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还不上了怎么办?

jijinwang
今日为什么这么多千亿市值的股票涨停?因为下单的是公募和私募基金,宁德时代都可以拉6.6%,散户不可能的。反而基本面好的优质大盘股比如融捷股份 比星源材质还涨得好,隆基涨6%,比大部分光伏股票涨得好。并不等于中小盘股弹性大的逻辑随时都成立,不一定。之前中环股份和京运通一样的逻辑,中环比京运通涨得好,更抗跌。板块行情起来,基本上和市值大小无关。机构在这种行情下,喜欢买基本面好、市值更大的低估值票。当前行情下,这种模式是有防守思维在。

一:私募基金逾期不兑付怎么办

(提请注意,本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大概3300字,阅读时间15-20分钟。请动手分享,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份的亲戚朋友,防止上当受骗。)

在法律援助律师公益服务期间,就有人电话咨询,说自己购买的私募基金产品出现兑付危机,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跑路,问我怎么办?

我一心想,正好有私募基金从业经验,就帮他查了一下,发现了这家基金管理人已经涉嫌多起诉讼纠纷:

再查一下相关的新闻,果然不出所料:

看着这两年来的新闻,竟然有一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感觉。其实逾期兑付刚一出现,他就已经意识到出现问题,赶紧联系了当时的客户经理,还好之前就认识,对方回复说:“受疫情影响,无法为客户转出资金,只能办理展期。”

这次是展期之后的再次违约,于是他只好去朝阳法院立案庭起诉,在跟引导员说明来意后,引导员对他说,最近有很多品今基金的投资者都来法院立案起诉,让他给法律援助热线打电话咨询一下。”

既然上了新闻,成了社会事件,那么我们也有理由公开评论这家基金了。

我第一时间,先帮他查了一下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因为在前几年,工商局与基金业协会口径不一致,有很多名称中带有“投资”、“基金”、“投资管理”、“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的公司其实不是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正规机构,自然不能做私募基金相关的业务。

然后我再通过天眼查,查询到了品今基金的实际控制人最终指向了这两个人——陈硕罡、杨珖。

虽然北京品今控股有限公司跟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看上去只是名称类似,但是股东完全不一致。但是,如此巧合必有妖。

再查,发现品今基金过去三年频繁变更股东、高管。而这个与协会的要求完全相悖,有常识的朋友都能看出来,频繁变动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稳定。能够解释的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这家基金只是一个壳,没有实体,可以随意被买卖;第二,这家基金背后控制的另有其人,他在通过其他人来代持,规避监管,隔离自身风险。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再往前查了一下公司的变更记录,果然,公司在2012年初,是由北京品今控股有限公司设立,随后年底变更股东,成为杨珖独资。直到2019年,杨珖才退出股东,直到公司经过数次变更。

杨珖这个人很好查,天眼查就有他的简介,一般这样的企业家/成功人士,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词条。

再往下查,彻底证实,杨珖这个人曾经是(现在可能做代持,可能彻底切割)品今系的老板,但是现如今已经与品今系做了切割。时间节点与私募基金暴雷时间重合。

另一个实控人呢?也很好查,有百度词条。关键词:80后,耳东影业公司实际控制人。

这一条线索就很清晰了——募集到的资金,并没有告知投资者投资领域、目标,实际上是投向关联的影视公司。经过核查中国证券报1月25日的报道,做到了信息相互印证。

客户听到了我的分析,才感觉到自己真的被骗了,之前的疑惑都得到了印证。客户非常气愤,接下来就是想办法维权了。

第一步:首先建议向基金业协会投诉。

1、登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https://www.amac.org.cn”,点击“信息公示”栏目的“私募基金相关机构公示”。如下图:

2、点击“私募基金管理人综合查询”,就能够查询到基金管理人了。这里需要对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合格投资者做一个解释,对于没有投资经验的小白只要记住下面这些就能明白:

基金管理人顾名思义就是管理这个基金的公司,一般都是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经纬中国、红杉、真格、金沙江等等,都是基金管理人。

基金产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金融产品,如果你是买的股票,那么基金产品一般会是XXX号私募基金、或者XXX投资计划、或者XXX期。如果你买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那么基金产品一般是有限合伙企业。

现在根据协会的规定,基金产品都必须进行托管,即账户要专款专用,由银行、证券公司进行托管、监督。

合格投资者,牢记:只能是有钱人,买一只基金产品出资100万起。

3、在检索中输入基金管理人名称,就能查询到这家公司是否登记,以及各项主要信息。

4、如果我们要投诉这家公司,则点击右上角的“投诉”,如实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关附件。后续会有协会负责人主动联系你。疫情期间,基金业协会咨询窗口月坛大厦不对外接待。(咨询热线:400-017-8200)

当然,投诉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维权的开始。

接下来,我又给他分析,这家公司现在涉及的诉讼很多,且已经有很多投入资金更大的投资人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公司几百万的银行账户。对他来说,轮后冻结也无意义。那么怎么办才好呢?

经过我的分析,这家基金问题非常多,诸如存在“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公开募集”、“拆分基金份额”、“通过关联方安排进行刚性兑付”、“随意违约”等等。而这个人的份额实际上也是承接上一个人的,说白了,就是上一个人趁着形式好,要退出,由他接盘了。

那么,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导致《份额转让协议》无效呢?因为向基金公司追责,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向个人追责,请求法院认定合同无效,恢复原状,返还财产。那么,他就能过避开“死局”,得以求生。确认合同无效的好处在于:第一,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第二,诉讼费通通70元,减少诉累。

想到这里,我赶紧查询相关的规定和司法判决。

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0)京民申5575号民事裁定书中,北京高院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据此,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可认定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七条、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或个人募集资金。

首先,该法中并未明确规定违反上述规定的基金合同及基金转让协议无效;其次,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行为仅发生在特定投资者内部,双方系平等投资主体,一方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基金份额。向不合格投资者转让私募基金份额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并不导致任何第三方权益受损,该转让行为亦未损害国家、集体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私募基金引入“合格投资者”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护投资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风险提示与风险阻遏作用,是行政管理的需要。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七条、第九十一条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因此,北京高院认为,即使基金公司公开募集,向非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也并非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即,合同依然有效。

看来,走“确认合同无效”这条路不可行。民事走不通,行政监管、自律监管不清楚何时回复,是否可以走刑事?

答案是可行的,涉及私募基金的犯罪主要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如果严重违反私募基金募集行为法律规定,扰乱金融秩序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以及《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可能会被认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集资诈骗罪,最根本的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所募他人资金占为己有的目的,比如肆意挥霍。

2018年,随着“阜兴系”暴雷,监管机构开始严厉打击私募基金非法集资刑事犯罪。所以这一政策利好维权的投资者。2019年两高一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因此,对于是否立案、以及罪名的认定,经侦、检察院都是非常谨慎的。如果属于商业风险、或者单纯因为资金链断裂、利坏消息导致的集中兑付,不存在挥霍、滥用或者将投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情形,很难认定为刑事犯罪。

总结:

对于包装复杂、动辄上百页招募说明书、几十页基金合同的金融产品来说,本质上就是通过眼花缭乱的术语,让普通投资者蒙圈,实现套利。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而客观,这正是《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义。一旦起了纠纷,个人的维权将是漫漫长路。

永远记住一个朴素的道理——天上掉馅饼,砸到你的概率是70亿分之一,比联系被雷劈三次变身“雷神”的概率都低。

所以,管好你的钱袋子,保住自己的现金流,这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永远不会有错的道理。


二:私募基金跑路了怎么办

你买了私募基金,现在兑付不了了,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能自己承受,找谁都没有用,根本无法维权。

投资基金是有风险的,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都有可能**也有可能赔钱,在买基金之前就应该了解基金的投资风险。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有几个疑问,你看看自己到底是属于哪种情况:

一、你是在哪个平台上买的私募基金?是什么私募基金?

买基金应该在正规合法的平台上进行购买,正规平台上的基金都会受到资金监管,基金**赔钱都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无法维权。如果你是在非法平台上购买的私募基金,那么你有可能被骗,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保留证据立即报警。

二、你说兑付不了是一分钱都没有给你兑付吗?

如果是一分钱都没有给你兑付,我感觉你应该是遇到诈骗了,立即报警吧!

三、一般情况下卖出基金都用“赎回”的字样,而你在提问中用了“兑付”两个字,我怀疑你买的不是私募基金,而是私募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私募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非常高,通常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二倍,不保本不保息,风险非常大,私募基金公司通常把募集到的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如果这个私募基金公司是正规合法的公司,你就无法维权。

以上是我对你提出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三:被私募基金骗了怎么办

私募基金是指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购买私募基金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购买。投资私募基金是有风险的,但是选择一家信誉良好、风控管理合规的基金公司,有助于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众安基金携手国泰君安证券和中金公司为广大投资者,网民用户提供安全、稳健、便捷投资理财服务。

四:私募基金亏损了怎么办

私募基金亏了公司不负责。
投资的亏损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都是由投资者自己承担的。按照私募基金的性质,是不保本的,存在亏损很正常。作为一家私募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都是有相应的投资组合,以此综合方式抵御相应的涨跌风险,保证一定的收益。
如果投资私募基金遭遇亏损,经过查实,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内部管理造成的,那么其内部管理人员必然要承担相应责任。
对广大私募基金投资者而言,最应该警惕的私募基金风险可以分为六大类:
一、信息不透明的风险,由于私募基金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风险,凡是涉及投资运作及管理的过程,例如投资方案、资金转移及项目跟踪管理等过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二、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较低。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参与私募基金投资,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后也对应着高风险,很多投资者并没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投资需重点关注此类私募基金风险。
三、基金管理人导致的私募基金风险。
由于缺乏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基金经理门内的管理能力、行业地位及市场认同度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的市场环境,一部分基金经理能够凭借精准的投资为投资者带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经理则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基金项目一般是以合伙形式成立的,但受到专业、地理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并不能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道德风险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私募基金风险。
五、项目融资缺乏专业度。
项目融资一般需要很高的实务经验及专业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经理或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监控、管理项目融资。
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
部分私募基金会通过故意夸大收益、隐瞒项目等来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而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众存款。

五:私募基金赔了怎么办

具体要看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是如何规定的。
如果投资人的钱亏了,公司后续融资就有一定困难了。而对本期基金来说有面临清算的风险,就是根据出资比例和公司实际情况返还投资人的钱。
基金要么公募要么私募,没有有限合伙基金,有也是违法的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或许本来有投资,一般都是赌博类的,博大了自己拿,亏了就跑路或者赖账,甚至新账抵旧账。所以这样的基金合同基本没有法律效应,如果不如期兑付,建议报警立案诈骗,同时找金融办和证监会。
看你有没有商业意图,如果努力为公司盈利还亏本了,个人应该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是有意的肯定需承担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