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3日收盘。
历史数据表明,第一天最高的前几名,第二天没有失手的!
主力资金控股最多的15股
1 600927 N永安 2 002775 文科园林 3 000620 新华联 4 000566 海南海药 5 200030 富奥B 6 603266 天龙股份 7 000862 银星能源 8 002418 康盛股份 9 002808 恒久科技 10 000722 湖南发展 11 900952 锦港B股 12 200771 杭汽轮B 13 002627 三峡旅游 14 301186 N超达 15 605333 沪光股份
来点支持,来点赞;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一:伊泰b股股吧
小牛拿的最长的股是002120新海股份,如今它已经不再叫新海股份了而是韵达。小牛08年低买入16年卖出持有时间超过7年接近8年。
在当时觉得获利也还可以。回过头去看其实如果在08年买进别的或许获利要比它更多一些。当时两市一共有2800多家股票在过去的10年里竟然有2000余家最高涨幅超5倍,1500余家涨幅10倍,茅台恒瑞等涨幅超百倍的也有近50只。曾经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理念的拥趸。但后来发现自己也是个伪价值投资者。当时并不明白有核心技术护城河的上市公司才是最佳选择。而不是随便选一个细分行业的小行业龙头。
其实小牛能拿新海7年也是被逼的。08年不太到6块开始买入新海。居然被套了接近50%。到了4块。迫于无奈只能在3.98元再次补仓2000股。到后来想想,这次补仓基本买在了最低价是以后耐心持股的信心源泉。。10年新海涨到了12块没卖。之后又跌到了8块多。11年新海见14.86没卖。(小牛当时给新海的目标价设置在15以上,就为了这0.14元硬生生的又多拿了5年)当时还在电厂上班。身边有个张姓朋友炒股水平也算可以。当时他看出来新海可能见顶了。但人家硬生生的把提示咽回去了。要是他提醒一下。或许成功的速度要比现在快很多。人家也是害怕万一提示错了咱在抱怨人家不是。炒股真的是需要完全依靠自己。和别人交流赚了是自己本事大。赔了可能就怨人家少了一个朋友。
11年见高14.86之后开始了一段折磨内心的走势。12年股价跌回了6块以下。13年股价更是跌到了5块零几离我的成本线就差几毛了。差点把最后的那点信心给再次击溃。要不是强忍着反正买不起房只能在股市上全力以赴。在最低区域再次补仓5000多块钱的。基本上全部身价都已经压在新海身上。当时可能也有一股赌性在里面。也是让穷给逼的。结婚租房住了11年。两个小家伙都是在租房里出生的。心理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谁的心里还没给发财梦。
14年股价再次涨到13块多有遭遇18家个股操纵股价案里面有新海。股价就三连跌停板又跌到了8块多。还好从那之后新海进入了牛股行情。15年见高40我在38暂时卖出离场躲过了,清**连续大跌的前半段。38卖出觉得18够低了再次全仓进入新海。快速跌到了12元。炒股本身就是一个炼心的过程。要是没有点忍耐力,结果到底会怎样还真的很难说。
16年新海重组更名韵达股份。股价停牌两个多月后7连板股价再次冲上40。小牛在40元附近就全部清仓了新海股份。完成了第一只十倍个股的持股过程。要不是之前连续多次大型下跌让自己拿着觉得15都不是目标价了。也不可能拿这么长时间。很多事都是机缘巧合发生的。现在再让小牛全仓单一个股7年就很难了。不过以后资金宽裕了或者找到了新的10倍个股目标。说不定还会再重现狼性咬住牛股不放口也不一定。
二:宝信b股股吧
现在,还在关心以及投资B股的人大概很少了。这也难怪,沪深两市时下只有92只B股,市值不到800亿元人民币,相对于A股市场而言,绝对是个迷你型的市场,其涨跌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
B股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两市交易所建立的初期就开始运行了,其本身更是外汇融资体系改革的试验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B股市场一度发展很快,不但有企业通过发行B股走上资本市场道路,还有一些已经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也争相增发B股,且B股的融资规模还大于A股。此时,B股俨然是境内证券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随着后来H股的大量发行,香港证券市场取代了境内的B股市场,成为境内企业筹集外资的主要渠道。 而B股本身所存在的诸如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对其发展带来了阻碍。进入2000年后,B股基本不再发行新股及开展再融资,市场交易也逐渐低迷。在2001年,B股进行了一次改革,也就是向境内居民开放,此举的结果是使得B股的股票进行了一次大换手,即从主要由海外投资者持有,变为主要由境内投资者持有。在这以后,B股的走势基本与A股同步,譬如在2006-2007年期间,以及2015年的上半年,它都随A股走出过较大幅度的上涨行情。但尽管如此,一方面由于A股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本身没有新的上市公司挂牌,B股在证券市场上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并且日益被边缘化,以至一些上市公司提出在B股退市,转到H股或A股上市的计划,到目前就已经有好几家公司这样做了。脱离B股对这些公司来说也许是好事,但对B股市场而言,则意味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萎缩。也因为这样,B股在境内证券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不过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B股市场却出现了强于A股的走势,这点是颇出人意料的。
分析一下B股的结构,可以发现其中股票的分化是十分明显的,虽然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业绩平淡,但也有些是不错的。像沪市中的宝信B、锦江B、鄂资B等,无论是在赛道还是在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有自身的优势。而它们相对于A股的价格优势,也使得部分投资者愿意对其进行投资。而从指数角度来说,当一些优质股票的价格越涨越高后,其在指数中所占的权重自然也是逐渐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情的影响力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客观而言,时下沪深两市B股指数的上涨,还不能简单地判断为是整体性的行情,而是一种相比A股市场更为突出的结构性行情。由于B股体量小,不多的几个股票一涨,指数就走高了,形成了某种“少数决定多数”的格局。
B股的这种行情也告诉人们,只要上市公司质量好,即便交易环境不太理想,但还是会有一定的机会。反过来,这也提示B股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对上市公司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出业绩优良、具有潜力的品种,那么在B股上市上也是能够取得收益的。现在很多B股投资者把解套获利的希望寄托在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改革,将B股转为H股或者A股上,这虽然也是一条思路,但应该看到目前在沪深两市的92家B股上市公司中,真正有条件进行转股的数量并不多,另外对一些兼有A股与B股的公司来说,如果要将B股转A股,处理与A股投资者的关系也不是太容易。因此,在监管部门没有出台系统性解决B股问题的政策之前,选择持有绩优B股,是避免投资损失、实现稳定收益的最佳途径。一年来B股指数的悄然上涨,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