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基金的数据 ?如何看懂基金的数据

jijinwang
一周很快又结束啦,近一周涨幅最好的30只基金,看看有没有你的?

好了,我这里每天会统计各种财经数据和名流大咖点评汇总,希望我的统计分析,给您减少时间成本的同时还对您有帮助!
小伙伴们,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喜欢的点赞关注!这是我每天坚持发文的动力!

一:如何看懂基金的数据

朋友的问题是判断一只基金好坏的数据和标准有哪些?

这里,详细的给朋友分享一下,判断基金好坏的一些标准。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金分很多类,不同的基金收益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买基金之前,面对不同的收益,自己要有一个心理预期,这个十分重要,不要看着别人家的桃子羡慕嫉妒恨。😂

在明白了不同的基金预期收益之后,给朋友主要分享一下指数基金的判断标准,前世界首富巴菲特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要投资指数基金比较靠谱。🍎

那么,指数基金该如何判断呢?无怪乎这只基金目前是贵还是是便宜?

判断一个基金贵与便宜的,最核心的方法是市盈率法和盈利收益率法,比如,上证50指数基金就可以用市盈率法来判断,当上证50这个指数基金,她的市盈率小于10的时候,就说明是一个买入的时机,当大于10的时候,可以理解为高估,甚至是卖出。💪

比如某个行业指数基金就可以用盈利收益率法,一般当该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大于10%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时机,一直大于10%,说明该基金一直被低估,可以不断地买入!当该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小于10%的时候,意味着该基金开始不再便宜了,可以不再定投,同时,随着盈利收益率的不断减小,甚至可以清仓卖出。

上面是两个判断指数基金估值的核心两大指标,如果掌握的好的话,其实是非常有用的!另外,还需要给朋友说明一点,就是买指数基金一定要有至少三年以上长期持有的心态,这个十分重要哦,一般坚持长期持有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投资者亏损的概率非常非常的小💰。

希望上面的分享,对朋友有点帮助,谢谢🎶





二:如何分析基金的好坏

在讲什么才是好基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在我们对基金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里我总结了基金研究的十大核心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叫做真正了解一只基金,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当然就会理解为什么我们利用业绩排名筛选基金会出现种种问题,为什么我们买基金很难**。

基金研究的十大核心问题

1. 基金分类如何更合理

分类太粗和标准不科学导致分类不合理,好基金可能会错过,差基金也可能会被当作好基金。我们需要多维度的分类,除了按照投资方向,大类资产进行分类,应该具体到行业、主题风格。特别的,要增加从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维度去分类,绝对收益策略基金无论如何应该单独拿出来,不应该和相对收益基金放在一起比较的。

2. 比较基准如何更科学

好不好是比较出来的,比较基准的设定就非常关键,比较基准要能真实反映基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另一方面,比较基准本应该发挥对投资的指引和限制的作用。基金的实际投资如果并没有参考比较基准,因此在评价的时候就需要更好的比较基准。否则可能高估(低估)基金经理的阿尔法能力,形成对基金经理的误判。

3. 评价指标如何更全面

投资目标、投资方向和策略的不同,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应该有所不同。基金分类更加细致,评价的指标也应该更加全面、精细。偏股基金和偏债基金会有一些关键指标不一样,偏股基金中不同投资目标的基金,评价的指标也应该有所区分,债券基金中信用债和利率债的评估指标也有所差异。尤其是特殊策略基金可能需要一些特别的分析指标。

4. 业绩归因如何更深入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知道谁做的好或不好,更要知道为什么做得好或不好。除了T-M(H-M)模型(择时选股)、BHB以及B-F模型(证券选择和资产配置)和Barra模型(行业或者风格、因子的贡献)等量化分析指标,还要增加对投资理念、投资哲学、组合管理技术、纪律性等投资体系的定性考察。除此之外,还要分析基金规模、投资者申赎行为和公司考核激励制度等因素对业绩的影响。

另一个普遍被忽视的研究是没有区分基金在产品本身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主动投资能力两者对基金业绩的作用,有的基金换了很多基金经理,业绩一直很好,可能是产品本身的策略比较有效,基金经理的作用可能被放大了。

最后,不能脱离中国特色,要考虑政策、制度、文化对业绩的影响,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来分析基金和基金经理的业绩。

5. 宏观经济和基础市场的研究是基础

任何投资都受宏观经济和基础市场环境的影响,任何策略都有适用的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的环境,不同的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和市场周期,对于投资策略的效果影响巨大。无论是从业绩归因的角度,还是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都需要首先对宏观经济和基础市场的环境做一个基础的分析。做好宏观经济和基础市场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基金的过去,还有助于把握未来什么基金会更好。需要将宏观经济、基础市场和行情的结构做分类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基金的操作和业绩,就能对基金经理及其策略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6. 投资策略研究很关键

一只基金的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的投资策略,要对各种投资策略(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因子投资在不断发展,需要去跟踪,还需要前瞻性的研究,这是投资的本质。只有对市场上主要投资策略有系统的了解和总结,才能对基金的策略进行归类和评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一只基金的投资策略。需要知道这些策略对于经济周期、政策和市场特征的敏感性,适用性。

投资策略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资产的投资策略,不只是如何择时选股的问题,还包括组合管理,资产配置以及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7. 业绩持续性如何评价

不仅要知道历史业绩究竟好不好,投资策略是什么,什么风格,更需要知道该业绩能不能持续。任何一种策略可能因为基本面的变化、策略的拥挤、市场的非理性行为等使得策略有效性在未来发生变化,因此业绩的持续性存疑。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反映业绩持续性的量化指标,也没有采取情景分析等技术手段去检测路径依赖问题,策略对于市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用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遍历性,基金业绩只是经历众多可能性当中的一种统计结果,未来是不确定的,有很多种可能,如果基金的策略在更多可能性更多路径下也能适应,也能有不错的表现,这种业绩才是有可能持续的,才有参考意义,这种基金才是我们需要的。

8. 时间多少更合适

越是短期,运气因素的概率就越大。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金融周期,股市周期,策略长期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投资能力难以得到确认,业绩的参考性就越低,需要谨慎对待基于短期数据得出的结果,无论是业绩和业绩归因。另一方面,过长的历史业绩也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基金的策略或者组合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一只基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主要配置的股票由小票变为了大盘股,历史业绩的参考性就大大降低,另外策略也可能在衰退,市场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如果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过去的策略失效,历史业绩的参考性降低,最后是基金经理可能发生了变更,等等。因此一味强调长期业绩也是不可取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9. 反映投资者体验的指标

很多基金的长期回报很高,但可获得性较差,因为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只基金都在震荡或调整,中间可能有两三年甚至五年都没有**,投资者被埋进坑里,如果并没有在低位买入,一直拿到创新高,那么很多投资者的实际回报很可能是亏损的。固然存在投资者不理性的情况,但基金本身的表现也存在问题。应该考察一只基金投资者回报率,绝对收益能力(任意时间买入持有一段时间的盈利情况),回撤控制能力,爬坑能力,创新高能力。这种评价才能更好反映基金投资者的体验,更有实际参考意义,让基金的回报变为投资者的回报。

10. 基金的标签和画像

基金的可视化评价不足,没有形成对基金和基金经理的综合画像,无法用简单实用的方式来透析和展示基金(经理),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就要打折。需要从多个维度给基金和基金经理打上标签,不要从投资维度,还可以增加基金应用场景维度,适用的人群,投资用途等,这样可以方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一只基金,更好的选择基金。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什么是好产品?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基金?

一只产品好不好,首先应该是针对投资者而言的。如果产品的定位跟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或者风险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偏差,不匹配,这只产品对于该投资者而言就不是一只“好”的产品,也就是一只别人看起来很好的产品可能对你来说不是一只合适的产品,因此,投资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是什么,再来选择产品。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或者销售机构而言,抛开投资者来谈产品的好坏毫无意义。

其次,产品好不好取决于产品是否实现了自身的定位和目标。例如,一只产品的投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要控制好波动与回撤,力争实现每年正收益且长期回报能够战胜通胀,结果实际投资却是追求相对排名,波动很大,尽管长期回报很高,也不应视为一只好的产品。更为常见的是一只有明确风格定位的基金,因为它的风格不符合短期市场热点而发生风格飘逸,去追热点,违背了基金合同,有可能带来不错的短期业绩,排名因此靠前,这也不是一只好的基金。

产品好不好,比较基准很关键。比较基准,科学的分类,确定产品的赛道很关键,只有在同一赛道的比赛才合理,才有所谓的好与不好。

更进一步,产品好不好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一只产品好不好,本质上只取决于它的未来表现,并不取决于它的过去,理论上只有事后才知道。历史可以参考,但真的并不代表未来。

产品好不好,还取决于投资者或者评价人的主观判断,尤其是对市场的研判。产品好不好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还取决于投资者或者评价机构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没有一只基金适合于所有人,同样,也没有一只基金适合于所有市场环境。

最后,产品好不好还有一个时间维度的问题。考虑到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等周期性,因此不同时间段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无论是对历史业绩的评价和投资后持有期内获得回报都跟时间长短有关系,

基于以上几点,作为投资者要做的几个事情就是:

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需求、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其次,需要对产品的定位和特点做好分析。

然后,我们还需要对市场包括各类细分资产,细分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判断。

再者,对产品的评价要去制定合理的比较基准,确定好赛道,才能找到相对更好的产品。

最后,可以从时间维度去选择周期匹配的产品。

总结一下,我们要选择一只好的产品,好的基金,一方面要了解自己,需要根据我们的需求偏好甚至自己的一些观点出发来选择合适的基金,同时对基金的研究一定要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要谨慎对待历史业绩,只有那些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可获得的业绩和排名,对我们才真正有参考意义。(


三:如何分析一只基金

2006年基金理财是普涨之下众“基”获利;2007年养“基”则是“耐力”比拼,长跑中获胜者盆满钵满;而在未来的时间里,择“基”将是技术的考核,普通百姓将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精选基金,比如广大投资者可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精选基金,优中选优以期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投资者精选基金是否就万事大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理财专家同时指出,精选基金固然重要,但是投资者对自己风险承受水平及财务状况有个理性的认知更是不可或缺。众所周知,在众多基金理财产品,股票型基金投资风险最高,因此,股票型基金比较适合那些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者,比如那些处于人生黄金(203,-0.90,-0.44%,吧)阶段青年者。而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者,尽管有着投资收益的高预期,但是自身经济情况的局限性,应该选择那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要调低自己的收益预期。可见,基金理财行为用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形容也不为过。综上所述,精选基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基金产品要符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水平;二是在选择同一等风险收益水平的理财产品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在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前提为参考标准,投资者可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精选基金,其中定量分析自是基金过往业绩的考核,优秀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该基金投资管理团队的实力及说明该基金具有持续获利能力。因此,挑选那些经历过熊市、震荡市,业绩持续稳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有可取之处。在对基金进行定量分析后,接下来的流程将进入了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包含内容多多,宏观上分析应从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能力、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投资风格等,在这些考核要素中,投资人可依据自己的偏好设置各参考要素权重,最终进行综合考量。

四:如何分析基金走势图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五:如何分析基金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是指当前的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
其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买卖行为发生时已确知的市场价格;与此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交易价格则取决于申购、赎回行为发生时尚未确知(但当日收市后即可计算并于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很多人在买基金时会这样算账:同样1万元,买1元钱的基金能够买到1万份,但1.4元的基金就只能买到7100多份,价格便宜的基金可以得到更多份额,因此就买了价格便宜的基金。而且,单位净值越高越“危险”,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事实上,单位净值的高低并不影响投资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给大家举个例子:
去除手续费因素,将1000元等分两份,准备投资两只基金,A基金目前净值0.5元,B基金目前净值1元。如果用500元买A基金的话,可以买入份额1000份,而用另外500元买B基金的话,则买入份额为500份。第二日基金大涨,A基金和B基金都涨了2%,那么A基金每份涨了0.01元,B基金每份涨了0.02元,盈利情况分别是
A基金盈利:本金500元X2%=10元或0.01元X1000份=10元
B基金盈利:本金500元X2%=10元或0.02元X500份=10元
从以上的假设中可以看出其实高价低价的基金所带来的盈利或损失主要看投入的本金和每日的涨跌幅,与份额没有关系。单位净值低的基金虽然能买到更多份额,但并不意味着比价格高的基金赢利更多。
认为基金价格越低越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认为越便宜的基金,上涨的空间越大。比如1元的基金上升空间比1.5元的基金大。
累计净值,则是在单位净值的基础上累加了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分红和拆分的金额。
基民都知道,一些基金年度或多或少会有分红,那么通过基金单位净值就无从知道基金往常的盈利情况,看累计净值就能弥补,根据公式,累计净值=单位净值+累计分红,把分出去的红利计算在内了,累计净值更能反映基金的收益情况,通过比较两个净值,就可得知该基金成立至今的累计分红。
例如基金单位净值是1.28元,如果该基金成立以来有过三次分红,第一次分红为1份0.3元,第二次分红为1份0.4元,第三次则为0.2元,按照当天公布的基金单位净值为1.28元,那么累计净值则为1.28+0.3+0.4+0.2=2.18元。
因为从累计净值上可以看出该基金历史上给投资者分过多少红利,因此累计净值更像检验一只基金**能力的“试金石”。
但是要注意的是累计净值也不一定可以反映出该基金的好坏,因为如果基金发行在牛市后期,那么很有可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基金的累计净值都是低于发行时的净值的。(一般基金发行净值都是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