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陈红
一:私募投资基金公司
私募基金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管理公司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私募基金,前者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私募证券投资公司。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把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债券、货币、期货(暂未开放)等金融资产的投资,起点一般为100万;后者把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公司股权盈利,后者的投资起点会更高一些,至少为300万,PE是其中的一种。
私募证券做得好的公司如新价值、鼎峰。私募股权的如中国本土NO.1鼎辉,深圳的深圳创新投、联想的柳传志创办的弘毅投资等。
展恒理财专注于做私募证券基金的投资理财,兼做PE。
1、私募基金投资公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在发行证券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者作为发行对象,由此,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2、私募股权管理公司是指从投资者中筹措资金并以无记名股权的形式投资的公司。
3、两者的区别:私募基金投资公司把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债券、货币、期货(暂未开放)等金融资产的投资,起点一般为100万;私募股权管理公司把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公司股权盈利,私募股权管理公司的投资起点会更高一些,至少为300万,PE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清华大学有专门针对私募股权这个课题设立的“清华大学私募股权投资(VC/PE)高级研修班”,这个班级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士,既能学习私募股权等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还可以积累高端人脉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同时老师和同学还能针对学员的实际问题给出建议性的指导。如果有需要资料参考的,可给我留言,或在线联系我,百度空间里也有我详细的联系方式。呵呵我是负责清华高研班项目的张老师
投资公司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众多证券或其他资产之中。“集中资产”是证券投资公司背后的核心含义。在投资公司所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之中,每个投资者按照投资数额比例享有对资产组合的要求权。这些投资公司为小型投资者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他们可以组织起来,以获得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好处。
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
从投资方式角度看,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主要指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资金由银行托管,证券交由证券公司托管,在银监会的监管下,定期公示业绩的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产品,又称阳光私募产品;而私募股权管理公司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展恒理财回答:私募基金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管理公司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私募基金,前者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私募证券投资公司。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把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债券、货币、期货(暂未开放)等金融资产的投资,起点一般为100万;后者把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公司股权盈利,后者的投资起点会更高一些,至少为300万,PE是其中的一种。
私募证券做得好的公司如新价值、鼎峰。私募股权的如中国本土NO.1鼎辉,深圳的深圳创新投、联想的柳传志创办的弘毅投资等。
二:投资基金公司收购
1亿英镑(约合8.4亿元人民币)买下海外百年品牌Clarks(其乐)的交易即将落地,运动品牌李宁的家族中又将增添新的一员。
近日,李宁大股东非凡中国发布公告称,将在6月15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批准其收购英国鞋履品牌Clarks的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非凡中国将和莱恩资本共同持有Clark集团51%的普通股,成为Clark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非凡中国也由李宁家族控制。天眼查APP显示,李宁本人在非凡中国任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监察主任;同时,他也是港股上市公司李宁的联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执行主席。据公开资料,非凡中国的执行董事李麒麟已出任Clark集团董事长,而李麒麟是李宁的侄子。
这笔持续了两年的收购,也被市场看作是李宁“买买买”战略的又一次出手。通过非凡中国,李宁已经在3年内接连将堡狮龙、铁狮东尼、Clarks三大品牌收入囊中。
1亿英镑收购百年品牌相比于安踏依靠收购品牌形成的多品牌战略,李宁则显得相当谨慎。
事实上,早在2020年8月,李宁就启动了对Clarks的收购计划。当时,Clarks品牌的运营方Clark集团董事Victor Herrero,向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莱恩资本介绍了收购部分Clarks股权的机会。2020年底,莱恩资本与Clark集团的独家收购谈判落锤,莱恩资本以1亿英镑购得其51%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而这场由莱恩资本出面的收购案背后站着的,就是李宁家族。根据莱恩资本官方信息显示,其非执行主席就是国产运动品牌李宁的创始人李宁。在这场交易中,非凡中国也参与其中。2020年9月,非凡中国旗下子公司非凡中国消费品就与莱恩资本合伙基金订立贷款协议,出资了5400万英镑(约合4.5亿元人民币),为莱恩资本的投资提供资金。
2021年3月,李宁发布公告宣布,非凡中国与莱恩资本签署了协议,有条件认购一目标公司股权,间接持有Clarks品牌。
对于李宁来说,这是一次机会绝佳的出手。毕竟,这家百年鞋履品牌的正常年营收在15亿英镑(约合125亿元人民币)左右;以1亿英镑的价格,控制一家百亿元级规模的知名企业,李宁的生意还是划算的。
公开资料显示,Clarks品牌在1825年成立,曾一度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非运动鞋类品牌,同时也是常年排名全英第一的鞋履品牌,其80%以上的年营收来自于英国、爱尔兰以及美国等市场。
2004年,Clarks在上海设立了品牌公司,主管大中华区及韩国市场。截至2022年1月29日,Clarks在全球拥有594家门店,员工总数在6700人左右,其中400家门店是位于中国市场。
(图源:视觉中国)
而Clarks走到“卖身”的境地,也是迫不得已。
运营百年后,Clarks也陷入了品牌老化、电商冲击、新品牌崛起抢夺市场、成本不断增长等困境。根据其财报信息,从2014年以来,Clarks的销售额就进入了增长停滞阶段,一直在15亿英镑上下浮动。
2018年开始,Clarks步入了亏损的泥潭,只能以关店、裁员、重组等方式自救。财报信息显示,在2018财年,Clarks的税后亏损达到了3100万英镑;在2019财年,其亏损更是达到8200万英镑。
而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更是让Clarks的经营“雪上加霜”。Clarks在英国的门店不得不经历了数月的关闭,在截至2021年1月底结束的2021财年,公司经营亏损高达1.5亿英镑。Clarks也因此不得不宣布,关闭大量亏损门店,裁员近900人。
重压之下,Clarks最终选择出让大多数的股权来“自救”。
在中国市场上,Clarks的发展情况同样也不太如意。Clarks在2021年10月,曾宣布邀请了明星许凯担任其大中华区品牌代言人,但截至目前,品牌的天猫旗舰店粉丝数量只有142万。
作为海外“百年老店”的Clarks,一双鞋子价格不菲。在其天猫旗舰店中,多数产品价格都在千元之上。《财经天下》周刊发现,其中一双售价2299元的时尚单鞋无人问津;销量最高的是一双955元的乐福鞋,月销量也仅为300件。
有消费者也曾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Clarks称,其花费上千元购买的男士皮鞋,穿了不足一周,鞋尖部位出现了分层的情况;售货员在处理问题时却表示这是“人为造成的,没有质量问题”,与其发生了冲突。也有网友表示,因为销售渠道、市场定位以及平台的因素,Clarks的鞋子国内、国外价格不统一,同样的产品在国内比国外售价要贵几百元。
但对李宁来说,拿下这家国际老品牌的控制权,却意味着其在品牌“高端化”,以及扩大业务领域方面再进一步。李宁方面表示,随着疫情缓解,全球零售市场也将回暖,百年品牌Clarks还具有增长潜质;该交易也将在Clarks品牌及多品牌鞋服业务之间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扩大本集团的全球市场版图。但是,李宁方面也强调,接下来还是要重点聚焦于国内市场。
李宁的“抄底”买买买之路李宁早已开启了“买买买”战略,在三年内连续“抄底”收购了多家品牌。
2021年11月,非凡中国曾花费5000万港元,从港股上市公司时代集团手中收购了Sitoy A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的全部股权,这次收购的目标公司拥有高级鞋履及配饰品牌Amedeo Testoni(铁狮东尼)以及该品牌副线i29。
铁狮东尼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奢侈品牌,主要从事皮具、时装以及服装的批发和零售。从2018年初,它就在国内市场开启了扩张之路。据品牌官网最新数据,目前它在北京、杭州、西安和长春的高端购物中心(如SKP、杭州大厦等)拥有四家门店,此外在北京、沈阳和上海入驻了三家奥特莱斯店。值得一提的是,i29就是2018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以国内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氛围为设计灵感,主要面向的就是中国千禧一代的消费者。
2018年11月,时代集团以约1453.5万欧元的总价收购了铁狮东尼和i29品牌。而在被时代集团收购前,铁狮东尼和i29的母公司就已处于亏损状态。根据时代集团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被非凡中国收购前,截至2021年6月30日,Sitoy AT未经审核资产净值(不包括截止日的公司间接余)约为1366.2万欧元(折合约1.23亿港元),年度除税后亏损584.6万欧元。
这是李宁的又一次“抄底”收购。拿下铁狮东尼,也让李宁得以进入高端奢侈品领域,并将销售网络扩张至欧洲市场。
(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铁狮东尼和Clarks这两家海外品牌,2020年5月,李宁家族还曾以“3折”的价格买下了香港服饰巨头堡狮龙。
李宁家族入局之前,堡狮龙也已经陷入经营危机之中。海外快时尚品牌不断进军国内市场、到港旅游人数不断降低,以及它自身的加盟制度导致公司对市场情况反应不够及时等,让公司连续亏损。2018年,堡狮龙亏损额为2900万港元;到了2019年,就已经扩大至1.39亿港元。即便采取了产品打折、关店等措施,堡狮龙也无法扭转颓势,在港股市场上成为了股价低于1港元的“仙股”。
面对种种困境,堡狮龙不得不“贱”卖。2020年5月15日,非凡中国与堡狮龙大股东罗家圣的侄子罗正杰组成的财团龙跃发展,以每股0.043港元的价格从罗家圣手中购买了10.93亿股,整体作价4662万港元。这个收购价相比于公告发布前一天堡狮龙收盘价的0.148港元,大幅折让70.95%。
当时,非凡中国对外界解释称,“年初时,经罗正杰的介绍接触到堡狮龙集团,经考虑这是一个以合理价格扩展消费品业务的良机”;并表示董事会也有意将通过李宁在体育相关及服装行业的强大业务,继续扩张堡狮龙的分销网络。
当时在国内走低端路线的堡狮龙,产品普遍售价不足百元。直到2021年,非凡中国将其打造为全新的街头时尚品牌“Bossini.X”,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开设了多家零售店,借此提高市场的认知度。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Bossini.X已经在国内开设了40多家门店。
此外,堡狮龙目前还处于亏损的阶段,但亏损已有所收窄。财报显示,2021年,堡狮龙实现收益约11.64亿港元,同比增长6.64%;公司拥有人亏损约3.4亿港元,同比缩窄7.42%。
三年来,李宁的三次“抄底”出手,将自己的业务线扩展到了休闲服饰、高端奢侈品领域。Clarks的收购敲定后,将进一步补足李宁在高端鞋履服饰市场的布局。
靠“买买买”就能国际化吗?连续拿下铁狮东尼和Clarks等高端海外品牌,也令业界疑问,李宁要开始进行国际化扩张了吗?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李宁并购海外品牌,还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品牌矩阵,打造出李宁主品牌之外的第二或者第三增长曲线,短期内收购相关的品牌还是以发展国内市场为主。“收购其他海外品牌则能弥补其在高端市场的差距,完善小众细分的运动品牌类型。”
实际上,早在20年前,李宁就曾出手对知名头部品牌进行收购,当时它瞄准的是意大利运动品牌Kappa。2002年,李宁买下了Kappa商标的运营权,由李宁的子公司北京动向运营。
但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Kappa,作为“欧式高端运动品牌”,在国内一时“水土不服”,销售情况一直不太理想。因此,在2005年,李宁公司放弃了Kappa品牌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而曾担任李宁集团总经理、被誉为李宁“二把手”的陈义红,卖掉了自己在李宁的全部股份,花费3000万美元将Kappa在中国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买下。
此后,Kappa的发展与李宁再无瓜葛。但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巅峰期后,Kappa过于依赖经销商的“轻资产”模式弊端爆发,品牌力一落千丈,目前也陷入了“卖商标求生存”的地步。
而在Kappa身上无功而返的李宁,在收购上的步伐也显得更为谨慎。与之相比,安踏在2009年启动多品牌战略后,先后收购了FILA、迪桑特等。2021年,安踏总营收达493.28亿元,其中FILA的年收入达到218.22亿元,成为安踏集团的“现金牛”。
随着海外快时尚品牌在国内退潮,本土新品牌不断崛起,李宁也逐渐将重心从体育运动领域转向多品牌和渠道扩张。2018年,李宁推出了“中国李宁”,主打“国潮”概念的时尚风格。据了解,李宁旗下已经有了面对大众市场的李宁主品牌、年轻时尚的国潮品牌中国李宁、以及品类再次拔高的运动时尚休闲品牌李宁1990。
(图源:视觉中国)
但李宁也同时想要继续在轻奢和高端服饰市场开疆拓土。通过非凡中国收购3家服饰品牌,目前,李宁已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在运动休闲、街潮、轻奢、高端奢华等不同领域的需求,并借助收购的手段进一步扩大了李宁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份额。
天风证券研报也指出,李宁正在逐渐完善其品牌布局和产品矩阵,利用“专业”与“时尚”双轮驱动品牌力升级,未来有望巩固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但是,即使收购了多家海外品牌,李宁们扩张了产品品类,但是目前其发力的目标仍然是以在国内市场扩大份额为主。有业内人士甚至对此表示,收购海外品牌也是李宁在做市场布局,但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能让不同定位的品牌满足不同圈层需求,“没必要做全球市场了,做好中国市场运营也是不错的”。
实际上,本土的服饰品牌们想要实现“国际化”,也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早在2009年之际,李宁曾提出,2018年李宁将成为全球五大体育品牌之一,届时李宁有2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李宁公司海外收益占总营收比例为1.4%,而到了2011年,该比例约达1.9%。
如今,根据2021年年报显示,李宁总收入达225.72亿元,同比上升56.1%。其中,海外业务占比在1.3%左右。相比于此前的计划,李宁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不增却降低了。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对《财经天下》周刊直言,本土品牌国际化探索实际不太成功,之前李宁、匹克、361度等在国外市场布局,基本上是铩羽而归;而近年来,本土品牌兼并购国际品牌方面,从安踏等品牌来看,主要是基于中国市场中高档品类进行挖掘,而这方面也是成功的。
例如,安踏买回来的FILA已经成为了支撑安踏近半的营收,但安踏购买的也仅仅是FILA在中国市场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程伟雄也认为,凭借当下本土品牌的能力,还无法超越国际品牌在中高档市场占有席位。为此,本土品牌加大在本土中高档市场的成长性,其实也是国际化的一种。在他看来,“品牌在本土市场的高中低端先布局成功,赢取本土用户的青睐,再走向国际就指日可待了”。
李应涛也认为,尽管借鉴了其他品牌海外收购的经验,但李宁能否通过“买买买”在国内市场做起来,对集团的品牌的经营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包括对该品牌以往运营模式能力的复制等也是个考验。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都要面临着在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调整,这也是以往其他品牌收购海外品牌发展不太成功的问题所在。同时,“通过海外品牌的发展积累经验,然后利用其资源和能力,主品牌才有可能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
撰文 / 杨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