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长远价值混合基金今天怎么样(永赢长远价值混合 贴吧)

jijinwang
买房真应该看长远一点,否则损失的可能
是你半生的积蓄。2011年我一好友和他姐
姐都想在武汉买一套房子。由于好友一直
在中南附近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故对这
一片还比较熟悉。
他们先去看了一下中南三路上的新楼盘博
雅中南,虽然是只有几幢楼的小盘,但环
境好,走一小段路就到中南路,地铁公交
去哪去方便,出小区到中南三路、中南路
外面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走入小区鸟语
花香、清静优雅,由于背靠洪山,树木茂
密,住在此处,有如住在森林中,空气实
在是太好了。他们看了一下一套104平米
的三居,每平米1万元左右。好友感觉挺
满意,他姐觉得走出去上班太远了。
然后他们坐车来到了中北路的原武重地块
的复地东湖国际。十几年前的中北路旧厂
区与城中村互为插花,被人们戏称为亏损
一条街、下岗一条街。此时的中北路到处
都在拆挖重建,空中泥土满天飞,当时人
过中北路头上一层灰,车过中北路车身一
身泥,只要是熟悉的武汉人,一看这情形,
就没有在此处买房的愿望。我好友因为在
武汉多年,可能也是这种看法,本来他是
不想来看复地东湖国际,他主要是陪他姐
来看看。看了一套102平米的三居室,单
价跟博雅中南差不多,也是10500元,每
平米。看现划这是一个大楼盘,起码要建
十来期,据说还有重点的小学和重点的中
学配套。好友姐姐考虑到房子本来也是给
儿子买,以后孙子要上学,就方便了,再
说自己走到中北路坐车去上班也很近。故
他姐姐以每平米10600元左右的价格买了
一个中层102平米的三居室,共计约108万
元。
好友看这里大破烂,自已的小孩也已经上
学了,学不学区无所谓了,因此好友选择
买了博雅中南104平米三居中间楼层,每
平米10500元共计107万左右。
没曾想,几年后好友又生了二孩,过一二
年二宝也要上小学了。好友的老婆说,为
了小孩以后的成长,必须给二宝买一套学
区房。因为博雅中南对口的小学和初中都
不是太好。
好友看了一下姐姐的孙子在复地东湖国际
对口的小学,武昌实验小学东湖国际校区
上学,据说初中对囗武珞路中学东湖校区。
这两个学校教学质量在武昌区都算很好的。
好友想卖掉博雅中南的房子,去买一个复
地东湖国际的二手房。他算了一算,博雅
中南104平米,卖2万一平,只有208万。
而姐姐买的东湖国际,要是卖的话,一般
是4.5万一平,102平米,459万左右。
459-208=251(万)这不算不知道,一算
吓一跳,就因为当年买房的错误选择,现
在去买要多掏251万元左右。努力半生不
知能不能赚到251万。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卖掉一二线城
市的房产,带着几百万上千万回到老家小
镇上或农村,把钱往银行一存,直接躺平,
吃利息就够了。而这种说法通常后面都有
一大堆的人表示赞赏。不知是真赞同还是
好玩的。
反正,我是不欣赏这种颓废的做法,我们
都是普通人,正因为普通我们每一代都要
作出自已的努力,千万不要看到只要是比
自已强的,尤其是一些富豪,眼里只有羡
慕嫉妒恨,而忘了人家也是日积月累,厚
积薄发,一代又一代努力的结果,天上永
远不会掉陷饼,只有靠自已脚踏实地的努
力。当然正确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定
要用发展的眼光,拉长时间的纬度从1年到
10年到30年50年,到有利于后代的角度来
选择,来做决定。有利于后代的选择应该
就是我们的选择。友友们认为呢?

1、“如今社会,攒钱、省吃俭用是大多人的生存之道”对此你怎么看?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所以攒钱,省吃俭用,合理计划着花钱,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中华民族节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但是为了攒钱而去攒钱的做法就不合乎常理,更会冠名为“抠门”或“吝啬”,长此以往,亲朋好友也会敬而远之。所以合理的计划,更有利于人际交往。

学会理财,让钱生钱。

普通大众,在财商意识还很浅薄的的情况下根本不懂怎么去理财,看着手里有点钱只知道存在银行,靠微薄的利息是根本挡不住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所以要学会理财,让存在银行的钱动起来。俗话说“水不动就是死水,钱不动就是死钱”。

学会花钱,有舍有得

记得刚步入社会时,一个亲戚就说:“钱是挣下的,不是省下的。”得,就这句话改变了我所有的金钱观。农村出来的孩子本就节俭,谁知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钱就变成了王八蛋,花了再去赚嘛!然而,舍得花钱的人运气就好!不信你可以去试试!但是要记住一点,不能乱花!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你花的越多,挣得越多!

因为只有这样,穷人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利益至上,物价不断飚升,充满危机感和压力的社会里苟延残喘,保留形骸!况且,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是我们老百姓的传世宝,永远要坚信积谷可防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如今社会,攒钱、省吃俭用是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在守一瓣心香所在的工薪阶层确实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都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从事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占用了人生大部分时间。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如何把一份工资分配的妥帖,是一门大学问。

攒钱,强制性储蓄,为未来积攒生活保障

攒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老百姓的理财理念里永远占第一位。无论收入有多少,大多数人都会把其中的一部分攒起来,在人们心里,攒起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是为未来生活积攒保障。

相信每个家庭理财规划里,都有教育储蓄和养老储蓄,且占的比重一般比较高。在有挣钱能力的年纪,攒些钱为将来做打算,提供经济保障,是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关键时刻,钱财是守护神,建起安全屏障,抵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风险。

省吃俭用,减小经济压力,生活细水长流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精致的货架上,诱惑着来来往往的人。物美,价不廉,标签上的数字让人心惊肉跳,如果人们放开了消费,没有几个人的钱包能饱满如初。省吃俭用也挺好,绿色环保,不浪费资源。

艰苦朴素是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省吃俭用,勤俭节约,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生活变幻莫测,人们不知道哪件事的到来,会改变生活常态,比如这次疫情。

疫情乱入挡道,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也教会了人们一个道理――精致穷抵抗不了复工延期的风险。生活细水长流,人们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手中有钱,囤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综上所述,普通人如果不能拓宽收入渠道,做到开源,那么就需要节流,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同时还要留后手,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说,如今社会,攒钱、省吃俭用,才是大多数人生存之道。

2、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如何得罪了邬思道,邬思道不愿意出谋献策,眼看年羹尧被杀?

年羹尧死了,邬思道活命的几率更大。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和邬思道,既没什么交情,也没什么过节。他们两人之间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也仅仅只是有两重关系而已:

一是两人都为雍正服务,见过面,认识,但也仅仅只是认识;

二是年羹尧小妹年秋月与邬思道有感情,但被雍正有意拆散;

除这两重关系之外,邬思道和年羹尧就再没什么特殊情谊了。

但是,两人没什么特殊情谊,不代表雍正不会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地下勾结。

比如说年羹尧,一贯的两面三刀,不仅吃着碗里的,还惦记锅里的。老八推举他出任四川提督,他拍老八马屁是第一次,老十四推举他出任陕甘总督,他拍老十四马屁是第二次。在雍正心里,年羹尧是个让他不能不重用,又不能不控制的二五仔。

邬思道也是。他在雍正心里,是个“兔死狐悲,鸟尽弓藏”的工具。这样的人眼界太深,雍正玩不过他。争储成功,邬思道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所以,雍正绝对不能让这两人走在一起。否则凭借邬思道的智慧,年羹尧的实力,他们两个要是搞在了一起,这对于雍正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即便邬、年无叛主之心,但对于雍正而言,也是不得不防的。

PS:雍正拆散年秋月与邬思道这对鸳鸯,断了年羹尧与邬思道联盟的可能性,他自己娶年秋月为侧福晋,跟年羹尧组成连襟,进一步拉拢年羹尧,就是雍正的布局。

雍正的心思,邬思道知不知道?从剧情的发展来看,他显然是知道的。因此才有了后来他在雍正登基之夜,向雍正力辞,一心一意想要隐退,但又不敢全隐,只敢“半隐”的那一幕。


半隐之后,为了避免让雍正起疑心,邬思道主动申请到李卫的府里做“囚犯”。雍正对此很是满意,暂时留了他一条性命。

然而,李卫也不是吃干饭长大的。自己主子是个什么尿性,他心里一清二楚。现在他官居江苏巡抚,也是实权派了,而邬思道住在他的府里。雍正会不会也会怀疑他与邬思道结盟?

于是,李卫就给自己找一个接锅侠,而这个接锅侠就是不知道邬思道底细的田文镜。

邬思道到了田文镜处做幕僚后,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田文镜不知道他的底细,只以为是李卫推荐的一个幕客,他可以暂时在田文镜那里窝藏一段时间。可是这种窝藏是不保险的,如果有机会,他还是要逃。

他要等机会,等一个合理的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

雍正二年某一日,田文镜在大堂上发飙,怒骂底下的官员没用。邬思道这个时候跑出来打哈哈,说自己可以押解军粮到西北,并且年羹尧还不敢拿自己怎么办。

于是,他就去了。而他这一去,就已经注定了年羹尧日后的一系列悲剧。



前面说过了,雍正最担心的就是底下的人背着他搞同盟。他在登基前,处心积虑的把邬思道和其他人拆开,就是怕邬思道跑到实权派的那里去。所以,现在邬思道主动跑去西北找年羹尧,雍正心里能好受?

PS:雍正在西北大营有卧底,时时刻刻都在监视年羹尧。邬思道去西北,雍正在西北的密探肯定是知道的。

等到邬思道帮助年羹尧打赢了青海叛军,年羹尧开始嚣张跋扈之后,邬思道便开始筹划跑路的事情了。毕竟他做了一件他根本不应该掺和的事情,而且年羹尧还作死,他此时要是不赶紧跑路,他的小命就没了。

后来,雍正果然到河南去找邬思道。不过邬思道已经提前跑路了,雍正没有逮到。



后来,雍正立马又转到江苏,打算听听李卫对年羹尧的建议。李卫是什么人?果然,他在听完雍正对年羹尧的抱怨以后,拿出了搞死年羹尧的主意:要是这样,干脆把他的大将军给免了,邬先生早就跟我说过年羹尧这个人迟早会闯出天大的祸来。

不得不说,李卫的补刀可谓是狠。雍正的真实心意,他一清二楚,此时拉上早就不知道跑哪去的邬思道给自己垫背(邬思道早就跑的没影了,是不是他说的,无从对质),年羹尧算是必倒无疑。(死是后来的事,当时雍正考虑的还是罢免年羹尧)

恰好在此时,军机处的奏报到了,说年羹尧杀了孙嘉诚(雍正派去的心腹),年羹尧此时不想倒也是不行了。

于是,年羹尧倒台。后来连番被降职,最后被赐死。


总的来说,如何处理好年羹尧的关系,如何摆好自己的定为,邬思道心里清楚。从电视剧中年羹尧的死可以看出,他表面上是死于飞扬跋扈,不知深浅,但实际上是死于他对雍正的威胁。对于单个人物,雍正不怕,而底下的人报团,才是他最担心的。

比如说,年羹尧曾经对李卫有恩,他们两个人会不会走到一起?比如说,邬思道和年羹尧都是狠角色,他们会不会搞到一起?

所以说,别说邬思道跟年羹尧没啥交情,就算他跟年羹尧有过命的交情,他也是不敢管年羹尧那摊子事的。毕竟年羹尧活着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年羹尧死了,他才能松口气。起码这样一来,雍正就少了一个搞死他的借口。



首先,我们看一下几个人的关系。在雍亲王集团中,雍亲王胤禛自然是核心人物,老十三胤祥是副手,年羹尧、李卫等人是心腹,邬思道则是雍亲王的首席谋士。按照道理来说,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在实际交往中,邬思道与李卫的关系很好,对年羹尧却采用了敬而远之的办法。其实,年羹尧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这让邬思道非常的不满,注定了年羹尧的悲惨命运。在几个皇子的争斗中,随着太子胤礽的垮台,老八胤祀集团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与之相比,老四胤禛集团要弱小得多。



作为雍亲王胤禛的心腹,年羹尧却按照和老八胤祀联络、走动,很明显,年羹尧想脚踩两只船。 由此可见,年羹尧对雍亲王胤禛并不忠诚。一旦出现危机,随时可能出卖雍亲王胤禛。从这一事件开始,邬思道对年羹尧的好感大大降低。为了监视年羹尧,邬思道建议雍亲王把家奴李卫放出去,就在年羹尧的身边工作,负责监视年羹尧。年羹尧担任四川提督的时候,李卫在四川担任知县。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以后,李卫担任了陕西布政使。无论年羹尧去哪,李卫都如影随形。年羹尧干的另一件事,更是直接激怒了邬思道。任伯安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建立了一套《百官行述》,这套文件能够要挟很多官员。雍亲王胤禛命令年羹尧想办法,从江夏镇搞到这份文件。



年羹尧从四川调动了500精锐士兵,突袭了安徽的江夏镇,不仅杀掉了任伯安、刘八女等人,连太子胤礽的心腹黄体仁也杀了。除此之外,年羹尧还杀掉了江夏镇好几千无辜百姓,包括老幼妇孺。如果是任伯安等人死有余辜,那么百姓何罪?这件事传回京城之后,彻底激怒了邬思道。邬思道虽然狡猾,但也是文人出身。从江夏镇事件中,年羹尧残忍暴虐的性格非常明显,邬思道对年羹尧更加的反感。年羹尧的这个性格一直没有改变,在西北作战期间,年羹尧担任了抚远大将军。此时的年羹尧对手下们,也是说杀就杀。由于自己暴虐的性格,造成了很多的积怨。 康熙皇帝南巡期间,曾经命令年羹尧前往南京觐见。



当时,年羹尧准备了天麻、橘子、竹扇等物品孝敬康熙皇帝的心腹重臣张廷玉。雍亲王胤禛在年羹尧身边安插了耳目,肯定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邬思道自然也知道。从这件事分析,年羹尧不仅仅走老八胤祀的门路,而且还走张廷玉的门路,属于八面玲珑的官员。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两面三刀,邬思道对年羹尧彻底厌恶。其实,张廷玉也不想结交年羹尧。年羹尧送的礼物,张廷玉仅仅收下了天麻,张廷玉劝告年羹尧:“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杀气。”由此可见,张廷玉也看出了年羹尧的一些问题,不愿与年羹尧深交。



年羹尧在西北作战期间,曾经因为找不到叛军的位置而发愁。此时,已经远在河南的邬思道,专门前往了一趟西北,为年羹尧指点迷津,找到了叛军的准确位置。请注意,邬思道帮的不是年羹尧,而是身后的雍正皇帝。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让清朝不堪重负,雍正皇帝希望速战速决。除此之外,邬思道没有为年羹尧出过一谋一策。在年羹尧垮台之后,作为李卫的幕府先生,邬思道建议李卫立刻上书,在奏折中要求雍正皇帝立刻除掉年羹尧。从一系列情况来看,邬思道对年羹尧没有一丝好感,根本不打算营救年羹尧。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邬思道堪称“神算子”,早就算好年羹尧的下场。邬思道前脚带着媳妇如月开溜,过“全隐”的生活,后脚年羹尧就被雍正赐死。这说明,邬思道认为年羹尧无药可治,即使邬思道出谋献策,那也是徒劳无功,所谓“天作孽犹可怒,自作孽不可活”!

年羹尧和邬思道的关系挺微妙:似友非友,似疏非疏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原本是雍正府邸的一个包衣奴才,当时只是一名小小的副将,他的发迹是在雍正下江南筹赈的时候,年羹尧得知主子要来扬州,为了讨好主子,早早在扬州落脚地蹲守几天,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接应雍正,也由此成功进入了雍正的视线,才有表现的机会。雍正除了让他协助扬州筹赈,还派他寻找一个落魄的书生,此人就是邬思道。

邬思道原本是名无锡的才子,才高八斗,识穷天下之人,本想通过科考中一举夺魁,好一展抱负,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应试康熙三十六年南京春闱,三场下来,自认为就算不在三甲之列,也能稳得个前十名,怎料告榜名单出来,自己名字竟然不在榜上!

邬思道气愤至极,经过仔细打听,原来主考和副主考们都是财迷,一概论孝敬取士,谁给的钱多谁就金榜题名,名次高下按给钱多钱少来定。

邬思道本是心高气傲之人,盛怒之下,召集落榜的几百名士子,遍城撒揭帖,还写尖刻的诗把赵、佐二人骂得狗血淋头,把江南贡院搅了个天翻地覆,闹完之后,邬思道自知他干的这事有违朝规,于是赶紧风紧扯呼。

事情终于闹到京城,康熙盛怒之下,处决大批舞弊官员,下令各省缉拿闹事的士子,好在,邬思道抢先一步开溜了。

邬思道在外逃亡数年,路上不幸被水匪打折了腿,成了名副其实的“邬瘸子”,十年后,赶上天下大赦,他重获自由,不过,一个残疾之人再想以科考来施展抱负,显然不太可能了。

好在,四爷有闻邬思道才华,想借助他的智慧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于是派年羹尧四处打探,找了落魄的邬思道。

邬思道虽有才,但脾气古怪,一般人都不敢靠近,所以年羹尧让自己的妹子年秋月负责照顾邬思道的起居,这一招居然很管用,邬思道对年秋月很是顺从,就这样,邬思道投入了四爷的门下。

归四爷门下之后,邬思道和年羹尧二人在雍正的夺嫡团队当中大体上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但这两个人之间几乎没有私下交往。

不过有一次,年羹尧为了讨好邬思道,暗地里还送了两坛老酒,雍正表面上极为和气,甚至跟邬思道开玩笑说年羹尧对邬思道比对他这个主子还好,但心中五味杂陈。

如果偏要说,邬思道和年羹尧有什么交情,那就是同门人,似友非友,都是为四爷办事的奴才。往深点来说,邬思道和年羹尧之间的关系其实挺微妙,两个人因为年秋月的关系,似疏非疏,差点就成了一家人。

可世事难料,后来雍正娶年秋月为侧福晋,年羹尧转变成雍正的大舅子了,这下,年羹尧和邬思道更是八杆打不着一块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邬思道疏远年羹尧

随着雍正继位,府邸的奴才的命运随之变化。邬思道半隐,年羹尧高官俸禄。邬思道知道与天子交,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懂得兔死狗烹之道理。因此在雍正继位当晚,邬思道请求“半隐”;而年羹尧出任“大将军王”,风光无比。

邬思道虽是“一介寒儒,又是邢狱之人”,但年羹尧的境界、理想和抱负显然难与邬思道相比。邬思道是一个胸怀“治国平天下”的文人,能够得到当朝皇子赏识,对于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他选择加入四爷党的阵营,确实是认为四爷能做好一个好皇帝,因此通过“指点”四爷来实现他读书人的夙愿。雍正继承大统,他文人的抱负得到实现,不求一官半职,只求平安度过晚年,与雍正相忘于江湖。

而年羹尧为了理想和抱负不折手段往上爬,他所求的无非就是高官厚禄、权势。年羹尧为了官和权,可以六亲不认,哪怕把自己的妹妹幸福搭进去也在所不辞。为了金银财富,可以把别人生命视为草芥。之后出任为大将军王,更是为所欲为。

这样两个人放在一起“道不同不相为谋”。

邬思道逃离京城的第一站选择了李卫处。在李卫处,随时可以满足雍正对他动态的掌握,兑现自己“半隐”诺言;同时,邬思道必须让雍正时时看到自己的利用价值。

首先为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做幕僚,期间邬思道对李卫的帮助,雍正都非常清楚。

其次心照不宣的通过李卫“举荐”年羹尧出任“大将军王”。所以雍正听取了邬思道的建议,授年羹尧出任大将军前往西北。

再次为田文镜指点迷津,帮助田文镜破“诺敏案件”,以8000幕筹转到田文镜处。

然后,邬思道计划终极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隐”,虽说从雍正手里全身而退“半隐”,但这毕竟只是暂时性的,想要长久保住性命,必须保证雍正绝无半点威胁的情况下。

然而,这一点,跟在西北准备和罗布藏丹增开战的羹尧有着直接关系!

邬思道赴往西北会年羹尧,并隐晦提醒年羹尧

年羹尧在西北,掌握几十万大军,尽一切手段“立威”,在西北的日子过得那叫悠哉悠哉,每天不是杀几个侦察敌情的兵卒,就是烤羊腿伺候着。之前年羹尧在提督任上,仅用不到一年就肃清了四川境内土匪,而一到西北,他的这个大将之才使不上劲了,用了两年时间却连敌军身影都找不到!年羹尧真的找不到敌军吗?

并不是!

年羹尧目的是想树立自己在军中的绝对威信,牢牢掌控军权以后,让西北大军变成他的年家军。如果他想与罗布臧丹增开决战,以西北大军绝对实力,干掉西北叛军乃系轻松的事。

要知道,西北战事对于雍正很重要,这不仅关乎着雍正皇权稳固、政局稳定;更关乎着雍正皇帝于朝局中的立足问题,为新政推行打下紧实基础的问题。这一切,邬思道不可能不清楚,雍正之所以不放邬先生彻底归隐,也是因为自己江山没有坐稳,还需要邬先生出谋划策的地方。

西北战事,对于刚上位的雍正乃系巨大压力。雍正这边一面承受朝中百官巨大舆论压力,尤其让八爷党传为笑柄;一面又承受西北大军庞大供给的压力。也就是说,如果西北这一仗,年羹尧不取胜,雍正的皇权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雍正能不能坐稳位置,就得看年羹尧这次在西北的表现,而年羹尧找叛军花费两年时候了,一直都没结果,因此雍正对年羹尧不出手的表现,极为不满!

那么,这一切和邬思道又有啥关系呢?

别忘了,是邬思道“举荐”年羹尧出任这个大将军王的。如果年羹尧迟迟不出手,养寇自重,邬思道非但不能证明自己,还会被雍正认为他与年羹尧通同一气。

所以,邬思道必须亲自前往西北,让年羹尧速战速决。邬思道曾敲打年羹尧:“你除了德、能、权、谋,还多了一个胆。你不要玩火,你本命是金命,贵极人臣,但若玩火,火可要克金,那就不堪设想。”

就连“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都好言相劝过年羹尧:多一点仁心, 少一点暴戾!

只是年羹尧目空一切,对谁都不放在眼里。

所以邬思道亲自来西北说明了其中利害,如果你不尽快灭掉罗布藏丹增,别说是这大将军王了,能不能保住这条命都难说!这点,年大将军会不知道?

当然知道!

在邬思道点破之后,年羹尧一鼓作气,一举大获全胜。而邬思道也完成了自我证明!

当然,邬思道也看在年秋月的情分,隐晦提醒过年羹尧,只是巨大权力在手的年羹尧已飘飘然,加上西北大捷,他更是忘乎所以。

雍正放邬思道归隐,赐死年羹尧

邬思道证明了自己,彻底消除雍正皇帝对自己的猜忌。西北大捷后,雍正也终于腾出手,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在河南发洪水的时候,邬思道得知雍正要来河南视察灾情,以催促田文镜还钱的理由,激怒田文镜把他赶走。邬思道前脚带着媳妇如月离开,雍正后脚也到了田文镜处,田文镜一听雍正要见邬思道,吓懵了,喊人赶紧去追,被雍正拦下了。

雍正之所以拦下不追,邬思道的确兑现了承诺,在“半隐”这段时间,帮助雍正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让雍正坐稳了皇位。

邬思道尽心尽力,对雍正是扶上马又送一程。这样,雍正也自然安心的放他归隐了,最终也成全了一段二人之间君臣的恩遇。

而年羹尧在取得西北取得大捷后,骄横跋扈、恃权僭越,接受百官跪迎,朝中文武百官对他敢怒不敢言,弹劾他的折子纷纷飞。

而雍正皇帝推行的新政,年羹尧不支持也就罢了,还处处作对,让孙嘉诚在西北推行新政寸步难行,屡屡碰鼻子。就在邬思道溜走后,雍正接到年羹尧把孙嘉诚给杀了。

事实证明,邬思道早料到,以年羹尧的脾气秉性来看,这个本身带有严重“奴性”自负的大将军在取得西北战功以后,是不会听取任何人给他献策的,邬思道料定年羹尧的离死期不远了,所以必须与他划清界限,划清界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带媳妇如月赶紧开溜。

此后,雍正下令岳钟琪接任年羹尧大将军王,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之后又一贬再贬。李卫劝他向雍正低头认个错,但是一向自负的他没有,还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雍正恼怒之下,就这样,年羹尧自己“作死”了。

结语

其实,邬思道一才华能得以施展,实现了他文人的夙愿,他是非常感激雍正的,毕竟没有雍正,他的理想和抱负只会成为泡影。邬思道虽高傲,但对曾经府邸的奴才都真心敲打火,邬思道对年羹尧的敲打也不少,只是各有命不可违。加上年羹尧太自负,即便邬思道出手献策,以年羹尧“作死”表现,也很快成为雍正的“眼中钉”,很快会得到那条邬思道早就料定的白绫!

—End—



3、如何理解毛主席的“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一句出自于毛泽东的《七绝·贾谊》,整首诗为“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的诗词中,有一些是对古诗文的引用,但是,更多的则是对原诗的改动。虽然诗中仍然会“用典”,但是改动后的意思和原意大不相同。有的诗词中,就算是对一个字进行改动,那也会达到“画龙点睛”,或是质的飞跃。

就如同这一首《七绝·贾谊》,全诗中的首句“贾生才调世无伦”就是对李商隐《贾生》中的“贾生才调更无伦”一句进行改动。虽然两句诗仅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很大的不同。虽然李商隐的“更”字表达的是贾谊的才学没有超越者,但是毛泽东的“世”字更是把贾谊推向了更高度。

在毛泽东看来,当时就政论一道来看,世上就没有人能够超越得了贾谊。从中不难发现,毛泽东对贾谊是怀有高度赞赏和崇敬的。他曾称赞贾谊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并且,毛泽东还向其他人推荐,建议他们有空也去读一读。

那么,毛泽东为何这般欣赏贾谊呢?贾谊又是何许人也?

贾谊是西汉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18岁的时候,就以博学能文著名于世,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并且把贾谊收为弟子。在文帝即位后,贾谊被吴公推荐为博士,掌文献典籍。虽然贾谊不到20岁,但是却以见时和议论得到他人的尊敬,被文帝所看重。不到一年,贾谊便被升迁为太中大夫。

当时,朝廷上的很多法令,规章制度都是由贾谊主持进行。但是,也是因为如此,贾谊在主张改革,重修律法和制定制度等事件上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周勃、灌婴等人的不满。最后,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在贾谊《过秦论》和《治安策》中,毛泽东更欣赏《治安策》。

《治安策》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居安思危,痛陈盛世下潜伏的危机,直指西汉同姓王分封制之弊:诸王幼弱,可暂免为祟,但将来长成,国家必现“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的尾大不掉局面。

对此,贾谊建议汉朝廷“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及早削弱其挑战中央的能量。同时,贾谊还提出了匈奴侵扰、抗外不力、世风侈靡、仁义不施等种种弊端。所提措施,都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是真正的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做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正是因为如此,毛泽东才对贾谊进行了很高程度的赞赏,并且在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做“破除迷信”的讲话时,一口气讲了很多年轻有为的例子,而其中贾谊就被谈到。

因为对贾谊的欣赏,对贾谊能够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进行有效的建议,毛泽东才对贾谊郁郁寡欢,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也因为如此,才有了《七绝·贾谊》中的“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的感叹。

此句中,主要讲的是,贾谊被便为长沙王太傅后,梁王有一次骑马而堕马死亡。在此事中,贾谊认为自己“为傅无状”,便忧郁自伤起来,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太傅的本职工作。到了最后,竟然郁郁而亡。

贾谊的遭遇,让毛泽东感到不值,认为贾谊这么一个有才华,而且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却因为堕马这么一件寻常的事而郁郁寡欢,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所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定意义上来说,毛泽东和贾谊有相似之处,都是以为政治家、文学家,在政论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毛泽东也是一个实事求是,能够根据社会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针砭时弊和做出有效措施和行动的实力派。

但就是以人为镜,毛泽东和贾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毛泽东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感到气馁,而进行所谓的妥协。相反的,毛泽东坚强不屈,迎难而上,越战越勇。也因为如此,毛泽东的很多诗词就像他的性格一样,磅礴大气,坚韧不拔,朝气蓬勃。

所以,毛泽东和贾谊的“何用哀伤付一生”不同,毛泽东更喜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真是一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领袖人物。

前言

在普通人的眼中,历史上所有的大人物身居高位,不可一世,多少都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正如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经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在我看来在封建社会,史书留下的那些东西,都是为统治者站台造势,让老百姓俯首称臣。然而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有血有肉,充满深情。

古人有言在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如果你真正走到男儿的背后就会发现,男人很多时候都会有流泪的感觉。



历史上的大英雄项羽哭过,乌江横剑泪别虞姬;足智多谋的孔明哭过《出师表》里“临表涕零”;大文豪鲁迅哭过,“长歌当哭,必须在痛定之后”,进而“怒向刀丛觅小诗”……

所以说无论是铁骨柔情、深明大义、忧国忧民,还是普通常人浅层次的自我调节,自我煽情,眼泪是真实的,以千年不变的状态与内涵,走过厚重的历史。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样也不例外,他是一位最重感情的革命家,如果我们翻开他的诗词文章,这种感情无处不在。

陆机的《文赋》曰:“诗缘情而绮靡。”;白居易《与元九书》写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泽东一生不仅博览群书,也广读古诗,他一生写诗很多,到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1. 有对人民的赞美歌颂之情,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2. 有对爱人的怀念之情,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3. 有对同窗好友因病夭亡的同哀悼之情,如“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4. 有对人民的爱怜之情,如“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5. 有对朋友分手的惋惜之情,如“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6. 也有对敌人的鄙视之情,“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据《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谊是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一生坎坷。他才华横溢,曾经做过汉文帝第四个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在辅导皇子期间,梁怀王游玩不慎坠马而亡。

当时汉文帝痛失爱子,肯定非常悲哀,但是他对贾谊很宽厚仁慈,同情理解,并没有因此而加罪于他,也没有丝毫责怪。

可是贾谊却放不下,一直为此而愧疚自责,郁郁寡欢,最后哀伤过度而死,年仅33岁。

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熟读“二十四史”,他对贾谊的才华非常欣赏,对他的遭遇也非常惋惜,为他专门写了这首《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这首诗创作时间不详,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由于所有诗集的注释都说是“创作于建国后”,考虑到60年代之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毛泽东的诗词大多创作于60年代之前,这首诗应该是建国后不久创作的。

结合主席的生平,不难看出毛泽东是为革命作出贡献最大的革命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

  • 1929年,妹妹毛泽建牺牲,时年24岁。
  • 1930年,夫人兼战友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9岁。
  • 1935年,胞弟毛泽覃牺牲,时年30岁。
  • 1943年,胞弟毛泽民牺牲,时年47岁。
  • 1946年,侄子毛楚雄牺牲,时年19岁。
  • 1950年,儿子毛岸英牺牲,时年28岁。

他的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便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自我写照。

我们说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会痛心疾首——老年丧子。所以说毛岸英的牺牲,对主席的打击可谓深矣!

在抗美援朝这个伟大的战争中(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里忘我工作的时候,突然响起防空警报,有4架美军战机呼啸而来,向作战室投下炸弹。

伴随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木屋瞬间烈焰冲天,成了一片火海,来不及撤离的毛岸英和战友高瑞欣壮烈牺牲。

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的杨凤安在回忆录中写道:“百八十个凝固汽油弹,铺天盖地下来了。掉下来以后,房子是一片火海。”。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专门向中央军委作了汇报,电文如下: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就是这封短短100字的电报,彭德怀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由此可见彭总除了非常难过,更多的是非常自责。周恩来这位主席的亲密战友,他深知此事对毛泽东的打击,所以没有敢及时把电报送达。

得知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并没有责怪任何人,只是喃喃细语“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泽东虽然是新中国的第一领袖,但也是一个父亲,他的内心无疑是五雷轰顶。

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为毛泽东主席而言很有可能既是自劝也是告诉所有跟毛岸英一起工作的同志,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放下包袱,努力工作。
  • 这一点完全符合主席的格局,更加彰显出他革命家的宽广胸怀,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主席的人格魅力和领袖丰采。
  • 不禁想起曾经的歌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幅对联:

无怨无悔,名下无一文存银。谁能忍骨肉牺牲,洒一腔热血,抛满怀精忠,全心全意为苍生,达者坦坦荡荡?;能文能武,案头著五卷雄文。尹独爱诗词吟咏,凝五字箴言,擎五星赤帜,无私无畏真汉子,超然古古今今。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读书本难,行文不易,头条有缘,文笔相见。若得认可,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我是兵法天下,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境界。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这句诗取自毛主席的《七绝▪贾谊》,此诗的全文为: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读诗讲求"知人论世",毛主席一生曾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但是,在这么多首诗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并不算多,贾谊这个人他写过三次,实属罕见,要想知道这句诗的深意,还需要从贾谊说起。

贾谊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他是西汉初年的政论家和文学家,17岁时因才华出众被河南郡守吴公招揽成为门客,在他的辅佐下,河南郡繁荣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出可济世安天下,入则妙笔著文章"用来形容他一点也不错。

汉文帝登基之初,听闻贾谊的才干出众,就把他召到身边,命其出任博士,此时的贾谊只有21岁,堪称年少有为。

汉文帝每每与其商讨政事,贾谊总能提出精辟的见解,因此他备受汉文帝的倚重和信赖,仅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加官进爵,贾谊感激涕零,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辅佐汉文帝上,可是,贾谊的高升却招惹来朝内外一些大臣的嫉妒,他们在汉文帝面前明里暗里的诽谤贾谊,一会儿说他"擅权专横",一会儿又说他"年少轻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坏话听得多了,汉文帝也逐渐疏远了贾谊。

汉文帝四年,24岁的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等于变相的驱逐出京,他在长沙一待就是三年多,虽然远离京城,他依然常常向汉文帝建言献策,算是尽臣子本分。

三年后,也许是汉文帝后悔了,他再次将贾谊调回京师,不过并没有立刻委以重任,而是任命其为梁怀王太傅,就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的老师。这份差事贾谊很是满意,"帝师"可是多少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当上梁怀王太傅,离这个目标也不算远了。

可是没想到,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这个意外来得太突然,贾谊竭心尽力辅佐的梁怀王一死,他觉得自己身为太傅对此负很大的责任,于是整日忧郁自责,一年之后,就因过度悲伤而亡,年仅33岁。

对于贾谊这个历史人物,毛主席是欣赏且惋惜的。

毛主席25岁时曾为好友罗章龙写过一首送别诗,其中就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一句,他将屈原与贾谊相提并论,认为此二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

1958年,毛主席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对贾谊的《治安策》大加赞扬,称其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可见,毛主席对贾谊才华的认可。

《七绝▪贾谊》这首诗写于1964年,毛主席在诗中写的"贾生才调世无伦"就是高度认可贾谊的才干,后面一句"哭泣情怀吊屈文"讲的是贾谊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吊屈原赋》,当年贾谊被贬长沙,路过湘江时,追怀屈原,联想起自己坎坷的仕途,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

而"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显然就是毛主席对贾谊人生经历的评价,虽然他一心扶持的皇子梁王坠马而亡,但这件事纯属意外,罪不在贾谊,为什么要如此看不开,以至于忧郁而亡呢。

在毛主席看来,大丈夫必然能屈能伸,即便是遭遇坎坷曲折,也要调整状态,怀抱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前行。贾谊在长沙熬过了被贬谪的艰难岁月,好不容易重返庙堂,还未重新开创功绩,便因自责恨恨而终,实在是让人惋惜。

毛主席天性豁达开朗,他不愿天下英才重蹈贾谊的覆辙,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规劝世人对人生要怀抱乐观的心态。

对于一个当过革命军,组织过起义,参加过长征,上过战场的伟人而言,贾谊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实在是不算什么,但是,毛主席欣赏贾谊的才华,不愿苛求这位古人,所以只是遗憾的慨叹"何用哀伤付一生"。

贾谊之死作为历史上的一桩公案,饱受后世之人的争议,毛主席的评价已然算温和,态度最为激烈的竟然是一向豁达乐天的苏轼。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贾谊论》,在这篇文章中,西汉大才子贾谊被苏轼"喷"的狗血淋头,简直是一无是处。苏轼认为,贾谊之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的根源不在于汉文帝听信谗言,而在于贾谊自身。

苏轼指出贾谊身上体现出三个问题:

第一,不能"自用其才",不知道怎样去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向汉文帝提出的改革政策是很好,但是贾谊光顾着筹划政策,没有拉拢朝中大臣,不能争取同侪的支持,推行改革时受到阻力自然难免。

"不善处穷",不知道如何面对困境,在被贬离京时,贾谊整日郁结烦闷,心绪不宁,把投江而死的屈原视作灵魂知己,完全没有振奋的精神,一点点打击就要情绪奔溃,怎么堪当大任。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句话说的就有点重了,苏轼觉得贾谊虽然有宏伟的志向,气量却很狭小,容易钻牛角尖,才华横溢但是见识短浅,缺乏高瞻远瞩。

话虽然难听,但是,苏轼对于贾谊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在苏轼之前,所有人几乎都把贾谊之死看作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剧,是"时也命也运也"的天意,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碰撞的牺牲品。

而只有苏轼,大胆的指出了贾谊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的人格缺陷,从而告诫后世之人不要重蹈覆辙,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一味沉溺于悲痛中。

苏轼虽然是在评价古人,但是,他的一生也确实是如此践行的。写《贾谊论》时,苏轼不过是个21岁的毛头小伙,有点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嫌疑。

然而,在此之后,他宦海浮沉40余年,经历过乌台诗案、新旧党争,卷入王安石变法的争议中,经历数次被贬,诬陷、排挤、诽谤、入狱,仕途坎坷程度绝不亚于贾谊,但是,乐观的苏轼依旧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从不将往事挂怀于心,被贬在哪里就游在哪里,这样的心态才造就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苏轼。

所以,毛主席这句诗想要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做人嘛,心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