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心理资源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一个人心理资源不足时,类似人于饥饿时不能很好劳动一样:人的行为依赖于心理资源。心理资源为人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提供能量支持。
除了节约以外,如何增加孩子的心理资源?积极心理学有四个建议:
1、加强体育锻炼。
2、保持充足睡眠。
3、练习冥想。
4、父母的主动关爱。
心理资源就是人的心理能量,节约是个办法,更主要的是“充电”,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持续学习是最有效的。
慈善公益报(吴嫣 本报记者 魏筱)今年以来,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积极探索,采取制定计划、明确主体、整合资金、拓展服务的方式,建立和管理社区慈善基金,以社会资金为纽带,以专业服务为支撑,以多元参与为保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4月,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印发《关于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水平的通知》。明确了发起方为乡镇(办事处)和区直管社区,资金托管方为登记的慈善组织,启动资金不少于5万元。规定了资助慈善项目、支持基层社工站发展、改善社区(村)公共服务设施等6个方面的使用范围。提出了“力争2022年试点设立不少于10支社区慈善基金,2023年逐步推广,2025年底全市全覆盖”的目标,按照“有协议、有专户核算、有项目、有成果、有公开”的“五有”要求统一部署,全面推进。
明确运作主体为发起方组建的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由乡镇(办事处)负责人、社区负责人、捐赠代表、慈善会和社工站等社会组织代表、居民骨干代表等组成,负责筹集资金、审议资金使用方向和慈善项目安排等;托管主体为慈善组织,负责管理和监督基金的使用,加强信息公开;执行主体为社工站或社区社会组织,负责链接资源、策划执行项目。三大主体协作分工,每年召开2次联席会,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区域内融合为“一家人”,形成聚合态势。
采取“政府购买一点、社会募集一点、慈善组织支持一点”的多元保障方式,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开展政府购买慈善服务,优先支持符合要求的“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引导慈善组织开展社区义演、义卖等活动筹款,联合社区动员辖区企业单位、爱心商户、党员群众捐赠,通过居民“点单”、管理委员会“派单”、企业“接单”模式,做好慈善资源与居民需求定向链接。同时,还鼓励各级慈善会对新设立的基金给予1至2万元的资金支持,多方联动壮大社区基金池。
要求承接基金运营的社工站和社区社会组织,根据日常工作中所掌握的社区需求和服务情况,每年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策划3至5个小微项目,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结合项目开展,就地化招募、培育50名以上社区志愿者,建立5支左右服务“一老一小”、扶弱济困、社区治理等领域专业志愿者队伍,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方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合力推动社区精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