但是在权益市场大年,这个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像坤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在2020年单只基金同样能给基民赚180多亿。

只看公司利润和基金利润这两项指标,相对同行来说,这三年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发展快速、均衡,每年上了一个台阶。

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在某一方面做出特色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头部的基金公司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跟投资者一样,在产品布局上做好均衡配置,不“靠天吃饭”?

从这三年基金公司利润和基金利润的变迁,我们基民也能读到许多。

最大的一点感受是前面说过的,不要把自己当成一只羊,跟着大伙一起吃草。

吃着吃着,发现自己身上的羊毛没了。嘴里的草就没那么鲜美了。

所以,在选择基金上不要只奔着知名度或者说规模去。这两年的教训也足够深了。

欣喜的是,不管是在后台还是韭圈儿社区里面,大家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慢慢把外面的羊皮褪去,成为一头警觉的独狼。

另外还有一点,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基民还是选择大中型基金相对更靠谱一些。

毕竟搞好投资还是挺花钱的。

排在后面的小基金公司只能努力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