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投诉信息,团城邮政支行被投诉在老人不知情情况下把老人的定期存款变基金,而且时候解决问题态度不积极,我想说老人存点钱不容易,能解决问题就解决了吧,人都有老的时候,如果真是老人不知情,更应该积极帮老人处理,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妥善处理这件事情[祈祷]
信息来源于河北阳光理政平台。
现在的新时代叔叔阿姨的话题从“谁谁结婚了”、“我儿子很孝顺”这些邻里八卦,进化成了
“该买哪只基金”“我这个月涨了多少多少”。
我妈在20年21年基金投资效益明显时,在某个亲戚的怂恿下入了坑,用我妈的话来说“现在躺着都能**”。
没错,她那个时候恰逢蓝筹白马大涨,基金纷纷抱团,“喝酒吃药”大行其道,散户投资热情高涨。
张坤、葛兰等明星基金经理被捧上热搜。
“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机智]
涨的时候大家当然都笑嘻嘻,但到21年末22年的时候,市场大跌,很多人都挺不住了,包括我妈,于是经常出现以下场景。
1、天天唉声叹气,追涨杀跌
“哎呀,怎么今天又绿了啊”
“完了完了,加上今天一共亏掉了多少多少钱”
“为什么我买哪只基金那只就下跌”。
诸如此类每天都在抱怨,我都听烦了。
买基金就是个长期投资,3年以上10年以下我都烂熟于心,但像我妈这种叔叔阿姨哪懂这些,看着每天涨涨涨就觉得是正常的,一旦有一点下跌就受不了。
每天盯着软件盯着净值,对着随机上下跳动的曲线唉声叹气。
还经常问我今年什么基金会涨。
长辈们总觉得年轻人什么新奇玩意都懂,就像wifi信号差、手机不会操作的时候就找我。
摆弄摆弄手机没问题,但问我什么100%会涨真是高看我了,就算基金经理也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我早发财了![尬笑]
2、把“迷信”用在投资上
有一次,我妈盯着基金软件,喃喃自语道:
“这个基金经理的属相跟我八字合,名字意头好,叫XXX寓意基金翻倍,就买这只基金好了。”(大家猜一下是哪位基金经理)
我听了之后真是哭笑不得,好家伙,投资基金都用上算命了。
今年年初,中药有一波强势的上涨,我妈跟我说:
“儿子,现在买中药好像有机会,有个算命的说今年中药很强势。”
结果到现在中药下跌了,我逗我妈说:
“你之前不是说中药好吗,现在跌这么便宜,你怎么不买?”[奸笑]
我妈连忙摆了摆手:“别别别,我先观察一下再说。”
我边笑边想,这不就是追涨杀跌吗。红的时候都认为有机会,一旦绿了心态就改变。
3、不了解产品甚至不了解基金就盲目投资
前段时间股市恐慌性大跌,连带债券也跌了不少。我妈买了一只有关可转债的基金也跌了不少,跑来问我:怎么可转债也会跌?
我一脸懵,一问才发现,我妈把可转债当成很稳定的投资品种,被宣传的“稳定”“安心”误导,认为它不会跌。
相信这是很多小白会犯的错误,不了解基金的类型,投资的标的,傻乎乎地乱投资,si也不知道是怎么si的。
随便科普一下,可转债全称可转换债券,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
简单说它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性,虽然比股票风险低,但还是有一定风险,很多人以为可转债“保本”,真是误会大了。
就算是债券也不能说是“0风险”。
由此可见,很多叔叔阿姨把基金当成“高息存款”,误认为靠他们那点小道消息能赚大钱,这样投资肯定是亏钱的,我妈就亏炸了,毕竟投资的都是些以前的热门品种。
我衷心建议别让家里的长辈碰基金了(年轻人也不能盲目投资),与其稀里糊涂地买,稀里糊涂地亏,还不如建议他们买正规银行的低风险理财。
抵御通胀,图个安心就行,毕竟老人家看到自己的本金亏损还是会很难受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