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私募基金怎么玩?

jijinwang
二、在套路中走向衰亡的地产私募机构
深圳证监局对私募行业的三大套路剖析地相当精准,在我们身边倒下的地产私募同行中,这些套路也基本涵盖了所有的玩法。深圳证监局此次关于私募基金一线监管情况的通报中,所提及的私募基金销售环节存在的公开宣传推介、向不特定对象募资和误导欺骗社会公众等三大方面典型问题非常具有警示意义,以下分别做简单说明:
(一)公开宣传推介的套路
在2015-2017年间,地产私募蓬勃发展,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的如火如荼以及房价的如日中天给私募机构的募集市场带来了很多鸡血,很多私募机构都大量招聘业务人员,通过地推、门店、网络、微信甚至陌call陌拜等方式大范围地销售产品,尤其是夹杂在P2P行业中的私募产品以及所谓的业务引流,一度催生了民间私募投资的高潮。具体来说,以前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互联网推介。互联网发布宣传推介信息成本低、受众广、时效长,如一些机构存在利用官网及腾讯视频发布广告、在热点论坛发布募集说明书等违规行为。
二是借助微信号宣传。因微信已突破“熟人”界限,成为了公众交流平台,易被作为公开推介的工具。在深圳证监局已查处的私募机构中,有20多家曾通过微信群发布产品或在微信群添加好友推介产品,10多家机构设立微信公众号用以发布品宣文章。
三是使用电话本群呼。通过软件对外群呼、大量人工拨打等“广撒网”宣传也是常见违规销售方式。如深圳的一家机构通过向物业索取、购买电话本等方式获取数千条公众手机号,雇佣百余人拨打电话实现推介目的。
四是采取现场会利诱。不少机构为迎合人们扩大社会交际的心理,利用各种聚会扩大推介范围和诱导参与者购买。如深圳一家机构利用在豪华酒店定期不定期举行的不设门槛酒会、答谢会,向与会人员发放推介材料,并通过有奖销售、老客户返利等诱导新客户购买产品。
(二)向不特定对象募资的套路

一:私募基金怎么玩的

“私募”的全称是私募基金。它是指只能在私下里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进行各种投资的基金。与私募基金相对的是“公募基金”,即以公开的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基金,比如打广告、银行代销等。

01私募基金的特点

因为私募基金只能私下募集资金,所以它最显眼的特征就是不能在公开场合买卖。比如在网上发行股票、公开招募投资人等,这些都不行。

继而,也就形成了私募基金的第二个特点:流通性很差,几近于无。不像公募基金,亏惨了还可以找接盘侠,私募基金就只能认赔离场或咬牙硬抗。

它的第三个特点是:凡是玩私募基金的投资者,都是“狗大户”,因为它的投资者比较少。一只私募基金可能就几个投资者,钱少了玩不起来。中国私募基金的门槛是100万。

同样是因为投资者少,私募基金的投资目标会更有针对性,也更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这是它的第四个特点。

私募基金的第五个特点是没有公募基金的规矩多。因此,它的投资隐蔽性更高,被市场追踪的可能性更小,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全球股价最高的公司。假如巴菲特不把它弄上市,就可以偷偷地躲起来**,不让其它投资者跟着喝汤。

相比于公募基金,政府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比较宽松,只要纳税、合法就行。所以,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基本上,管理人想怎么玩都行,只要能挣钱。

比如公募基金的单只股票投资额不能超过总投资额的10%,而私募基金甚至可以单吊一只股票。再比如公募基金必须定期发布报告,私募基金可发可不发。

02私募基金的优势

私募基金最大的优势是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不像公募基金,管理人做得好与不好,该拿多少就拿多少,顶多奖金不一样。

一是因为每一只私募基金的管理人都是基金出资人中的一员。

并且,因为国内的信用制度不全,基金管理人的出资比例很高,在10%到30%之间。不像国外,在3%到5%就行。

二是因为收益规则不一样。公募基金是靠收管理费过日子,与基金收益无关,而私募基金是靠业绩发财。

这有点像上班族的“KPI”考核,没业绩就没钱。一般来说,私募基金的业绩报酬是利润的20%。赚了1个亿,拿走2000万。

三是因为基金一旦发生亏损,都是先拿管理人的钱支付,其它投资者支付剩下的。因此,发生亏损时,损失最大的是基金管理人。

比如一只5个亿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投了5000万。清盘时,基金亏损了20%,也就是1个亿。按理说,管理人的5000万亏了20%,那还剩下4000万。

可事实上,管理人一毛钱都拿不出来,因为它剩下的4000万要先用来支付1个亿的亏损额。至于剩下的6000万亏损,其它投资者共担。

结语

尽管私募基金的优势比较大,但风险更大。不止有基金管理人投资策略失误的风险,还有来自暗箱操作、抬轿子、坐庄等盘外招的风险。

就拿抬轿子来说,张三把一只股票的股价搞上去,然后让李四拿客户的钱去高位接盘,之后再给李四分润。这在私募圈里是很常规的操作。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买私募更得慎之又慎。




二:P2P 私募基金

题主的设想非常好:P2P鱼龙混杂,假如有一只专门投资P2P的债券型私募基金(确切的,应该是“债权型私募基金”)或功能类似的集合投资计划(如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由专业的管理人识别P2P机构的优劣、P2P资产的风险高低,大幅减少投资者直接投资P2P时因难以有效识别风险而遭受损失甚至被骗的可能性。

不过,目前,市场尚未出现类似的P2P基金或集合投资计划,原因包括:

一是基金业协会禁止备案借贷性质的私募基金。年初,基金业协会下发通知,不再允许借贷性质的私募基金备案。专门投资P2P的私募基金明显在禁止之列。

二是P2P机构普遍风险管理能力弱,P2P借款人普遍资质较差,难以得到专业管理人的认可。若P2P资产收益率足够高,则更可能引发对借款人资质的担忧;若P2P资产收益率一般,则不具有竞争力。

三是市场上已出现了其它类似的金融产品,满足投资人的需求。以信托行业为例,不少信托公司已与合作机构(如捷信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开展小额、信用个人借款业务,可满足投资人的投资需求,相对更安全有保障,且收益率相比P2P仍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