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签约的货币基金怎么改?

jijinwang
一则新闻让投资圈直接炸锅了!
新闻报道:今年2月18日,姜超宣布离职海通证券加盟中泰资管,4月12日其管理的首只产品成立,截至12月20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8076元,八个月时间浮亏19.24%。
不少网友表示这是理论派在实践中的滑铁卢,其实我倒觉得大可不必。今年的行情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8个月时间回测将近20%,确实不少。但是,波动本来就是证券市场的本质啊。姜超作为一名职业基金经理人,肯定有自己的投研团队和选股标准。
借此机会,也想来聊聊中国未来的投资方向。因为疫情的原因,全球都在印钞放水,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不敢冒然收紧。在国家层面,房住不炒是不会变的,宽松的环境会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避开楼市,那能承接市场上资金的资产就只剩下股市。
中国的证券市场还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国家再三强调要慢牛。过快的牛市只是昙花一现,不利于大方向上的引导。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国家想要做的是藏富于民。就像黄金一样,在很多西方国家,黄金是国家储备资源,民众手中的24k黄金是非常稀少的。而中国做的是藏金于民,当然啦,战时可能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说回藏富于民,国家是期望能够通过大方向上的引导,让民众从过去的房地产投资的围城中出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另一方面,大家注意到房地产投资和证券市场投资最大的区别没有?就是起投门槛。相对于房地产动则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起投门槛来说,证券市场的门槛很低,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为1元。所以,房地产还是富人的游戏,证券市场才是大家的桃花源,这才是共同富裕的真正含义。
所以,中国未来的十年一样是黄金的十年,如果你能找准方向,就能改变命运,这也是祖国给大家的财富密码。

一:海通证券货币基金在哪里

  2002年,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增至87。34亿元,成为当时国内证券行业中资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2005年,公司成功托管甘肃证券和兴安证券,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同年公司成为创新试点券商。海通证券A股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完成定向增发,H股于2012年4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95。

二:海通证券闲置资金自动转入货币基金

距离海通证券A股上一次的定增,还要追溯到11年前。2007年11月,海通证券以35.88元的高价完成了定增。此后十多年未有动静,然而在五一节前,海通证券却又发公告称,将非公开发行A股,募资金额不超过200亿元。就在此后不久,5月7日,又有媒体爆出,海通证券即将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第三期),海通证券为何如此急着“补血”?

海通证券在4月26日晚间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拟发行数量不超16.1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海通证券总股本规模为115.02亿股,其中,流通A股规模80.92亿股,占比70.36%。

近期农行的千亿定增无疑是近阶段金融机构定增的“最大规模”,而从2017年至今的券商行业定增中,除了华泰证券的255.1亿元外,海通证券不超过200亿元的定增预案也可以说规模不小。而这次海通发起的200亿规模的定增,不禁让人想起了3年前海通证券中途“夭折”的216亿股票回购计划,彼时让投资者失望的海通证券,如今又如何得“人心”?

前脚定增后脚公司债?

4月26日晚间,海通证券最终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公布了公司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16.1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公告中称,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所募集资金海通证券准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完善公司金融服务产业链,服务实体经济。

而具体项目包括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拟投入金额不超过100亿元。第二大项目为扩大FICC投资规模,增厚公司流动性,拟投入不超过40亿元。增资境内外子公司的投入金额同样不超过40亿元。此外,信息系统建设和其他营运资金则分别投入不超过10亿元。

就在海通证券要募集200亿定增的消息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消化之时,海通证券5月7日又发布公告称,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三期)。

5月7日,海通证券公布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三期),发行总额不超过50亿元,期限3年,起息日2018年5月10日。海通证券称,这一期的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假设募集资金不足31亿元(包括31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归还发行人到期的收益凭证;假设募集资金超过31亿元,募集资金中31亿元将用于归还发行人到期的收益凭证,剩余部分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满足公司债务结构调整及日常经营管理的资金需求。

海通证券究竟出于何种“缺钱”的目的,在不到10个交易日之内,接连出台了两份共达到250亿的“补血”公告?

市值3年蒸发2000亿,融资脚步一直不停

而截至5月8日收盘,A股海通证券的收盘前仅为11.7元/股,港股海通证券的收盘价为10.58港元/股。

比较海通证券在2015年4月23日创下最高价31.66元,与今年股价最低点4月20日的11.07元计算,A股市值在三年内最多蒸发1665.73亿元。港股市场上,海通证券在2015年4月9日创下最高价27.90港元,与今年股价最低点3月26日的10.28港元相比,H股市值蒸发600.77亿港元,按5月3日汇价计算约合487.83亿元人民币。3年以来,两地市场蒸发的市值总和最大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

对于海通证券在港股市场的上市,业内人士更是称也许只是为了“融资而融资”。2007年11月,海通证券以35.88元/股(除权前)的高价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约260亿元。此后,海通股价却一路下挫。彼时手握巨款的海通证券,发展却没那么顺遂。

知情人士称,2007年到2009年底,海通证券只使用了约12亿元资金,260亿元资金绝大部分仍然闲置;公司货币资金中的绝大多数躺在银行睡觉;2010年后,海通开始突击花钱,但其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随后海通证券才开启了H股上市融资的“模式”。

而经媒体计算,海通证券2012年在香港上市时,一共发股募资了近156.77亿港元,随后在2014年海通证券又定向增发H股募资299.43亿港元。截至5月8日收盘,海通证券港股的流通市值约为359.37亿元,远不敌海通证券两次的募资额。

2014年的港股定增更是使得多数投资者赔多赚少。2014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向7名特定承配人发行19.17亿股新H股,认购价为每股15.62港元,募资额达到了299.43亿港元。这个价格比海通证券A股在2014年12月19日的收盘价22.51元,折让了约44.29%。但是因为港股定增后也存在12个月的禁售期,解禁期过后,海通证券的港股表现一直惨淡,截至5月8日收盘,仅为10.58港元/股。

业内人士称,对比现在海通证券H股价格,7家承接增发股份的机构应该是被套在了“高点”。这批机构分别为:Dawn State Limited,认购5.69亿股;鼎胜资产管理认购4.96亿股;Vogel Holding Group Limited认购2.48亿股;睿丰资产管理(香港)认购2.23亿股,Amtd Special HoldingsLimited认购1.49亿股;Marshall Wace Asia Limited认购1.31亿股;新华资产管理(香港)认购9923万股。

除此以外,海通证券还不停地在债券市场动作频频。4月17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准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的次级债券。2017年报显示,海通证券报告期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新增120亿,到期兑付56.5亿,余额220.9亿元。5月7日,海通证券又发布了2018年公司债券(第三期)的发行公告。

海通证券自己在不停地融资,但是唯一一次的股票回购最后却没有兑现。2015年7月8日,海通证券披露回购股份预案,拟采用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其他监管允许的方式回购公司A股或H股股份,预计可回购股份不超过11.5亿股,回购A股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18.80元/股。预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超过216亿元,资金

然后最后这次股票回购,却因债券持有人会议上,未能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拟进行部分A股或H股股份的回购》的议案形成有效决议,决定终止回购计划。然而在最初的公告中,并不需要经过债权人会议决议。

不停融资只因助攻业绩?

3月27日,海通证券公布了2017年的年报。公司营收282.22亿元,在A股上市券商中位列第二,同比微增0.7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6.18亿元,同比增长7.15%。但是从细分业务上来看,受到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走势影响,海通证券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都继续萎缩,降幅明显。

数据显示,海通证券去年经纪业务收入66.98亿元,同比下降21.34%,投行业务营收为20.50亿元,同比下降5.60%,自营业务营收65.71亿元,同比下降21.07%。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依靠直投业务,营收为24.16亿元,同比增加138.38%,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 16.90%。主要是投资收益相比去年大幅增加,2017年海通证券共退出投资项目16个,其中完全退出投资项目8个,而此类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但是一个月后,海通证券的一季报就开始大变脸。一季报显示,公司在2018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57.05亿元,同比下降11.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下降22.68%。而5月7日海通证券公布的4月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4月,该公司(非合并)实现营收约7.9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5%;净利润约4.52亿元,同比减少4%,环比减少43%。

细分业务一直在萎缩的海通证券,再近两年国内的保荐业务上,海通更是频频出错。2017年,海通证券保荐的港通医疗、新水源景、永泰隆电子都未能通过IPO审核,另一家保荐的企业基美传媒又在证监会现场检查中被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移送证监会稽查部门处理。而2017年5月,海通证券更因违法向“做空主力”上海司度提供融券服务,证监会对其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同时处以255万元的罚款。

事实上,海通证券两融业务违规早有迹象,2014年4月,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就对海通证券因融资融券业务中出现多处不合规情况,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提醒公司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依法规范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显然,海通证券对内控并未足够重视,如果追溯到2014年,证监会还披露过六只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承销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其中,海通证券在承销炬华科技时,向海通证券董事任职单位的关联公司配售股票。在承销慈铭体检项目中,海通证券路演材料中有关发行人的信息超出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

投行业务屡屡出现疏失的同时,投行部总经理姜诚君被委任为海通证券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公司联席授权代表。而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管理层一向比较稳定的海通证券,开始经历多次人事调整,这些高管层因在海通供职多年,其变动格外引起

一位非银分析师曾说“对券商而言,资本金的意义重大,历史上几家大型券商的崛起,融资成功是一大关键因素”。也许,海通证券是想靠着融资额“称霸”券商业,但是业绩的不确定性以及内控的疏失却成了海通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