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基金什么时候正常运行(山西省韵达快递什么时候正常运行)

jijinwang
【1亿元!韵达设立“专项抗疫基金”】物流指闻获悉,近期,为协同韵达全网抗疫,做好邮路保通保畅工作,韵达总部特设1亿元人民币“专项抗疫基金”。对在疫情中受影响严重、需要恢复经营的韵达加盟商,给予定向帮扶,专项扶持,帮助加盟商渡过难关,迅速恢复经营,保障邮路通畅,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安全、稳定和便捷的快递服务。
韵达表示,疫情之下,韵达全网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严防严控,保通保畅,为畅通经济循环,保障民生做出一份贡献。

1、最近基金大幅下跌应该怎么办 ?

由于近期股市连续大跌,在春节前没有及时减仓或者清仓基金的朋友最近的日子肯定不是很好过。我也未能幸免,不过,我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进行了减仓,导致仓位比较低,股市的连续大跌对我来说影响不大。但是,不少人没有在股市大涨之际进行减仓,而是选择持有基金过节。然而连续一个多星期的下跌,让不少人慌了神,逢跌加仓的人更是买在了半山腰。


面对这样的行情,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抛弃逢跌加仓的想法。

针对今年的行情,我想不少人都听到过一句话:要降低收益预期。今年的行情有很大的概率不会复制去年的行情。特别是2020年以医药、白酒、新能源为代表的热门行业涨幅比较大,在2021年的2月中旬出现大幅度回调。 导致许多重仓白酒、医药的基金出现大幅回撤,甚至连一向比较稳健的混合基金也未能幸免。


信奉逢跌加仓的朋友更是把本来的轻仓变为重仓,由于仓位过重,造成心理失衡、整天忧心忡忡。所以,在当下的行情中,根本没有合理的买入时点,买基金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动,只有机会来临,我们才会出手。

二、远离行业基金。

不少人买基金亏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仓行业基金。例如,大家都喜欢的白酒基金,证券基金,军工基金,还有新能源基金等。

特别是白酒基金,自2021年春节过后开市以来更是创下近20%的跌幅。由于这些行业去年涨势比较喜人,不少人都幻想去年的历史会再次重演。但是,市场一次次给大家泼了冷水。尽管近期的热点转移到了化工、有色金属等冷门行业,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行业上演主升浪行情。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在的行情下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持有混合基金和指数基金。


三、股市大涨需要减仓。

不少人都喜欢在股市大涨的时候追高买入,在股市大跌甚至暴跌的时候清仓离场。这就是很多人亏损的根源。其实,理智的操作方式恰恰相反。就拿2021年春节前的行情来说,股市连续多天上涨,在过年前给大家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这明明就是一个合理的减仓时机,通过减仓来降低持仓成本。结果春节过后股市出现翻转,许多人的利润经过多天下跌之后出现严重回吐,甚至亏损本金。一些人忍受不了选择卖出。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作为穿越两次牛熊的老基民,根据这个问题我来做一个全面的解答,一是针对基金大幅下跌的宏观面,二是针对基金大幅下跌的微观面,也就是聚焦元宵节后的大幅下跌。我们分为两个层面来解答: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

一、针对基金大幅下跌的宏观面,该怎么办?

基金大幅下跌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每次下跌的背后逻辑很重要。比如疫情、国际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经济、抱团瓦解、北向资金等等。

反向来说,基金的大幅上涨我们也要明白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就拿2020年牛市来说,主要有4点原因:

1、央行通过大放水稳定经济,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国外疫情失控导致经济瘫痪,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加深了;

3、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4、并且受房住不炒政策影响。

那么2021年开始,我们就要分析支撑2020年牛市的因素,哪些已经不存在了,然后再判断下一年的趋势。

所以说,尽量不要等到大幅下跌的时候再想办法急救,而是平时就做好防守,不让基金大幅下跌时给自己造成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预判与风险控制能力,反应在基金经理身上,最大回撤率就可以体现出来。

我们买基金实际上买的是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的背后是重仓的股票组合或混合组合。受到调仓的限制,当趋势不利的时候,那么基金经理也是没有办法的,比如流动性收紧下的普跌,此时如果造成市场恐慌,基民一哄而散的赎回,那么基金经理就要被迫卖出,造成连锁效应的下跌。

二、如何做好防守

1、首先要对宏观调控有正确的解读,学会如何解读新闻,大会等;

2、确定好自己的行业赛道,细分赛道,选定后要长期持有,同时要熟练掌握加仓、补仓、减仓技巧;

3、看看哪些基金经理持仓的比例符合自己的分析,然后做这个基金经理所在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基金经理个人的基本面分析;

4、做个人的资产配置规划,根据自己的家庭、大额开销规划、收入、稳定性、储蓄、抗风险能力,通过公式计算出自己在中高风险品种上的投资比例,或者分散风险的组合方式。公式为:100-自己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加上个百分比就是自己用未来用不到的钱投入到中高风险品种上的比例,剩下的可以做纯债或者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品种;

5、设定好自己的盈利目标,比如阶段性分批赎回,实现落袋为安,或者采用达到自己预期收益率的时候,做止盈;

6、如果自己盈利的前提下,没有减仓止盈,此时迎来了基金大幅下跌,那么就要根据下跌的具体原因和行情趋势做判断,如果自己没有把握,那么就要做右侧止盈,比如回撤15%的时候;

7、遇到波动的时候,要通过摊低成本的方式做补仓,等待着反弹。

被动型基金

总体来说,被动型基金在大幅下跌的时候如果没有买入,那么如果是历史低估值阶段,这正是买入的好时机,如果已经持有了,依然要做好止盈策略,不要贪婪。依然是根据行情以及自己设定的预期收益率做止盈,被动型基金的核心是止盈不止损。

元宵节后基金的大幅下跌应该怎么办?

今年是单边上行的结构性牛市,如果目前你依然是盈利,那么就直接单边止盈,我指的是机构抱团板块,如果是年初高位进场被套的,我个人建议不论你亏损多少,在你没有充足资金长时间去扛,去补仓,那么就直接割肉吧。

但是像医药,光伏等板块,大长期依然是看好的。但拿医药来说,上面巨量的套牢盘,想几个月就反弹?别妄想了,所以我建议近期不要有抄底的念头,真的很危险。

对于新手来说,上半年我建议你空仓,今年会用90%的时间熬掉90%的基金,最后能盈利的是少数群体,如果你没有自己知识体系做支撑,不要妄想你会是留下来的人。

我有券商的朋友,也有基金第三方平台的朋友,现在数据都拿来了,我就是要知道核心点,股市连续下跌,散户有没有疯狂赎回;基金连续下跌,基民有没有疯狂赎回。这个数据我看到以后,抱团的瓦解就在当下开始撕裂,因为金牛基金经理也无力回天,连锁效应已经形成。

风险是涨出来的,机遇是跌出来的。这句话没错,但今年要格外谨慎,考验你选赛道布局板块以及组合策略的时候到了!

基金暴跌,关键是看自己买入的位置,如果是年后高点追进来的抱团基金,那么暴跌之后,在这个位置不适合割肉了。重仓的可以等待市场反弹之后,考再虑减仓。

另外,基金投资一定要长期持有,很多优秀基金都是穿越牛熊的,即使年化收益率20%优秀基金,遇到极端市场行情的时候,最大回撤也可能达到20%到30%,这段时间抱团基金的暴跌也算是历史的重复。

再说一下,人性的恐惧与贪婪的弱点,这点是投资中很关键的一点,基金投资也一样。每次股市暴跌之后,是基金入场的最佳时间节点,而不是今年春节前后全民谈基,这是因为这两年基金行情特别好,大家都有了**效应,口口相传,这就是面临着山顶站岗的极大风险。

最后说一下基金业协会的一个数据,从2005年以来,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6%左右,而上海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在15%左右。因此,基金投资,一定要长期投资,与时间做朋友。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中国3年追回医保基金超340亿,是谁在动「救命钱」?

医保基金也是相当大运营市场,监管不到位,或者用这部分基金去干别的,致使医保空确虚拟造假帐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大力度,监管运营市场,保证医保基金用到实处。

那些骗医保救命钱的人,非蠢即坏!

那叫做茶馆里被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医保都这么紧张了,你还搞骗保,那是给大家挖坑啊!



前不久发生了一个大新闻,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2021年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医疗保障基金实用监督管理条例》。

在这份文件里,重点说到了“医保骗保”。





条例明确了,机构或个人参与医保骗保的,暂停其医疗费用互联网结算6个月(3个月)至12个月,并处以骗取金额2倍至5倍以下罚款。”

总之,医保骗保肯定是重罚。



在这则看似平平无奇的新闻背后,其实有很深的内涵。



大家都知道,医保关乎到每个参保人的利益。

而被骗保的每一分钱,正是老百姓治病的“钱袋子”。

保护好“救命钱”,自然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在“骗保”。

具体包括哪些,我会放到第三部分讨论。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从那些骇人听闻的骗保案说起。





2018年,央视曝光的一条重磅新闻。沈阳市两家医保定点私立医院,雇人住院骗取医保基金。





医院和受雇老人由一个叫“方姨”的中间人沟通,方姨负责拉人、接送、结“工资”。

每次送来老人,会直接找到一位医生。医生什么检查都不做,随便编一个病,就安排住院。

不到中午,一批老人就能全部看完门诊,住进病房。

“得病住院”之后,老人们兴致更高。

轻车熟路,呼朋唤友,在病房里聊天嗑瓜子,打牌下棋,病房成了棋牌室。

住上几天,医保报销97%的住院开销。

医院捞走报销金,再给老人300元以内的回扣。





其中经验丰富的老人已经来了十几次。有些医生食髓知味,还向老人推广“会员积分制度”,来得次数越多,给的回扣也越多。

可想而知,长期以来,这两家医院通过这种方式,骗取了多少医保资金。



能这么顺利拿到医保报销,还得多亏市医保服务中心的两名“内应”。

他们长期帮助医院掩护,隐瞒真相,逃避检查。

新闻播出时,医院被责令停业整顿,37人被刑拘;医保中心2人涉嫌职务犯罪被捕。





无法想象,如此完整的医保骗保“产业链”,会出现在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身上。



这几年,经常会听到和「医保骗保」有关的新闻。

虚假治疗、串换药品、挂名住院等等,骗保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归根到底,无非利益驱使。



一些人认为“不用就是吃亏了”,这正好迎合了某些医疗机构人员的贪得无厌。

但是,骗保的代价是巨大的





医疗机构人员通常会以体检、回扣、返现等方式诱导参保人员住院,“病人”和医生(医保机构人员)之间就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样做的后果,不管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严重的。



(1)我国医保现状



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网。

2020年中国基本医疗基金收入为2.4万亿元,支出为2.1万亿元,

只能维持勉强够用

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亏空,收入已经赶不上支出。



虽然全国大多数地方职工医保资金都有结余,但其实是“总体盈余掩盖局部亏空”,某些地方甚至是寅吃卯粮,“假结余真亏空”。



问题是,明明我们每年交社保的钱,大部分落入了国家医保基金里,为什么医保的钱还是不够用?



一个是人口老龄化冲击,从2007年到2020年,我国的60岁以上人口逐渐增多,从11.6%涨到了17.2%。

医保不向老年人口征费,但提供的保障一样不少。

同时老人的医疗开销又比中青年更大。



二是医疗浪费,公立医院主导的报销体系,通过不断升级医疗行为,从患者口袋和医保资金两边得到更多的收入。

中国目前的医疗消费中,30%是过度医疗,很多钱被浪费掉了。



三是夸张的医疗膨胀,现在花同样多的钱,享受不到和过去一样的医疗服务了,这就是医疗通胀。

人民的消费水平跟不上医疗通胀,更加剧了“看病难”的局面。



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考文章:医保大困境



医保都已经这么缺钱了,可就还有些不长眼在骗保!



医保每年被骗走的钱,金额巨大。

根据医保局公布的信息:

仅2020年,在全国医保系统深入开展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和飞行检查中,就处理了违法违规医药机构39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23.1亿元。



而根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是1007545个。

违规医药机构是39万家,不难算出,竟然有接近40%的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医保资金使用上的违法行为



我们还可以看一组数据:

2018年,国家首次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这年9月到年末,仅3个月时间,追回医保资金10.08亿元

2019年,国家打击欺诈骗保共追回资金是115.56亿元

2020年,处理了违法医疗机构40.1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23.1亿元



吓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群利欲熏心的人。

很难想象,这些钱本来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保命钱”,现在却进了私人腰袋里。



而这些人火中取栗,必定会玩火自焚的。

为什么这么说?





(2)“乱世用重典”,现在惩罚很严重!

这两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打击欺诈骗保。

仅2020年,就处理了违法医疗机构40.1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23.1亿。

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最高可以奖励人民币10万。

把一部分监督权放在了老百姓手里,



2021年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实用监督管理条例》,5月1日起实施。



其中跟我们关系重大的就是「医保骗保」。

对医保基金的使用,不仅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制度,而且明确几项“骗保范畴”,挂床住院、过度检查、重复开药、串换药品等等,都属非法行为。





为了保障医保基金,国家也是下了重手,骗取的医保金额不仅全部退回,而且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对相关人员的处分是肯定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2月24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了2021年第一期欺诈骗保案件,总共9例,都是很典型的案例,我汇总了张表格:





案例1:

经查,锦州市锦京医院院长黄某伙同医院内数名职工,以及医院外的相关人员,通过借用职工、普通居民、学生的医保卡,在医院医保系统刷卡办理虚假住院。一共骗取医保基金29万多。

根据《社会保险法》,违法资金全部追回至医保中心基金账户。

而黄某及多人犯诈骗罪,黄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其他人根据情节严重惩处。

案例2:

长沙市公安局联合医保局调查发现,长沙市望城坡春望医院院长刘某、副院长李某等人,在药品、化验检查、中药封包治疗等方面骗取医保基金共计人民币425万余。

涉案人已向当地医保中心退还违法所得的全部钱财。

由于金额巨大,其行为均构成诈骗罪,刘某判有期徒刑10年,行政罚款10万元;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罚款7万元。

案例3:

经群众举报,发现新疆和硕县康中医院法人杨某存在伪造病历、降低标准住院、虚计费用、滥用抗生素等行为,违规使用医保金10.44万元。

案件移交公安,当地法院判决如下:

杨某犯诈骗罪,全部金额返还至医保基金账户,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案例4:

红安县医保局和公安局联合调查,发现七里坪镇中心卫生院员工曾某,在18年伪造病历文书方式,共骗取医保基金26.49余万元。

判处曾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退还违法金额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案例5:

经查,刘家营乡卫生院医保专管员兼药房收费员年某在18年有虚报住院信息,进而骗取医保基金,共4.48万余,已全部追回。

经法院审理,判处年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行政罚款10万元。

案例6:

参保人李某通过故意隐瞒第三方责任,在17年-19年间报销医保费用38964.66元,该费用不该由医保基金支付。

李某犯诈骗罪,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追回违法所得资金至医保中心基金账户,并处罚人民币5千元。

案例7:

参保人毕某儿媳朱某伙同医生蒋某,故意隐瞒第三方责任,并伪造《外伤审批表》等手段使用,报销医疗费用22859.82元。

事实属实,朱某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退还22859.82元至医保中心。

案例8:

参保人杨某故意伪造住院发票准备医保报销,涉嫌骗取医疗费用15.5万元。

杨某犯诈骗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2年,罚款2万元。

案例9:

调查发现,普洱市医保中心的财务统计科科长杨某挪用公款事实,证据确凿,追还公款947836.89元。

杨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这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国家的处罚很严格。走上这条路,就要做好付出金钱、自由代价的准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第一个案例:医院这边通过借用居民、学生医保卡,办理虚假住院,骗取医保基金,犯诈骗罪。

在这其中居民、学生就成了骗保的帮凶,而且自己也会被追查。

很多人不见得有多坏心眼,就是无知和一点点贪心,结果就可能是骗保。



现实中,有很多行为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但性质却是骗保的。

常见的是医保卡外借社保代缴



(1)医保卡外借

很多人不知道,把医保卡乱借给其他人,是违法的!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医保卡是自己交的钱,好心借给别人刷一下,怎么就违法了?



医保卡外借,不管用来看病,还是购买药品,都是违法的。



说个之前审理的案例,

主人公晓晓(化名)是一名家庭主妇,被查出了乳腺癌。因为没有什么稳定工作,也没有交社保。

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失去医保报销,面临的医疗费无疑是巨大的。

掏空家底后,家里实在没钱了。

但很快,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借别人的医保卡来给自己报销。而作为出借报酬,晓晓答应给对方交3个月的社保。



事情败露后,晓晓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千元。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实用监督管理条例》: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会暂停医疗费用互联网结算3-12个月。

这段时间医保就不能报销了。

万一被定义为骗保,还将处以2倍-5倍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去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葛优扮演的张北京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老舅,让老舅冒充自己看病。

最后事情曝光,属于“骗保未遂”。

如果俩人的“阴谋”成功了,性质就不一样了,属于骗保。





那有人就问了,医保卡借给爸爸妈妈,算违法吗?



如果放在以前,那肯定不行。

但国家医保局在2020年8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里,个人医保卡可以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报销

所以如果医保卡只是借给直系亲属用,这个没事。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涉及违法,

很多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交的钱,医保卡不用就浪费了,于是拿医保卡刷日用品(洗发水、桶油、大米等)。

很多药店暗地里支持这么做。



但这种行为其实是透支医保基金“救命钱”,典型的欺诈骗保行为。

国家一直也在大力打击。

如果发现出现药店在卖日用品,不仅不要参与,而且还要积极举报。

(2)社保代缴

医保代缴,属于冒充用人单位缴费,是违法的。



有些人想在家乡买房,但人在异地,选择通过代缴社保获得异地买房资格。

或者离职了,但还没找到合适的公司,担心社保断缴影响生病报销,就去X宝上找代缴机构代缴。

不管哪种都是违法的。



看过上百个这样的案例,我发现这种情况很常见,不知道这么做是要按骗保判刑的。





根据《社保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和缴纳社保费

也就是说,职工和公司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才能通过单位缴纳社保。





而代缴机构并不是我们(员工)的用人单位,代缴处于灰色地带,所谓的“挂靠”社保,是虚构劳动关系,违法的,属于骗保。

如果发现了,还会把它记入你的个人社会征信里,影响到以后的贷款买房、积分落户等。



在一份由广东人社厅和公安厅联合发布的《广东省查处侵害社会保险基金行为办法》里,就指出,虚构劳动关系参加社保的,属于骗保行为





再说个案例,

来自吉林长春的李女士,原本是某保险公司代理人,但公司并未给代理人身份的李女士缴纳社保。



后来李女士怀孕了,她想获得生育险报销和生育津贴,于是找到了某代缴机构,通过虚构劳动合同,办理了生育保险。

最后案发,法院认为李女士采取虚构事实的手段,已构成诈骗罪,判处李女士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罚款3000元。

而背后代缴公司的3名主要人员全部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各被罚50万罚金。



我曾经写文章讨论过:社保代缴涉嫌违法,你中招了没?

如果非得出现社保代缴的情况,记住:只能缴,不要用。



医保卡外借和社保代缴,属于日常生活中两种常见违法行为,一不注意,就可能背上了骗保嫌疑,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稀里糊涂沦为骗保的“帮凶”。



要拔除医保骗保毒瘤,只靠国家还不行,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

要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除了面临大额罚款,而且是很可能进牢子的。

违法的事千万不能干。

以上。

被追回的医保基金有三百多亿元。那么这部分被追回的基金此前用在何处?是谁在操作此事?国家为什么要追回这部分基金?这都需要深入调查。不查清楚,就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动用救命钱。

3、基金大规模赎回,会不会导致经理被动减仓,导致更大幅度的下跌?

投资者的赎回,是否会影响到基金经理呢?

有可能会有影响,但具体看程度。

通常而言,赎回并不会影响基金正常运作

一般而言,基金合同约定,基金资产会留5%的资产保持现金,以便应对投资者的赎回,因此,单个投资者的赎回,如果资金量较小,基金资产中的现金就足以应付了。

当然,比5%大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基金每天有大量的申购赎回交易,有人申购,也有人赎回,申购进来的现金同样也是可以用于基金应付赎回款的。

极端情况下,基金也有其他工具应付投资者的赎回

极端情况下,基金合同约定,基金管理人也是有不少办法来应对投资者的赎回,比如:

1、巨额赎回条款。

对于开放式基金,巨额赎回一般是指赎回份额扣除申购份额(即净赎回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10%;而对于开发期的定期开放基金,以上比例是20%。

如果赎回的量超过这一比例,基金管理人可以视情况处理。如果基金管理人认为接受全额赎回不利于基金,可以宣布部分延期赎回,也就是超过10%或者20%的部分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这样可以给基金经理更多的时间去应对投资者赎回的流动性危机。

2、暂停赎回。

如果巨额赎回暂时解决不了问题,基金管理人还可以宣布暂停赎回,拒绝所有投资者的赎回申请,最长可以暂停20个工作日。

3、延缓支付赎回款项。

基金管理人也可以视情况,延缓支付赎回款项。与暂停赎回不同的是,暂停赎回投资者仍旧持有基金份额;而如果延缓支付赎回款项,申请赎回的投资者已经赎回了基金,但是款项将拖欠一段时间。

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的确会导致被动加仓,基金经理面临调仓压力

不过,所有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工具并不能解决投资者赎回的根本性问题,只能缓解流动性的风险。

如果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基金财产中现金减少,将导致非现金的证券资产被动加仓。基金经理为了保持基金运作,会进行减仓调整的操作。

仅当全市场基金出现大规模赎回的情况下,才会有加剧下跌的风险

事实上,如果一只基金遇到了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这样的情况会经常性的发生,只是基金管理人觉得能够应付,就没有动用上述工具,也无需进行公告。

如果一只基金大规模赎回,基金经理按计划卖出持仓变现,卖出量相比市场成交占比不大,对于市场的冲击会比较有限,不一定会导致大幅度下跌。

一般,只有全市场出现系统性的大规模赎回,才能引发题主所说的大规模下跌。

例如2015年熊市初期的熔断行情,投资者预期市场下跌而去赎回基金,基金经理为了应对投资者时候去减持,大量基金经理的减持行为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我是云舒,获得CFA资格的基金从业人员,13年投资经历的老司机。想投基金挣钱,请关注基遇人生!

大规模赎回时,有这个可能导致大幅度下跌,但基金都留有余地,会保留部分流通性资金应付这一局面,所以一般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踩踏事故”,就象银行出现大规模挤兑时那样。

会的,存在于窄指里面。

一些行业指数基金,持有的公司股票不是很多,是公司不多,十几家而已。

我国一般的基民,唉,都是炒基金的。不是长期持有那种,所以会给基金经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基金经理不得不在市场比较变幻的时候,流出大量的现金来防止基民同时大规模赎回。

我记得上一次,我所持有的基金,基金经理甚至发个公开信给大家,说是该止盈了,希望大家落袋为安。

我完全能感受到他心里的无助和不安,他其实并不害怕市场,他只是害怕在如此高位下,心理上不能支持的基民恐慌性抛出。所以他准备了大量现金,先期就打算甩开这些炒作的基民。就是为了在将来,基民不在他背后放枪。

老李我,看到那个公开信,也愣了几小时,才看出了这位哥们心里的不安,所以,还是坚持着,继续定投了。

往后的几个月,果然有些大规模抛出的,可是老李坚信的这支行业基金,并没有像基金经理公开信说说的那样,会大跌。反而是顽强的涨着。

好了,这个可能是中国大部分基金经理共通的悲哀了。

可是,他们还面对着一种强敌,那就是持有巨量资金的大机构,或者说是金融大鳄什么的。弄个几百亿,刷的购买基金,在特定市场环境,比如说出现大利空消息的时候,制造恐慌,把百亿大量基金抛出,同时也带动基民抛出。所谓的墙倒众人推。

这时候,这一支基金基本上可以直接宣布清算了,也就是完蛋了。

所以,有些基金也开始推出防御手段,就是限购。

比如说,每天只能购买一百万的。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是足够了,可能一百万这辈子也用不上呢。对于一些有钱人也可以分作个把月进去。

可是,这样,基本上就堵住了大机构,金融大鳄进去了。几百亿的资金要进去,得好些年。这就是基金经理的防御手段。

至于一些宽指,比如说沪深300,它拥有的股票是很分散的,300家公司和不同行业,基金经理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看看这个300,就不限制购买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