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上的生活小故事怎么写

jijinwang
我和她,和基金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那一年,我9岁,她11岁。
我和她说将来要娶她,她也很调皮的回答我说:好啊!
那一年我14岁,她16岁,她高了我整整一个头,我抬着头说我喜欢她,她怔怔的听着,没说话,便转过头去,不再望我。
那一年,我18岁,她20岁。
我已经在工地搬砖一年了,她在上着重点大学,我再也说不出口我喜欢她,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我把想对她说的话,留给了自己,等我配的上她的时候,再全部告诉她。
后来4年里,我再也没机会见过她,听说她已经工作了,我更关心的是,她是否已是人妻,已是人母。
我的事业渐渐走向正轨,我学会了买基金,高抛低吸,我不再为钱所窘迫。
再次见到她,是在东莞,昏暗的房间,只有我们两个人,沉默良久,她开口了:800,看你是熟人,收你500。我尽量让自己不颤抖,我说:跟我走吧。她目光呆滞了一下,随即又闪烁了一下,然后又像一团火熄灭了一样,说:我配不上你,我只是一个★★,我还有客人,我先走了,说完便匆忙离去。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她,被两名★★押着,一脸的惊恐与不堪,电视甚至没有给她遮住脸,任由她在我面前晃着,任由她在我心里撞着,撞着,直至撞的粉碎……
最后一次见她,是她找我去的,当时她在楼顶天台,不让我靠近她,她哭着说:我得了重病,没钱治了,临走之前我只想问你:曾经……你真的……爱过我么……
我也哭着说:嗯,我一直爱着你,等我的基金回了本,我一定带你去看病……
她的眼睛亮了一下:那,那你买的哪只基金。
我轻声的说:诺安成长混合……
她眼睛里的光没了,瞬间暗淡下去,一语不发,飞跳而下!!!

1、他信和英拉在国外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他信与英拉兄妹在国外依旧过着富裕的生活,能够周游全世界,他信甚至曾经花巨资买下英超曼城队。他信在2006年被军事政变赶下台,离开泰国已经有13年的时间,英拉在2017年8月离开泰国,也已经有2年的时间。他信与英拉到底依靠什么经济来源维持生活呢?首先,他信与英拉所在的西那瓦家族是泰国最富裕的家族之一,凭借家族在海外的财富,两个人也能过得非常滋润;第二,他信与英拉都是商业精英,深谙投资、经营之道,当然不必担心生活来源问题。以英拉为例,在2019年1月出任了广东省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信与英拉是第四代华裔,西那瓦家族本姓为丘。1939年,他信与英拉的伯父丘阿昌包括泰国军校的时候,按照泰国法律改为泰国姓氏西那瓦。此后,他信家族全体改姓西那瓦。他信曾经名列世界前100名富豪,是泰国顶级富豪之一。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以后,他信转战政治,于2001年当选为泰国总理。尽管他信本人非常富有,但却非常照顾泰国底层民众。他信当选泰国总理,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泰国的政治势力分布,泰国底层民众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此后,亲他信与英拉的政治势力赢得了每一次泰国大选的胜利。

他信在2001年与2005年两次当选泰国总统,英拉在2011年当选为泰国第一位女总理。他信与英拉兄妹二人倾向泰国底层民众的政策,损害了泰国王室与军方的利益。2006年与2014年,泰国前国王拉玛九世与泰国军方联手,发动了两次军事政变,将他信与英拉兄妹赶下台。不过,他信与英拉兄妹虽然身在国外,为泰党却依旧在2019年泰国大选中,在泰国下议院获得了最多的议席。由此可见,泰国人民对他信与英拉兄妹二人的爱戴!

他信流亡国外13年,英拉流亡国外2年,兄妹二人却依旧都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在全世界环游,新加坡、香港、俄罗斯、美国、英国,都出现过兄妹二人的合影。特别是,他信与英拉兄妹二人的祖籍在广东省梅州市,两个人还多次前往梅州祭祖,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很多网友为他信与英拉的生活来源担心,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杞人忧天”。

尽管他信与英拉离开了泰国,西那瓦家族绝大多数成员还留在泰国,家族产业依旧在百亿美元规模以上。有如此富裕的家族做后盾,他信与英拉兄妹还需要为生活费问题忧虑吗?此外,他信与英拉都是商业经营,深谙投资与经营之道,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获利颇丰,不存在缺钱的问题!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他信与英拉兄妹还有可能回到泰国,东山再起吗?

英拉和他信的家族非常有钱了,这个家族可不一般,以前只是广东客家人移民泰国大潮中一个普通人家,后来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和泰国人结婚,从地方税款的“包收人”,到后来从事丝绸贸易制作服装的的老板,家族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还和泰国王室有往来,后来符合改姓条件之后改为泰国姓氏——西那瓦。



西那瓦家族和其他的商业家族联姻,包括零售业,航运业,以及磨粉等诸多行业,而在泰国,做生意必须得有军方人员做后盾,加上泰国一直有“重官轻商”的传统,所以西那瓦家族有不少人在军界担任要职,不是高级军官就是将军,到他信这一代,西那瓦家族已经成为清迈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后来这个家族又陆续出了三个总理,即英拉,他信,他信的妹夫颂猜(他不是英拉的老公),家族的企业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西那瓦家族成为泰国影响力最大,财富最多的家族之一。



英拉和他信作为西那瓦家族有名的人物,在经商方面也很有天赋,他信曾经考入曼谷警官学校,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在警界工作,后来去国外学习犯罪学,并且获得了刑事司法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弃警从商,创立了西那瓦电脑服务与投资公司,八年之后,便垄断了泰国的电视卫星天线和移动电话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信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公司超过50%的股份,可以说他信自己就是一个很有经商头脑的人。



他的妹妹英拉也不逊色,英拉在国外学成毕业之后回到泰国进入商界,担任泰国彩虹传媒公司的总经理,几年之后成为泰国AIS电信公司副总裁,三年后成为该公司总裁,而后又成为某地产公司总裁,在成为总理候选人以后,英拉才把所有的商业职务辞去,最终成为泰国总理。



虽然两个人遭到泰国通缉而流亡海外,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因为西那瓦家族的产业遍及全球,在国外用众多的产业,泰国政府也无权插手,只是没收了部分他信在泰国的资产,但是这并不影响西那瓦家族的产业发展,毕竟西那瓦家族的势力在泰国还是很大的,泰国军政府也不可能连根拔起,现在英拉成为广东汕头集装箱码头的董事长。

【本文由风云一点通原创,禁止侵权】

2、有没有人长期是靠股票或者基金过生活的?

我就是啊,我自从15年大病之后,就预感到自己再也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了,就开始慢慢的想从投资基金获利来维持生活,只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盈盈亏亏中走到了18年,我投资失利,人也病的更厉害,彻底的失业了,没有办法了之后,就只能靠投资基金为生。

现在的我已经大致掌握了基金投资技巧,并且也懂得了慢慢变富的道理。虽然以我自己的能力,不能说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自己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假如我还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我做基金投资会更好。

从来头条之后,我也发现了很多职业投资人,他们的本金在一百万以上,已经靠投资基金股票为生好多年。因此我认为投资股票和基金是可以成功的。

投资学里,有一个金蝉定律,有一个荷花定律,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其次再介绍朋友一本叫做《慢慢变富》的书,还有费雪的《怎样寻找成长股》,以及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这些都可以去看看。

如果朋友也有志于投资为生,可以从系统的投资学起,慢慢的学习,慢慢的变富,慢慢的领悟,最后走上以交易为生的路途。因为当初,我的师傅也是这么和我说的,现在深以为然,投资是急不得的,更是专业且严肃的,当然了也绝不是洪水猛兽。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朋友有所帮助。

我现在就可以长期靠股票或者基金过生活的;

基金可以分成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按照不同的风险和回报率可以认为他们代表防守型,攻守兼备型,攻击型。

我总共有800万的资金,分别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

1,20万左右投资货币型基金,月回报400左右;

这种基金最大的好处是流动性高,基本上可以在2个工作日内取出来,这部分资金作为家庭应急用。这笔资金差不多可以用于6个月左右的家庭日常开支。这种基金一般可以随时套现,且不需要申购费和管理费,按天支付回报。

国内的货币型基金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集合投资者的资金而后从银行拿到比较好的的存款利率,最著名的当然是支付宝的余额宝,各银行都有类似的现金宝的业务。这种基金几乎没有风险。按照2.5%左右的投资回报的话,年回报5000,每天差不多13块。

2,500万买入债券基金,按月有2万左右利息;

债券基金顾名思义就是投资各个政府和企业的债券,只要投资的标的比较分散,出现大面积违约的机会很小,平均的回报一般在5-6%左右。

这种基金需要申购费和每年要给管理费,因此比较适合长期持有,风险属于低到中。这类债券基金买入后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收益。一般是按月派息。500万资金的话,每个月可以提供2万到2.5万稳定的月收入。当然有的人买入定期的银行理财或者信托产品,但这些产品不能实现按月派息,那就需要先留下一年以上的生活费。

3,250万分成3个股票账户,其中3个股票账户维持在70万左右,另外一个账户40万;

70万账户的买入上海证劵交易所的银行股50万,买入深圳证劵交易所的银行股或者地产股20万,基本上这个账户就可以稳定的按照顶格来申购新股了,平均每年银行股有5%的股息回报加上10%的大新回报,年回报15%左右,210的资金可实现31.5万的盈利;另外的40万可以自己在股市里自己追逐热点,这个年回报就在-50%到50%之间了,我们假设炒股水平比较高,年实现收益20%,那么40万可以实现盈利8万。这样股票市场的资金可以实现接近40万的收益。

4,维持股票资金在250万左右,每年把从股票市场赚到的钱转入债券基金,购买更多基金;每个月债券基金的收益投入货币基金账户作为生活费;每年货币基金的结余也转入债券基金。

5,这样每个月可以有2万的现金用于日常的生活,每年又有差不多40万的结余资金可以追加投资,并且可持续下去。相当于每年给自己加薪8%左右,已经可以跑赢通货膨胀了。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每个月家庭的开支低于2万,因为我现在在一线城市居住,家庭平均开支高于2万,因此我还要苦逼的继续工作,但在投资安排上已经开始按照这样的方式在操作了。攻守兼备,一旦债券基金的收益高于每月生活开支就可以长期靠投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