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学不来
一:怎么查老师的基金项目
【深度调查·探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三问基础研究人才①】
光明日报
编者按
基础科学研究中往往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为原始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想要夯实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培养一流基础研究人才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回答和解决好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一些关键问题。今天,我们推出第二个系列“三问基础研究人才”,锁定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三个环节—选拔与培育、考核与激励、成果产出与转化,持续展开深度探讨。
今年夏天,海南高考满分考生吴京泰通过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被未央书院录取,所学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吴京泰说:“当下国家迫切需要芯片方向的人才,报考强基计划,是希望未来能够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更多像吴京泰这样愿意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高校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也是选拔、培育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主体机构。“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如何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突破?让“对的人”爱上基础科学研究,还需打通哪几关?
1 初始人才选拔,以兴趣热爱为舟
“我从小就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希望有一天可以将科幻变成现实。”
“我希望未来自己参与设计的火箭飞上太空,让星空见证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奇迹。”
一场特殊的班会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主楼B609教室举行,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投射出学生们加入善义班的初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庞宝君带领善义班学生参观航天馆。
善义班,“担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之大善,激发自主担当追求卓越责任之大义”。据首届善义班执行班主任解维华介绍,善义班依托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共同发起。
“杜善义院士求学时,在系主任钱学森带领下进入科研殿堂。所以,杜院士把回答‘钱学森之问’视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解维华说。
“我的梦想是成为航天总师。”今年善义班新生俞茗叶目标明确,“在善义班可以接触到很多院士、大师,能尽早进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感受科研环境。”
善义班在开学后面向全校理工类专业学生进行二次选拔。为从大批优秀学子中选择最合适的进入面试,老师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以强基计划、英才学院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特长、竞赛获奖情况、高考成绩等因素,选出40多名学生进入面试。面试中,17位专家、教授评委坐镇,严格把关。
怎样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俞茗叶的感受是:要清晰描述自己的科研梦想和阶段性目标,并展示自身知识技能对实现目标的作用。在完成大一年度项目时,俞茗叶学会了部分工业软件的使用方法,他认为,这可以帮助他更快适应善义班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学生面试时的自我描述,我们能看到他对未来专业方向的兴趣、热爱程度、学习愿望。我们还
除了特长突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综合实力很强,学习认真勤奋,虽然各方面能力不算顶尖,但却没有明显短板,在善义班选拔中也会被更多留意。
经过严格考核,最终22名学子从300余名本科新生中胜出,进入善义班。
如此优秀的人才,基础研究能否留住他们的心?解维华认为,尽管善义班的学科不如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那么热门,但提供了复合材料与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可供选择,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都是国家一流学科,也都是国家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对真正有科研理想的学生而言,吸引力无可替代。
善义班开设了“航天科技创新挑战研究”“工程科学方法论”等特色课程;配备100多名导师,为学生提供科研方向指导、基金自主选择、专家培训、实习实训;五六十场学术前沿报告,为学生们打开更广阔的科研视野……
丰富的课程和多学科知识交叉,让俞茗叶意识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他已着手把平时所学的知识条块梳理、分门别类,“到了高年级,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管理能帮我尽可能做好学习规划”。
2 尊重学科特点,以个性发展为径
今年6月底,“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简称“学堂计划”)2021届学生荣誉证书颁发仪式上,2017级学堂计划数学班学生卜辰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感谢学堂班。这个项目在方方面面塑造了我,为我继续在数学道路上奔跑打下了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的书院学生在做实验。
当怀揣梦想的学子们迈入大学门槛,学校如何为其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2009年,清华大学启动学堂计划,在数、理、化、生、计算机和力学等基础学科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旨在激励最具学术志趣和潜质的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目前,学堂计划已有数学班、叶企孙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人工智能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哲学班、量子信息班共计8个学科10个班,在校生700余人。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导师程浩(右一)带领古文字班学生参观出土文献中心资料室。
“用现在的大师培养未来的大师,是学堂班的特色之一。学校充分尊重首席教授的治学理念、治学风格,丘成桐、姚期智、朱邦芬、郑泉水等大师领衔设计各个学堂班,牵头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跟学生充分交流。每位首席教授都对学堂班投入巨大、倾囊相授。”清华大学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亲历了学堂班的培养过程,她谈道,“学堂班选择有学术理想、研究潜质的学生进入班级,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和师生个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术志趣。”
比如,物理班采取小班制研讨课堂,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表达;“叶企孙学术沙龙”是学生开展的自主学术交流活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讨论蔚然成风。正如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所说:“杰出人才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有天赋的孩子更容易‘冒’出来。”
清华大学的书院学生在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进行实践体验。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历经12年改革创新,学堂计划以“领跑者”姿态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了一批致力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并以人才培养经验辐射引领全校。
为强基计划而创设的书院,由各书院教学委员会牵头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书院以学生为中心,聘任最适合的教师讲授相关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探索全覆盖导师制,按照1∶5的比例进行导师配置,现有来自全校的439名教师担任书院导师。如今,学堂计划正从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清华尝试面向本科生培养,把积累的经验推广到包括强基计划书院制在内的更大范围。
作为未央书院第一届学生,清华大学2020级本科生于世昊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破壁”的时代使命。尽管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但他选修了许多感兴趣的通识课程,如“中国历史地理”“法语”“政治学基础”……课业压力更大了,但他认为值得。
清华大学探微书院导师王保国(左一)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
“未央的历史将由我们开始书写。”在这种使命感引领下,于世昊希望“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让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好”。
3 跨学科培养,以复合型创新人才为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大四学生鲍禹桥今年已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他对所学专业有着清晰认知:“本科期间的学习以集成电路、微电子等专业知识为主,到了研究生阶段,必须把视野打开,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才能完成整个集成电路的设计。”
进入研究生阶段,鲍禹桥将有更多选择。为了更好地培养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2013年开始在全校5个重点学科开展跨学科协同培养,参与协同培养的学生除了主学科外,还可选择一个副学科,主导师与副导师一起指导学生。
从2021年开始,学校把协同培养的范围放开至全校所有学科。今年,共有96名研究生参与跨学科协同培养项目。
“跨学科或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最容易产生科技成果的途径。我们正在有意识地培养具备‘复合知识结构,集成创新能力,大工程观视野’的高层次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走上了国家重点领域岗位,有的继续在高校培养跨学科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说。
2020年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一步推动实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学校从低年级博士生中选拔有志于深耕行业的学生,通过设置“跨学科、跨行业导师团队联合指导”“跨学科创新基金项目”等手段,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更多资源。
民航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生郭家琛是引航计划的受益者。他和3个不同院系的同学自由组队,正在完成“航空发动机燃烧与流场关键问题及其监测评估技术研究”项目。其中,郭家琛
入学之初,郭家琛就有了跨学科摄取知识的考虑。参加引航计划,和其他院系同学组队研究,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互补,4个人的研究点位都能得到清晰有效的“挂钩”和落实。
更让郭家琛高兴的是,通过跨学科项目的锻炼,他找到了好几个值得长期研究的创新研究点位。“我毕业后想继续做研究,找到这些点位对未来的科研非常有意义。”
郑祥明表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逐步构建“标准牵引、制度保障、多重监督”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建立研究生培养阶段性分流机制,为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本版照片均为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0日07版)
二:老师的基金项目可以查到吗
可以到他所在学校招生网站查询,不过那些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但可以参考,也可到学校论坛看看。最好是联系他的研究生。去该校的研究生网站查研究生报考简章,里面会介绍老师的科研项目
这个显然是没有统一口径的,这和人肉差不多。你可以找他过去的研究生、上学校论坛问、去论文数据库搜名字啊等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三:高校老师项目基金可以花吗
这个只需看型号就行了 精度嘛,各个厂家都差不了太多的四:帮老师写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对你讲清楚的,大致的程序是:去www.nsfc.gov.cn网站完成注册登录,个人基本信息录入,欲项目的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接着建立项目研究团队,输入人员信息,填写800字的项目属性。最重要的就是
至于各部分如何撰写,百度文库里有很多PPT介绍经验,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