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基金组合的动态再平衡

jijinwang
什么是再平衡策略?
三张配图具有相关性,展示了再平衡策略的基本逻辑,这是我们的内部教学模拟盘。
首先,你的资产配置组合的标的不会有致命风险。都是指数基金,都是宽基指数基金,都是头部指数基金。
其次,当某个标的收益达到或者超越投资目标后,应做再平衡动作。降低杠杆,拿出利润,甚至拿出部分本金。
然后,把腾出的现金,买成债券,或者对被低估资产加仓,继续等待。估值修复是必然现象。
如图所示,我们减仓了创业板50指数基金,补入了被低估的恒生ETF基金,随着港版国安法的出台,香港股市估值被迅速修复。

耶鲁的传奇——大卫˙斯文森(著有《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曾说:“不要尝试任何花哨的东西,坚持简单的多元化组合,保持较低的管理费用,定期对组合中的资产动态再平衡,以保持你的资产分配符合你的长期目标”。

可见,再平衡对长期投资而言尤其重要。

什么是再平衡?

当我们持有多种资产的投资组合时,各类资产的配比会随短期市场的涨跌波动,当组合资产的实际配比偏离目标配比较多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再平衡的方式将组合资产配比重新调整到目标配置比例上去。

再平衡,从操作上会体现为高抛低吸,这与不少投资者的追涨杀跌的习惯是刚好相反的。投资者往往可以通过再平衡策略,在长期中可以获得额外的收获。

为什么要进行再平衡操作?

再平衡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保持长期配置比例的稳定性,也会帮我们获得更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假设我们在2014年初持有一个50%中证800+50%中证全债的组合,并在中证800在组合中占比超过60%时进行再平衡,那么在2015年底,再平衡组合可以获得与不进行再平衡组合大致相当的收益,但最大回撤却从-22%下降到-18%,再平衡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卡玛比率: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也有相当幅度的改善。

在2015年牛市的顶峰,运用再平衡策略要比不进行再平衡,在收益上差一点点。这是因为,在牛市行情中,再平衡实际是进行了止盈操作(降低了股票资产仓位),可能会漏掉后续的上涨。但在股票资产经历大幅度上涨后再平衡也是十分合理的选择,落袋为安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风险是涨出来的。

股票资产相对债券资产的风险溢价在长期中有“均值回归”的特征,股票资产的上涨可能导致股票资产的相对债券资产的性价比下降至较低的水平(风险溢价较低,对持有股票资产的风险补偿不足,例如2015年二季度的情况),这时候进行再平衡往往也是较好的选择。

如何在基金投资中操作?

再平衡的策略不止一种,既可以选择定期再平衡,也可以选择条件再平衡。

比如每季度或每年进行再平衡(频繁的再平衡可能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也可以设置触发条件进行动态再平衡,比如偏离初始配置5%或10%时进行再平衡。

当然,如何进行再平衡操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定的执行

再平衡是逆人性的,需要减持组合中表现好的资产而增持表现不好的资产,这对于(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小伙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我们进行基金的投资之前,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投资组合,如20%权益型基金+80%债券型基金,并观察组合在当前市场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市场风格的变化,进行调仓、换仓、加仓、减仓等操作。

当组合中的基金配比出现明显的变化时,应及时的进行再平衡操作,将风险和收益调整至合理的区间。

再平衡是一种合理管控风险的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组合的稳定性以匹配我们的投资目标,同时帮助我们控制组合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至于因市场颠簸而中途下车,最终在长期中获得更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