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海外基金怎么算的

jijinwang
赶上周末,我想梳理一下近期我的投资逻辑,供大家参考。这周我彻底卖掉了我以往的广发军工基金,因为我受不了这么慢的煎熬了,但我本意并不是退出军工行业,我本意是想待军工调整一两日,重新买进易方达国防军工基金,但我没想到军工开启了一波主升浪,尤其广发,三天涨幅接近10%,都快赶上我三个月的持有收益幅度了,导致我也没法上车加仓,老实说军工走到这一步,我已经不敢再继续无脑上车了,因为年后这波大跌,我是经历过的,建仓建在了半山腰上,而且那时候我资金出现了问题,无法补仓,我是靠自己对军工的基本面看好才坚持到现在的。但如实说的话,这种煎熬我不想经历第二次。后市我对军工的看法,谨慎看多,择机上车。。
新能源我一直没有上车,不遗憾,身边有人投了,盈利30个点,但我不可惜,信仰嘛,我不信没办法,涨到这里,技术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是假的,你再扯这些有意思吗?因为都历史高点了。。。你拿什么技术去分析?曾几何时,茅台2600的时候也是这种状况,中信看到3000的研报我到现在还能找出来,现在我就想问问那位分析师,你哪里来的调研信息认为茅台可以涨到三千?脸疼不疼?中信请你来是来教大家怎么赔钱的吗?从高点到如今,茅台股价已经跌去了40%,真的令人心痛。最近呢,各大券商机构也发布了对宁德时代,锂电新能源产业的研报,说实话,我写不出来,也不可能写的这么好,数据表格支撑,模型运用,还有行业大数据分析,行业调研,前景分析,股价预测,核心技术研判,总之一看就让人感觉两个字,professional。但我想问问,宁德时代这股价能支撑的了他的业绩吗?你说破大天,新能源不也就是新兴产业吗,很多技术都还没成熟运用,涨到如今这个地步更多是炒作吧,我就想问潮水一旦褪去,你们会救救那些在海里的人吗?机构自娱自乐,带着散户进行一种疯狂信仰操作,到最后谁来接盘?我就那句话,赚了的人难道不想把虚的股票变成真金白银?他迟早要卖。到那时你怎么办?
半导体,这是个长期看好的赛道,但现在,我不往里加钱参与,我想等他凉一凉,我不太喜欢扎堆。。
医药,这是我这周唯一明确表示加仓的行业,原因无他,全球疫情的反弹,自武汉疫情以后,在中国大地,还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实施如此强力的防疫措施,这说明什么?从疫情政策来判断就很清楚了,疫情比我们想的严重,国家是最聪明的,当他都开始紧张的时候,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你的警惕吗?泛疫情逻辑一定会继续发酵,更何况国外的疫情也处于爆发边缘,你还想怎样,南京五轮核酸,扬州四轮,长沙武汉郑州全部全员核酸检测?这就是需求量,这就是业绩量,防疫物资呢,这也是刚需啊,还是那句话,疫情不灭,泛疫情概念股的逻辑就不会消失,现如今,他跌也跌过了,估值也消化了不少,加之外部利好,我就去买。总之我看好后市。
白酒,再等等吧,茅台啥时候不跌了,再说,但我觉得茅台也很难再破1500了,破了1500,我觉得这个位置的筹码倒是比较便宜了,顺便问一句,你敢低吸吗???这句话我会截图保留,也许四个月以后,白酒的基金比现在的要涨40%。四个月以后我再把这张图拿出来晒晒,看看有谁在这里真的低吸了[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如果某一天,基金持有人打开我的组合,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那种‘正气’,每一个标的都是高质量成长企业,都是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都具有比较长期的投资逻辑。”

从沃顿商学院到摩根士丹利,从兴全到广发,历经18年海内外市场的跌宕起伏,王海涛最深的体会是,投资回报的核心来源是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在他的框架中,“价值投资”不是简单地去买“绝对”低估的品种,而是去发掘那些目前价格低于长期价值的公司。

追寻价值投资的脚步

提起王海涛这个名字,或许基金持有人并不熟悉,但在投资圈,他是一个低调的实力派。步入证券行业18年的他,既做过IT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有4年海外投资经验,并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成为风格稳健的价值投资者。

本科读计算机专业的王海涛,毕业后在外企工作了几年,之后和朋友联合创立了一家IT公司,并取得了不错的经营成果。这段经历,让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了切身的体会,对于他日后研究企业打开视角和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他偶然接触了证券投资,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他选择到美国的沃顿商学院学习价值投资,并于2005年毕业后进入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担任全球财富管理部副总裁,为企业及高净值客户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在这里,他亲身实践了价值投资理念,这段经历也对他往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海涛说,在海外做投资的那几年,他所做的核心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基本面选股。那时候,涉猎的投资面比较广,除了A股,别的市场都可以做,尤其是港股、美股,他把各行各业优秀的公司、优秀的商业模式都做了梳理。同时,海外市场可以做空,让他学会站在不同的视角理解估值,也让他对市场心存敬畏。

2009年,王海涛加入兴全基金,先是管理公募基金,2011年后转为管理专户和QFII组合。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海外的正统价值投资理念与国内市场的融合,对A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比如海外市场对定增是不看好的,但国内投资者大多认可定增,定增对股价也往往有正面的影响。又比如在成长股上,A股很多公司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做了并购之后,确实业绩增长很快。”王海涛发现,投资还是要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要用实证派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过于拘泥于学院派。

在兴业全球任职期间,王海涛曾八次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在全球瞩目的投资界盛会中,他聆听了巴菲特富有哲理的投资智慧。结合A股市场和自身的实践,他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回国后曾撰写多篇探访手记,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

2018年9月,王海涛加入广发基金,管理专户、社保组合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在这家以成长股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王海涛有了更重要的收获,他进一步厘清了价值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最好的股票是既符合价值,又符合成长的标准”。

在不断吸收前人经验、不断总结思考的基础上,王海涛对投资的认知也在完善和迭代。如今,他的价值投资体系更为丰富:“价值不是简单的均值回归,也不是单纯买低价的东西。价值投资的对象包含了两类企业:第一类是能够长期为股东创造价值但被低估了的企业,第二类是均值回归、困境反转的企业。”

从历史持仓来看,王海涛喜欢确定性较强的标的,持仓以偏稳健型的大白马或者龙头企业为主,从其持仓市值分布看,大于1000亿的持仓占比超过50%,如果把500-1000亿都算上,持仓占比在70%左右。在行业层面,他的组合配置较多的是消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和先进制造。

低估是价值投资的“保险杠”

如果说价值是王海涛投资框架中的核心,那么,“低估”则是他直达这个核心的入口。不论其处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估值一直是王海涛最看重的要素之一。他有着著名的“三不”原则:一是不买无法计算PE的企业;二是不买PEG>1和PE倍数超过40倍的股票;三是不买高波动的行业。

“中长期投资收益中,固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业绩的增长,但是买入的成本也是决定未来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如果买入成本过高,预期收益率大概率不会很理想,也很难控制波动。”王海涛这样解释他的“三不”原则。

“他是很正统的价值投资者,风格稳健,这与他所受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是分不开的。”一位熟悉王海涛的FOF基金经理介绍,从交流中能感受到,王海涛对企业的质地要求比较高,看重性价比,他不愿意过多地承担高估带来的风险。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低估”就像是稳健的“保险杠”。而在低估的企业中选择质量优秀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企业价值增长和估值提升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因此,王海涛在选股时,第一步就是筛选估值处于可以接受范围内的企业,再从企业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等角度对企业的质量做定量的分析。在定性角度,王海涛看重企业的市场空间、商业模式、护城河、治理结构、管理层等,两者结合选出符合具有长期价值的投资标的。

“我认为,商业模式、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影响估值的最重要因素。”为此,王海涛会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产业链的研究上,不仅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细致的调研,还会对其上下游和竞争对手进行访谈,以更好地把握公司所处的竞争位置、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长期价值。

在估值水平的判定上,王海涛习惯将A股与海外对标。即,结合国内行业所处阶段和企业发展路径,与海外的成熟企业对比,判断当前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什么样的估值水平更合理。“我个人认为这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部分,也是给予合理估值的有效判断依据。”

就企业发展阶段而言,王海涛很少买从1到10的公司,他更喜欢处于30-70阶段、增长确定性比较强的公司,它们往往是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很强的护城河;其次是10-30阶段,增速比较高且估值没那么贵的阶段。

结合企业估值和成长性,王海涛将重点关注的企业分成三类。“一种是高增长低估值,PEG小于1,我把它叫做优等生。第二种是高估值高增长,PEG略小于1,这个叫特长生,可能阶段性增速比较快,但这种增速是有阶段性的,不一定能在长周期持续。还有一种是均值回归的普通学生,它确实便宜,基本面也在变好,可能有反转机会。”

多策略构筑组合“后防线”

王海涛喜欢踢足球,他常常会把一个投资组合比作一支球队,要有前锋、中场、后卫,既要有进攻,也要有防守。如果说从低估的角度选择有长期价值的个股,是在进攻的时候找好有效且安全的位置,那么,运用多策略做好整体组合的平衡,则是王海涛构筑的“后防线”。

王海涛深谙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不会频繁择时,但会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调整股票与债券的投资比例。”此外,基于专户中所积累的多策略管理经验,他未来也会在公募组合中灵活运用大宗交易、定向增发、转债、战略配售等策略,希望能为组合提供更多元的收益来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组合的波动。

在行业配置层面,王海涛的思想是总体均衡、适度偏离,单一行业持仓的偏离度不会超过20%。“我希望通过构建行业偏离度不高的均衡组合,使得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和质量更高,进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按照不同行业的属性,他将28个一级行业分为四大类,包括大金融、科技制造、消费稳定、房地产及周期类,并基本保持四大类行业相对于基准的中性配置,使得收益的来源更为分散。

在此基础上,他会结合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确定不同行业的配比,以适度偏离获取行业贝塔收益。例如,当市场处于进攻阶段时,适度增加科技制造和周期类的配比;当需要提高防御时,则会增加消费稳定类的品种。

从历史持仓来看,王海涛天生不爱买高波动的行业,比如他的持仓里很少出现有色和军工,他配置比较多的主要是消费,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先进制造。这三个方向看似各不相同,其实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这些行业的需求是绵长的,具有可持续性,不太容易被颠覆。其次,这些行业中,比较容易找到增速与估值相匹配的公司。第三,这些行业中确实能找到一批在历史上已经证明过自己的优秀公司。”王海涛介绍。

回首十八年峥嵘岁月,从海外求学到摩根士丹利,从兴证全球到广发基金,他迈出的每一步,都紧扣价值投资理念迭代和进化的节拍。11月22日起,拟由王海涛管理的广发大盘价值混合在招商银行、广发证券等渠道发售。该产品将重点关注在行业内占有领先地位、业绩良好且稳定增长、价值相对低估的大盘价值型股票。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基金经理简介:

王海涛: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历任美国Business Excellence Inc.投资经理,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全球财富管理部副总裁;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专户管理部副总监、投资经理;新三板部总监、投资经理。(来源:中国证券报)(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