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之一代炒股沉浮录

jijinwang
中国股市的标志性人物资深股民“杨百万杨怀定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之所以杨百万是中国股市标志性人物,是由于他是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并且因为炒股盈利超过一百万,被赠以“杨百万”之称。其后几十年的股市沉浮,杨百万都有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度还成为普通股民的代言人。他的事迹曾被众多中外媒体报道。
想起柜子里的沪深股市开户许可证,塑封的一个纸片片。有了它,就可以在当地股票营业厅开资金卡,绑定银行卡,充钱,然后就可以操作股票了。后来有了电脑,开通网上操作权限,就再也没去过营业厅了。不过,当韭菜还是这么执着,从没有杨百万那种纵横股市的豪迈之举,有的只是炒股炒成股东的常态。[狗头]

1、杜月笙号称上海滩土皇帝,为何晚年落魄到借钱的地步?

1949年4月以前,杜月笙都在上海忙着赈济灾民,眼看着灾民越来越多,杜月笙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了,必须要为自己找一条稳妥的后路了。

一方面他寄希望于国民党能够反扑大陆,不想与蒋介石撕破脸,但他了解老蒋的为人,是个卸磨杀驴的主,所以坚决不去台湾;另一方面他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上海滩也是不敢呆了,于是杜月笙把目光投向了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就不至于受制于人,也便于观望台湾与大陆的情况,再做长久打算。

鉴于随行人数太多,杜月笙的哮喘病也很严重,没办法坐飞机,在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带着一众家人乘坐“宝树号”客轮去往香港。

(影视剧中上海大三亨的形象)

杜月笙称霸上海几十年,垄断鸦片买卖,可谓是日进斗金,但是杜月笙手下养着家人、兄弟、打手,花钱如流水,又是青帮大佬,仗义疏财,常常一掷千金,反正来钱快花钱也不在乎,也不会刻意存款,所以杜月笙名下的财产以不动产、银行股份、公司股份居多,以至于杜月笙仓皇去往香港时名下都是不动产,可带走的流动资产寥寥无几。

幸好杜月笙之前卖掉杜美路大楼的45万美元一直存在香港,杜家老小的开销才得以维持。再有就是他当年为子女预存了10美金的教育基金,由宋子良代管,这55万美元就是杜月笙在香港的全部家当。

和当时去往香港避难的华人一样,杜月笙也只是打算暂居香港,一直吃着老本观望海峡两岸的风声。杜公馆的人口众多,多年来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杜公馆每日最少也有五六千港币的花销,杜月笙还得看病吃药,应酬交际,这点积蓄也支撑不了多久,奈何大陆局势不明朗,回归之日遥遥无期。

(影视剧中的杜月笙形象)

杜月笙不得不开始为生计奔波,正好他的一个四川的商人朋友,看中四川丝茧产量大,加上时局动荡,价钱相当低,他打算筹集巨款大量收购,然后用中航的飞机空运到香港出售,这种投机生意在当时很常见的一本万利的买卖,杜月笙便拿出10万美金入股。在杜月笙等着分红利补贴家用的时候,航空公司内部员工起事,劫持了100多架飞机,丝茧全部滞留四川,四川朋友破产了,杜月笙的10万美金也打了水漂,把杜月笙急得哮喘病都犯了。

后来杜月笙老朋友徐学禹来到了香港,徐学禹原来在大陆是中国航联保险公司的总经理,有意在香港设立航联的分公司,只需要按照香港政府规定缴纳5万美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杜月笙慷慨允诺出资5万美金,和老友一起组建香港航联分公司。可惜保险公司效益一直不好,杜月笙这次的投资又失败了。

捞偏门出身,习惯了只赚不赔的杜月笙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投资,挫折感倍增,加上手头越来越紧张,对于后来许多人投资的建议都予以回绝了。

杜月笙最后一次发展事业,是托门人袁国良代理股票,尽管袁国良尽心尽力,可是股票有风险,最后还是赔了两万多港币。

之后杜月笙身体江河日下,缠绵病榻,面对杜公馆流水般的花销既担心又无奈,他已经无法再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了。

杜月笙病危时与来访的老朋友杨志雄说过“我不想活了,到香港后事事不顺,存款都已经花光了,如今大陆被共产党带上了正轨,等着国军打回去根本没希望了,钱没了我就得死了”,杨志雄劝解他“杜先生义薄云天,这十几年受你恩惠的人太多了,只要您有困难,谁都会帮您的”。

杜月笙听后坚定的告诫杨志雄,自己这样活着就是苦恼,不要跟着大家一起乱搞。

一生叱咤风云的杜月笙骨子里很骄傲,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与其卑贱的活着不如一死,纵横觉得他不至于靠借钱活着,更不至于向交情不够的人借钱吧!

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流氓大亨杜月笙,临死前只留下11万美金的遗产,这笔遗产由四位太太和四儿三女共同继承,分到每人头上金额简直屈指可数。更令人惊讶的是,杜月笙在临死前还向人借了一笔钱。当年挥金如土的杜月笙为何会落魄到如此境地呢?

日进斗金的“负翁”大佬

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杜月笙这三个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是青帮头目,江湖大佬,手下门徒不计其数,还是中汇银行董事长,通商银行董事,大达轮船董事长,正始中学创办人等不下30多个头衔。但杜月笙真正**的事业却并不多,早期是靠三鑫公司贩卖烟土和收取赌场保护费。

国民政府成立后,杜月笙开始从黑道转型,创办了中汇银行,后来又兼并了大达轮船公司。即便如此也可算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可奈何杜月笙一向出手大方,挥金如土,以致于家庭收支一直无法平衡,有一年甚至连过年都没有钱给下人发放薪水,还是一帮好友帮忙凑了一笔巨款才勉强糊弄过去。可以说,杜月笙是上海滩实实在在的一位“负翁”大佬。

抗战赈灾耗资巨大

杜月笙平生最大的支出不是家庭生活和个人享受,而是抗战赈灾。1931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杜月笙出面组织赈灾义演并慷慨解囊十万大洋,最后筹得款项三百余万,全部用于赈济灾民。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杜月笙组织抗日救国会,号召上海人民捐款捐物,支援十九路军抗击侵略者。为此杜月笙背负了上百万元债务,后来是在好友慷慨解囊的援助下才摆平。

香港沦陷前夕,杜月笙为了解救从上海前来避祸的沪上名人和亲朋故旧,斥资百万将他们营救到重庆,成都等地。民国大牛孙桐岗从德国单人驾机回国的故事曾经轰动一时。经人介绍他拜在了杜月笙门下,为了表彰爱徒,杜月笙花费4万大洋购买了两架飞机,一架送给孙桐岗,另一架送给上海飞行社,以鼓励有志青年学习飞行驾驶。1937年,杜月笙捐赠了一辆价值一万美金的防弹汽车给淞沪会战中的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等。

奢侈生活挥霍无度

杜月笙家庭生活之奢豪享誉上海滩,他有五房夫人,生育了四子三女,位于华格臬路180号的杜公馆占地1062平方米,由一幢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和一幢西洋风格的三层楼房组成。不仅如此,四夫人姚玉兰进门后又在蒲石路设了一座杜公馆。杜公馆内共有九部汽车,每车配司机和助手各一人,此外还有配保镖护驾。四位夫人各自有司务、听差、娘姨、丫鬟、小厮伺候,府内光下人们就达上百人之多。

杜月笙平生有两大爱好,听说书和赌博,家中每日开设赌局,输赢动不动就上万块大洋。杜月笙赌技平平,输少赢多,这方面也是一大花费。他创办的正始中学前后维持了18年之久,其初衷是弥补自身幼年失学之遗憾,对于贫困学生免收学杂费用,每年耗资近5万大洋,累计支出近百万元。

杜月笙还斥资50万元修建“杜家祠堂”,实现光祖耀祖、衣锦还乡的宏愿,祠堂落成后典礼规模之大,曾经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各大报纸纷纷予以报导。

资助亲友慷慨大方

杜月笙对理财的观念非常淡薄,他始终信奉“存钱是可以用得完的,存人情是永远花不完的”,因此对于亲朋好友的资助,从不吝啬。例如手下徐子为在浙江淳安遭土匪绑票,勒索法币四百八十万,杜月笙东挪西凑好不容易才将赎金筹齐,把人解救了出来;

管家万墨林被汪伪76号特工逮捕,杜月笙利用丰富的人脉,以重金贿赂大汉奸周佛海,最终使万墨林成功获释。1937年,杜月笙逃离上海避祸香港期间,一直是依靠卖掉杜美路26号的一幢豪宅所获得的48万美金支撑。虽然抗战胜利后也曾返回上海,但由于时间不长,并未能开创新的**事业,以致于在临终前只留下11万美金的遗产。

无中生有临终借钱

关于杜月笙临终前向别人借钱的故事是这样的:当他最喜爱的大弟子陆京士从台湾赶到香港后,杜月笙让他念完遗嘱,分配好了遗产。等上海豪富朱如山前来探视时,杜月笙主动提起:“如山兄,我还有十万……”朱如山非常醒目,马上接到:“杜先生,你交给我的是十万港币,不是美金啊!”杜月笙点了点头:“是港币,当然是港币了。”

朱如山立即开了一张十万港币的支票当面交给杜月笙,然而杜却顺手递给了陆京士,陆不肯收,可杜月笙态度坚决,于是只好收下。等杜月笙睡着之后,陆京士当着众人的面将支票交给了四夫人姚玉兰。实际上,杜月笙根本就没有这样一笔钱存在朱如山那里,这笔钱其实是朱如山捐献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风烛残年的杜月笙走的安心。1951年8月16日,流氓大亨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享年63岁。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为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炒股都是赔钱的?

这个问题,原因其实很复杂,因为炒股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不是吗?

但是仔细分析之后,也能发现一些端倪。

真假经济学家?

小编不是怀疑那些经济学家,而是有些人未必能配得上这样的头衔。

君不见,这世界会百度的人,个个都敢冒充专家。当然那些好心去帮助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此处不做批判。但是,对于那些冒充专家去误导别人,这里就应该谴责了,尤其是那些打着经济学家的名号,去误导他人影响他人的无底线之徒。

这就是那么多所谓经济学家炒股赔钱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懂经济,也谈不上炒股有任何优势了。

经济学家就适合炒股?

收敛思维,我们也会发现,即使一个经济学家,有真才实学,懂经济,但他也未必适合炒股。作为一个有十来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小编认为炒股是一个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其中除了必备一些专业知识,其实最最重要的是心态,或者说关乎心理学博弈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财务报表等经济学上的事情,这里就不扩展太多了,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这个话题(小编从进入股市的大赚,血亏,到如今整体小赚,对此稍有一些个人经验)。

因此,即使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家,也未必炒股能**,甚至由于过于看重数字,看不懂人心,反而会亏钱。

就回答这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关注,我们共同成长。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他们的优势是理论研究和宏观分析,而炒股既要研究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同时也要了解上市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公司经营和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说到底,炒股必须具备综合研判能力,不能单纯依赖理论研究。这可能是经济学家不适合炒股的原因吧。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高中同学特别优秀,高考是当年省文科第二名,顺利进入北大,学的是金融专业,大学四年之后考的是本校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了上海的一家金融公司从事股市分析和研究工作。有一次放假回母校,当年的班主任听说他研究股票,于是班主任让自己的得意门生推荐了几个股票权当玩玩,也挣点零花钱。没想到同学研究了几天,郑重其事的推荐给班主任老师后,这几个股票就像开玩笑一样,一直下跌,搞的班主任折了好几千……

这件事在我们同学中传了好多年,据说班主任为此是郁闷了好长时间,没想到自己竟然被最优秀的学生给坑了[捂脸][捂脸]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

对于股票来说,只是寒假在赚,靠运气是肯定不行的,不学习更是不行,所以散户投资者80%的人亏损,不到5%的**,15%的散户投资者不亏不赚。


为什么经济学家炒股赔钱

首先要弄懂一个概念经济学家跟金融从业者是两个概念,从先大后小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家属于夸夸其谈画大饼。

能够聊的涉及面较广,也就是宏观的行为,比如说我们熟知的郎咸平郎教授,他给你讲起宏观经济头头是道,但如果你让他炒股估计亏的裤衩都找不着了。

金融从业者又有很大的区别,他是将经济学缩小到金融学,再从金融学缩小到股票,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大部分理财经理,只懂得银行的投资理财与保险业务,对于股票期货基金一窍不通。

再比如说我们认识的很多股票投资者,他或许连期货是什么都不知道,基金该如何购买也不清楚,债券是什么一无所知。


炒股赔钱跟什么有关系?

炒股赚不**跟你的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投资者在炒股之前必须要具备三大条件,第1个就是炒股的具体知识,第2个就是炒股的工具,第3个就是投资的心态。

很明显这跟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懂的知识并没有关系,这就说明经济学似乎跟经济有关系,跟股票投资没有太多的关系。

所以说经济学家跟炒股也算是跨行了,就算不跨行也是隔着山,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证券公司的投资经理,利用关联账户交易出现了亏损。

很多投资者表示不理解,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投资经理应该是有第1手的信息,难道也在股票投资中能够出现亏损?

这就说明股票投资除了内幕消息之外专业的知识至关重要,不管是谁去投资股票心态是决定盈亏的关键。


综合来看:经济学家就好比饭桌上高谈阔论的专家,云里雾里但并不具备实践的意义,有道理的东西用在股市上都是行不通的,这就好比古时候打仗实战高于纸上谈兵。

反过来去思考,越是一个行业越是不对专业,炒股亏得越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金融从业者逢人劝你不要炒股,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