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同方基金
8月10日,新东方正式对外宣布了其教育文化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5亿人民币。
在新基金发布的现场,俞敏洪说:“我希望新东方能用二十年多年积累的经验,再加上产业基金的财力,帮助我们在座的创业者稳健地走向成功。”他始终觉得,所谓的成功不在于这个公司到底做了多大,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是否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
持续做投资的新东方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黑科技、新技术不断改造每个行业的今天,教育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深刻变革,对于新东方来说,它需要不断拥抱新知识,新模式,新机遇,运用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资本运营。
新东方过去一直在教育领域进行投资,在2010年成立了投资合作部,确立了互补型投资策略与基本定位;2015年,投资合作部改组为投资事业部,也由互补型投资布局升级为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目前,新东方投资事业部已累计完成近五十个教育相关企业的投资,合计投资额数十亿人民币。他们希望借助教育领域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改变中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但新东方的资金和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投入上,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
这期基金的LP们包括中信信托、中国工商银行、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诺亚财富、前程无忧、尚德教育、高顿财经等机构和企业。对于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赵征表示,基金将主要聚焦教育产业及延伸的泛教育文化领域,主要投资于早期成长期的项目,天使阶段不会涉及。基金预计投资企业不超过30家,主力项目单笔投资金额为2000万-1亿人民币之间。
一起做新东方文化产业基金的尚德机构,是新东方的被投企业之一,2018年3月,尚德机构在美股上市,为新东方带来了不小的回报。除此之外,掌通家园、凯叔讲故事、决胜网、达内科技、高顿网校等等都是新东方投资的教育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新东方已经投资了近50家企业。
成为下一个新东方
正式发布15亿人民币的教育产业基金、为商学院“东方坐标”举办开学典礼,这两件事放在同一天去做,俞敏洪说自己是“故意的”。
到场的三十多个教育公司的创始人经过了新东方的精挑细选,目标很一致——成为下一个新东方,这件事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的。
至少要做到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
第二,对教育这个行业有发展情怀和发展理想,一定要有点理想主义色彩。
第三,与新东方起家时从零做起,从一个班做到一百个班不同,现在的教育行业都是纵横交错的立体型的商业模式的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和人工智能结合又有新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又可能有新的模式……任何新领域的出现都伴随着新的商机、新的机会。
俞敏洪认为,这种情况下,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完成。首先,抓住机会的能力,这主要靠两点,一是个人敏感性,一是资源。
“我一直认为个人和团队的敏感性是抓住下一个机会的最重要的条件。”他举项羽和刘邦的例子,战乱年代里只有项羽和刘邦是造反最大的领袖,不是没有别人,而是他们二人抓住了先机。但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道理很简单,看待未来的眼光不同,项羽仅仅局限于独霸一方,虚荣心得到满足即可,而刘邦考虑的一直是如何拿下天下。
投资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但钱来的容易有时是坏事
一切资源里,最重要的还是钱。现在的创业公司如果没有钱作为后盾,大部分无法支撑下去。现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已经很普遍——可以通过拿到投资人的钱,来使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财力,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探索打下基础。
“所以我们现在发现一半的教育公司是不挣钱的,但依旧在蓬勃发展,这就是因为有投资人在背后支持,这是他们对你未来的商业模式有信心。”俞敏洪说:“这个事情在我们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发生的,那时候你亏钱一个月就不可能有活的余地。我刚开始做新东方时借了两千块钱,一个月没睡着觉,那对我来说时一笔大钱,当时我在北大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20块。我那时候要给学生上托福课,买了一套磁带60块,一半的工资,买完以后天天发愁,那半个月的吃喝怎么办。”
“哪像你们现在,拿着我们大笔的钱,最后公司倒闭了,跟我说’俞老师对不起,把你的1000万花完了,最后倒闭了也是没办法,下次创业的时候考虑给你点股份。’我就说挺好,继续努力,下次有好的商业模式我还继续投,你看我们现在的投资人多伟大!”
他直言钱来的太容易不是好事,以至于真正对钱负责人的心态会下降。
有一次新东方投资了一家公司,给了对方一两千万。投资之前俞敏洪去看,创始人和员工一起坐在一个完全不起眼的工位上办公,投完半个月再去看,老板就搬到很豪华的办公室里了,他开玩笑说:“不是自己的钱就不心疼。”
这个简单的例子是为陈述创业者心态的改变,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创业慢慢就变成了为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为融资而融资,如果把为客户服务的心态放在了第二位,是一定有问题的。
另一方面,新东方想要通过投资教育领域,借助教育领域的生态圈产业链,来改变中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然而,新东方的钱是不够的,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对于这一点,俞敏洪现场半开玩笑的立下了军令状:“钱要成倍的回来,还要成倍地投下去,让它永远为中国教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