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体:嘴有关,健康, 奢侈品(享受),宠物
2、国家集体:芯片,军工,新能源
3、人口结构~医和药
医院,医疗健康(口腔、眼睛,骨科)、医疗器械
创新药、中成药
4、未来方向:元宇宙、储能
作者:精彩绽放
来源:雪球App
本人211毕业,学的是号称学校最难的专业,2008年大四上学期找工作,恰遇经融危机,连当时我们学校的招聘大户华为,也说不招本科生,上一年是华为到宿舍找辅导员老师直接签了一批本科生。说明金融危机确实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由于我们专业在行业内的名气,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当时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仗着复习的好,所以也经常去参加一些招聘会,感觉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参加的面试都发了OFFER,有烽火、TPlink,联发科(MTK),MTK是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厂家,曾经还排名第一,高通都是他的小弟。如果当时去了MTK,说不定能成为芯片方面的人才(稍微YY一下)。不过最后没有选择MTK,也没有考研(现在想想有点后悔,还是希望读研读博),选择的是一家国企。
工作以后发现,收入水平比想象的低很多,而且每天累死累活,还好当时房价不高,小日子还是过的下去。由于工作内容跟以前的专业不相关,所以刚开始主要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天天看技术文档,跟着师傅学。半年各种工作都轻车熟路,成为了技术骨干(说明没啥技术含量)。
突然有一天一个同事说有个牛人推荐了一只股票,据说这个牛人从5万块钱,做到了一个亿,听起来神乎其神。那个同事比较靠谱,而且说的信誓旦旦。所以也跟着买了,我记得股票叫大冷股份,现在叫大冷冰热。我这个人可能赌性比较重,而且当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所以没几天就把所有钱都满上了(当时手上也就8万),当时也没有多想,感觉有人帮忙看着,还是很安心,到时听指令卖就好。没想到三个多月涨了70%多,跟着同事一起卖了。这是我在股市赚的第一笔钱,开心极了。
后来同事说那个牛人不会给代码了,要账户达到100万以上才能合作,利润分成,我这点小本是不符合要求的,不过从此以后我就走上了炒股的道路。下了班经常看看研报,看看网络上大V观点,还看了不少炒股的书籍,但是都没怎么**。
到了2014年底、15年,牛市来了,怎么买都**,发现到处是牛股,人人都是股神。每天都想着开盘,恨不得周末也开盘,平时聊天、吃饭都是聊股票,我们老板经常来我们们办公室指导操作,不紧急的会议都推到3点以后开,不是一般的爽。我的资金也由14年底30多万的资金,到牛市顶峰到了130万,心里想要是再翻个几倍,就可以辞职了。
牛市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导致大部分忽视了风险。对于第一次参与牛市的人来说,根本不相信相信牛市会一下子就会结束。
但是牛短熊长的规律在15年体现的淋漓尽致,就跟现在欧美股市下跌一样,引发原因不同,但是牛熊更替这个规律是不变的。一下子我得账户就由130万跌到了50万,后来实在没办法,清仓走人,买房买车。当时房价不高,30万当首付买了个房,20万买了车,又过上老老实实上班的日子。
我的交易体系是在15年以后形成的,股灾过后学了庄股打法、资金流打法、成长股打法、周期股打法、龙头战法,交了不少学费,融资了几十万都亏的差不多了。
当时内心非常的煎熬,时常问自己,炒股适不适合自己,由于压力大有一段时间经常失眠,白发也多了不少。在和朋友的交流和相互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来。
由于长期的积累和学习,2017年基本形成了龙头打法,趋势股波段操作和成长股打法,个人简单总结短线看情绪,中线看资金,长线看预期。2018年应朋友邀请,开启了私募操盘手的生涯,由于18年大盘环境不好,操盘的资金量比较小,要经常去拓展客户,我感觉这不是很适合我的性格,所以做了半年以后,就走上了职业投资人(无业炒股)的道路。
经过19年开年的行情,让我的资产上了千万。随着交易模式的完善,收益还不错。
虽然我不是成功者,但是还是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个人的浅见,不喜勿喷。
1、关于读书:如果你没有想好自己的方向的时候,有机会的话就多读书,读研究生、博士,因为读书提升平台比较容易的方式,当你的平台高了,你的圈子能量更大、视野更宽,选择也更多,认识也会更深刻。
2、关于就业: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多去闯一闯,如果选择安稳建议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一方面面临市场化,一方面又有官僚机构属性,注定有缺陷,不是个很好的选择,有靠山的除外。
3、关于炒股:因为炒股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你的工作和情绪,不建议轻易去炒股,学习理财是必要的,可以买基金,基金定投,让专业的人替你打理,牛人除外。
4、关于辞职炒股:不要轻易辞职炒股,这是最容易**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数据,同比上涨4.3%;当日白酒、家电带领大小非板块集体上攻。后市会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