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核心制造基金怎么样(华夏核心成长基金)

jijinwang
★高 端 制 造 基 金 领跑者——华安高端制造先锋混合。说起高端制造概念基金,还真不少,比较熟悉的有广发高端制造,华夏高端制造,银河高端智造等等。还有的基金名字冠以高端制造而持仓却与高端制造不沾边。
★今天说的这个基金,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制造,该基金最新显示规模1.06亿元,基金经理蒋璆(qiu)。任职三年回报率320%.吊打白酒医疗!近一个月涨幅20%.近六个月涨幅60%。排同类产品第一。
★本基金持仓特点,
特别是2季度,重仓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机械设备制造业,而不是像其他新能源主题基,重仓锂矿或锂电池。它走得是设备制造方向,同时还新增了中芯国际士兰微这样的半导体芯片产业。而且基金规模小巧玲珑,调仓换股方便。
★政策驱动,8月19日,国资委常委召开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肩负起产业链“链主”责任,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要点就是:工业母机(机床) 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等。
华安高端制造先锋混合基金持仓股票,正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长期看有后劲。近期观察走势,涨的幅度大,跌的幅度小。本人发现不长时间,目前建仓中,仓位已达6成了。喜欢这个基金的朋友可以逢低关注。
看后点赞关注,投资不迷路。

1、国产芯片半导体要几年能夺回国内市场?中国制造2025完成时吗?

对于半导体国产化,我们国家已经把它作为了一个国家战略来执行,由此可见国家及行业对这一方面的决心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在中兴、华为事件中,也给我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中国制造2025》中对半导体国产化的要求:在2020年之前,90~32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实现90纳米光刻机国产化,封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实现浸没式光刻机国产化。到2030年,实现18英寸工艺设备、EUV光刻机、封测设备的国产化。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讲,如果你同样对国产半导体发展感兴趣的话,想要理解《中国制造2025》的这一目标,首先,你要了解的一点是:咱们国产的半导体设备到底差在哪里?

首先,半导体设备市场早就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全球化,而且第一轮淘汰赛早已经结束了,目前每个细分市场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比如光刻机领域ASML一家独大,韩国跟我国台湾半导体企业相对还好,但仍不及欧美企业,而我国大陆半导体行业起步太晚,这个时候作为新手加入半导体市场,所面临的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市场认可度问题。

其次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大,整个研产销链条较长,一般实力不够的企业很难以形成产业链闭环,一台设备从研发、样机开始,必须经过大量硅片通过等工艺试验,才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型。这样的过程要重复多次,改型多次,才能最后定型。并且出厂前要经过马拉松试验,测算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设备生产出来了因为技术不成熟、市场认可度不高,没人买账,这样半导体企业就很难实现资金回流,比如一台ASML的光刻机动辄就是4千万~5千万美元。一般企业耗不起啊。

最后就是国内技术人才的问题,说实话这一方面我们跟欧美的差距并不大,包括设计、研发,我国都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才能尽快实现量产和迭代的问题,但话再说回来,以上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也都是人的问题,最终都是靠人去解决的,我们现在就亟需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人物。

目前我们国家把半导体行业列入了发展计划当中,并且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这对提振国内半导体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来我们国家对于重点行业,为了尽快提升行业地位,通常采用的都是兼并购的方式,实现核心技术的转移,虽然费钱,但收效也确实比较明显,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弯道超车。

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不是没有弊端,因为钱花了、技术拿到了,怎么用?如何快速迭代?如果孵化出应用人才?这都是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代机器,一代设备”,一年甚至半年就要实现技术迭代,给予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窗口期太小了,稍不注意,我们拿到的就已经成了“过期”的技术,因此这种事情,一方面还是应该以培养国内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为主,建立适合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土壤为根本,包括上下游企业、技术人才等等,另一方面也不拒绝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快速获得行业尖端技术,但要注意这并不是万能神药,可以加速我国的半导体发展,绝非根本的推动力。

以上就是我对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开发,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啥时候光刻机等基础设备搞定,我们的芯片产业就算彻底翻身了。或者量子芯片弯道超车,硅芯片成为历史,否则还得熬。基础科技水平不高是我们的一大硬伤,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始终会受制于人。

国产芯片在核心技术上,与世界第一梯队还有很大差距。技术的储备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采取收购国外企业、购买核心技术方式,短期内很难实现干赶超。

在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扶持,美国等国外压制控制在合理范围情况下,国内现有的芯片企业抱团取暖,至少要8到1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030年左右,中国半导体,应该可以挑战世界一流,并且极有可能成为引领者、创新者、推动者。

加油,我的国!

2、我国的芯片制造水平如何?

我估计中国🇨🇳芯片应该还可以,不管怎么样,部队应该是使用中国🇨🇳自己的芯片,假如芯片不行,那部队适应不了高科技的东西,像现在这几年航空,航天等等等,不比美国差,有些高科技而且现在是世界上领先地位,还有一个国家的核心科技,不可能用外国芯片,我想现在要普遍使用高科技芯片,应该有些难度,因为造价太高,不像美国因为他们制造芯片已经很多年了,已经形成产业链,所以便宜,相信国家现在也在想方设法,怎么样才能使普通人用的起高科技芯片,现在国家应该会使用大量资金研发等等等,不然现在美国不给我们国家供货,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吖!不可能,相信国家政府,这些问题应该会全部解决的。

看了这个问题,虽然是两年前的问题,但是到今天来回答这个问题,依然有味道。

事实上到今天的2020年,我国芯片制造水平依然是集中低端领域,目前我国芯片制造业的龙头就是中芯国际,如果跟台湾的台积电对比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情况了。

中芯国际目前可量产的是28-14nm的技术,算是比较好的了,可是截取2018-2019年的财报来看,中芯国际2018年28-14nm的营收只占6%,而2019年还降低了,只占到了4%,而**都是一些比较低端的技术,譬如0.18um,55-65nm以及40-45nm的。

而台积电的数据比较亮眼了,7nm的工艺占营收的36%,16nm的工艺占到18%,28nm以及后面的低端技术的营收占比已经不足一半了。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市场认可台积电的高端制造,那么大部分低端制造就都交给中芯国际。所以我为什么说中国芯片还处于低下得水平,因为中国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也只能开低端制程工艺来**。

结语:通过上面对比其实也可以看出我国芯片制造水平为什么这么低,先进的制程利润才高,才能持续投入资金来开发更先进的制程,而低端制程的利润低,企业没过多的钱进入研发先进制程,中芯国际也是幸好有梁孟松的加入才实现14nm的量产,不然可能现在还在为15nm头痛,而台积电连2nm的制程也已经提上日程了,希望中芯国际能够抢夺台积电的14nm的份额,才能扭转中国低端芯片制造的形象了。

很高兴能够看到和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性能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典型的芯片产业近年来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代表,国内芯片企业与国外有哪些不同?看来,上涨的背后,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我国的芯片制造水平如何?

芯片生产技术极为复杂.一般来说,它包括在晶体上设计集成电路,制造硅片,在硅片上制造光刻胶,在硅晶体上进行光刻,在硅和硅片上进行蚀刻、测试和等离子体密封等内容。其实,我们已经有一些机构或设施可以生产芯片,但问题是,我们离真正的高质量芯片还有一段距离。

芯片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经发展了50多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基础已经相当发达,而我国正处于芯片行业的密集发展阶段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芯片生产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从一般的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与美国高通骁龙的芯片开始了斗争.虽然特点颇为相似,但其缺点也很明显。这些生产成本很高,所以中国也需要购买教子芯片。

中国芯片起步晚,基础技术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弥补,我国家芯片产业起步晚,技术短板明显,芯片生产粗糙,质量无法保证,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规模化生产.在现有的16个主要集成电路中,国产芯片占有率为0%.

市场份额低于美国。目前,在人工智能市场,美国占据了90%的市场.从绝对优势来看,英特尔、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都有一项业务智能芯片,其中约71%的市场是英特尔,约16%的市场是印度的vaidu.国内对企业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大多是在冷战时期完成的。虽然已经出现了商超、电联等早期技术,但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正处于广泛的资金筹措阶段。

国外知名企业如英特尔、特瑞德等都有自己的芯片供应网络,可以自主研发生产单晶硅、硅片和封片。同时,它们不受上下游的限制,具有良好的成本优势。他们可以通过全面优化硅片设计和泄漏测试,帮助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更有效地参与市场。因此,这类公司比只从事价值链中某一环节的公司更有竞争力,利润更高。

在升级的过程中,芯片腔体不行了,因为间隙减小了,所以必须提高腔体的精度,作为电路的主要部件,切割晶体,光度精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晶体的技术精度。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厂也有一个国际中心,在中国,就是互联网。另外,芯片生产不仅仅是一个电池,而是从沙子到芯片的整个过程,这种工艺主要用于硅的提纯和硅片的生产,只有高纯单晶环为日本和一些海湾公司所拥有。单晶硅的纯度越高,越容易在电子工业中使用。要继续提高国内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一些芯片制造工艺上与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小的,并不局限于光刻机。

我国的生产要想赶上日本、美国的企业,就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出符合他们理论素质的综合实力,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造出属于自己的高端光刻机!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可能不能如您所愿,但我真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清楚的地方您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日精彩科技”我将竭尽所知帮助您!

码字不易,感觉写的还行的话,还请点个赞哦!

3、华为的海思集团核心优势和不足有哪些?

海思,作为中国的乃至亚洲第一、全球第十四的半导体公司,为中国带来了第一颗芯。芯片可以说是一个电子设备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而海思在芯片上的成就,直接作用于了华为身上,华为能够拥有如此多的5G专利,成为全球通讯行业第一名,海思的功劳可以说功不可没。

说实话,要我们单纯的说海思的芯片领先于高通多少多少,这就是吹牛了。但是,我们却可以说,海思的芯片不比高通差。

“备胎”是以前海思对自己的定位。为什么海思说自己是备胎呢?因为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海思的芯片确实不是不可替代。也因此,海思的核心优势确实不是特别的明显,但它却可以解决华为产品的芯片供应问题。

试想,如果在华为拿下某个国家的基站建设订单时,芯片不是华为自己的,是使用的高通的,这是美国一纸禁令,停止了芯片的供应,那么就会非常的被动。赔钱事小,品牌的信誉问题会大受打击。

因此,海思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被打压的一个武器。

要说不足的话,海思也确实有

首先就是产能问题

海思现在的芯片主要还是供给华为自用的,部分芯片对外销售。海思的芯片除了我们熟悉的麒麟移动芯片外,海思还有巴龙系列基带芯片、天罡系列基站芯片、鲲鹏系列服务器芯片、达芬奇架构AI芯片等等。

但是,华为也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设备是使用的海思芯片,还是部分芯片依旧是使用的其他芯片厂商的。海思最近也是在加大产能,预计能够供货率达到65%以上。

其次就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ARM架构了

ARM禁令,让海思无法继续使用后续的ARM架构,这对于海思和华为的打击应该是最为严重的。唯一值得欣慰的是,ARMv8架构,海思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而且,短时间内,ARMv8应该是不会被淘汰。

现在,海思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GPU,也正在研发自己的芯片架构,如果能在ARM架构升级前研发出自己的芯片架构,那么海思就真的是脱胎换骨了。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海思曾经差点被华为以百亿美金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企业,关键时刻却救了华为。

  • 任正非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记者问到,华为海思现在几乎就像是一个英雄?

  • 任正非答道,华为海思他本来就是一个英雄,可见华为海思目前在华为的重要地位。

那么,华为海思具有哪些核心优势与不足呢?


华为海思的产品

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短短十五年的时间,可以说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那么,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有哪些产品呢?

  • 首先,大家比较熟知的麒麟处理器,当前最新的型号为麒麟980;

  • 其次,即将会搭配手机处理器使用的5G芯片,当前的型号为巴龙5000;

  • 再次,5G基站端的天罡芯片,性能更强,支持运营商的频谱更宽;

  • 最后,服务器端的鲲鹏920芯片,性能评分高于业界25%,功耗低于业界30;

当然,华为海思芯片产品较为丰富,就不一一进行列举。


华为海思的不足

华为海思背靠华为,具备充足的科研基金与技术人才。

但是华为海思依然存在着不足:

一、芯片研发经验

华为海思起步较晚,同美国一线芯片研发企业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 从华为海思总裁发布的“备胎”计划就能够看出,与美国高端芯片具有一定的差距;

  • 以常用的手机处理器芯片为例,华为麒麟处理器的性能要低于苹果A系、高通骁龙处理器。

芯片产业无法快速速成,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相信未来华为海思会做的更好。

二、芯片产业链链条的缺失

华为海思仅是一家芯片研发企业,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华为海思有点苛求。

1、华为海思芯片研发的基础为ARM架构,并没有自研芯片架构

  • ARM公司已经中断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华为具有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

  • 短期对华为芯片并无影响,华为的麒麟985处理器芯片也能够正常生产。

长期来看,华为势必要基于ARMv8架构重新研发或者打造自己新的芯片架构。

2、华为还是缺乏芯片生产的能力

  • 虽然台积电宣布与华为正常合作,但是芯片生产依然是至于华为发展的问题;

  • 不仅华为如此,芯片生产同样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

高端芯片已经使用7nm的工艺制程,我国最高才能够生产出14nm工艺制程的芯片。


关于华为海思在于芯片产业方面的能力,您怎么看?是否能够帮助华为度过难关?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在高通骁龙820难产,三星“猫鼬”还没正式登场的大环境下,华为在2016的手机芯片市场上打响了“中国芯”逆袭的第一枪。11月初,华为发布了其最新手机处理芯片“海思麒麟950”,并且很快就在月末发布的华为Mate8上搭载了此款芯片。华为的第一枪放的着实响亮,并且由于其头顶“中国芯”的光环,引来的关注可谓空前。


要知道华为做手机芯片也迭代好多年了,之前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麒麟950一出关注程度会如此之高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媒体是如何评价华为的这颗“中国芯”……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尝试着来分析一下。按照以上文中的说法,华为海思麒麟950目前性能强过三星和高通,并且通过一款名叫安兔兔的跑分软件印证了他们的说法。我们在此先不表被戏称为“娱乐兔”的跑分软件是否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先看它提供的跑分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性能最强的手机芯片依旧是苹果最新A9和在ipad air2上运用的那颗高频的A8X芯片。


排在第三位的便是来自华为海思麒麟950,力压三星和高通。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点观察不难发现,以上用来与麒麟950对比的产品,除了苹果的A9以外,三星的7420以及高通810都是其去年发布的产品。用今年的新产品对比竞争对手的旧产品,这样的“碾压”值得高兴吗?要知道麒麟950的对手根本不是三星的7420和高通的骁龙810,而是即将上市的高通820以及代号“猫鼬”的三星8890。


所以,电科技在这里从本质出发,从架构,CPU,GPU,基带等几个方面和大家理性分析麒麟950比起820以及8890还差在哪里。众所周知,麒麟950采用了台积电的16nm FF+工艺,晶体管密度是上一代产品的2倍;集成4个2.3GHz的A72核心+4个1.8GHz的A53核心,GPU为全新的MaliT880 mp4,频率为900MHz。根据华为公布的资料,A72的性能比A57提升了11%,功耗也降低了20%;台积电16nm FF+是标准的16nm FinFET的增强版本,前者的性能和功耗都比后者要好。另外,麒麟950还搭载了i5协处理器,并且采用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ISP。


先从工艺方面来说,这次麒麟950采用的是台积电16nm FF+工艺,高通骁龙820以及三星8890则使用三星14nm 工艺,虽然看着貌似16nm稍逊14nm,但实际差异并不大。CPU方面,麒麟950采用ARM公司提供的公版架构,集成4个2.3GHz的A72核心+4个1.8GHz的A53核心。新一代高通820采用自主4核Kyro架构(2×2.2GHz+2×1.7GHz),三星8890采用集成了4颗自主架构核心与4颗Cortex A53核心。要知道ARM公版架构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并未对各个手机做过优化。所以有能力的厂商通常会针对手机进行性能、功耗优化,重新设计架构。所以,高通820是采用字节设计的Kyro架构,而三星则是mongoose自主架构+公版架构。


GPU方面,华为海思依旧采用的ARM公司提供的Mali-T800 定制为四核设计。三星虽然也采用了这款GPU,但却定制了12颗核心,其性能上无疑要比四核心的950强悍许多。高通则在GPU方面一直使用自家技术,并且常年处于领先状态。根据高通的表述,新一代型号为Adreno530的GPU,与Adreno430相比可提供多达4成的图形处理能力,同时还能降低40%的功耗。就此看来,相比三星和高通,华为海思在GPU上也没有占到优势。最后再说手机通讯最重要的一部分——基带。一直以来,基带都是华为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也是唯一能和高通相争的部分。其从2012年开始,就率先推出了支持LTE Cat.4的Balong 710,2014年又领先其它厂商推出首款LTE Cat.6基带。然而麒麟950没有集成此前预测支持LTE Cat.10的基带,而是出乎意料的贯彻了够用就好的思想,直接用上了去年麒麟920上的Balong 720,这款基带支持Cat.6网络,最高下行仅300Mbps,堪称平庸。


根据高通之前公布的信息,骁龙820下行支持Cat.12(最高传输速度达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150Mbps),至少在基带上,麒麟950就被骁龙820吊打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高通手中还握着一张王牌——CDMA网络基带。要知道目前支持CDMA网络制式的基带厂商不多,要想做CDMA的制式或者全网通制式的手机,目前只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便是采用高通基带或是直接使用高通的手机芯片,所以业内经常有一句玩笑话为高通是“卖基带,送芯片”。


第二种则是原有基带的基础上外挂CDMA基带,但这样会导致功耗增加并且稳定性相比第一种会有些许差别。 第一种是目前安卓手机厂商的主流做法,而华为则是一直使用着第二种方案。 所以在这方面,虽然华为已经优于许多其他芯片厂商,但相比高通还是棋输一着。


最后,引用新浪一个网友做出的表格,让大家更方面的认知手机芯片中各个厂商的自主技术。结语:针对目前市面上那些将“麒麟950”吹捧到捧杀地位的文章而言,电科技认为虽然华为海思麒麟950芯片性能和技术相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其能在2016的市场上取得一席立足之地,但相比高通三星这些顶级芯片厂商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产芯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绝不能在自满中迷失,希望华为能再接再厉,在之后逐渐缩小并追上高通和三星的步伐。