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这一体系在全球范围获得机构重视,但也存在部分ESG基金以该主题设立,但选的标的与ESG并无关联,近期《红周刊》就ESG内容专访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对于上述现象,她也给出了自己看法。
《红周刊》:从全球来看,监管和资本市场也对ESG基金产生了一些担忧,比如有些基金“挂羊头卖狗肉”,是ESG基金但投资标的跟ESG却不相关。对此您怎么看?
王晓书:是有这种“洗绿”的现象,我们看到全球正在形成一些衡量ESG基金的通用标准,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需要基金经理提升产品的透明度。
比如,欧盟的SFDR(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要求,市场上只要是以ESG或者气候相关的概念进行营销的基金,就要对投资组合的相关指标进行非常详细的披露。如一只声称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金,可能就需要披露投资组合在绿色领域、化石燃料领域的投资占比等,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全面地去衡量该基金。
目前,在亚太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内地市场,我们还未看到监管要求基金层面披露这么详细的信息,但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推动基金气候风险的披露,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国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都要逐渐地为这样的方向做好准备。
《红周刊》:对比国外,中国A股上市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还存在哪些痛点?
王晓书:首先,在信披方面,A股上市企业在定量数据的披露上需要更全面、细致;其次,我们很期待监管在定量的数据上制定相对统一且具体的披露口径,帮助市场更方便地把信息整合成投资意见,并获得企业与其同业的一个比较;另外,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也很重要,尤其市场希望引导资金进行绿色投资。市场需要非常细致能够涵盖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发展与低碳转型趋势的一致,或不一致的程度。
此外,在专访中王晓书也谈到了70%以上的受访机构希望增加ESG投资;从ESG角度,新兴的颠覆性的绿色技术公司,或能成为未来30年的市值龙头和核心投资机遇。
快递点击阅读全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7201139866698252/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一: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包括哪些
包括实际建筑和办公环境、精神文化等虚拟环境、IT系统等技术环境。二: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控制环境包括: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以及反舞弊等内容。三: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包括哪些
近日,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视频:他的一个高三学生来访者在咨询中表示,自己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卷”了。为了应对考试,他不得不熬夜学习以及参加各种培训。他说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长相都很一般,家境也很普通,所以一想到即将来临的高考以及以后还要面对的工作竞争压力,就感到非常焦虑。
“内卷”,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在“内卷”的大环境中感到焦虑,不知该如何自处,是一些年轻人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姜思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
“内卷”是一种“极端消耗”的竞争
人类学家项飚将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内卷”解释为“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一种高度一体化的、缺乏退出机制的竞争。”在一次采访中他谈到,“在这种竞争中,人们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
姜思思告诉
是什么导致了职业倦怠和生存倦怠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提出,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规训社会是一个具有否定性的社会,否定性禁令占据社会主导,限制个体的自我能动性。功绩社会则使用一种肯定的模式,个体被赋予了无限扩张的自我。韩炳哲认为,功绩社会充满积极的口号,它看似自由,却让人们在过度的积极性中自我剥削,人类整体都演变为一架效能机器,导致了过度疲劳、倦怠和抑郁的产生。
姜思思说,在她的诊室里,经常能看到个体对“积极口号”的迷恋,以及自觉自愿“自我剥削”的现象。“内卷”是一种长期而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是慢性而巨大的。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与心脏病、癌症、肺病、肝硬化等躯体疾病发病都密切相关,还可能增加一种极端的恶性结果——猝死——的发生。
在职场上,严重的慢性压力可能导致一种职业心态上的“濒死状态”: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兰奇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心理行为综合征,表现为情绪耗竭,对服务对象的消极淡漠态度,以及在工作中缺乏个人成就感。
姜思思说,很多人还会在慢性压力下陷入一种“生存倦怠”的状态,“情绪说不上低落,但也没有高兴愉快,甚至感觉活着很累很疲惫,没什么意思;有些人对活着、活着的自己、活着的他人,以及这个世界都感到淡漠疏离;对活着缺乏成就感。”姜思思说,“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美好体验作为压力辛苦中的补给,或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持其认为,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是可行的、有意义的、值得的,于是竞争变成了纯粹的消耗。”
“习得性无助”与“内卷”所致的抑郁尤为相关
“内卷”给人们心理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产生焦虑,更严重时,还会产生抑郁,患者感觉像是“掉进一口没有底的深井,而且永远在往下掉”。姜思思告诉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指个体在忍受超出其控制的反复厌恶刺激后,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停止尝试躲避或避免厌恶刺激的状态。这种无助感不是先天的,是人类在生活经验中后天习得的一种乏力感。姜思思解释说,比如很多孩子从小便被灌输“必须学习成绩好,不然人生就完了”的观念,于是非常努力地学习。然而在某一个时间点,他可能遇到不管多么用功,学习成绩都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情况;或是在考入重点初中、高中,进入尖子班后,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不如别人的窘境。这时,如果没有积极的自我和家庭调整,这些孩子就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感到无助、无望、自我评价低,出现严重抑郁,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风险。
姜思思说,这时,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非常重要。但是有时,即使父母态度改变了,不再“唯分数论”“唯学习论”,孩子在陷入习得性无助后想要好起来,也并不容易。因为人的身体虽然来到现在,“心”却常常留在过去,困在记忆中的危机四伏、黑暗痛苦里。这时,一方面不要灰心丧气,一方面可能需要一点耐心,通过系统正规的抗抑郁治疗,慢慢好起来。
“躺平”不是对抗“内卷”的好办法
在“内卷”面前,一些人的确会想,“既然努力没有用,不如什么都不要做。不做就不会挫败,不努力也就不会让努力白费。”
姜思思认为,“躺平”是当代一些年轻人拒绝“内卷”社会的方式。想要“躺平”的心态很能理解,但是消极“躺平”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姜思思解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消极“躺平”则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大部分消极“躺平”的人,其实心里并不舒服,经常会感到憋屈、烦躁。还有一些人,即使身体“躺平”了,精神却“躺不平”,这样的人不做事反而更加焦虑。
比如很多休学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不再去上学,但心里却反复在想学习的事儿,担心以后的学习。经过休学,身心状态并没有本质改变,返校后课业压力一大,很容易再次出现问题。姜思思指出,休学是为了积极地调整,休学期间应该去治疗,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做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成为新的自己,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的“躺平”。她说,在现代社会,一定程度的“卷”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内卷”,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技巧地应对,而不是放弃。
正确看待竞争,学会关怀自己
那么,年轻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对未来的信心?姜思思医生结合临床观察,给出4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辩证、弹性地看待竞争,在努力改变自己与接纳自我局限之间寻找平衡。首先,应正确理解压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压力与成绩之间成“倒U型”曲线。不是压力越大,成绩越好;而是压力恰当,成绩最好。毫无压力纵然无所成就,压力过大可能会一边痛苦一边无所成就。可以把焦虑、抑郁、失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识别为需要“改变”的信号。可以积极投入竞争,但不把赢定为唯一目标;积极
第二,向内探索,自我觉察。姜思思说,在这个时代,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都非常丰富,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将其占为己有,因此必须要懂得取舍。取舍的基础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可以经常问问自己,“你是谁?”看到自己有什么优势,有哪些劣势;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了解对自己来说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
第三,自我关怀。既要关怀自己的身体,也要关怀自己的心灵。姜思思介绍,研究表明,照顾好身体可以减少一个人对负性情绪的易感性。关怀心灵,其中的重点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不要对自己有太多批评和苛责,应像对待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在顺境中为自己鼓掌,允许自己快乐;在逆境中给自己安抚和鼓励。“要知道,压力和胁迫不是人类唯一的动力
第四,经典阅读,“书中自有避风港”。姜思思说,“心理一致性模型认为,当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可理解的、有可控性、有意义的时候,会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获得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增强意义感、增加控制感的好方法。“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在与
姜思思同时提醒,一些愉悦型阅读,比如刷手机,读爽文,作为艰苦生活中的甜蜜点缀也未尝不可,家长没有必要看到孩子刷手机就予以制止。“愉悦本身是有意义的,当然太轻易获得的快乐,往往有成瘾风险,要留有警惕。”姜思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