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支新基——某安均衡优选混合,成为继某安成长混合之后,又一支因业绩不佳而出名的网红基。该基金2月9日成立,规模8.2亿元,2月10日当天上涨1.34%,随后牛年开市以来仅12个交易日,一路暴跌,截至目前累计收益-17.62%。新基金有6个月的建仓期,从该基金2月10日当天的涨幅和后续表现来看,其必定是在9日、10日两天火速完成建仓,仓位比例至少在80%以上,持仓也大多是经理一向偏好的光伏、军工、新能源等高位抱团股。反思这次职业投资人遭遇的滑铁卢,投资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短期市场极难预测。该基金之所以火速建仓,无外乎是对短期市场极其乐观,但没想到市场立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即便是有12年丰富经验的职业投资人,对短期市场的判断也可能完全错误,那些现在仍然热衷于追网络大V对大盘的短期预测做高频交易的人,好自为之吧。。。[微笑]
2、谨慎追高。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个股估值的锚,再好的公司总有一个合理的估值和价格,即便机构抱团也不可能使股价长期维持偏离内在价值的过高估值,估值一旦过高,短期的波动必然加大。因此谨慎追高,全仓追高更需谨慎![黑线]
3、不要重仓持有单一基金。投资主动偏股型基金,逻辑是依靠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和择时为投资人获取收益,除了要面临股市本身的波动风险外,还有基金经理操作失误的风险,选股和择时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是人就有出错的可能。因此基金投资应该适度分散,一般优选5支左右的基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搭配。[灵光一闪]
一:广发均衡优选混合A是什么基金
活期宝,基本都是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收益在4-4.5之间4还有你可以看看证券公司有没有
二:广发均衡优选混合基金010379怎么样
6亿吃进大商股份933万股,占股份比例的3。18%,是第一大流通股东。 此外,在新股申购上,广发策略也投入重兵,参与中行网下、网上申购,两者合计拿到中行15498万股,居所有基金的首位,成为中行第三大A股股东。 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判断: 第一,在广发策略的初期建仓中,由于研究平台与广发系其它基金一致,因此采取了跟随策略,继续追加了前期广发系基金持有的一些品种; 第二,该基金看好的主题与以往有持续性,那就是具有稀缺性的资源类股票和消费升级股票,以及一些技术型公司。三:广发均衡优选混合基金010534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基金去年今年的表现都还不错,如果能保持业绩,是可以参与购买的。但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任何一个明星基金都如此,如果买了,也建议走一步看一步,发现不对了,也要及时退出。易方达价值精选(110009)的表现就比较平庸了,虽然不是最差的,但也只能算中等。而且盘子似乎也稍大,如果有盈利,换个基金是可以的,或者在观察6个月左右再做决定也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四:广发均衡优选混合A基金净值
进入2021年,爆款基金频出的趋势丝毫不减。此前,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旗下4只基金在2021年首个交易日开始募集并一日售罄,因此上述基金管理人也分别在1月4日、月5日发布上述产品提前结募的公告。
份额发售公告显示,广发兴诚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的募集上限分别为120亿元、100亿元,而中欧悦享生活混合、景顺长城核心招景混合的募集上限则为80亿元。同时,份额发售公告也指出,该4只基金将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募集规模的有效控制,但上述4只基金当前均未公布确认后的比例。渠道消息称,该4只基金募集规模已超500亿元。
从上述4只基金的名称可以看出,该4只基金都不是创新型基金,唯一的共同点是均为混合型基金。沪上某大型公募策略分析师认为,此时正值一季度“开门红”时期,渠道营销动力足,叠加近期A股走势较强和4家基金公司的“头部光环”,是造成这4只基金成为“日光基”的主要原因。
原文链接
◆百亿基金频现市场 需建立主动管理体系
金投网 2021.1.11
2020年权益类基金的杰出表现急剧上升。今年开市仅5个交易日,又诞生了6只认购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权益基金。
采访的多家基金公司和从业人员表示,在居民资金需求增加,基金业绩释放的背景下,基金追逐高层基金经理的现象有可能趋于正常,数百亿 的资金会经常出现。但是,管理规模的急剧增加将对产品投资管理和过剩的业绩产生影响。基金公司仍需要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吸收优秀的投资人才,努力实现规模和绩效的良性循环。
百亿基金频繁出现在市场中 大规模可能难以获得超额收益
许多基金行业机构和人士表示,家庭资产配置向股票市场的转移,公开发行的出色表现以及主管基金经理相对稀缺,导致了数百亿股股票基金的不断涌现。资金泛滥,管理大型资金的麻烦也出现了。如果产品的规模无限增长,则产品的性能最终将接近市场指数。
建立更好的主动管理系统 实现规模与绩效的良性循环
从数百亿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来看,过去大型基金的确不算突出。许多行业专业人士提醒,在股票基金蓬勃发展的时代,基金公司仍需要练习内部技能,建立更好的主动管理体系,并在整个市场上挖掘优秀人才。只有实现稳定的增长以及规模和绩效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基金业稳定而深远。
原文链接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下调管理费,背后原因是…
中国基金报 2021.1.10
继机构定制债基密集降低管理费后,机构占比较高、机构定制或部分新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也出现大面积下调,一场“降费潮”对该类产品的传统费率结构或产生冲击。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在机构资金话语权抬升,基金规模效应,产品提升竞争力需求,以及让利投资者趋势下,国内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下降或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基金业的行业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基金公司也会更加重视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的长期业绩。
机构资金话语权抬升,近6成机构权益基金管理费低于1.5%
自2020年12月份以来,北信瑞丰丰利混合、新华积极价值灵活配置混合、红塔红土稳健精选混合、国联安德盛安心成长混合、国联安睿祺混合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布降低管理费公告,上述基金最新年管理费率多数降至1%、0.8%、0.6%。
据统计,目前机构占比超5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大多数产品管理费率已经跌破1.5%,0.6%、0.8%管理费率结构的产品占据多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8日,在2020年中报时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50%的906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费低于1.5%的基金数量多达532只,占比58.72%。其中,管理费0.6%的产品数量303只,占比33.44%;管理费0.8%的产品数量65只,占比7.17%,上述两者是目前降费后采用较多的费率结构。
事实上,在机构资金的影响下,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呈现下降势头。
近四成新基金费率低于1.5%,降费趋势或让中小公募承压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平均1.5%年管理费“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将成为历史。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8日,自2020年下半年成立的45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费低于1.5%的产品数量多达172只,占比高达37.89%。其中,天弘睿新、天弘聚新、永赢鑫享、永赢稳健增长一年等产品,管理费甚至降为0.4%,一度震惊市场。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投资者申购主动权益类基金,还是着眼于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和长期业绩,对管理费的变化并不敏感;从基金公司角度看,降低管理费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但会导致基金公司收入下降,继续加速行业的分化。行业人士也坦言,降低管理费对中小公司的生存压力却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