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年华怎么算
发放贷款的次月第一次开始还款,当月不用还款.对于几日还款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定日,还款日统一是在次月的20日开始还款,此后每月均为20日还款.另一种还款方式为"对日"还款.也就是说5日放的贷款,则第一个还款日为次月的5日,24日放的款,则第一还款日为次月的24日,以此类推.
二:七日年化怎么算
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七日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7]*365×100%。利息=本金×年化收益率×7/365比如某货币基金当天显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5%,并且假设该货币基金在今后一年的收益情况都能维持前七日的水准不变,那么持有一年就可以得到5%的整体收益。
当然,货币基金的每日收益情况都会随着基金经理的操作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而不断变化,因此实际当中不太可能出现基金收益持续一年不变的情况。
七日年化收益毕竟还是一个短期指标,代表的只是基金最近7天的盈利情况,这不是在说七天前,也不代表未来的收益水平。所以,尽管有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屡破10%,也有的仅为1%,但这都是暂时的。
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的本金是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的,比如某款理财产品的认购期有5天,到期日到还本清算期之间又是5天,那么你实际的资金占用就是10天。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只有772.88×365/(101×10万)=2.79%。绝对收益是772.88/10万=0.7728%。
百度百科——七日年化收益率
三:银行年华怎么算
银行贷款利息计算方式通常是按月复利计算的。分期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有一种是等额本金。短期的贷款也可以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款。
利息计算公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962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
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
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
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
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
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4、定期储蓄到期日,比如遇法定假期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如果收利息税再×(1-5%)
本息合计=本金+利息
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应计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应计利息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已计息天数按实际持有天数计算。
PS:存期要与利率相对应,不一定是年利率,也可能是日利率还有月利率。
四:基金年化收益率
“7日年化收益率”是货币基金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水平,是通过计算产品最近7天收益率的几何平均数而得出的。计算公式如下: 看到这个复杂的公式,你会觉得“晕”吗?她理财认为,大家不必过多关注“7日年化收益率”指标,因为“7日年化收益率”并不能准确反映货币基金当前的实际盈利情况。五:基金年化收益率计算
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16.5%,这并不是最近才公布的数据。早在2018年,也就是国内偏股型基金还未满17周岁的时候,这个数据就公布过。
魔性的是,这个数据(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020年也公布过、沸腾过,当时选取的统计周期是近10年的维度,很巧,还是16.5%左右。
今年上半年,这个数据又一次公布过、沸腾过。巧得很,依然是16.5%左右。
以至于很多业内人士谈及基金年化收益率的时候,都懒得去查,也不管现在应该看第几季度的统计数据,直接默认就是16.5%。
最近资管行业的营销开始活跃起来,公募经理的直播也突然多起来,“偏股型基金年化16.5%”这个数据,也成为了最频繁使用的营销武器。
年化16.5%是什么概念呢?
乍听之下,不少股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在景气年份,股民一年收益超过16.5%的一抓一大把。但是这个“年化”的数据并不是指一年,而是很多年连续下来的:例如连续10年,年化16.5%,那一共就是3.6倍的收益;连续20年的话,总收益就是20.2倍!
10年赚3.6倍的股民,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20年赚20.2倍的股民,更是万里挑一都没有。而“年化收益16.5%”,这在偏股型基金里,还只是“平均”水平。可见,偏股型基金的**能力有多强。
然而,能通过基金获得长期年化16.5%的基民,实际上只有凤毛麟角。在资管营销和基金直播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几乎都一致归因于,基民“拿不住”。似乎只有基民“信念坚定”,这个长期年化16.5%的“平均水平”,就一定能拿到。
长期年化16.5%,真的是“平均”水平吗?
对于这个魔性数据,我是有点怀疑的。但怀疑的重点不在于几年都碰巧是16.5%,而是统计口径。
对于一只新成立的基金,第一年收益16.5%并不难。但对于一只10年前成立的基金,10年跑下来能有16.5%的年化,这难度就很高。在当前看来,这两家虽然都是年化16.5%,但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简单把这两家基金平均起来,说成是“这两家基金都有10年年化16.5%的水平”,这样的数据就有很大的误导性。
除了2018年有官方宣布的数据,2020年和今年的数据,并没有官方出处。一些非官方的相关报道,说是“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于是我特地在基金业协会官网仔细翻了一遍,也没有发现基金收益率方面的正式数据。
后来,看了足够多的“相关报道”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些聪明的资管营销人士,利用Wind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以下简称偏股基金指数),然后偷换概念,把这个指数的涨幅说成是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
这个指数从2014年开始运行,从当年不足1000点的最低点开始,到今年13000多的最高点来计算,年化正好是16.5%的涨幅。
这个指数的涨幅,能不能代表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呢?——显然不能。就像上证综指的涨幅,并不等于全体沪股的平均涨幅;创板综指的涨幅,也不等于全体创业板股票的平均涨幅。
经历过这两年创业板主升浪的股民就深有体会:即使手里拿着的都是创业板股票,也根本跑不赢创业板指数。
偏股基金指数,比实际的基金表现“乐观”得多
偏股基金指数也跟上证综指、创板综指类似,是把现存的成分股/基,通过市值加权计算出来的。
由于是市值加权计算出来的指数,规模越大的基金,对指数的贡献就越大。大规模的新基金一般会得到基金公司更多的资源倾斜,前期收益率会更高一些。每一只大规模的新基金加入,指数就会多一分失真,多一分比实际情况的“乐观”。
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来举例:假设整个市场原本只有两家基金,初始规模都是100亿,指数就由这两家基金构成,两家的权重各占1/2。
第1年,两家基金都实现了10%的收益,规模都变成110亿,指数也涨了10%。
第2年,两家基金又都实现了10%的收益,规模都变成121亿,指数又涨了10%。
指数的年化涨幅是10%,两家基金的年化收益也是10%,这没问题。
第3年,新增了第三家新基金,初始规模正好是121亿。于是,第三家基金加入指数后,三家基金的权重正好各占1/3。这一年,两家老基金继续实现10%的收益率,而新基金实现了19%的收益率。根据权重计算,指数上涨了13%。
问题来了:3年下来,指数的年化涨幅是11%,于是得出“这三家基金平均水平是3年年化11%收益率”的结论。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平均水平”,三家基金没有一家能做得到——对于两家老基金来说,只能做到3年年化10%的收益率;对于那家新基金来说,只能做到第1年19%的收益率,3年收益水平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个例子虽然有点简单粗糙,但折射出来的“拉高效应”并不夸张。现实中的基金市场,新发基金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这就导致指数存在明显的“拉高效应”。
新基金会对指数造成“拉高效应”,那么老基金呢?
由于多数基民会选择红利再投资,所以**的基金,规模会逐渐变大,权重也会随之增加;而亏损的基金,规模会逐渐变小,权重也会随之降低。结果就是,指数放大了基金的总体盈利,缩小了基金的总体亏损,天然就是偏高的。
另外,由于组成指数的,都是现存的个股/基金,所以存在“幸存者偏差”。股指还好点,每年退市的股票屈指可数,“幸存者偏差”的影响极小;但基金指数的“幸存者偏差”就明显得多,因为每年都有近百家偏股型基金清盘,数量相当于当年新发基金的10%以上。不景气的年份,清盘的还特别多。
这些拖后腿的成分基金会被及时清理,指数表现就会比实际的基金市场强。
在高退出率的市场里,这种优胜劣汰算法下的指数,肯定比实际情况“乐观”得多。
也就是说,基金市场就像一个贫富分化的模型。贫富分化的社会里,高于平均收入的人,远远不到一半。同样,在基金市场里,能买到高于平均年化收益水平的基金,概率也远低于50%。
所以结论是:把基金指数涨幅,等同于基金的长线收益率,这是不科学的。就算在那远低于50%的概率里,买到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基金,也绝对拿不到指数年化涨幅(16.5%)的收益率。
要买到长期年化16.5%的基金,到底有多难?
既然指数比现实“乐观”,到底是“乐观”了多少呢?实际上,咱们要买到长期年化16.5%以上的基金,到底有多难呢?
根据对实际数据的统计:现存的近250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里,年化达到16.5%以上,而且成立3年以上的,只有260只。
而其中成立5年以上的,只有154只。成立10年以上的,只有60来只。
能在10年以上的超长周期里拥有年化16.5%以上的收益率,这绝对是基金公司的“活招牌”。这种活招牌的吸金效应是很强的,如果不限购,规模会快速壮大,对基金经理而言,继续保持高收益的难度会大大提升。所以这60只基金里面,其实有不少是通过限购的手段,来维持高收益水平的。
也就是说,不仅2500只偏股型基金里只有60只能达到长期年化16.5%,而且这60只里面,有一部分还不是随时能买得到的。
今年以来,进入“百亿俱乐部”的公募基金经理早已超过100位。一只吸金能力极强的“活招牌”,如果一直不限购,今年怎么也得超过百亿规模。那么,这60只基金里面,有几只是过百亿规模呢?——仅仅只有10只。
也就是说,只要“信念坚定”,长期持有基金确实有可能获得16.5%的年化收益率,但可能性依旧不高。因为前提是,你每选择两只基金,至少有一只得选到这10只里面。
在股市里,炒股跑不赢指数,可以直接买指数ETF。但买基跑不赢基金指数怎么办呢?基金指数可没有ETF可投。
有人马上会想到FOF基金。这些FOF基金就相当于一个个基金组合,由更懂基金的专业人士来构建,理论上能做到高于基金的平均水平。
Wind不但有偏股基金指数,还有FOF基金指数。我们正好对比一下:
FOF基金指数成立以来的近4年里,年涨幅分别是-4.49%、14.74%、20.66%、3.86%,总涨幅37.3%。
同一时间里,偏股基金指数的年涨幅分别是-23.58%、45.02%、55.91%、5.98%,总涨幅81.9%。
也就是说,在下跌的年份,FOF表现出很强的抗跌能力,但是上涨的年份,盈利能力被甩了好几条街。而残酷的事实是,长期持有FOF基金的话,收益率也远跟不上基金的“平均水平”。
这几部分内容讲下来,证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偏股基金年化16.5%的涨幅,远不能代表偏股基金拥有长期年化16.5%的平均盈利能力。想通过买入基金来实现16.5%的长期年化收益率,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即使拥有“坚定无比的信念”,也还远远不够。
当然,通过专业评级、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管理年限、基金表现周期的筛选,再根据市场风格切换的节奏来动态调仓,实现“平均水平”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这方面暂时不展开,因为现在更值得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步入10月份以来,股市给人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变得越来越压抑。市场缺乏方向,波动也变得越来越小。
其实,如果把视角放宽一点,你就会发现,大盘经过三个多月的上蹿下跳,又回到7月初的3600点屋檐下,也就是回到了H2(下半年)的起点。
这并不是巧合或者偶然,因为回到起点的,并不止大盘指数。
7月9日,央行执行了一次出乎市场意料的全面降准,为股市注入一个全新的变量。以此为起点,交易量、外资日均流入水平,经过两个月的沸腾、一个月的冷却,刚好都回到了起点。
与外在的行情、市场交投相呼应,背后的流动性也刚好回到了起点。
继7月用降准的3000亿弥补当月到期续作的MLF,8月再花了市场刚好能接受的1000亿降准资金来弥补到期续作的MLF后,9月是等量续作的6000亿MLF,10月是等量续作5000亿MLF。连续两个月回归等量续作,既宣告了剩下6000亿降准资金是实实在在放出去的,也充分表明了中性货币政策的态度。
不仅是代表中期流动性的MLF,连代表短期流动性的逆回购操作,在经过长假的大幅起伏后,也完全回到节前的超低水平。
长假后的短期流动性回收,曾让市场一度慌乱。但连续将近一周的回复常态后,市场也已经接受了货币中性的事实。今天面对突然释放的1000亿逆回购(用于对冲税期和地方发债),市场也没有表现出不该有的幻想。
虽然一切都像回到了起点,都回到了中性,但市场情绪并不是中性的。三季度对经济下行的预期,至今有增无减。周一公布的GDP又比预期更不给力,这让市场对四季度经济下行的预期只会更强。
周末曾一度热议的某券商用天干、地支、五行预测股市,某程度上,其实就是间接表达对未来股市的不看好。其认为,除了12月外,未来半年都将大概率下跌。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预期是一面倒的悲观,但股市却没有继续向下跌。要知道,现在股市并不是处于超跌阶段,并不是跌无可跌,而只是回到起点,只是中性位置。按理说,这种状态下,市场的悲观预期可以轻松把股市砸下去。
所以只有一种合理解释,就是机构在明面上制造悲观预期,手底下却在加仓布局。
前文提到过的基金营销又活跃起来这个事情,其实在传达了一个积极信号。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基金都在什么时候卖得特别卖力?
在股市持续上涨的A阶段,基金会卖得很卖力,因为投资者容易接受。甚至在股市过热的B阶段,基金更是冲刺式的狂卖,因为马上就到晒网期了,再不打渔就没机会了。
在股市持续下跌的C阶段,基金的销量会大降,基金公司甚至考虑清盘部分基金,减小规模和成本,更不会加大营销力度,去做事倍功半的事情。而在底部的D阶段,基金公司倒是又活跃起来,因为这时候虽然没有AB阶段容易卖,但是这时候成立的新基金,很容易一开局就跑出高收益;后面的年化收益率,也更容易做出高水平。
看看现在的股市,处于持续上涨的A阶段吗?不是。处于过热的B阶段吗?更不是。
所以说对于现在的中性环境来说,基金营销突然活跃起来,不管营销话术如何,不管年化16.5%里面水分多大,这事情本身传达出来的积极信号,才是最有价值的。
今晚就先聊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