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基金会全部生物(基金会生物有哪些)

jijinwang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继续在昆明召开。作为会议的承办方之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携手二十国基金会平台(F20)、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主办了本次平行论坛的第五个主题论坛——“基金会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就未来十年基金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与角色、开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海洋管理有效性三方面开展对话与研讨,协同策略,推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场论坛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01 开幕致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春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通过基金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务实行动十分重要。道理很简单,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有着内在联系。虽然供给塑造消费,消费影响供给,但改变生产方式应置于首位。企业应当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是为了全人类福祉,更是为着自身持续发展。健康的人类、健康的地球和健康的经济三者相辅相成,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压力可以转化为改进企业生产方式、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实现转化的根本是创新。

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最终要依靠技术和实践创新。基金会应当促进企业创新生产技术。同时,在生产技术创新尚未付诸实施前,应当促进保护实践的创新,着眼于推进政府政策机制变革和民众参与的动员。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我们要反思过去行动的效果,用创新思维改进传统做法、设计未来行动,将推进企业务实行动作为重点、将促进民众广泛参与作为基础,将推进政府制度、政策变革作为目标。这样我们也许能逐步缓解危机、赢得新生!

CBD秘书处副执秘 David Cooper

CBD秘书处副执秘 David Cooper在线上致辞中强调,让生物多样性重回正轨需要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基金会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调动资源,加速早期行动,更好地分享共识,让大家了解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众多全球挑战之一。我们现在面临广泛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都源自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要进一步看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企业运营过程当中的契机,并确保受捐助国与捐赠方的声音得以传播、能被听到。

中国和埃及政府在2018年大力主导COP15进程,推进2020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达成。希望有更多基金会能加入进来,引领企业界和各界的行动,从而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F20主席 Klaus Milke

二十国基金会平台(F20)主席Klaus Milke在线上致辞中表示,阿拉善SEE所代表的是企业界的环境力量,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履行着各自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疫情再次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大家必须要在气候、生物多样性、健康和可持续性达成一致。我们双方曾共同发布过一份报告,主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危机。我们将携手致力于搭建生态气候变化的沟通桥梁,进一步为达成G20更深的目标努力,为CBD COP15奠定基础。COP15大会即将在昆明召开,我们必须要通力合作,希望能够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为未来而努力。

02 圆桌对话:基金会在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与角色

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参与圆桌对话

来自中国、北美、非洲、拉丁美洲的5位嘉宾就基金会在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与角色进行了深入交流。

孙莉莉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SEE基金会执行理事长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目前成立了6家基金会,业务聚焦不同领域,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是阿拉善SEE发起成立的第一家基金会,其中,劲草同行、创绿家项目对环境保护行业基础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聚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他们参与的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入选不久前自然资源部和IUCN共同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十大典型案例;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聚焦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物种栖息地保护;西安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聚焦秦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大熊猫、朱鹮等濒危物种保护…在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下,未来10年,阿拉善SEE将联动品牌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并同步携手会员、捐赠方、合作伙伴,预计投入不少于10亿人民币的资金,开展300万公顷保护地的建设,带动更多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

房志

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近些年,我们的工作内容逐步转向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扶贫,这些项目的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我们承诺未来5年投入5个亿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训骨干1万人次,直接参与人数10—50万。此外,我们和很多机构一起合作种树种草,目前在西藏种了1.5万亩,我们承诺未来10年种树种草10万亩。

Brian O’Donnell

维斯基金会守护自然倡议主任

基金会在北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支持科学研究、规划发展做了很多贡献。自然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项目,更需要去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基金会需要了解健康自然环境,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中国只有小部分的基金会是做环保的,所以还可以建立更多环保类型的基金会。此外,与当地居民、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对自然保护也很重要。我们实际上是政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补充,和其它组织进行合作来实现2020年的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我们为发展中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包括支持发展中国家原住民,以及原住民的社区。此外全球的三分之一生物多样性的足迹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所以也能看到另令人鼓舞的进展。

Frederick Kumah

非洲野生生物基金会副主席

我们聚焦于非洲大陆野生生物保护的目标,未来10年将从非洲的领导力、规划、财政等层面进行推进,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逐步恢复非洲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保护非洲野生生物体系,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我们将会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物多样性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双管齐下。

Ramiro Fernandez

Avina基金会气候变化主任

在过去25年中,我们在拉美地区的28个国家跟很多地方组织、个人开展了很多项目。我们会做倡议型项目,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方面,支持公民社会,尤其是在关键的行动者和本土社区。我们在很多地方主要负责落地工作,同时也和决策者建立联系,让他们参与到区域议程未来开发过程中。同时也要让大家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生物多样性的挑战紧迫性。我们也鼓励合作伙伴与我们通力合作,我们不光会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也会试着识别关键驱动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关键者。

SEE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总结道,全球的基金会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各基金会也积极从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与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为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寻找可行的方案,并将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和落实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SEE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

03 专题研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

作为此环节的主持人,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主任张琰表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意义是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的管理,但是开展的目标是应对人类的挑战,帮助人类应对挑战同时,对生物多样性带来正面的影响,无论是基于自然,还是以人为本。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主任 张琰

随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濒危物种科学会委员车静做了主题为中国近代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与努力”的报告。她指出当今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根据联合国最新的报告显示,全球物种面临的灭绝数量已经远远高于1000万年前。对于生物多样性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大量物种在未被发现前就已经灭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虽然十分丰富,譬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物种丰富、特有属种多,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目前,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取得非常卓越的成绩。首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主流化。国家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也标志着生物多样性国家协调机制的建立,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颁布、修订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程,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也是逐年在加大,开展了一系列的督察行动。目前中国正在建立构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的体系,发展进行保护地的优化整合,已经建立了10个国家公园试点,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地已经占到国土陆域面积18%。

物种受威胁状况明显改善。2004-2015年,109种哺乳动物受威胁状况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调查、监测与评估大力提升。生物多样性调查逐步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与体系逐渐完善,物种编目和濒危状况评估也在进行中。

在国家层面,我们需要建立国际公约履约的协同机制,希望能够加强公约间的协同增效,在措施制定的时候既能够减缓气候变化,也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其次,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科学研究来支撑决策管理。最后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濒危物种科学会委员 车静

对话环节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资金机制与实践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资金机制与实践”对话环节现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嘉宾的精彩内容吧。

杜永胜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

近些年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我想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一发挥基金会的优势,从基于技术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开始过渡,把它与项目相融合,从顶层设计开始推进。第二推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林业碳汇实践当中落地,开展林业碳汇、林业碳中和生态保护。第三、布局功能区碳汇的项目,在长江上游、东北大兴安岭等布局碳汇。接下来跟有识之士共同开发碳汇项目,发挥基金会的优势,推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碳汇在双碳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碳汇必然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不可替代,不能稀缺。

王颖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

过去20多年间我们关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认识逐渐的加深,也更清晰了自己使命。逐渐开始思考如何把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理顺。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其实是能动的,对应对气候变化,除了探索如何推进绿色发展,还应把原有保护的生态系统的项目重新定义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项目。在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公益投资是为了能够在商业手段、行政手段触达不到的地方,以公益行为促进合作,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

安亚强

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做Nbs,选址、设计、实施贯穿其中。首先要分析所地址的生态功能。接下来识别关键的生态系统,从里面划分出重要的生态服务区域,接下来再划分里面哪些是可以修复,哪些可以利用保护。我们也考虑到Nbs系统与系统之间关系,最大范围保留原有物种。第二阶段通过社区赋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发展。

杨彪

SEE基金会副秘书长

从过去一二十年工作和机构经验来看,做项目有两种方式,做量和模式。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框架,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是框架里面生态修复的内容,所以我们针对红树林、湿地和栖息地开展修复。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针对这样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继续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在试点示范中与科学家团队提出有效地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贡献给我们的国家,助力国家在更大的层面开展更大的项目。

车静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很多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或者丧失的直接原因,反过来生物多样性降低也会影响气候变化。中国正在推行生态红线,这就是国家基于自然提出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完整,实际上自然有强大的恢复能力,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时,屏障自然形成。因此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是有能力应对两大危机的。

04 专题研讨:提升海洋保护管理有效性

海洋对于我们完成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十分重要。作为主持人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彪表示,构建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是人类目前最通用的海洋保护方式,根据WCPA的数据,目前全球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7.8%,而我们熟知的目标是10%,我们正在探讨的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就是到2030年完成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覆盖全球海洋面积30%。

杨彪指出:“我们究竟有多少海洋保护区真正发挥了它们的保护功能,我们还需要开展哪些工作,采取哪些共同行动,让这些保护区充分发挥海洋保护区的作用来帮助我们完成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呢?”

SEE基金会副秘书长 杨彪

海洋星球创始人、总监Kerstin Forsberg博士分享了“建立海洋保护地对提升海洋保护有效性的贡献”主题报告,为保护海洋提供了解决方案。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极度濒危的大型软体鱼,和当地的年轻人以及海洋专业人士一起开展科研,绘制已灭绝物种的生物图。也和当地政府合作,禁止捕捞法的通过,实现了对大型软体鱼的法律保护。

在不断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一个事实,即必须要把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做法标准化。很多宏大的国际议程需要可行性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我们需要保护和观察分享我们的生态环境,创造解决方案,将生物多样性纳入主流。对于全球议程而言,一定要保证它为当地的议程提供支撑,确保能携手每个人为可持续海洋的发展做出贡献。

海洋星球创始人、总监 Kerstin Forsberg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也回顾与展望了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他指出,“环顾中国的海洋保护,从1990年开始,到今天为止我们已有160个海洋资源保护区。除此之外我们积极加入海洋保护的国际公约,探索公海的保护制度。”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连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履行中国的使命,贡献中国的智慧,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从管理政策方面来讲,对国内要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面向国际要积极参与会议。要把握海洋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的海洋治理,才能做到双轮驱动,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纪兰

圆桌对话

提升保护海洋管理有效性

来自汇丰银行(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王颖担任此环节的主持人,将与政府、科研、慈善基金会和公益环保组织的代表,共同探讨不同利益相关方如何来共同合作,提升海洋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实现海洋保护的目标。

俞炜炜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沿海规划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我们沿海地区的潮汐和发展、空间规划。首先规划发展通常是政府工作,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其次保护需要有科学性。规划要以科学为基础。而需求的发现需要科研的支持;最后,应对海洋环境规划不应该是静态,要不断的适应情况,包含无法预知的自然灾害,才能确保我们的行为和行动得到不断的提升改造。

Andrew J. Plumptre

IUCN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秘书处秘书长

Key Biodiversity Areas (KBA)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是对了解全球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的有效的科学工具。KBA对于保护策略制定、识别保护空缺地、科研数据、指导保护资金的投资,以及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CBD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指标。KBA作为科学工具对于指导海洋及滨海的保护也同样行之有效。

Ghislaine Llewellyn

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全球海洋执行负责人

社区参与和社区主导海洋保护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方法。如印度洋有当地社区的管理区域,社区的参与使他们能够非常持久有效地保护海洋。另外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社区领导海洋保护的作用已经在其它保护地区得到认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海洋提供了一系列的价值和功能,包括可持续发展,保证渔业生产和提供当地社区的劳动力。

Walter Reid

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保护科学项目总监

我们从事海洋保护和科研工作有长达50年的时间,进行海洋研究的拨款达到每年5000万美金。首先,我们为地方和区域非政府组织和环保保护工作提供支持。第二,我们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通过相关的机制和网络分享知识,与全球范围的NGO、科学家、政府官员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知识共享。第三,我们冒险尝试一些新的项目和方法,一旦成功可以向其它的国家和推广。未来,希望能够与中国与全世界非政府组织保持合作,加强海洋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深港项目中心秘书长李春明对此环节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海洋社区居民对于海洋的保护十分重要。政府与社区合作,可以提升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乡村振兴,海洋保护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希望在10年之后,通过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海洋的生态环境不再恶化,有所改善。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深港项目中心秘书长 李春明

05 《中国生物多样性资助报告》初步发布

北京易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陶泽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北京易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益资助白皮书(2021)》第一次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益慈善资助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显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环境公益捐赠中占比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

报告对2016年到2020年全国公益捐赠进行了数据采集。经过分析,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环境公益捐赠总额达25.23亿元人民币,其中有69%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资金达17.57亿元人民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资助领域,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资金规模最大,达到11.5亿元人民币。在濒危物种保护领域,投入公益资金超过4亿元人民币,还有超过6000万元捐赠用于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试点示范。

闭幕式: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倡议签约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NGO平行论坛的闭幕式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公益组织代表、青年群体代表、妇女群体代表、地方社区代表和媒体代表,共同参加了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倡议签约仪式。

3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非国家主体组织代表共同登台,见证了《非国家主体自主承诺行动倡议》的宣读和承诺,并由来自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的8家牵头机构代表与线下和线上嘉宾一起,共同启动了“迈向昆明,我为自然承诺”全球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行动倡议。

倡议呼吁凝聚民间保护力量和意愿,促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及生态经济的繁荣,发挥原住民、地方社区及女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和贡献,加强公众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并继续动员更多来自各国的非国家主体加入和宣布自主承诺,贡献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及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

阿拉善SEE愿与各位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共建自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CBD COP15非政府平行论坛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