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 男朋友 (男朋友是基金经理)

jijinwang
我有个朋友,想找个男朋友好回家过年。把目标锁定在了她做理财经理的学长身上
为了跟学长找个共同话题,10月份的时候入手了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已知:学长今年可能陪别人回家过年了,我朋友是个基金小白
问:这个基金要不要卖掉啊?天天绿油油的真心慌😭

一:基金经理做男朋友

今年A股主要大盘指数走熊,公募基金整体亏损显著,FOF基金收益同样不佳,除了几只刚成立的产品取得了不到0.5%的正收益外,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从行业配置来看,FOF基金依然更青睐固收类基金,持有市值最高的十只产品中有8只是债基。

从重仓基金来看,海富通改革驱动,工银瑞信新金融,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富国价值优势,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等产品较受欢迎,其中工银瑞信鄢耀的基金被重仓频次最多,另外TOP30冯明远和丘栋荣有多只基金也备受青睐。

FOF作为一类大的资产配置工具,有各自不同的产品收益目标,所以体现在选择基金时,出发点跟个人投资者买基金还有不少差异。

但在挑选的基金经理,尤其是主动管理基金上,仍有很多值得借鉴参考,毕竟机构了解机构,更有专业和信息优势。

被称“一年调研400名基金经理”的南方FOF部负责人李文良在挑选基金经理时,有句话是很能代表机构视角的,他说:

“我们选基金和基金经理是想挑选出各个领域,各个赛道中最优秀的那一批基金经理,类似于田径运动中的专项顶尖选手。

所以,我们认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是专注于自己擅长领域,并不断深耕,投研框架完善且经历过市场考验,且言行一致的基金经理。”

我们做了个详细分析,给大家挑了些基金经理来看。

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共有255只FOF披露了持仓基金数据。

其中FOF配置次数排在前十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有:

鄢耀(38次),王君正(28次),周雪军(28次),孙彬(21次),冯明远(19次),曹名长(18次),刘旭(17次),杨嘉文(16次),丘栋荣(14次),王海峰(14次),袁维德(14次)。

数据

TOP30信达澳银冯明远,中庚丘栋荣:成长风格vs.深度价值,今年丘栋荣更抗跌

冯明远和丘栋荣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一位擅长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投资,一位偏爱以低估值为核心的价值投资,详细情况不做赘述。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很显然,丘栋荣的基金更抗跌。

数据

工银瑞信鄢耀,王君正:钟情金融地产,能“单打”也能“协作”的最佳拍档

鄢耀,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德勤华永做高级审计员,在中金任分析员,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目前在管基金7只,管理规模为218.69亿。

王君正,曾任泰达宏利基金研究员,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金融地产研究组主管兼基金经理。2013年8月起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在管基金6只,管理规模为149.37亿。

目前二人共同管理2只基金,分别是工银瑞信金融地产A和工银瑞信精选金融地产A,还有一只工银瑞信新金融A,王君正在2017年10月时退出管理。

数据

鄢耀专注大金融板块,管理的产品曾经获得2014年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冠军,之所以名气不大,可能是他身上大金融的烙印太深了。

虽说鄢耀钟情一向不被市场看好的金融地产板块,但他确是一位被专业机构偏爱的“隐藏大牛。”

在14多年的从业经历中,鄢耀并不是只满足于在银行,保险,券商,地产四大板块建立的比较强的能力圈。

他曾说过,除了50%精力继续深耕大金融领域外,剩下50%的精力

这就形成了鄢耀投资风格总体上偏均衡成长,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仓位较高,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个股持仓较为分散,长期以银行股打底。

鄢耀的最佳拍档——王君正也是地产,银行和保险的标签,专注地产和金融的投资,均衡配置,长期持有,善于择时。

他的第一只基金——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就是和鄢耀一同管理,且一直管理至今。

选股思路上,王君正重视基准,他认为只有构建认知,才能逐步了解行业偏离度,所以在行业的选择上,虽然他有自己的专注方向,但在配置的时候,还是选择均衡和分散配置,一般单个行业的配置比例在20%甚至更低。

海富通周雪军:代表作海富通改革驱动连续3个季度成为FOF第一重仓基金

周雪军2008年加入基金行业,加上今年这次,已经相继经历了2008年,2012年和2018年四轮牛熊转换。近10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在管基金7只,管理资金规模233.28亿元。

数据

周雪军投资覆盖的行业包括大金融,大消费(包括医药),TMT,上游周期和中下游制造业,产品业绩出色,控制回撤能力强,代表基金为海富通改革驱动。

数据

今年一季度,有26只FOF重仓配置周雪军管理的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在全市场排名第一,而这已经是海富通改革驱动连续第3个季度成为FOF第一重仓基金。

从基金的收益曲线看,该基金其实在成立的前几年表现平平,与比较基准几乎不相上下,从2020年初开始,超额收益开始特别明显。

与此同时,前年和去年的规模实现了翻倍的增长,2019年底规模为3.31亿,2021年底规模为175.25亿。

数据

周雪军入行前先在地产公司工作了2年,后又先后在地产,银行,建筑建材等行业做研究员,所以对大金融和周期品比较熟悉,对宏观经济策略也有较多涉足。

2012年6月,周雪军开始当基金经理,当年恰逢地产和银行整体表现较好,市场风格与他的能力圈恰好匹配,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3年,市场掀起成长股浪潮,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电子股走强,被触及“知识盲区”的周雪军认为自己业绩表现一般,于是他花了2年时间把能力圈拓展到了TMT科技板块。

而现在,他所覆盖的五大行业:大金融,大消费(包含医药),TMT科技,周期品和制造业,涵盖了成长股,价值股和周期股,相对在不同风格的市场中,能表现从容。

富国孙彬:新生代基金经理,代表作长期排在市场前40%

孙彬自2012年入行,曾担任国泰基金研究员,2016年7月加入富国基金。目前在管8只基金,总规模为192.97亿,投资年限刚好满3年。

数据

代表作富国价值优势,股票仓位基本保持在90%以上,从2019年8月左右开始,该基金长期排在市场的前40%,很少很少拉胯到平均市场之后。

这与孙彬的投资理念有很大关系,他强调淡化择时,采用行业均衡配置,个股适度分散的持仓策略来应对潜在的风险环境,从前十大持仓可见一斑,既包括银行,消费,医药,能化等传统赛道股,也包括新能源,材料等科技成长股。

中欧曹名长:价值投资老将,留足安全边际,注重长期业绩

5月10日,在聪明投资者盘点的擅长低估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中,曹名长入选。

作为一位比较少见的坚持深度价值的“元老级”投资老将,到目前为止已有15年多时间的投资经理生涯,年化收益率近17%,长期业绩非常优秀。

由于性格,成长经历以及自身能力圈等原因,使得曹名长一直坚持深度价值投资。

数据

他曾说过,“选择了深度价值投资方法,在牛市就是很难跑赢指数,但重要的是留足安全边际,注重长期业绩。”

中欧另一位猛将袁维德此次也入围FOF基金配置十强。

2015年,袁维德随曹名长一起加盟中欧基金,团队希望他能融合价值与成长,给团队带来更多新兴视角和研究成果。

曹名长和袁维德曾共同管理过基金,但目前袁维德在管的4只基金都是个人独自管理,总管理规模近250亿。

数据

之前曾与曹名长一同管理过中欧潜力价值和中欧成长优选回报,但在今年2月退出管理。

“估值合理”是袁维德最核心的选股策略。

他会基于“世界以不确定性为主”的底层思维来做投资,主张将**的预期押注于公司层面,只买估值和质量匹配的公司,低估值和好公司优先,景气度次之,并将目光先着眼于排除公司投资面临的潜在风险。

这些投资逻辑在其重仓中也展现淋漓。代表作中欧价值智选回报,近几个季度前十大重仓如下:

数据

大成刘旭: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连续6年排名行业前50%

连续六年业绩都能排进前50%的基金,目前市场上不过5只,而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

今年4月,聪明投资者刚和刘旭进行过一次深入的交流,发现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缜密的投资逻辑。

首先,刘旭的回撤控制与超额收益可以主要归结为一个原因——精选个股。 总体来说,刘旭偏价值风格,在股价低估的时候,他会大胆买入并且敢于重仓。

其次,刘旭始终秉持“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这里的“不变”指的是风格保持一致性。 刘旭的换手率偏低,年换手仅一倍多。他持股周期极长,前十大重仓中,绝大部分个股都持有在1年,2年以上,部分个股持有3年以上,换仓动作很少,很有定力。

最后,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刘旭的持仓始终均衡分布在多行业,没有出现单押行业,或者持有较多抱团股的情况。

易方达杨嘉文:用逆向投资的思路挖掘并买入非热点的好公司

杨嘉文,管理学硕士,具有10年基金从业经验,曾任大成基金研究员。2014年11月加入易方达基金任消费行业研究员,2017年年底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数据

管理时间最长的是易方达科瑞。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4日,任职总回报达85.20%,任职年化回报达14.99%,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6%。

杨嘉文非常注重安全边际和回撤控制,行业配置比较均衡和分散,在选出好公司的同时兼顾好价格,寻找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公司。

相比于景气度,杨嘉文更看重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估值水平,他认为用好的价格买入一个被市场忽略而又在默默进步的公司,既能分享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又能获得估值提升的期权,但估值相对便宜只是挖掘潜力个股的原因,买入的真正理由是公司竞争力较强而且在经营上持续进步。

投资方法方面,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倾向于用逆向投资的思路挖掘并买入非热点的好公司,注重估值和商业模式。

组合构建方面,杨嘉文主要投三类股票:70%投资非热门行业中的好公司,20%投资热门行业中具有优势的非热门公司,还有10%投资非热门行业中未来空间比较大的中小市值公司。

银华王海峰:均衡配置,不贪胜不豪赌不执拗

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海峰正式入职银华基金,历任研究部交通运输,钢铁,化工等行业研究员,兼任大宗商品组研究主管,目前在管4只产品。

数据

早期对非常广泛的大周期行业有了深入的研究了解,但王海峰并不局限于传统周期行业的研究,将投研能力圈不断外扩,深入研究了消费,科技,金融等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

王海峰逐步成为一位能力圈广泛的复合型人才,涉猎广泛,思路开阔,为“均衡配置”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

区别于大部分投资者花大力气研究个股,王海峰倾向于用“周期框架”,花力气去搞清楚大方向上的投资逻辑,挖掘中期景气度向上的行业。

在6年多的基金经理生涯中,王海峰也逐渐形成了“三不投资原则”:

1, 不贪胜,在行业和个股布局上偏左侧买卖,只赚到该赚的钱,一般不去追求高点。

2, 不豪赌,不赌一个风格或一个方向,均衡配置金融,周期,消费,科技四大方向。

3,不执拗,客观地听取意见,审慎判断,及时认错,防范小错酿成大错。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


二:找基金经理做男朋友好吗

必须有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证,除此没有其他限制。连徐翔中专文凭都能当私募基金经理

三:男朋友是基金经理

大盘大跌,基金巨亏,基金经理也坐在火堆上被烤焦!
男人压力很大,女人无法体会。
即使有钱,找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也不容易啊。
附注:每当球赛、熊市,避孕套的销量就大跌。

四:高杉基金经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炒股;如果你恨也一人,就让他去炒股”。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因为股市是天堂,可以让很多人在股市中发财,不用出卖体力,不用看领导的脸色。但是股市也是地狱,可以让人倾家荡产,甚至会妻离子散。很多人之所以进入股市,就是奔着发财这个目的来的,想着在股市里赚大钱。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进入股市,最终的结局都是亏损累累,黯然离场,然后又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的进场。我们只看到了在股市中赚大钱的,却很少

我见过在股市中亏得最惨的,是一个朋友,亏掉了90%,而且把自己毕生的积累亏光了,而且还把自己的事业毁掉了。但是他并不是一次性买错一只股亏掉的,而是在长期的投资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后巨亏的。

这位朋友以前在一家国企工作,后来觉得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很难出头,然后辞职自己做生意,开了个汽车修理厂,经过十来年时间,也积累了一笔钱,但是他从来不炒股,也不买基金什么的,毕竟自己不懂,还是干自己熟悉的事情比较踏实。

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股市一路大涨,上证指数涨到5178点,很多人都在炒股,当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不少上涨十多倍甚至二十多倍的股票,最终他还是按捺不住对财富的渴望,开了户,进入了股市,开始自己的淘金梦。

他是在2015年初入场的,一进入股市其实还是赚到钱的,开始是小打小闹,投入个一万两万的,没想买一买进去马上就,还吃了几次涨停板,然后就信心满满,似乎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发财之道。于是开始加大投入,把本金加到了二十万。那段时间,大概赚了有十来万左右,也就是50%的收益率。

然后他在那一阶段的投资中发现,买股票就是在顺势而为,要买就要买涨得好的,这个方法确实奏效,很多股票强者恒强,在2015年5月份的时候,他把本金加到了100万,然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猜到了,2015年6月大盘见顶,个股开始暴跌。前期虽然他一直在**,但是本金不多,而当他把本金加到最多的时候,大跌来了。

不少个股连续暴跌,甚至出现了千股跌停,然后又千股停牌的奇观。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魂不守舍,每天打探着利好,认为管理层不会放任股市下跌,一定会救市。终于大盘在9月份迎来了反弹,他也看到了希望,但是当时自己的资产已经亏到只有30万了,他不甘心,于是把修理厂转让了,又筹了50万元进去,一共变成80万。

正当他苦等着解套时,股市在2016年1月再次出现大跌,当时还出现了“熔断”大跌的情况,开盘不到半小时就收市了,这一波让他再次损失惨重,80万再次变成了40万。此时,他已经彻底地绝望了,看到大市已经走弱,市场中又弥漫着“大盘会跌破2000点”的悲观看法,于是他含痛止损,清仓了股票,换回40万元。此时,一共投入的150万元,已经亏掉了110万,亏损比例高达73%。

但是事情还没完,仅仅过了一个月,A股见底了,大盘在2638点开始起涨,在2016年3月份出现大涨,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苦心,认为大盘既然见底了,风险已经过去了,更应该抓住机会博一博,然后找朋友借了10万,凑足50万元,再次入市。他认为中国股市每次大涨,小盘股上涨的空间最大,也是最快回本的办法,于是全仓买入了一只小盘股。

结果很悲催,在那一轮近千点的上涨行情中,大盘白马股出现连续大涨不断创出新高的走势,而很多小盘股不但没涨,反而越跌越惨,他也再一次巨了50%,资金只剩25万元。最后终于认输,清仓离场。还掉朋友的10万元,自己一共只有15万元的积蓄了,而自己的汽修厂已经转让,事业也没有了,只能用这15万完全维持家庭的生活,然后重新去找了一份工作......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但这就是股市,它有奇迹,可更多的还是悲剧。所以啊,各位看客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千万不要盲目投资。


五:施成基金经理

王海雄: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海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报单员、证券总部总经理助理、海口证券营业部总经理,金元证券海口营业部总经理、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等。2010年12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黄立图:6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曾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等。2011年4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
李冬卉: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资产管理部研究员等。2010年11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投资经理等。
蔡向阳先生: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硕士,8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任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等。2007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
这也是继华夏回报“熊市王牌基金经理”颜正华之后另一位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
2009年,在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中,有一部分选择去了私募基金或者是去筹办自己的私募基金。原泰达荷银稳定基金经理李泽刚、原华夏优势增长基金经理张益驰、原华夏回报基金经理颜正华、原长盛基金同益基金经理许彤都选择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