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达股吧

jijinwang
机构调研最新动向!
1、瑞芯微
深度受益AIoT时代机遇,业绩表现大超预期
下游需求高度景气,2020Q4业绩率先放量
  
2021年4月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2020年营业收入为18.63亿元、同比增长32.37%,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3.20亿元、同比增长56.31%。根据业绩快报推导,公司2020Q4营业收入为6.38亿元、同比增长36.32%、环比增长15.79%,2020Q4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67.95%、环比增长36.46%。由于公司长期保持较好的市场前瞻性并深耕潜力较大的AIoT赛道,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20/5.75/6.77亿元(原值分别为2.33/2.85/3.64亿元),EPS为0.78/1.39/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8.4/54.8/46.5倍,维持“买入”评级。
  
优质公司享有较强成本转嫁能力,2021Q1业绩加速成长
  
2021年4月7日,公司发布2021Q1的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Q1营业收入为5.6-5.7亿元、同比增长106.81%-110.50%,2020Q1归母净利润为9900万元-11690万元、同比增长210.46%-266.59%;进一步,由于2021Q1计提了2780万元股权激励,叠加政府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1Q1加回股权激励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9970万元-11170万元、同比增长约259.80%-303.10%,即经营活动呈现出了更强劲的增长态势。2021年3月31日,公司向客户发布产品调价通知函,内容为:受上游成本上涨和产能紧张影响,4月1日开始瑞芯微各系列芯片将进行不同程度涨价,体现出了公司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
  
AIoT领域全面开花,海思补位机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受益于疫情转变了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依托长期的技术积累,2020Q3-2021Q1瑞芯微的产品在视频会议系统、人脸闸机、扫地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国产安防终端厂商出于对海思中高端安防ISP芯片供应能力的担忧,逐步寻求替代供应商,这给瑞芯微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2、百合花
高性能颜料进入放量期,有机颜料龙头开启国产替代
我国有机颜料赛道冠军,成长空间逐步打开。公司主要产品为经典和高性能有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着色。作为我国有机颜料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目前拥有年产4万吨有机颜料和1万吨配套中间体的生产能力,产品覆含200多个规格,具备全色谱生产能力,可满足下游差异化需求,是我国兼具规模、产业链一体化、品类优势的有机颜料龙头厂商。环保安全监管政策趋严,小、散、不规范的企业不断淘汰,有机颜料行业加速集聚。公司目前10%的全球市占率,行业龙头提升空间巨大。
  
扩产环保型、高性能有机颜料打开中期成长空间。根据有机颜料专业委员会,全球颜料产量约100万吨,其中有机颜料产量约40万吨,包括了经典有机颜料和高性能有机颜料。目前全球高性能有机颜料产量比例约为15-20%,但销售额比例却达到约40-50%,并以10%左右的较快速度增长。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壁垒,目前市场主要被德国巴斯夫、瑞士科莱恩、日本DIC等外企垄断。高性能有机颜料不仅具有经典产品颜色鲜艳、着色力强的特点,而且耐光、耐热性也更加优异,使用安全、环境友好,在中高档涂料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拥有高性能有机颜料产能达1.3万吨,占产量约1/3。包括了DPP、偶氮缩合、苯并咪唑酮、喹吖啶酮、异吲哚啉、二噁嗪等。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将在DPP、永固紫、喹吖啶酮等高壁垒、高盈利、高成长性品种上不断扩大产能,打开短期、中期的成长空间。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一体化打开长期空间。颜料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化工材料及中间体,下游色浆、色母粒,应用于油墨、涂料、塑料、橡胶等行业。中间体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颜料生产至关重要,并对利润有显著贡献。对此,公司近年不断向上游中间体环节延伸,高性能颜料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关键中间体4-氯-2,5-二甲氧基苯胺(4625)、色酚系列、DB-70、DMSS等大部分用量均是自产。同时,远期公司产业链具备向下游环节色浆、原液着色延伸产业链空间,长期增长路径清晰。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7/25.98/29.45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3.56/4.36亿元,折合EPS为0.79/1.12/1.37元/股,分别对应21.8/15.3/12.5倍PE。考虑公司高性能颜料产能的持续投放以及中间体产能投放,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会有显著的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一:芯瑞达股票股吧

4月15日,芯瑞达(002983.SH)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3542万股,发行价格为12.97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2.98倍。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业从事新型显示光电系统、健康智能光源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从光源设计、光电系统设计、显示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外观设计、产品制造及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扣除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7996.53万元,同比增长24.07%。

4月15日,芯瑞达将放开网上申购,该股有哪些值得

市场开拓周期长,营运资金或不足

在4月15日芯瑞达发布的最新版招股书中,公司自行披露了21个风险,其中有4大风险能够较为直接地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分别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开拓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导致的营运资金不足风险。

首先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属新型显示、健康智能照明行业,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不断出现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此外,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型显示产业、健康智能照明产业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国际知名平板显示厂商及光电系统供应商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其他企业的竞争,若公司不能持续提升以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将受到影响。

其次为市场开拓风险。公司的客户开发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多个流程,通常需历时六至十二个月,进入客户的门槛较高,客户开发难度较大。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若公司不能成功的开发新的客户资源,将会对未来经营业绩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也不容忽视。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公司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分别为2.70亿元、3.15亿元和2.90万元,占当期生产成本的比重为80%左右,占比较高。未来,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度、超出预期的波动,而公司又难以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完全转移至下游客户,则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最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导致的营运资金不足风险。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公司应收款项及存货规模逐渐增大,导致部分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并占用了公司大量运营资金。未来,如果公司不能根据自身的运营资金状况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或因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应收款项及存货规模进一步增加,公司将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当期净利润

2019年6月14日,发审委就公司招股书发布了反馈文件,就公司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的问题提出了43个疑问。其中,有两大问题值得特别

据4月15日的最新招股书,芯瑞达自2013年6月以来,进行了1次股权转让和5次增资行为。据招股书,2017年1月,芯瑞达有限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开始了频繁增资。仅4月到6月之间,就有3次增资行为。

根据历次增资价格的公允性问题,发委审向芯瑞达提出了问询,“增资或股权转让的价格及确定方式、公允性,对应上年及股权变动当年的市盈率;相邻增资或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如存在,请说明原因。”

以下是公司历次增资情况。

公司第一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3年6月,为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对于定价,公司称,“本次转让价格为1元/出资额。本次股权转让时,芯瑞达有限设立仅一年,尚未实现盈利,故以每股净资产(约1元/出资额)作为定价依据”。

公司第二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6年6月,为有限公司的第一次增资。实际控制人彭友及其夫妇控制的鑫辉投资分别认缴3000万元、1000万元。对于增资价格和依据,招股书称,“本次增资价格为1元/出资额。本次增资系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同比例增资,增资过程中持有公司5%出资额的股东王鹏生因自身原因,放弃本次增资,且同意彭友和鑫辉投资按 1 元/出资额增资”。

公司第三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7年4月,为股改后第一次增资,引入鑫智咨询,增资价格20元/股。对于增资价格及依据,招股书表示,“本次增资价格为20元/股,参考价格以近期PE入股价60%为基础,由各方协商确定”。

公司第四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7年5月,为第二次增资,引入南山基金,价格35元/股。对于增资价格及依据,招股书表示,“本次增资价格为 35 元/股,定价依据为参考前一年度净利润,在20倍市盈率的基础上,由各方协商确定”。

公司第五次股本变动发生在2017年5月,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股本增加至1.05亿元。

公司第六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7年6月,增资引入8个自然人,增资价格17.5元/股。对于增资价格及依据,招股书表示,“本次增资价格为17.5元/股。近期PE入股价35 元/股,经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的除权价格为17.5 元/股,定价依据以此为基础,由各方协商确定”。

此外,监管还

由于更新招股说明书后,公司2019年全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超过净利润总额。因此公司仅对2017和2018年的上述问题做了解释。2017年“受下游市场变化影响,公司2017年销售旺季出现在四季度,截至2017年末,部分客户的应收货款尚在信用期内或到期以票据结算,同时部分客户受国内货币政策、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等因素影响,回款周期变长,导致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和应收票据余额较上年末增长较大,占用了公司流动资金”;2018年,“主要系公司的应收票据增加导致经营性应收项目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资金”。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