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经理炒股违法吗

jijinwang
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保险、银行,以后都是投行,投出来的公司,都上市套现,保持m2高位,压住房价,放水置换债务,万众炒股。

1、银行工作人员业余时间能不能经商和炒股?

作为一个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据我所知商业银行对经商和炒股没有明确规定,有些银行规定不可能经商和炒股,有些银行则没有这方面强调或规定。

因为商业银行是企业,不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对这方面的尺度放得相对宽些,我们现在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开始规定不准经商的,也不允许炒股,但现在对炒股这个规定好像也执行不是很严格了。因为炒股是自己的投资的私事,所以没有特别严禁。而经商怕利用权利是树权商交易,因而经商是在严禁之例。

同时,银行监管部门有明文规定不准员工经商和炒股,但现在似乎不准炒股也成了一纸空文,很多员工在工作之余或工作之中炒股的人还是不少;但对经商现象是查得比较严厉的。

总之,商业银行员只要业余时间炒股或经商,别人也是不好说什么的;银行监管部门人员尽管不允许经商和炒股,主要怕影响工作,然后怕经商利用监管权利向商业银行借贷款。

答案是可以的,银行从业人员可以炒股,只要你是用自己的钱,不是银行的钱,就没有问题。

券商从业人员才是不可以炒股,但是其家人,亲属一样可以炒股,所以此规定的意义,大打折扣。

其他地方不太清楚,河南可是有三十条严禁的,严禁中关于经商和炒股是这样规定的:

第二条:严禁个人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挂职。
第二十九条:严禁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或从事高利转贷。

从这两条禁令可以看出,经商是绝对不行的,而炒股就要看炒股的资金了。如果是银行工作人员自己的合法劳动所得就可以炒,如果是贷款所得就不可以炒。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银行从业者,要是连股票都没炒过,股市都不熟悉,怎么能向客户介绍理财、基金产品?怎么能抓住金融走势呢?我倒还是建议银行从业者,多少炒一点,了解下股市是怎么运转的,别客户跟你聊,你都不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

分享不易,点赞鼓励。码字辛苦,关注鼓舞。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私信我或者评论区留言。

我是帮你解决银行问题与职场疑惑的狗哥。

2、券商对上市公司作出看空和卖出"评级",有可能是恶意的,是否应该禁止此类"评级"?

前几天券商的研报的分别对中信建投和中国人保做出了“卖出”评级,研报一出后两只股票开盘就死死封住跌停板,并影响了股市的大幅度调整。市场很多人觉得这是券商有意而为之,存在利益竞争的可能性,市场是不是应该禁止“卖出”评级。下面我就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发表下我的看法。



A股做空机制不完善

由于中国A股做空机制不完善或者说做空机制较小的缘故,投资者无法通过对个股的做空来实现收益,那么很多投资者会想到,谁说个股不可以做空的呢,比如券商的融券卖出就是做空呀,但是开了融资融券的投资者肯定知道一般想要个股融到券比登天还难,券商基本没有股票给你融券。我们投资A股个股一般无法做空,那么必然影响市场个股的分析和言论大多数以做多为主。



导致券商分析师和研究员在对个股进行估值研究分析时,一般对个股的给以评级基本是“买入”和“增持”评级,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报告才能给市场投资者合理的参考建议来获取收益。如果给出“卖出”评级的话,自然得不到市场的欢迎和认可,反而还会遭到买入投资者和机构的质疑和反对。而且“卖出”评级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无法给出机构的合理参考建议,那么大型机构还会愿意购买吗?

A股做空机制的不完善而导致了券商一般不会给出“卖出”评级的研报,相反做空机制完善的欧美资本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全球的投资银行会经常给与上市公司“卖出”评级,比如我们熟悉的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也经常出现卖出评级。在做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两份对大金融的“卖出”评级其实对市场的上涨并无帮助,并且还引起了市场的恐慌性的下跌。这种情况是否应该禁止呢?



“卖出”评级是否应该禁止

我个人觉得禁止不禁止我觉得并不重要,关键我们这次要理解是突如其来的和不合常理的“卖出”评级,其实很明显存在国家的意志,华泰评级中信建投,其实对于自己股价的上涨毫无帮助,并且还会拖累自己公司股价的上涨。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第一由于两只股票出现了大涨,股市短期涨幅较大,国家为了抑制股市短期大幅度的上涨,国家不希望股价快速上涨,而是希望稳步健康上涨的慢牛行情,相当于通过市场研报来给市场降温而已。第二并不想给与政策的利空来影响中国经济。

所以我觉得不在特定行情下,券商一般不会发布“卖出”评级,自然也不必讨论该不该禁止的问题了,即使不禁止市场没有特殊的需要也不会发布该类研报。

所以大家对于要认真看待事情本质后问题,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大家可以关注点评,不知道我们如何看待券商的“卖出”评级。

券商对于上市公司做出“看空”、“卖出”评级是合理的,看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股,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金融系统较为完整、健全,人家就拥有非常完善的看空评级机制。


每个人、机构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对于 A 股来说,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发表“看空报告”真是是难能可贵。A 股发展至今,几乎清一色都是【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的评级,但是看看我们的股市、市场中的标的真的那么值得我们投资者购买吗?


从 2008 年至今,大盘尚且处在调整、震荡的区间,大盘股指甚至只有 08 年巅峰时期的一半,但是这十年来,A股又有多少份看多、唱多的研报、评级“新鲜出炉”呢?并且那些预测股票未来走势的研报、评级准确率极其之低,几乎已经失去了参考的价值和意义。




据统计,国内研报的准确率仅有 21% !!!这些兢兢业业的证券分析师究竟是在为投资者指点迷津,还是在胡乱掺和?要是听信了他们的研报、“评级”大概率会亏得只剩下裤衩。


为什么国内券商机构鲜有发出卖出评级?

1、发出“卖出”、“看空”报告会被上市公司记恨。股价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是实现暴富的有力工具,只有股价蹭蹭飞涨,自己减持套现才能实现一夜暴富。但是却有机构给自己公司抛出“卖出”评级,简直在打自己脸呢!肯定会被人家记恨,后续公司又路演、相关调研,对不起,你们这家券商后续肯定不会被允许来参加了。


2、与重仓的基金、大机构结怨。你作出“卖出报告”的股票可能是哪一家基金、大机构或者券商甚至是大户重仓持有的股票。突如其来的卖出评级不是在砸人家饭碗,让人家亏损惨淡么?因此结下梁子是肯定的了。


3、作出卖出评级会减少投资者交易频率,那么券商拿的交易佣金就少了。为什么我们老是会接到某某券商打来的“骚扰电话”,怂恿我们开户、投资呢?因为只有我们参与频繁交易、买卖了股票他们才能**呢。都发布“买入评级”大家都会欣喜若狂去买入,但是抛出的都是卖出评级还有谁会去碰呢?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么?





所以说,有券商能够扛着压力,发布“卖出评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理应支持、赞同才是。


一个完善、自由的市场,也应该具备言论的自由,可以、能够拥有不同的观点。一窝蜂都在盲目的、一味地看多,大家难道不觉得这样的现状非常奇怪吗?更可况,现实与券商发布的“评级”还是大相径庭的!


在浮云君看来,“卖出评级”的发布不应该被禁止,反而应该得到尊重、支持和提倡。现在的股市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我们投资者本来获取的信息就有滞后性,拿到的资讯要是还不准确甚至是“假消息”,那么我们投资者不纯粹是任人宰割的“韭菜”了吗?




总结

券商对于上市公司做出“卖出评级”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常见、合理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成了另类,真是让人感到无语。


一个市场成百上千家的机构,居然对于股票涨跌的看法都是一致的,而且是永远看多的,大家不觉得很奇怪么?这不是在误导投资者么?

2019年的3月8日,妇女节,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上证综指市场暴跌4.4%,证券行业净流出130多亿。沪深两市净流出1700亿。外资通过沪股通外套资金20亿,200多只股票跌停。跌停的原因,和以往有所不同,这一次,券商对两支股票进行精准的点杀!号称证券“一哥”的中信证券唱空对中国人保;排名第三的华泰证券唱空中信建投做出了。

在市场征兆也没有什么做空的情况下,就是这两份做空的报告,掀起了股市大跌。股市的起伏本来非常正常,但是这一次妇女节的“黑天鹅”事件应该引起监管层和广大上市公司、众多股民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呢?

第一,长期以来,券商都有一份职责就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点评。请问,这种功能是否合理?沪深股市几千家上市公,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点评上市公司是否合理?而国外一些做法是,要么只上市,要么只能做点评,二者居其一。不能说我是上市公司,我就借助我的身份的点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第二,在这个时期,选择点评是否合理。我们知道,券商就是最大的庄家,他们知道那只股票的成本价数量,进货的时间卖出的时间等等!同你我股民相比,它占有一切的优势。那么,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进行点评?是否有利于其他进行出货?这个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第三,沪深股市几千家,为什么精准点评这两家?两市的妖股也很多,虚高的股票也非常多啊,为什么点评质这两家?是否在打压同行和对手,是否有利益的诉求?

第四,谁来对券商的评估报告负责。如果这一次,两家的做空报告是失败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那么,它所引发的股市震荡。给广大股民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负责?

第五,请管理层思考,如何规范上市券商点评上市公司的随意性?关系好,就给好的点评,或视而不见不点评;关系不好,就帮弄玄虚,精准点杀?(苏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