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外中资美元债 基金
所谓美元债就是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亚洲美元债即由亚洲的经济主体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中国美元债即由中国的经济主体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大多数海外发行债券的中资企业都是区域或者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拥有较好的经营发展模式,有良好的银行融资渠道与政府支持,信用基本面较好,违约率较低。二:资本集团新视野基金美元计价
本周值得
本周24日美国财长姆努钦发言称美元趋弱有利于美国贸易的言论被市场解读为“支持美元走软”,当天美元指数下跌0.8%创10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在25日失守89关口。目前投资者最
我们本周将着重讨论这一话题——
1. 本轮弱美元周期主要由美国及非美国家货币政策边际强弱决定,是非美国家经济复苏更为显著的体现。17年11月以来美元指数再度下跌,18年以来贬值斜率趋陡,除了本周美国财长的言论被市场解读为“支持美元走软”而引起的短期波动,本轮弱美元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非美国家经济边际改善更强劲的确认——(1)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成为决定汇率走势的关键变量,非美主要央行18年先后转向紧缩货币政策,尚未被市场充分price-in。虽然美国仍处于加息周期,但18年下半年大概率进入到加息后半程,而18年1月欧央行、日本央行先后宣布缩减购债规模令市场意外,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后续非美经济体继续退出量宽、引导加息的预期升温,继续对美元形成压制。(2)从本轮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来看,非美国家边际改善的趋势更强,将继续压制美元。近期高频的美国经济数据基本符合甚至略低于预期,相比欧洲等经济体的边际改善略显逊色,全球复苏使“进口导向型”美国的逆差压力升高,加强美元的贬值趋势。
2. 弱美元周期,大类资产应优先配置商品资产、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权益资产。美元走弱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下图2),第一是美元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锚”,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反向波动关系;第二是美元走弱会降低全球负债端的相对成本,驱动全球资本开支迎来扩张周期。而在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下,美元走弱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资金倾向于投资资本回报率抬升、弹性更大的新兴市场,可以看到历史上美元走弱区间往往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表现会比发达国家更好(下图3)。
3. 在非美国家经济复苏所驱动的弱美元周期,全球资金会加速流入高杠杆、或出口型的新兴国家,中国两者兼备,A股会显著受益。首先,弱美元下全球资产回报率抬升,私人部分盈利能力增强、资本开支意愿上升,会带动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外需回暖受益,比如承接劳动力资源转移、中低端产业出口改善的越南,胡志明指数自17年11月美元走软以来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最强;其次,美元背景下全球负债端成本下移,会优先利好高杠杆的国家,比如高杠杆的巴西与印度股票市场表现也相对领先(根据BIS的最新数据,截止17年H1,以债务/GDP衡量的巴西杠杆率水平为144%,印度杠杆率水平124%,在新兴国家中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
本轮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而兑其它非美货币并无明显升值,因此中国仍将受益于本轮全球复苏带动的出口改善,此外BIS数据显示17年H1中国的杠杆率(债务/GDP)虽已相对稳定、但仍处于256%的高位水平,因此从高杠杆、出口导向型两个方面,中国将受益于本轮美元走软驱动的全球资本流动,中国经济风险去化韧性加强逐步为海外投资人所认可,A股吸引增量资金流入。
4. 我们认为本轮更应该注重的是驱动弱美元形成的原因,并且基于该驱动力来做行业比较。A股高杠杆、低估值的“大周期板块”将率先迎来估值扩张。我们建议更需要厘清本轮弱美元强人民币是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得到确认的结果。全球risk on,全球权益资金优先配置高杠杆低估值的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映射到A股就是优先重估高杠杆低估值的大周期之母金融地产,以及其他大周期板块。在历史上美元走弱的时期,高杠杆、低估值的大周期板块(金融、地产、其它周期股)获得正超额收益的概率很高(下表2)。
17年市场普遍担忧大周期板块盈利的持续性而不敢增配,四季度公募基金对周期股在低配水平上继续减配。18年以来,金融地产龙头公司持续走强,表明了“明斯基时刻”担忧消除后中国国家信用增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企业盈利韧性的逐步确认,市场率优先选择高杠杆、低估值的大周期之母大金融板块进行重估。而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这一“预期差”,也就意味着其他周期股的估值水平也将渐次扩张,结合高油价、通胀升温等因素,将更加利好大周期板块的盈利和估值修复。当然从战术层面上看,人民币升值下的航空和造纸也会受益。
5. 短期增量资金入场的节奏获将略有放缓,“元月躁动”后市场可能迎来短暂休整期,但中长期将使得A股“重估长牛”走得更为稳健。A股“重估长牛”的基础来自企业盈利持续性增强与增量资金入场,大周期从2017盈利改善到2018估值扩张戴维斯双击。我们看好全球经济增长更乐观背景下A股企业盈利持续性得到确认,18年增量资金入场对A股估值扩张形成推动力量,源于**效应驱动居民储蓄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进入A股,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叠加弱美元的环境使得资金更偏好新兴市场。
而监管层1月23日发布通报,剑指近期基金销售火爆并提出三大要求,使近期公募基金募集期产品的目标规模主动缩水,因此短期增量资金入场的节奏或将略有所放缓,市场的风险偏好放缓,使得A股市场经历“一元复始,周期躁动”后可能迎来短暂的休整期。
但中长期将使得A股“重估长牛”走得更为稳健,A股盈利持续性确认是估值扩张的基础,增量资金入场是估值扩张充分条件,建议在利用震荡期把握“重估大周期”的主线。配置——低估值大金融(地产/银行/券商/保险)→海外定价的基本金属、石油链等→具备加杠杆、扩产能逻辑的中游制造(基础化工/设备机械/材料包装)→盈利稳定性增强、具备利润释放潜力的上中游周期品(建材/煤炭/钢铁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