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14星期二部分etf基金份额
创业板50 91.07亿份 -0.82亿份
科创50 246.79亿份 -2.13亿份
双创50 71.11亿份 -0.07亿份
证券 338.67亿份 -0.21亿份
A50 73.06亿份 -0.78亿份
91.91亿份 -0.54亿份
300增强 4.32亿份 -0.12亿份
银行 91.54亿份 +0.48亿份
上证 7.56亿份 -0.02亿份
消费 98.71亿份 -0.02亿份
500增强 9.92亿份 -0.03亿份
光伏 106.58亿份 +1.69亿份
证保 57.80亿份 -0.21亿份
半导体 96.43亿份 +0.42亿份
医疗 240.11亿份 +2.15亿份
酒 99.18亿份 +1.24亿份
碳中和 40.32亿份 -0.48亿份
300 108.99亿份 -3.01亿份
上50 166.52亿份 -0.40亿份
创新药 37.07亿份 +0.05亿份
家电 22.95亿份 -0.40亿的
以上基金份额的变化,为基金份额增减前一日得出,数据不作为买卖依据,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作为一个小白,买了12支基金,会不会买多了?
个人觉得不多。
这12只基金和我当初开始买基金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怕大家笑话,我一开始买了160多只基金。看这只也好,看那只也好。还有平台首页定期推荐的一些基金,我总相信平台推荐的肯定不会差。
加上听了一些理财专家说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索性那就买,买,买!最后到年底才发现自己持有160多只基金。
理财这条路上,我已经步入第6个年头了。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基金理财方面的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尽量分开买几个自己熟悉或者热门的行业,个人建议每个行业选1~2只就行了。毕竟目前市场上有近万只基金,容易挑花眼。
第二,选(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我们小白什么也不懂,但是你可以找一个不仅懂,而且又特别厉害的专业人帮你买啊。这个人就是基金经理。目前整个基金市场大概有2000名左右的基金经理。
这么多的基金经理,该怎么来选择呢?
那么,我来告诉基金小白怎么选基金经理:
1、尽量选从业8年以上的基金经理。这样有经验。
2、选从业年回报率高于20%的基金经理。
3、选与所打理的基金属于一个专业范围内的。比如,这个基金经理是医学毕业的,那么这个基金经理打理的基金正好也属于医药类的。这样基金经理更熟悉这个行业,也就容易把握打理好这只基金。为基民多**,
第三,买指数基金。大盘涨基金就涨,跟着大盘走省心。
第四,买目前国家重点扶持,未来重点发展和发展空间大的行业。这里就不举例了,容易误导大家。
第五,基金亏损的时候坚决不卖,等着涨到盈利了再考虑卖掉。毕竟基金不像股票有退市的可能。一直放着,总有翻身的机会。
第六,建议长期持有。买基金后面带字母A的就属于长期的,像长期持有就买带A的划算。带字母C的属于短期的,像持有短期的,就买带字母C的划算。
第七,耐心很重要,千万别看连续几天大跌了,就慌了神,想出手。放心,你的基金经理心里有数。市场不好的时候,基金经理会主动调仓的。
第八,把风险分散开来,让投资风险变小。比如,计划100元投资基金。可以花50元买低风险收益的货币,纯债基金;花30元买中低(中高)风险的混合性基金;剩余的20元买股票型基金。
第九,一定要送闲钱去买基金。投资有风险,闲钱去投,才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理财小白。
作为一个小白,买了12支基金,会不会买多了?
我认为有点买多了!不过也不算太离谱。
新手买基金,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贪大求洋,一看见心动的基金就想买,想多多益善。
这样做是不对的,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买了太多基金,根本打理不过来。那些说买了基金就可以当甩手掌柜 ,以后不管不问的想法只是说想法很天真,毕竟人性是很难被战胜的。
而且,买基金也要有买股票的思路,要有趋势思维。趋势变了,必要的止盈、清仓、调仓还是必须的。
现在说重点,中外研究表明,一个人持有5-8只基金是最理想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也能形成合力,争取收益最大化。
目前我就持有8只基金,分别为:
1、沪深300指数基金一只
2、中证500指数基金一只
3、医疗类行业基金一只
4、新能源类行业基金一只
5、消费类行业基金一只
6、均衡型基金一只
7、配置海外资产的QDII基金一只
8、债权类基金一只
以上就是我持有的基金类目,仅供参考,只是大体上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每类基金,选择其中一个优秀的就够了,没必要重复。
至于如何选择基金,我认为三个指标很关键:
一是看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和以往业绩,最好大于6年,年收益率要排同类基金前例。
二是看基金持仓结构,看前十大重仓股是不是有成长空间的新兴赛道,看股价所在的位置,相对高位还是低位。
三是看基金规模,历史经验证明,基金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最好在10亿-50亿之间的。
不多,我一开始买了24支,虽然板块相同,但是持仓不同,收益还是有差异的,也更好来进行后期筛选!
小白就别重仓了,不亏就是赚,先试试水,无所谓输赢,这样也不会患得患失!等经验多了,可以有重点的重仓!
一开始买,还不知道3点前后有什么区别,半夜买基金都干过![呲牙]
2、基金公司为什么热衷发新基金?
首先,基金公司是靠规模来**的,所以行情好的时候发行也很密集,因为这时候最吸引人,羊群效应明显。
其次,有些基金是有期限的,所以到期了就需要有新的基金来补充。
最后,即使在牛市某些品种的基金业绩不好,无人问津。这时候,就会关闭一些,再发行一些热门的题材基金。现在的基金抱团,就与这些热门的ETF基金发行有很大关系。
我尽量说的赤裸一些。
基金公司为什么热衷于发新基金,因为基金公司也要**,要收管理费。
老的基金净值表现好,借着老基金的热度,抓紧时间募钱。
老的基金净值表现不好,新发基金甩掉包袱,重新搞一只基金募资。
基金产品发多了,总有表现好的,基金公司可以拿来说事。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比较浅层次的意图,我们继续往深刻说。
从基金运作角度
基金运作一段时间后,无非就两种情况。
1、运作顺利,净值大涨,买的人越来越多,赎回的人比较少。
这种情况下,单只基金的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即便是优秀的基金经理,给他管30亿和300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公募基金有底仓限制,要调仓其实也比较缓慢和困难,所以规模越大,基金经理会越保守,收益表现越趋同。
于是,很多基金经理就会选择新发基金,从头开始再来一次,重新建仓。
私募基金经理主要看重的是业绩回报,就是钱,公募基金经理主要看重的是名声,毕竟没有业绩分成,根据管理规模分奖金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很多公募基金经理的打算就是公募最出成绩,去做操盘私募基金,毕竟大多数人都是逐利的,可以理解。
2、运作的差,净值跌,买的人少,赎回也不多,无人问津。
有一些基金运作的较差,一路上跌跌不休,总体的基金管理规模就会越来越小。
即便是普通的基民,买基金之前也会看一眼历史业绩,所以最终结局就是无人问津。
如果做的实在太差,那终究逃不过清盘的命运。
所以这种情况下,发一只新基金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发新基金的时候,可以拿业绩好的基金来做宣传。
重新募集一笔钱,也是给了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不然有些净值很低的基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从资金募集角度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于基金的理解并不深刻。
很多投资者发现想投资的基金已经涨了很多,不敢买,而跌了很多,又觉得垃圾,不会去买。
所以基金公司要扩容,要多收管理费,就把阵地从老基金转移到新基金上面来了。
1块钱的基金,投资者也不觉得贵。
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历史包袱,对标一只过去收益贼棒的基金,可以给大家一个希望,有收益预期。
而且现在新发的基金,策略也和之前不太一样了,更偏向于保守一些。
一般不会在买入初期就出现大幅度下跌,最多也就是和大盘同步。
大盘跌了,基金跌了,投资者也不会有太多怨言,而因为基金在建仓期,跌幅往往也会小于大盘。
至于大盘涨了,基金涨的少了,投资者也不会太在意,毕竟可以理解基金还在建仓期,所以收益少那么一些。
反正涨跌都有依据,只要基金经理不胡乱操作,都没有什么问题。
有一些基金,索性直接封闭期三年,确保三年管理费,说法是不影响长期投资长期运作,其实就是为了收取管理费,避免基金下跌遭遇不必要的麻烦。
还要不要买新基金?
首先,作为一个老基民,我个人基本不买新基金。
如果出了一些新的类别,比如最新的科创板基金,因为之前没有同类的,就会参与一些。
又比如之前蚂蚁金服上市对应的打新配售基金,也会适当的进行参与。
并不是说新的基金不好,只是新的基金买入的时机很重要。
新的基金卖的最火的时候,往往都是市场最热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新发的基金在高位建仓,运作难度就很大,亏损概率就很高。
相反,在底部区域的时候,市场太过冷清,很多新发基金都无人问津,所以基金公司也很难募集,最多也就发行一两支来募集了。
这种情况下,只要基金经理能有个中等以上的水平,基金收益就不会差。
所以,想要买新基金也没事,就是在没人买的时候你买,别人疯抢的时候你休息。
基金就是赚管理费,该不该买基金?
很多人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基金公司,其实就是帮客户去操作交易,然后每年还收管理费,而且不管输赢涨跌,都要收取。
所以不如自己投资股票,还买什么基金,亏钱了还要给别人交管理费,真傻。
这个想法没问题,但关键是有多少股民的实际收益,超过基金市场的平均收益回报了?
能超越基金收益的股民,实际占比不超过20%,甚至更少。
基金的投资风格相对稳健,选择的个股也是以蓝筹为主,最近几年普遍的收益都不错。
不能说跑赢大盘的比比皆是吧,但绝大多数比大盘指数收益要好一些。
尤其是管理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基金,收益回报还是不错的。
而大部分股民不仅没赚到钱,频繁的在股市中进行操作,光手续费都比基金公司的管理费要高了。
所以如果在股市中验证过,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个市场的投资者,还是尽早把钱给专业的人去做投资吧。
最后,所有的金融机构,不管基金、银行、证券、保险等其他,都是要盈利的。
记住,金融圈里没有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